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955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公司采用web应用(网页应用)进行系统管理、资源运营等工作,一般来说,后端服务器将数据发送至前端,进一步由前端调用并执行显示或导出等操作。然而,由于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量,所有平台都会面临数据传递错误、人为误操作等情况,从而引发出数据丢失或产生异常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前端的数据丢失主要通过人为判断的方式,即在使用到具体数据时,首先判断该部分的数据是否存在。而由于数据丢失存在偶然性,所以在出现错误之后,必须有针对性的通过新增代码等方式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或针对出现问题的部分增加人工判断过程。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并且大大降低了代码的简洁性。另外,这种方式通常局限于对丢失数据的解决,却无法保证对于那些并未丢失但存在异常的数据也能进行有效处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后端传递至前端的数据传输存在异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前端和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前端和后端的数据传输标准生成数据结构模板;

前端获取后端传递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判断获取的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

通过前端调用正常数据和修复完成的异常数据。

优选的,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包括该数据的字段是否存在、数据的类型是否符合规定和数据是否满足自定义要求,所述步骤前端获取后端传递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判断获取的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包括:

前端获取后端传递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的字段是否存在;

当该数据的字段存在时,判断该数据的类型是否符合规定类型;

当该数据的类型符合规定类型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

当该数据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时,则确认该数据为正常数据。

优选的,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一类异常数据和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当该数据的字段存在时,判断该数据的类型是否符合规定类型之后还包括:

当该数据的类型不符合规定类型时,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一类异常数据;

该数据确认为第一类异常数据时,判断该数据的类型是否能转化为规定类型;

当该数据的类型不能转化为规定类型时,则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所述步骤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标准模板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包括:

当该数据的类型能转化为规定类型时,将该数据的类型转化为规定类型,并判断为该数据符合规定类型。

优选的,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前端获取数据,并判断该数据的字段是否存在之后还包括:

当该数据的字段不存在时,则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优选的,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当该数据的类型符合规定类型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之后还包括:

当该数据不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时,则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

在确认存在第二类异常数据时,判断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是否为必需项;

所述步骤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标准模板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不是必需项时,置空该第二类异常数据对应的数据字段。

优选的,所述步骤在确认存在第二类异常数据时,判断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是否为必需项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是必需项时,判断是否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

所述步骤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标准模板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还包括:

当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时,按照预设的自定义处理方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并确认为修复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标准模板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还包括:

当不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时,将该第二类异常数据修改为默认值,并确认为修复完成。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进入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进入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设定数据的数据结构模板,将前端获取的数据与数据结构模板进行对比,并在存在异常数据时,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避免了前端直接调用异常数据,也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和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web应用是一种可以通过网页访问的应用程序,web应用于现有常规应用软件的区别在于web应用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而不需要再安装对应的应用软件,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的网页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前端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获取后端传递至前端的数据后,再进一步调用这些数据,执行显示、导出等操作,这里的后端通常为服务器或云服务器。

由于web应用的操作更加简单,不需要安装软件,可以随时通过浏览器访问使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应用于办公中,然而现有的web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前端和后端之间数据传输的问题。现有的传输方式直接将后端数据通过各种接口传递至前端,而前端获取的数据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数据,因此无法被前端正确识别和应用,会造成系统故障。现有技术中针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为发现可能出现传输错误的数据后,有针对性的对应用进行更新,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这种方式依赖人工对错误数据的判断和识别,同时后期需要不断更新代码以实现对错误数据的解决。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应用于web应用中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前端和后端的数据传输标准生成数据结构模板。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先根据前端和后端的数据传输标准生成数据结构模板。应当理解的是,这里的数据结构模板应当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能识别和使用的全部数据,并记录了每一数据所对应的格式和要求等。

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数据模板包括数据的数据类型、该数据是否为必需项、该数据的默认值、该数字的自定义要求和针对该数据出现异常时的自定义处理方案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s20、前端获取后端传递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判断获取的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使用过程中,在前端接收到来自传递的数据之后,根据数据结构模板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因为前端对不符合规定的数据是无法识别和利用的,因此只有保证后端传递至前端的数据是满足规定的,才能避免系统出现错误。本实施例中,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与数据结构模板进行对比,因为前端所能识别的数据全部记录在数据结构模板中,因此,只有数据符合数据结构模板,该数据才能被前端识别和使用,所以本实施例中将符合数据结构模板的数据确认为可以被前端使用和识别的正常数据。如果数据不符合数据结构模板,则不能被前端正常识别和使用,所以本实施例中将不符合数据结构模板的数据确认为异常数据。

s30、当存在异常数据时,依据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

如果识别出了异常数据,显然,该异常数据是不能被前端所识别和使用的,因此异常数据并不能直接发送至前端。

本实施例中,在发现异常数据时,按照数据结构模板的格式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使其符合数据结构模板以能被前端识别和使用。

s40、通过前端调用正常数据和修复完成的异常数据。

最后,正常数据和修复完成的异常数据被发送至前端,由于异常数据是按照数据结构模板进行修复的,所以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均符合数据结构模板,是可以被前端识别和使用的,所以本实施例中将正常数据和修复完成的异常数据传递至前端,前端接收到的全部数据均是符合前端的识别及使用要求的。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数据结构模板,将前端获取的数据与数据结构模板进行对比,并在存在异常数据时,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所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传递至前端的数据为正常数据和修复后的异常数据。因此使用过程中,所有传递至前端的数据全部能被正常识别和使用,不会造成异常数据直接传递至前端,减少了系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传递至前端的数据全部能被正常识别和使用,因此也避免了因前端无法识别数据或数据错误而需要后续不断为前端提供更新和维护。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结构模板包括该数据的字段是否存在、数据的类型是否符合规定和数据是否满足自定义要求,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前端获取数据,并判断该数据的字段是否存在。

应当理解是,某些数据在接收和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字段丢失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某数据之后,直接通过判断前端获取的数据是否包含了模板中该数据的全部字段判断字段是否存在,只有该数据的全部字段都未丢失时,才判断为该数据的字段存在,如果个别字段丢失,则判断为该数据的字段不存在。

本实施例中以一用于统计某工作小组的具体情况的web应用为例进行解释,该web应用在后端获取每一小组的名称、人数和小组成员的工号,并在前端存储整理。则该实施例中,生产的数据结构模板中,数据的字段中包含了小组名称、人数和小组成员的工号这三项,如果在采集到的数据中未识别到这三个字段,则判断为字段不存在。

s22、当该数据的字段存在时,判断该数据的类型是否符合规定类型;

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的是web应用中后端传递至前端的数据,所以数据的类型采用javascript数据类型,具体包括字符串(string)、数字(number)、布尔(boolean)、数组(array)和对象(object)等,由于每一数据必然存在与其对应的数据类型,因此数据类型为必须存在的判断选项。

本实施例中,小组名称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人数的数据类型为数字,而小组成员的工号的数据类型为数组,如果数据中每一字段的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模板中相同,则判断为符合规定类型。

s231、当该数据的类型符合规定类型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

自定义要求为有针对性的对每一数据做出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例如,本实施例中,对小组名称并无特地要求,所以无论小组名称为什么,均能通过校验。而对于小组人数来说,其必然为整数,且不能小于0,所以针对该字段的自定义要求为整数,且不能小于0,如果识别的小组人数为10人,则可以通过校验,如果识别的小组人数为0.3人,则显然出现了错误,不能通过校验。具体使用过程中,该自定义要求可以根据数据的具体要求而设定。

s24、当该数据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时,则确认该数据为正常数据。

如果数据通过了以上各项校验,则证明该数据为一符合数据结构模板的正常数据,可以直接被前端识别和使用。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一类异常数据和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s232、当该数据的类型不符合规定类型时,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一类异常数据;

s25、该数据确认为第一类异常数据时,判断该数据的类型是否能转化为规定类型。

当该数据的类型不能转化为规定类型时,则执行s26步骤:

s26、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上述实施例为数据未发现异常的情况,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数据可能存在异常情况,本实施例中,将异常数据分为两种,一种为仅数据类型出现错误且该错误能通过转换数据类型修正的第一类异常数据,其他的异常数据被归类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例如,某一个小组的名称被命名为“1234”,其数据类型应当被定义为字符串,而在输入过程中,由于其本身为一数字,所以其数据的类型被错误的定义为数字,不符合数据模板中的字符串,会被识别为数据的类型错误,但是这种错误是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数据的类型修正的,只要将“1234”的数据类型定义为字符串,该错误就会被克服,存在这种错误的异常数据被定义为第一类异常数据。

当某数据的类型不符合且不能通过将该数据的类型转化为规定类型时,则将该数据定义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所述s30步骤包括s31:

s31、当该数据的类型能转化为规定类型时,将该数据的类型转化为规定类型,并进入s231步骤。

当存在第一类错误数据时,本实施例中直接通过修改其数据的类型为规定类型并进入s231步骤以进行其他校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s21之后还可以包括:

当该数据的字段不存在时,执行s26步骤

s26、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优选的,所述异常数据包括第二类异常数据,所述步骤s231之后还包括:

当该数据不满足数据的自定义要求时执行s26步骤:

s26、将该数据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将字段不存在和不满足自定义要求的数据也确认为第二类异常数据。

请进一步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s27、在确认存在第二类异常数据时,判断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是否为必需项。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

s32、当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不是必需项时,置空该第二类异常数据对应的数据字段。

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并非每一获取的数据均必须存在,例如,本实施例中,小组成员的工号在校验过程中发现与数据结构模板不符,且小组成员的工号为一必需项,本实施例中将其标记为true,如果在记录工作小组的信息中还存在一备注选项,该选项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其为一非必需项,本实施例中将非必需项标记为false。

如果存在错误的数据为非必需项,本实施例中直接将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置空,以避免由其产生的干扰。

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7之后还可以包括:

s28、当所述第二类异常数据是必需项时,判断是否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

s33、当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时,按照预设的自定义处理方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并确认为修复完成。

针对为必需项的第二类异常数据,本实施例中检查模板中是否存在针对该项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式,如果存在,则将其按照预设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由于该处理过程是按照数据结构模板进行的,因此处理过后的第二类异常数据符合数据结构模板终端要求,所以可以被前端识别和使用,因此将其标记为修复完成。

本实施例中的自定义处理方式由使用者根据情况具体设定,例如某次分组过程中,每五人为一工作小组,而某个小组中工号8147的员工离职,现仅有四人,本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将自定义要求定义工号不能等于8147,则检测到工号为8147时,会判断为该数据为第二类异常数据。由于工号为一必需项,因此本实施例中为其设定了自定义处理方案,将新入职且尚未分配工作小组的工号为9327的员工编入该工作小组,为此,本实施例中,将自定义处理方案定位将其替换为9327,则在检测到该第二类异常数据后,按照预设的自定义处理方案将其替换为9327,即将新员工编入该工作小组。

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还包括:

s34、当不存在针对该第二类异常数据的自定义处理方案时,将该第二类异常数据修改为默认值,并确认为修复完成。

进一步的,例如,针对不存在新员工入职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无响应的自定义处理方案,所以本实施例中直接将其修改为默认值,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直接将其修改为unrecorded,表示不存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10、处理器2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进入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如图4所示,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具体使用时,前端通过上述用户接口1003获取数据。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被处理器进入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以上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进入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