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今鼠标在计算机领域可被使用者以手掌握持而控制鼠标光标的移动,符合大数使用者及操作系统的操作习惯,因此鼠标成为最普遍的输入装置。
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演进,鼠标亦由仅具有左键以及右键发展至具有滚轮的滚轮鼠标,滚轮鼠标的滚轮可被使用者以手指拨动而转动,使屏幕窗口进行垂直方向的卷动,以便于使用者进行网页或文件的浏览工作。在滚轮鼠标之后,各家厂商更是针对滚轮鼠标的各种功能进行研发,而鼠标的发展亦日趋成熟。
然而随着便于携带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发展,使用者多希望笔记本型计算机及其计算机外设设备能便于收纳与携带,对于鼠标而言,其滚轮是暴露于机壳之外,因此在携带并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受外力,例如掉落或外物撞击,而导致滚轮损坏并失效,因此,如何在携带过程中对滚轮提供足够的保护,即为相关人员所需思考并解决的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切换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组件,用以改变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对象与一第二对象的相对状态,以达到收纳并保护对象的效果。
本发明的切换组件,用以改变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相对状态。切换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导柱、移动件以及第二导柱。固定件固设于第一对象而具有导引肋,导引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第一导柱可滑动地耦接于导引肋而沿第一轴相对于固定件移动。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对象上,第二对象可移动地耦接且受驱于移动件。第二导柱以第一轴枢接于第一导柱与移动件之间。第一导柱适于受力驱动第二导柱与移动件沿第一轴移动,且使第二导柱相对于第一导柱与移动件旋转,让第二导柱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第二导柱可滑动地连接导引肋。在第二状态时,第二导柱沿第一轴抵接于导引肋的末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组件,用以改变一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对象与一第二对象的相对状态,该切换组件包括: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第一对象,该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导引部,该第一导引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一第一轴;一第一导柱,该第一导柱可滑动地耦接于该第一导引部而沿该第一轴相对于该固定件移动;一移动件,该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对象上,该第二对象可移动地耦接且受驱于该移动件;以及一第二导柱,该第二导柱以该第一轴枢接于该第一导柱与该移动件之间,其中该第一导柱适于受力驱动该第二导柱与该移动件沿该第一轴移动,且使该第二导柱相对于该第一导柱与该移动件旋转,以让该第二导柱在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二导柱可滑动地连接该第一导引部,在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二导柱沿该第一轴抵接于该第一导引部的末端。
基于上述,藉由切换组件中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以及移动件的相互搭配,其中第二导柱是枢接在第一导柱与移动件之间,因此当第一导柱受力而被驱动时,能进一步驱动第二导柱与移动件而同轴移动,进而让第二对象随着移动件而改变相对于第一对象的位置。同时,随着第二导柱受干涉与否,而使第二导柱能处于可移动状态或定位的状态,其中的定位状态正提供了移动件能在改变位置之后予以定位,以让此时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对象、第二对象能以另一状态被操作,也因此藉由切换组件可导致不同状态而较佳地提高电子装置的适用范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4是以另一视角展示图3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
图5与图6分别展示鼠标的部分构件在不同状态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7a至图7j分别展示切换组件的不同状态。
图8a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b与图8c分别展示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9a与图9b分别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切换组件在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0a至10k展示切换组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0:电子装置
100、600、700:切换组件
110、610、710:第一导柱
112、712:推柄
113、114、122、122a、122b、123:螺齿斜面
120、620、720:第二导柱
130、630、730:固定件
132、732:套筒
134、734:第一导引部
121、121a、721:第二导引部
111、711:第三导引部
134a、736:导引斜面
136:翼部
138、143、211:挡墙
140、640:移动件
142:斜导槽
146:转轴
144:导引槽145、201、216:开口
150、160、218、650:弹性件
200:机壳
210:底座
212、330:支架
214:凸肋
300:滚轮模块
310:滚轮
320:电路载板
340:导引柱
400:机体
410:导引件
420:限位件
500:触控笔
660:夹持件
670:连动件
714、722、723、724、725:螺齿面
c1、c2:轴
f1:施力
f2、f3:弹性恢复力
st:螺齿结构
t1、t2、t3、t4、t5、t6、t7、t8:扭矩
x-y-z:直角坐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组件,适用于电子装置,其用以改变电子装置中的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的相对状态,以藉由切换组件的切换动作而达到收纳对象的效果。以下分别以不同实施例予以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在此所述电子装置10为鼠标。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的示意图。由图1与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鼠标具有可升降的滚轮模块300。图3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分解图。图4是以另一视角展示图3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坐标x-y-z以利于相关构件的描述,且图3与图4分别提供不同组装关系,以避免在同一图过多组装线而导致误判。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包括切换组件100、机壳200与滚轮模块300,其中切换组件100与滚轮模块300设置在机壳200内,而滚轮模块300包括电路载板320、滚轮310与支架330,其中滚轮310可滚动地设置于电路载板320上,并藉由设置在电路载板320下的多根支架330而对应地组装至机壳200的底座210上的多根支架212,同时藉由切换组件100及弹性件218而驱动,进而让滚轮310能经由开口201突出于鼠标的机壳200外(如图1所示),或是经由开口201没入于机壳200之内,以让鼠标在未使用时能因此达到收纳滚轮310的效果,避免电子装置10在移动或运送时受外力撞击而造成滚轮模块300损坏。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对于滚轮模块300受切换组件100的驱动技术予以描述,至于滚轮模块300的其他技术特征,其已能由现有技术得知,故不再赘述。
据此,电子装置10的第一对象(例如滚轮模块300,尤其是滚轮310)能藉由切换组件100而改变相对于第二对象(鼠标的机壳200)的状态,以达到收纳第一对象的效果。
图5与图6分别展示鼠标的部分构件在不同状态的部分构件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100包括固定件130、第一导柱110、第二导柱120以及移动件140,其中固定件130以其翼部136固设于第一对象(即本实施例机壳200的底座210)上。在此,固定件130具有套筒132,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同沿轴c1可移动地设置于套筒132内,移动件140沿y轴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210上。第二导柱120则以轴c1枢接在第一导柱110与移动件140之间。在此,轴c1实质上平行于y轴。
基于上述的构件配置关系,第一导柱110受力以驱动第二导柱120沿轴c1移动时,便能据以同时驱动移动件140沿轴c1移动,因此让固定件130与移动件140之间产生沿轴c1的相对直线运动。再者,本实施例的移动件140具有斜导槽142,而滚轮模块300还包括导引柱340,其设置在电路载板320下方且可移动地耦接于斜导槽142。
详细而言,请再参考图3与图4,在结构配置上,移动件140具有开口145,以让固定件130座落于开口145内,而移动件140与底座210是藉由导引槽144与凸肋214相互搭配,而达到沿轴c1的直线运动。此外,切换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50、弹性件160,其中弹性件160连接在第一导柱110与底座210的挡墙211之间,弹性件150则连接在固定件130的翼部136上的挡墙138与移动件140的挡墙143之间。
另一方面,前述第二导柱120实质上是套设于挡墙143上的转轴146而达到枢接效果,且第二导柱120与移动件140因此能彼此连动地沿轴c1移动。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之间是藉由螺齿结构st而相互抵接,且所述螺齿结构st是以多个螺齿环绕轴c1而排列,且各个螺齿具有相对于轴c1呈倾斜的螺齿斜面(也就是轴c1并非平行也非正交于所述螺齿斜面)。如此一来,当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在无其他结构的限制之下而被施以沿轴c1的正向力时(即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的其一受力以相互驱动),将会造成两构件产生以轴c1为中心的相对旋转,而达到前述第二导柱120是枢接于第一导柱110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60恒驱动第一导柱110朝负y轴方向移动,而弹性件150也是恒驱动移动件140朝负y轴方向移动,据以分别达到让第一导柱110、移动件140复位的效果,由于第二导柱120实质上沿轴c1连接至移动件140,因此弹性件150在驱动移动件140复位的同时,也会提供第二导柱120朝向负y轴方向的施力。后续将在切换组件100的运动描述中予以详述。
基于上述,当移动件140沿y轴来回移动时,便能造成滚轮模块300沿z轴上、下移动的运动模式,故能让滚轮310达到如图1、图2所示突出或没入于机壳200的效果。需再提及的是,请再参考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柱110具有推柄112,其穿过底座210的开口216而从鼠标的机壳200下方露出,使用者能藉由施力于推柄112而驱动第一导柱110,以进一步驱使第二导柱120、移动件140与滚轮模块300达到上述的运动状态。
图7a至图7i分别展示切换组件的不同状态,在此以虚线展示固定件130,而让第一导柱110、第二导柱120予以实线化,以利于辨识构件的结构与相对位置。
请先参考图7a并对照图3至图5,图7a所示状态即代表滚轮模块300是处于图5所示的没入位置。此时第一导柱110的全部及第二导柱120的部分是容纳在固定件130的套筒132内,滚轮模块300的支架330是伸入底座210的支架212内,而弹性件150、160与218均未变形。需注意的是,固定件130还具有位于套筒132内的第一导引部134,例如是导引肋,且第一导引部1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轴,在此所述第一轴可视为平行于轴c1或y轴的虚拟轴。第一导柱110具有设置于外表的第三导引部111,例如是导引槽,而第二导柱120也于其外表设置有第二导引部121,例如是导引槽,且其延伸方向同样平行所述第一轴,因而其中第三导引部111、第二导引部121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导引部134。
接着,请同时参考图7a与图7b,使用者提供施力f1于推柄112以驱动第一导柱110朝正y轴方向移动,进而能将第二导柱120顶出套筒132。在图7a至图7b的过程中,第一导柱110是以其螺齿斜面113抵接于第二导柱120的螺齿斜面122,然而过程中的第二导柱120仍以其第二导引部121与固定件130的第一导引部134处于结合状态,故即使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是以螺齿斜面113、122相互抵接,也因第一导引部134对第二导柱120造成的旋转干涉,而使第二导柱120仅能沿轴c1移动,直至第二导柱120被完全推离套筒132方与第一导引部134解除干涉。换句话说,在所述过程中,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分别是以其局部相互抵接,且由于第一导引部134及第三导引部111、第二导引部121的干涉,所述局部均是各自固定的部分,即两者并未能产生相对旋转。
接着,请再参考图7b、图7c与图7d,其中图7c对应图7b的状态。当第二导柱120移离第一导引部134而解除旋转干涉之后,前述相互抵接的螺齿斜面113、122所造成的扭矩t1将会使第二导柱120沿轴c1相对于第一导柱110旋转,直至第二导柱120的另一个螺齿斜面123抵接于第一导柱110的另一个螺齿斜面114方停止。
接着,请参考图7e,使用者此时不再提供施力f1,因而第一导柱110将会因前述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2而沿轴c1移动,也就是朝向负y轴方向而复位(至图7a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二导柱120也不再受第一导柱110的驱动,因此也会从图7d的状态随着移动件140受到弹性件150的弹性恢复力f3的驱动,而朝向负y轴方向复位,但由于此时的第一导引部134会阻挡在第二导柱120的动作路径上(即,第二导柱120因扭矩t1旋转而使导引槽121偏离,并与第一导引部134错位),因此第一导引部134的导引斜面134a沿轴c1干涉于第二导柱120的螺齿斜面122以阻挡第二导柱120朝负y轴方向移动,而使第二导柱120暂时被卡置于套筒132的开口处。
接着,请参考图7f,此时需注意的是,由于导引斜面134a相对于轴c1也呈倾斜,也就是导引斜面134a与螺齿斜面122仍是处于斜面抵接的状态,因此在弹性件150的弹性恢复力f3的影响之下,会使第二导柱120受到扭矩t2而再次旋转,进而让第一导引部134的导引斜面134a卡置于两个相邻的螺齿斜面122、122a之间(相当于第一导引部134末端卡置于螺齿结构st的相邻两个螺齿之间),而使第二导柱120得以维持在图7f所示位置而不再移动。也就是说,此时的移动件140能维持如图6所示的位置而不移动,以让滚轮模块300的滚轮310得维持在突出于机壳200的状态而可被使用者进行操作。
当鼠标不再使用而欲将滚轮310降回机壳200内时,请参考图7f至图7h,使用者再次提供施力f1于第一导柱110的推柄112,以让第一导柱110从图7f所示移至图7g所示位置而抵接于第二导柱120,其中螺齿斜面113抵接于螺齿斜面122a,同时继续提供施力f1而将第二导柱120从第一导引部134的导引斜面134a推离(施力f1大于弹性恢复力f3),此时因螺齿斜面113、122a的抵接影响,第二导柱120将会以扭矩t3再次旋转,直至螺齿斜面113卡置在螺齿斜面122a与螺齿斜面122b之间。
如图7h所示,当第二导柱120以扭矩t3旋转之后,在沿轴c1的轴向上,螺齿斜面122a将会面对第一导引部134的导引斜面134a,因此如图7i所示,当使用者释放推柄112不再提供施力f1时,第一导柱110因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2而复位后,第二导柱120随移动件140受弹性件150的弹性恢复力f3驱动而朝负y轴方向移动,同时藉由螺齿斜面122a沿轴c1抵接于导引斜面134a而使第二导柱120暂时卡置于套筒132的开口处。
接着,如同前述螺齿斜面122与导引斜面134a的抵接状态,此时换为螺齿斜面122a抵接导引斜面134a,而同时因弹性恢复力f3的驱动,而造成第二导柱120再次以扭矩t4旋转,如图7j所示,而此时经旋转后的第二导柱120会以第二导引部121a面对第一导引部134,故而在弹性恢复力f3的驱动下,第二导柱120得以顺利地沿着第一导引部134而移入套筒132,并最终恢复成图7a所示的初始位置。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切换组件100,藉由第一导柱110与第二导柱120的螺齿结构st,而将两者沿轴c1的直线运动顺利地转换为以轴c1的旋转运动,同时藉由第一导引部134的干涉与否,而决定第二导柱120的旋转时机。同时,进一步地让第二导柱120的螺齿结构st与第一导引部134末端的导引斜面134a相互配合,而再次决定第二导柱120的旋转状态及与固定件130的干涉状态,以在所需的时间点让第二导柱120固定于套筒132的开口处(如图7f),让与第二导柱120连动的移动件140能据以提供第二对象(即本实施例的滚轮模块300)维持在使用状态(图6)或收纳状态(图5)。据此,电子装置10(鼠标)的第一对象(机壳200)与第二对象(滚轮模块300)便能藉由切换组件100而改变相对状态,并分别在所述状态下还能具备位置维持(定位)的效果。如此一来,鼠标的滚轮310便能在不使用时收纳于机壳200内而达到保护的效果。也就是说,滚轮310能藉由切换组件100而沿第二轴相对x-y平面来回移动,在此所述第二轴为z轴或平行z轴的虚拟轴,前述第一轴位于x-y平面或平行于x-y平面的虚拟平面上,第二轴正交于x-y平面。从图7a至图7i的操作过程可知,第二导柱120配置有多个螺齿与多个导引槽(第二导引部121),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导引槽之间是间隔以两个螺齿,因此能顺利造成使用者施力两次(图7a至图7d的过程施力第一次,图7f至图7h的过程施力第二次)便能让第二导柱120顺利地恢复至初始状态,而达到本发明所需的启、闭(on/off)两段式操作模式。
图8a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8b与图8c分别展示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其中图8a与图8c状态相同。请同时参考图8a至图8c,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例如是笔记本型计算机或移动装置,配合现有的触控技术,所述电子装置20还包括触控笔500以利于使用者操作,且在未使用时,触控笔500能藉由切换组件600而收纳于机体400内。关于触控笔的相关操作技术已能由现有技术得知,以下仅对触控笔500与机体400藉由切换组件600而改变彼此的对应状态予以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600类似于前述切换组件100,其同样包括固定件630、移动件640、第一导柱610与第二导柱620与弹性件650,其中固定件630固设于机体400,移动件640可移动地设置于机体400,而固定件630同样具有套筒结构,以让第一导柱610、第二导柱620同轴地且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件630,且第二导柱620可被视为枢接在第一导柱610与移动件640之间,同时藉由弹性件650提供移动件640相对于固定件630的复位效果。这些构件的对应关系及运动状态已能由前述实施例得知,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切换组件600还包括夹持件660与连动件670,其中夹持件660设置在移动件640且与第二导柱620而能被视为位于固定件630的套筒结构的相对两侧,连动件670例如是压缩弹簧,其连接在第一导柱610与移动件640之间。再者,电子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机体400的限位件420与导引件410,其中机体400具有开口(未展示),以让触控笔500能依序穿过开口、导引件410与限位件420而抵接至夹持件660。如图8b所示,在触控笔500朝向图中右侧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切换组件600即是藉由触控笔500驱动(抵压)夹持件660以带动移动件640相对于固定件630移动,进而造成第一导柱610与第二导柱620产生如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位置与状态,进而转换至图8c所示,夹持件660的夹持端移入限位件420,并因此受限而朝向触控笔500的凹槽处卡置夹持,因此让触控笔500能被固定在机体400之内,而达到收纳的效果。在此,在移动件640的移动过程中,藉由连动件670的配置,而使第一导柱610得以与移动件640同步且同向移动。
接着,当欲取出触控笔500时,使用者只需在图8c的状态提供朝向图中右侧的施力以按压触控笔500,便能藉由切换组件600改变运动模式,而让移动件640驱动夹持件660朝向图中左侧移动,进而使夹持件660的夹持端退出限位件420。同时,本实施例的夹持件660具有弹性结构,其两侧夹持端例如是弹片,当夹持件660受触控笔500驱动而使其夹持端移入限位件420内时,夹持件660实质上处于变形状态,故而如前述当夹持件660的夹持端退出限位件420后,夹持件660能因其弹性恢复力而进一步地提供触控笔500朝向图中左侧移动的动力,以让触控笔500能再退离适当距离,即如图8b所示状态,而有利于使用者将触控笔500取出。
图9a与图9b分别展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切换组件在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10a至10k展示切换组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9a与图9b并逐一对照图10a至图10k以利于了解切换组件的运动状态。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展示切换组件,其余相关的周边构件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便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700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包括固定件730、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且构件的相对位置一如前述。惟,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的螺齿结构与表面轮廓与前述不同。在此,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的螺齿结构是环绕轴c2排列且相对于轴c2而呈对称,即第一导柱710的每个螺齿具有相同齿形,第二导柱720的每个螺齿具有相同齿形,且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的螺齿结构彼此轮廓互补而得以相互啮合。
再者,固定件730的套筒73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引部,例如是导引槽734,第一导柱710在其外表设置有第三导引部,例如是导引肋711,而第二导柱720也在其外表设置有第二导引部,例如是导引肋721,其中在第一导柱710及第二导柱720位于套筒732内时,是藉由所述导引肋711、721分别耦接于导引槽734,进而在图10a至图10b的移动过程中,第二导柱720得以沿轴c2移动而不沿轴c2转动,亦即,使用者施力f1于第一导柱710的推柄712时,第一导柱710是以螺齿面714(凸形轮廓)抵推第二导柱720的螺齿面722(凸形轮廓),并据以将第二导柱720逐渐推出并移离套筒732,如图10b所示。
请参考图10c至图10e,其中图10c对应图10b的状态,图10e对应图10d的状态。当第二导柱720被推出固定件730的套筒732之后,由于缺少前述导引肋721与导引槽734的干涉,因此螺齿面714、722相互抵接而产生扭矩t5,以使第二导柱720沿轴c2相对于第一导柱710旋转,直至第二导柱720的另一个螺齿面723(凹形轮廓)抵接于第一导柱710的螺齿面714方停止,如图10d所示,此时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的螺齿结构是呈彼此啮合的状态。
接着,请参考图10f与图10g,此时使用者不再提供施力f1,因此第一导柱710会因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2而朝负y轴方向复位(至图10a所示位置)。此时第二导柱720会因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3而受驱动,但因固定件730的导引斜面736阻挡于螺齿面722的动作路径上,致使第二导柱720是以螺齿面722抵接至导引斜面736,进而产生扭矩t6而让第二导柱720沿轴c2旋转,直至螺齿面723卡置于导引斜面736,如图10g所示。在此,本实施例在图10g所示状态能对应至前述实施例在图7f所示状态,也就是滚轮模块300的滚轮310得维持在突出于机壳200的状态,或是触控笔500被夹持且固定在机体400内的状态。
接着,请参考图10h与图10i,使用者再次提供施力f1推动第一导柱710,而让第一导柱710以其螺齿面714抵接第二导柱720的螺齿面724(凸形轮廓),并将第二导柱720推离固定件730,随之在图10i的状态,即所述两个螺齿面714、724抵接而产生扭矩t7,而让第二导柱720沿轴c2旋转,直至第二导柱720的螺齿面725(凹形轮廓)抵接且卡置于第一导柱710的螺齿面714,此时第一导柱710与第二导柱720再次啮合在一起。
最后,使用者不再提供施力f1,因此第一导柱710藉由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2而再次复位。第二导柱720同样受弹性件160的弹性恢复力f3驱动而沿轴c2朝向固定件730移动,同时,又因螺齿面724抵接于导引斜面736(展示于图10i),故而产生扭矩t8使第二导柱720沿轴c2旋转,进而让导引肋721对准导引槽734(展示于图10j),而最后能如图10k所示让第二导柱720顺利地移入套筒732,恢复如图10a所示的状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为配合所述对象(例如滚轮模块300或触控笔500)的驱动模式,即让使用者产生如双推式(push-pushtype)的构件运动模式,本案实施例的螺齿结构与第二导柱720的导引肋721(或前述第二导柱120的导引槽121)是存在固定的配置频率,即第二导柱720环绕轴c2的路径上(或第二导柱120环绕轴c1的路径上),导引肋721(或导引槽121)是以间隔两个螺齿作为其配置频率。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切换组件藉由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的螺齿结构,而将两者沿轴的直线运动顺利地转换为以轴的旋转运动,同时藉由导引肋的干涉与否,而决定第二导柱的旋转时机。同时,让第二导柱的螺齿结构与导引肋的导引斜面相互配合,而再次决定第二导柱的旋转状态及与固定件的干涉状态,以在所需的时间点让第二导柱固定于套筒的开口处,而达到定位效果,亦即让此时的第二对象能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供操作。
再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对象例如是能被收纳于电子装置的机体内的触控笔,其同样利用前述的切换模块,而达到两段式的起、闭效果,让触控笔能在不使用时顺利地被按压入机体而收纳,而使用者再次按压即可藉由切换组件的动作而将触控笔推出以利使用者拿取。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