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通常分为显示阶段、触控阶段和休眠阶段。而显示阶段、触控阶段和休眠阶段一般会交替设置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例如通过触控电极来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坐标位置,并根据坐标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显示,或者从显示进入休眠,或者从休眠进入显示等等。
然而,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驱动电路往往会向各触控电极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同时接收各触控电极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而确定触控位置。如果长期采用此种驱动方式,尤其在休眠时启动触控,容易造成触控显示面板中残留的电荷得不到释放,从而产生静电残留并积累,使液晶分子出现极化,从而对触控显示面板产生不良影响(如显示时出现闪烁或颤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其中,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触控阶段包括多个触控扫描期间,其中,所述触控扫描期间包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在同一触控扫描期间,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幅值相同且极性相反的控制信号,N、M和m为正整数,1≤m≤M-1。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使用上述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通过在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在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幅值相同且极性相反的控制信号。这样可以在触控阶段使显示面板中残留的电荷得到释放,从而减少因残留的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尤其是可以减少在显示面板处于休眠时启动触控而导致产生的静电残留。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触控阶段的一个示意性的时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选通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选通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其中,各第一触控电极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并且在触控阶段可以包括多个触控扫描期间,其中,各触控扫描期间可以包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在同一触控扫描期间,可以重复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
步骤102,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可以为幅值相同,且极性相反的控制信号。例如第一触控信号是幅值为+1V的方波信号,而第二触控信号是幅值为-1V的方波信号。并且1≤m≤M-1,N、M和m为正整数。M和N的具体数值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外,上述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制。例如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二个和第三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通过在相邻两个触控扫描子期间交替施加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有利于使显示面板中的残留电荷得到释放,从而减少或避免产生静电残留,进而降低液晶分子出现极化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可以向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可以向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采用此驱动方法有利于简化驱动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触控扫描子期间,可以同时向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也可以分时依次向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
可选地,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1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其中,1≤n≤N-1,n为正整数。这样,在相邻两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内,可以分别施加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从而可以减少或消除显示面板中残留的电荷。
作为示例,在第k个触控扫描期间,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个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1个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在第k+1个触控扫描期间,第m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1个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一触控信号,且第m+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向第n个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第二触控信号。其中,1≤k,1≤n≤N-1,且k和n为正整数。由于相邻两个触控扫描期间之间,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分别接收了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所以采用此驱动方法,不仅有利于减少显示面中残留的电荷,还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各个第一触控电极中残留的电荷。
此外,在显示阶段,还可以向各第一触控电极组施加公共电压信号。此时,各个第一触控电极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
继续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可以为使用上述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N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和选通电路。并且各第一触控电极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选通电路可以包括A个选通单元。在触控阶段,各选通单元分别向其中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提供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其中,N≤A,A为正整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一个选通单元对应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所以选通单元的数量可以等于第一触控电极组的数量,即A=N。当A≥N+1时,第N+1个至第A个选通单元可以分别继续向其中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提供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并且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如: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1,第二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2等等。选通电路21也包括多个选通单元(如S1、S2、S3和S4)。每个选通单元可以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对应。并且每个选通单元可以与第一触控信号线22和/或第二触控信号线23连接。其中,第一触控信号线22用于传输第一触控信号;第二触控信号线23用于传输第二触控信号。此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每个选通单元可以向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提供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分别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1-S4可以分别向TX1-TX4提供第一触控信号。且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1-S4可以分别向TX1-TX4提供第二触控信号。这样经过相邻两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后,可以减小或消除残留在TX1-TX4中的电荷,从而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中产生静电残留情况的发生。
作为示例,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1向TX1提供第一触控信号。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2向TX2提供第二触控信号。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3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3向TX3提供第一触控信号。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4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4向TX4提供第二触控信号。
可选地,在第1个触控扫描期间,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1向TX1提供第一触控信号;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2向TX2提供第二触控信号;第3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3向TX3提供第一触控信号;第4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4向TX4提供第二触控信号。并且在第2个触控扫描期间,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1向TX1提供第二触控信号;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2向TX2提供第一触控信号;第3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3向TX3提供第二触控信号;第4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单元S4向TX4提供第一触控信号。这样经过相邻两个触控扫描期间后,可以降低或消除残留在TX1-TX4中的电荷。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例如: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1和TX2,第二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3和TX4等等。这样可以提高触控阶段的触控扫描效率。
进一步参看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同样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和选通电路31。选通电路31包括多个选通单元(如S1和S2)。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触控电极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且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至少共用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如图3所示,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1、TX2和TX3,第二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3、TX4和TX5。由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共用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如TX3),在触控检测时共用的第一触控电极被重复扫描,有利于提高触控检测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各选通单元包括选通控制端A、选通输出端B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选通输出端B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第一触控电极连接。选通单元基于选通控制端A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接收的控制信号,向选通输出端B输出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
此外,在显示阶段,第一触控电极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此时,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公共电压信号线34。公共电压信号线34与各选通单元连接,且用于传输公共电压信号。并且各选通单元基于选通控制端A的控制信号,向选通输出端B输出公共电压信号。
如图3所示,S1的选通输出端B与TX1-TX3连接,S2的选通输出端B与TX3-TX5连接。并且S1和S2均与第一触控信号线32、第二触控信号线33和公共电压信号线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实现图2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触控扫描方式。例如: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S1向TX1-TX3提供第一触控信号;且在各个触控扫描期间的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S2向TX3-TX5提供第二触控信号。这样在相邻两个触控扫描子期间内,共用的第一触控电极(如TX3)接收极性相反的触控信号,可以减小或消除残留在共用的第一触控电极中的电荷。
从图3可以看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35。驱动电路35包括多级驱动单元(如VSR1和VSR2)。驱动单元可以(但不限定)为移位寄存器单元。各驱动单元依次电连接,且每级驱动单元与一个选通单元对应。在触控阶段,驱动单元向对应的选通单元的选通控制端和触控信号控制端提供控制信号,以使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第一触控电极接收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在显示阶段,驱动单元向对应的选通单元的选通控制端提供控制信号,以使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第一触控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
如图3所示,VSR1与S1的选通控制端A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连接。VSR2与S2的选通控制端A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连接。这样在触控阶段的各个触控扫描期间中,在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VSR1向S1的选通控制端A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提供控制信号,此时TX1-TX3可以接收第一触控信号。在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VSR2向S2的选通控制端A和触控信号控制端C提供控制信号,此时TX3-TX5可以接收第二触控信号。具体情况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在触控阶段的一个示意性的工作时序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S1的触控信号控制端C接收“TXP”控制信号后,TX1-TX3可以接收高电平方波信号(第一触控信号)。在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S2的触控信号控制端C接收“TXN”控制信号后,TX3-TX5可以接收低电平方波信号(第二触控信号)。
此外,在显示阶段中,VSR1和VSR2可以分别向S1和S2的选通控制端A提供控制信号,此时,TX1-TX5可以接收公共电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例如: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1-TX3,第二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2-TX4,且第三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TX3-TX5。由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共用更多的第一触控电极,所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继续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选通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各选通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单元311、第二开关单元312和第三开关单元313。且触控信号控制端可以包括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和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
如图5所示,第一开关单元311的输出端与选通输出端B连接。且第一开关单元311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312的输出端及第三开关单元313的输出端连接。同时第一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端A连接。第二开关单元312的输入端与第一触控信号线32连接,且第二开关单元312的控制端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连接;第三开关单元313的输入端与第二触控信号线33连接,且第三开关单元313的控制端与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连接。在第1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控制端A和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接收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单元311和第二开关单元312导通,选通输出端B与第一触控信号线32连接,并输出第一触控信号。在第2个触控扫描子期间,选通控制端A和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接收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单元311和第三开关单元313导通,选通输出端B与第二触控信号线33连接,并输出第二触控信号。采用此结构的选通单元,通过不同的驱动控制,可以在触控阶段向各第一触控电极组提供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提高了驱动控制的灵活性。
此外,各选通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五开关单元315。如图5所示,第五开关单元315的输出端也与选通输出端B连接。同时第五开关单元315的输入端与公共电压信号线34连接。且第五开关单元315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端A连接。而第五开关单元315与第一开关单元311可以为极性相反的开关单元。这样在显示阶段,向选通控制端A发送控制信号,可以使第五开关单元315导通,从而使第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第一触控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同时第一开关单元311断开。
可选地,选通单元的结构还可以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选通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选通单元的触控信号控制端同样可以包括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和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
从图6中可知,各选通单元(如S1和S2)可以仅仅包括第四开关单元314。第四开关单元314的输出端与选通输出端B连接。在S1中,第四开关单元314的输入端与第一触控信号线32连接,并且第四开关单元314的控制端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连接。在S2中,第四开关单元314的输入端与第二触控信号线33连接,且第四开关单元314的控制端与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四开关单元314的控制端也与选通控制端A连接,选通控制端A可以复用为第一触控信号控制端C1或第二触控信号控制端C2,即仅向选通控制端A发送控制信号,就可以使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接收第一触控信号或第二触控信号。同时,选通控制端A与第五开关单元315的控制端连接。第五开关单元315与第四开关单元314可以为极性相反的开关单元。此时,向选通控制端A发送控制信号,就可以使各第一触控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此种选通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是各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与阵列基板对向设置的彩膜基板。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组、选通电路71和驱动电路72可以位于阵列基板上。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发射电极,且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上还可以设置有集成电路73。第二触控电极通过触控信号线与柔性电路板(FPC)74电连接。FPC74通过主柔性电路板75与集成电路73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求,驱动电路72和集成电路73可以设置在同一电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有多条数据线76(图中仅示出一条)和与各数据线76绝缘相交的扫描线77(图中仅示出一条)。并且数据线7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其中,数据线76用于向显示区内的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扫描线77用于向子像素传输扫描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些公知的结构,诸如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用于支撑液晶层的间隔柱、保护玻璃、背光源等。其中,液晶层在像素电极和触控发射电极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实现画面的显示。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申请,这些公知的结构在图7中没有示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