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特定内容多人有偿知识共享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15590发布日期:2018-10-09 21: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来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有偿知识共享网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浪潮下,虽然无偿知识共享已经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中搜索获取,但实际上有偿的高价值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一种需求,因为个体拥有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往往是其长时间所积累的独特的经验知识,一般他们不愿意将其与他人无偿分享,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组织环璄中,个体所感受的竞争压力使他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是自己在组织中价值和地位的保证,如果将所拥有的知识无偿倾囊授予他人,将失去这种独特的竞争优势,那么个体本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所以,为了鼓励这些具有丰富知识的个体,共享知识,需要一个快速有效的有偿知识共享系统来给知识提供方与知识需求获取方对接。

参考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知识交易系统和方法。虽然该文献也提到了有偿知识交易,但其系统是服务发布者通过网络或终端软件登陆服务器,通过将含有知识服务信息的数据(服务内容,标题,计费方式等)发送到服务器中,而服务器作为中介,将双方协商的交易金额进行托管,支付完成后,促成知识交易。

但目前对应的类似传统互联网知识共享架构,人们只是将这个知识问答活动过程简单的分解为两方:咨询需求提问方和回答咨询的供给方,双方通过平台协商交易金额,进行知识交易。但在新型互联网时代以及知识有偿的模式下,其实这种传统的系统模式存在弊端,因为需求方对有偿知识要承担完全的成本,而且推广效率低。而实际上,在问的过程中,其实提问者,也创造了一种知识提问场景,对知识丰富的个体进行了知识经验挖掘和探索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在问答中,他也是一个设计问卷的小价值的知识提供者,原来的模式忽略了提问者的价值,另外也忽略了本次交易的知识过程其实是可以共享给全部互联网用户,形成更大的价值。所以,这种传统双方模式并不能鼓励知识交易的活动次数增加,从而也不能提高知识供给方的收益。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有偿知识共享系统或装置,采用共享经济概念的新型技术,来保证提问者,答复者,大量的第三方阅读者的积极性,来满足三方的需求,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分享,形成整个活动环节的多赢。

另外,目前有偿知识分享技术实现中,知识提问者在问答中是存在两种细分的需求:一种是以特定某专家为中心目标的专家知识经验探索的需求,另一种则是以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为中心目标询问多位行家看法的需求。而在分享经济时代中当前阶段,基于某特定内容,让多位行家发表不同意见的知识分享系统或装置的这种技术,比较缺乏,本技术发明正好补充了该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来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有偿知识共享网络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方法和装置建立一个可以随时随身进入交流、沟通,基于某特定内容,让多位行家发表不同意见的知识分享,并提供有偿知识问答和阅读的活动从而达到人脉互通、知识资源共享。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互联网中定义七个对象,五个知识分享角色和支付以及评估方法,建立一个活跃的,可分享的有偿知识共享圈,鼓励更多人参与提问、答复、传递、阅读的有偿知识和经验分享活动。

在上述的定义,存在以下七个对象以及包含了五个分享角色:

知识主提问体11,负责在系统中通过移动终端来随时随地提问,通过设计一个特定领域的内容问题,并支付主要资金邀请行家们一起答复,来挖掘该主题的知识价值,属于分享角色。

知识从提问体12,负责在系统中通过移动终端来随时随地发掘有价值的问题,帮助知识主提问体11一起达到申请行家答复的资金条件,跟着知识主提问体11一起凑支付资金来赞助这个问题,属于分享角色。

知识回答体13,负责在系统中通过移动终端来随时随地回答,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自身在平台中具有可交易的知识身价,属于分享角色。

问答传递体14,负责阅读,和进行小额付费,当认可本次提问与答问的知识价值后,负责分享推广。问答传递体14是由阅读体转化而来的,当他推广成功后,会成为知识阅读体15的推送介绍人,属于分享角色。

问答阅读体15,只负责阅读,和进行小额付费,以及对提问体和问题体可以进行评分分享反馈,但并不做传递,属于分享角色。问答阅读体15如果是传递体14推荐过来的,该传递体可以参加本次小额付费的分成。

特定议题16,是一个可被归类检索,并关联提问体、回答体,自身具有一定知识价值的议题,可以通过共享知识平台实现自身身价的动态变化的对象。议题由知识主提问体11创造出来,经过关联回答体的答复,形成对问答传递体14,知识阅读体15的价值。

知识沉淀与推送共享知识平台17,负责记录所有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2、知识回答体13、本次问答传递体14、本次问答阅读体15的参与知识和经验分享活动,对特定议题15进行分享前以及分享后的身价进行评估制定,以及根据本轮的初始议题身价的支付进行众筹规则设定。一轮问答中,会有一个知识主提问体11,可以有零个或多个知识从提问体12,需要有两个或多个知识回答体13,可以有零个或多个问答传递体13,也可以有零个或多个问答阅读体14。

关联七个对象的特定议题16的价值评估方法:

知识主提问体11搜索知识库,创造一个特定议题16,关联两个或多个知识回答体13,特定议题16的初始身价即为全部知识问答体13在系统平台身价的总和。知识主提问体11会支付特定议题16的大部分金额,同时可以将余额发出众筹请求征集其他知识从提问体12帮助支付,一起把特定议题16的身价凑足。所谓众筹,就是参与体一起凑足金额来实现一次交易,并按照出资比例来实现后续收入的价值分配。满足支付条件后,平台会向知识回答体13分发议题,进行答复。知识回答体13答复后,问答阅读体15,也可以支付小额,来进行对答复的阅读,如果觉得很有价值,也可成为问答的传递体14,将这个议题进行传播。

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2、问答传递体14、问答阅读体15都可以对各个知识回答体13的答复进行反馈点评,该点评正负反馈值,也会成为特定议题16的身价修正值。

本轮结束后,特定议题16在系统中的最新身价为:

当互联网长尾效应发生时,阅读体数目众多后,知识回答体、提问体、传递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益,而他们参与议题的自身价值,也会根据用户的关注度以及反馈正负评判得到一个修正,而阅读体本身则只需支付小额金额,也同样可以获得大额的有偿知识,最后通过分享经济共赢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创造了知识价值,也共同获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有偿知识共享网络的移动客户端装置,如图2所示;

包括:便捷输入单元21,输出控制单元22,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网络通信单元24。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有偿知识共享网络的服务器端装置,如图2所示;

包括: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搜索引擎26,知识库27,支付处理中心28,网络传播单元29。

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1专利申请公开(公告)号cn104599167a《一种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知识交易系统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基于内容话题七个的对象定义

图2基于移动互联网有偿知识共享网络的移动客户端装置,服务器端装置所组成的内部结构图

图3基于移动互联网来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有偿知识共享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针对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移动互联网有偿知识共享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共享价值分配实现多方鼓励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有偿知识共享网络的方法,以及用以构建有偿知识共享的移动客户端装置,服务器装置,来实现整个系统。

以下从各方面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参见图3,移动互联网来挖掘某个特定内容或事件的多位行家看法的有偿知识共享的实施例流程示意。

步骤s01,知识主提问体11通过移动客户端装置,调用网络通信单元访问服务器搜索引擎26,从知识库27搜索到多名专家,选择两名或以上作为知识回答体13(即第一知识回答体13、第二知识回答体13等),服务器的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计算出议题身价为各知识回答体13的身价之和,并给出众筹规则,网络传播单元29推荐多名知识从提问体12参与众筹。

步骤s02,知识主提问体11确认服务器反馈的众筹规则,通过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先支付自己对应的金额,交易完成后,使用客户端的便捷输入单元21提交议题标题,内容主题,答复时间,以及通知平台推送告知各位知识从提问体13通过系统移动客户端支付与议题身价对应的众筹金额。各知识从提问体12,也通过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先支付对应的金额。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判定收齐众筹金额,服务器就调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以及网络传播单元29将通知信息发送到各知识回答体13的移动终端,让他们准备答复。

步骤s03,知识回答体13通过系统移动客户端装置便捷输入单元21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音频答复,客户端对本地音频文件进行时间控制,并采用压缩机制,形成答复内容提交到服务器,经过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进行权限设置,用来区分已付费用户和未付费用户,并在初始阶段设置文件权限,仅允许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2,知识回答体13听取和阅读。

步骤s04,关注议题以及几位知识回答体13的问答阅读体14,接收到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的推送信息,阅读到该问题,并认可价值,通过系统移动客户端装置的网络通信单元24访问服务器,并通过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进行支付成功后,刷新服务器装置的本次问题答复权限,服务器返回权限标识,移动客户端装置输出控制单元22可以进行内容输出显示或播放,即问答阅读体14可以听取或阅读答案。

步骤s05,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的虚拟用户可以接收平台的推送信息,或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26根据检索话题,检索到知识回答体12的带权限答复,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与支付处理中心28进行交互,服务器装置确认收到支付小金额后,即转化该用户为问答阅读体14,于是用户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装置,访问数据时,获得输出控制单元22根据权限验证,便可听取和阅读这条答复。

步骤s06,问答阅读体14认为该话题和答复很有价值,可在移动客户端装置通过网络通信单元24提交推送请求,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移动客户端请求后,网络传播单元29就进行推送,并打上问答阅读体14的标签,跟踪问答阅读体14的推送结果。服务器装置也会记录标签,问答阅读体15也转化为问答传递体14,用以做问答传递体14后面收入分成的统计。

参见图4,移动互联网有偿知识共享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共享过程评估专家以及共享知识价值的实施例流程示意。

步骤s11,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从知识库27读取关联的多位知识回答体13的身价,算出关联专家后的议题目前身价。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根据当前多名知识回答体13的身价,推荐一个众筹规则方案,(比如,知识主提问体11负责出资支付60%,设置知识从提问体12的上限数目,剩余的40%让所有知识从提问体12平摊进行出资支付;如果后续获得了相关由这个议题带来的知识收益,属于提问体的收益也按这个比例60%给予知识主提问体11,剩余提问体的收益按平摊分配给全部知识从提问体12。)

知识主提问体11接收到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发送过来的众筹规则方案,可以选择独自支付,或接受众筹支付,也可以选择独自支付,不采纳众筹(即知识从提问体12的数目n=0)。

步骤s12,在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2通过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支付完毕后,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按比例先收取少量手续费,然后先保管金额,如果某位知识回答体13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回答,即未参与,则按众筹规则的比例,平台系统退还这部分金额给知识主提问体11和知识从提问体12。

在规定的答复时间内,平台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会统计已参与答复的知识回答体,则按各位知识回答体身价比例,平台将剩余金额通过调用支付处理中心28处理,转账到多位已参与的知识回答体的对应账户中,使各知识回答体13获得收益,

步骤s13,每位新的问答阅读体15,通过移动客户端电子支付单元23支付小额阅读金额后,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在扣除手续费后,按照规则将该剩余金额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知识提问体11,知识回答体12。用于鼓励提问体进行专家经验知识挖掘。

步骤s14,如果该问答阅读体15是被问答传递体14介绍过来的,则上述步骤s13中分配知识提问体11的金额时,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按照规则会再拆出来一部分金额并分配给予问答传递体14,用于鼓励知识分享传递。服务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判断处理完毕,则通知支付处理中心28进行处理,向参与的所有相关角色,进行支付。

步骤s15,在s14结束后,系统知识沉淀与推送平台17自动调用分享角色处理单元25,刷新知识回答体13的身价;即根据本轮问答,再次统计所有最新的问答阅读体15和问答传递体14的评分,采用评估方法算法,对当前身价,以及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1反馈,以及第1个问答阅读体15正负反馈权值、第2个正负反馈权值、一直到第b个正负反馈权值,进行权值求和,同时默认问答传递体给予的为正向反馈,也对所有问答传递体13进行权值累加,加以累加,刷新知识回答体13的身价值。鼓励各位知识回答体13继续共享知识提高身价。

同时也刷新特定议题16的身价,根据本轮问答,服务器采用评估方法算法,对当前身价,以及知识主提问体11的反馈,第1个知识从提问体12的反馈、第2个的正负反馈权值、第n个正负反馈权值,以及第1个问答阅读体15正负反馈权值、第2个正负反馈权值、一直到第b个正负反馈权值,进行权值求和,同时默认问答传递体给予的为正向反馈,也对所有问答传递体13进行权值累加,将该特定议题16关联知识主提问体11,知识从提问体12,知识回答体13,问答传递体14,问答阅读体15,加入他们的搜索标签属性,存入知识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