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618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序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用户在根据自身需求下载使用某些应用程序过程中,对这些应用程序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的背景通常需要手动设置才能改变,比如聊天应用、阅读应用和游戏应用等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往往需要用户进入这些应用程序的设置界面,进行相应的手动设置操作才能改变。

在上述场景中,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时,往往需要手动操作才能改变这些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从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需手动操作才能改变,进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需手动操作才能改变,进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包括:

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

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与预设的临界时刻相同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

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

切换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与预设的临界时刻相同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由于能够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在监测到系统时刻满足预设的临界时刻时,则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这样用户无需手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改变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而言,效率较高。此外,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基于系统时刻的变化而切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一背景图片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二背景图片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需手动操作才能改变进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时间的界面背景切换方法的应用程序或应用系统。为便于描述,下文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应用程序为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可以理解,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应用程序只是一种示例性的说明,并不应理解为对该方法的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1,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

其中,这里的系统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时刻。这里所说的监测可以是对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是按照某一监测周期,定期地去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监测到的系统时刻为执行监测这一步骤时,操作系统的时刻。

步骤12,在监测到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与预设的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该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

其中,预设的临界时刻既可以包括一天中的昼夜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比如日出时刻和/或日落时刻,也可以包括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还可以包括与二十四节气、端午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有关的临界时刻,还可以将上述几种情况结合起来,只要是包含通过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根据系统时刻的变化情况切换终端设备界面的背景图片的方案,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一天中的昼夜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时,预设的临界时刻与监测到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所处的时间范围对应,比如,监测到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为2017年5月12日的05:30,则其预设的临界时刻则为2017年5月12日这一天中的昼夜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当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延用上述系统时刻为2017年5月12日的05:30,则其预设的临界时刻为2017年这一年中的季节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同理,当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与二十四节气、端午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有关的临界时刻时,对于系统时刻为2017年5月12日的05:30而言,其预设的临界时刻为2017年这一年中与二十四节气、端午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有关的临界时刻。

此外,上文所述的预设的临界时刻,可以是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比如以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为例,对于系统时刻为2017年5月12日的05:30而言,其预设的临界时刻为2017年5月12日的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而2017年5月12日之前的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则不再作为其预设的临界时刻。

下面以预设的临界时刻为一天中的昼夜交替过程中的临界时刻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该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预设的临界时刻可以包括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那么,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与预设的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该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包括:

(1)在监测到系统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一背景图片;

(2)在监测到系统时刻与第二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二背景图片。

其中,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可以为一昼夜范围内(即同一天)昼夜交替的两个临界时刻,这两个临界时刻可以是升旗时刻或降旗时刻,也可以是日出时刻或日落时刻。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升旗时刻和降旗时刻均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和降旗时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为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所处时区中的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这样当昼夜发生交替时,便可以通过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而让用户对昼夜交替有直观的感官体验。

当昼夜发生交替时,为了使得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无需手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背景便能够对昼夜交替有直接的感官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方案,当第一临界时刻为日出时刻或者升旗时刻,第二临界时刻为日落时刻或者降旗时刻时,在监测到系统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一背景图片,即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从亮度值较低的背景图片切换为亮度值较高的背景图片,如图2所示;在监测到系统时刻与第二临界时刻相同时,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切换为与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二背景图片,即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从亮度值较高的背景图片切换为亮度值较低的背景图片,如图3所示。

如上文所述,当监测到系统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或第二临界时刻相同时,便切换终端设备的背景图片。这里的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分别为一天中的两个临界时刻,当第一临界时刻为夜和昼的临界时刻,第二临界时刻为昼和夜的临界时刻时,为了让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对昼夜的交替变化有直观的感受,本申请中,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则可以具备有昼的特征,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则可以具备有夜的特征,比如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可以是亮度值较高的图片,而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可以是亮度值较低的图片,换言之,与这两个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间应具备明显的差异,比如亮度值的差异较大。在这种场景下,为避免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过程中,对终端设备背景图片的突然切换产生不适感,本申请实施例在监测到系统时刻小于临界时刻时,确定系统时刻与临界时刻的差值,在确定该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则根据该差值、以及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映射关系,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

具体而言,当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时,即系统时刻临界第一临界时刻或第二临界时刻两种情况时,包括:

第一种情况,首先,在监测到系统时刻小于第一临界时刻时,确定系统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的第一差值;然后,若确定第一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根据第一差值、以及第一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一映射关系,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第一预设范围,可以是,系统时刻临近第一临界时刻时,与第一临界时刻之间的差值范围即第一差值的大小范围,由于第一差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则该第一预设范围可以是两个正数之间的范围,也可以是两个负数之间的范围,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来说,根据第一差值、以及第一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一映射关系,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具体可以首先根据第一差值、以及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亮度值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差值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然后,根据确定的亮度值,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

当监测到系统时刻小于第一临界时刻时,比如日出时刻时,由于系统时刻是逐渐邻近日出时刻的,在此过程中,为了使得用户能够逐渐适应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变化,可以预先设置第一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一一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各相邻的两个第一差值间的数值间隔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的,比如可以是递增的,也可以是递减的,等等,只要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在临近第一临界时刻的过程中,其界面亮度值的变化能够给用户带来舒适的感官体验,即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为逐渐变大的过程,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种情况,首先,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小于所述第二临界时刻时,确定系统时刻与第二临界时刻的第二差值,其中,第二临界时刻小于第一临界时刻,第二临界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处于同一天范围内;然后,若确定第二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根据第二差值、以及第二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二映射关系,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其中,第二映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第二预设范围,可以是,系统时刻临近第二临界时刻时,与第二临界时刻之间的差值范围即第二差值的大小范围,由于第二差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则该第二预设范围可以是两个正数之间的范围,也可以是两个负数之间的范围,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该第二预设范围可以与上文所述的第一预设范围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根据第二差值、以及第二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二映射关系,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时,具体可以先根据第二差值、以及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亮度值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二差值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然后再根据确定的亮度值调整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

当监测到系统时刻小于第二临界时刻时,比如日落时刻时,由于系统时刻是逐渐邻近日落时刻的,在此过程中,为了使得用户能够逐渐适应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变化,可以预先设置第二差值与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一一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各相邻的两个第二差值间的数值间隔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比如可以是递增的,也可以是递减的,等等,只要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在临近第二临界时刻的过程中,其界面亮度值的变化能够给用户带来舒适的感官体验,即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为逐渐变小的过程,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临界时刻为日出时刻或升旗时刻,第二临界时刻为日落时刻或降旗时刻时,由于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刻以及升旗和降旗时刻均不相同,因此,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即应用程序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的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请求后,将与该请求对应的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发送给该应用程序;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获取,比如某些“天气”应用程序每天均会更新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则可以向该“天气”应用程序发出请求,获取该“天气”应用程序的日出时刻作为第一临界时刻,以及日落时刻作为第二临界时刻。

本申请中,由于能够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在监测到系统时刻满足预设的临界时刻时,则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这样用户无需手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改变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而言,效率较高。此外,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基于系统时刻的变化而切换。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需手动操作才能改变进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背景切换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下述功能单元:

监测单元41,用于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

切换单元42,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与预设的临界时刻相同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43,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小于所述临界时刻时,确定所述系统时刻与所述临界时刻的差值;

调整单元44,用于若确定所述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则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差值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4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差值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5,用于从服务器端获取所述临界时刻;

第二获取单元46,用于从第三方应用程序获取所述临界时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包括第一临界时刻和第二临界时刻时,所述切换单元42,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与第一临界时刻相同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所述第一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一背景图片;

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与第二临界时刻相同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所述第二临界时刻对应的第二背景图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临界时刻和所述第二临界时刻,包括下述一种:

所述第一临界时刻为升旗时刻,所述第二临界时刻为降旗时刻;和/或

所述第一临界时刻为日出时刻,所述第二临界时刻为日落时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临界时刻为升旗时刻或日出时刻,则所述确定单元43,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小于所述第一临界时刻时,确定所述系统时刻与所述第一临界时刻的第一差值;

则,所述调整单元4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则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一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

若所述第二临界时刻为降旗时刻或日落时刻,则所述确定单元43,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所述系统时刻小于所述第二临界时刻时,确定所述系统时刻与所述第二临界时刻的第二差值;

则,所述调整单元4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则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值的第二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界面亮度的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本申请中,由于能够监测终端设备的系统时刻,在监测到系统时刻满足预设的临界时刻时,则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界面背景图片切换为与预设的临界时刻对应的背景图片,这样用户无需手动设置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改变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而言,效率较高。此外,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应用程序的背景图片基于系统时刻的变化而切换。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