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015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服务对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高。作为服务器产品提供商,一款服务器在正式出货前进行完整而全面的产品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服务器出货量的不断增加,在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之外,产品检测的流程化、自动化、高效化也变得必不可少。现有的检测方式,需要花费大量被测节点安装系统的时间,老化测试效率较低,需要人工进行大量节点的软件安装、集群环境配置及自动化运行,人力投入较大。

检测自动化,可以是购买设备,也可以是编写自动化测试工具,以达到尽可能减少或不需人工交互过程,直接实现流水线化检测的目的。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测试方法,实现测试的自动化、便捷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大大节省了开发阶段bmc监控管理用户的测试时间,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和便捷化,进一步节省了开发测试的周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启用待测服务器端局域网上的ipmi服务;

步骤2:进入ipmi局域网通道,设置bmc的ip地址;

步骤3:用ping测试客户端和待测服务器是否连通,若是,则客户端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多个用户;若否,则返回步骤2重新设置bmc的ip地址;

步骤4:将多个用户分成多个不同的用户组;

步骤5:给不同的用户组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服务器为塔式、刀式或机架式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bmc的ip地址与客户端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内。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操作系统,待测服务器操作系统为linux操作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启用模块,用于启用待测服务器端局域网上的ipmi服务;

设置模块,用于进入ipmi局域网通道,设置bmc的ip地址;

判断模块,用于用ping测试客户端和待测服务器是否连通,若是,则客户端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多个用户;若否,则返回设置模块重新设置bmc的ip地址;

用户组划分模块,用于将多个用户分成多个不同的用户组;

管理权限设置模块,用于给不同的用户组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多个用户,并将多个用户分成多个用户组,并为每个用户组设置了不同的管理权限,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大大节省了开发阶段bmc监控管理用户的测试时间,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和便捷化,进一步节省了开发测试的周期;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使用与所有类型的服务器,包括塔式、刀片和机架式服务器,适用范围广。

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装置的有益效果与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的有益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下列实施例中出现的名词及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机架式服务器:它能够将多台服务器装到一个机柜上,不仅可以占用更小的空间,而且也便于统一管理。机架式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塔式服务器:它的外形及结构都与普通的pc机差不多,只是个头稍大一些,其外形尺寸并无统一标准。塔式服务器的主板扩展性较强,插槽也很多,而且塔式服务器的机箱内部往往会预留很多空间,以便进行硬盘,电源等的冗余扩展。这种服务器无需额外设备,对放置空间没多少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配置也能够很高,因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一般常见的服务器应用需求。但这种类型服务器也有不少局限性,在需要采用多台服务器同时工作以满足较高的服务器应用需求时,由于其个体比较大,占用空间多,也不方便管理,便显得很不适合。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availabilityhigh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其主要结构为一大型主体机箱,内部可插上许多“刀片”,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每一块刀片可以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而且,也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此型服务器虽然空间较节省,但是其机柜与刀片价格都不低。

ipmi:即智能平台管理接口,英文全称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interface,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硬件管理接口规格,定义了嵌入式管理子系统进行通信的特定方法。ipmi信息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进行交流,使用低级硬件智能管理而不使用操作系统进行管理。

bmc:即基板管理控制器,英文全称baseboardmanagementcontroller,是一个专门的服务处理机,它利用传感器来监控一台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或者是其他硬件驱动设备的状态,并且通过独立的连接线路和系统管理员进行通信。

ipmitool:是一种可用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命令行方式的ipmi平台管理工具,通过它可以实现获取传感器的信息、显示系统日志内容、网络远程开关机等功能。

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统下的一个命令。ping也属于一个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可以很好地分析和判定网络故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启用待测服务器端局域网上的ipmi服务;

步骤s102:进入ipmi局域网通道,设置bmc的ip地址;

步骤s103:用ping测试客户端和待测服务器是否连通,若是,则进行步骤s104客户端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多个用户;若否,则返回步骤s102重新设置bmc的ip地址;

步骤s105:将多个用户分成多个不同的用户组;

步骤s106:给不同的用户组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

值得说明的是,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操作系统,待测服务器操作系统为linux操作系统。另外,bmc的ip地址与客户端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内。本发明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待测服务器为塔式、刀式或机架式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10个用户,用1~10编号,分为4个用户组;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如用户组1包含编号为1~5的用户,其管理权限为读取权限和写入权限;用户组2包含编号为6和7的用户,其管理权限为只读权限;用户组3包含编号为8和9的用户,其管理权限为完全权限,用户组4包含编号为10的用户,其管理权限为自定义权限。

对每个用户组中的用户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来改变用户组的乘员,如删除用户组1内编号为5的用户,使用户组1只包含编号为1~4的4个用户;如在用户组3内添加编号为5的用户,使用户组3包含编号为5、8和9的3个用户。

以上每个用户组的成员只是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实施方式,另有很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有设置,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2

请参考图2,基于ipmitool远程建立user的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启用模块201,用于启用待测服务器端局域网上的ipmi服务;

设置模块202,用于进入ipmi局域网通道,设置bmc的ip地址;

判断模块203,用于用ping测试客户端和待测服务器是否连通,若是,则客户端通过ipmitool工具向待测服务器发送命令,自动化创建多个用户;若否,则返回设置模块重新设置bmc的ip地址;

用户组划分模块204,用于将多个用户分成多个不同的用户组;

管理权限设置模块205,用于给不同的用户组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

上述启用模块201依次顺序连接设置模块202、判断模块203、用户组划分模块204和管理权限设置模块205。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而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