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以确定研究区域建设用地的最大供给量及分布状况,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确定土地的最适宜用途,为科学调整用地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减少、生态平衡等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外更关注某种用地的选择,即基于某种具体建设用途而进行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则多是针对所有建设活动而进行的对用地可建与否做出初步判断,不考虑具体的建设用途。长期以来,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大部分方法都是从单一的指标来分析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比如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主,或以生态安全评价或者以土地潜力评价为主,而没有从多方面分析其适宜性,这样将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实用性较差。并且目前的所有方法都是从正面分析推导出土地适宜性、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从而分析土地是否适合作为建设用地使用,这样就只能得出现有土地的适宜性。但是,对于现有可用土地基本用完,基本没有可用以建设的土地的地区,这些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如何找到可用土地的问题。例如目前我国很多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地区或者本身土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建设用地很少,用常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找到可用的建设用地。因此,对于这些建设用地面积不足的地方,如何寻找可用的建设用地,成为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及系统,根据建设用地的需求,在综合考虑土地适宜性、生态和地质灾害等多种限制因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限制条件来找到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将这些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便可提供给建设使用。本方法能够帮助那些现有土地已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地区,拓展其建设用地的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判断所述第一土地面积是否小于需求用地面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判断所述第二土地面积是否小于所述需求用地面积,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所述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步骤;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与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进行叠加计算,获得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可选的,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地域的纸质图件资料扫描成的数字栅格图像,利用arcgis平台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进行空间几何精确配准和校正,然后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中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矢量化,建立目标地域的矢量数据库;将1:10000的目标地域数字化地形图中的等高点图层导入到arcgis平台中生成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网格法在arcgis平台上将所述目标地域以15m×15m的网格单元进行划分,获得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其中,获得的每一个单元格为一个评价单元,每个所述评价因子对应arcgis平台中的一个图层;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的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对应的多个权重;根据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的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得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得到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可选的,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得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计算所述目标地域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所述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表示各所述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v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量化分值,w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权重系数,xj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j个极限因子的量化分值,n表示所述一般因子的个数,m表示所述极限因子的个数。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具体包括: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得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s表示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u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权重,x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适宜性评价分值,n表示所述评价因子的个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第一土地面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土地面积是否小于需求用地面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第二土地面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土地面积是否小于所述需求用地面积,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返回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执行所述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步骤;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与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进行叠加计算,获得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可选的,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具体包括:矢量数据库建立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地域的纸质图件资料扫描成的数字栅格图像,利用arcgis平台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进行空间几何精确配准和校正,然后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中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矢量化,建立目标地域的矢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子模块,用于将1:10000的目标地域数字化地形图中的等高点图层导入到arcgis平台中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建立子模块,用于采用网格法在arcgis平台上将所述目标地域以15m×15m的网格单元进行划分,获得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其中,获得的每一个单元格为一个评价单元,每个所述评价因子对应arcgis平台中的一个图层;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的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权重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对应的多个权重;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可选的,所述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模块具体包括: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得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得到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可选的,所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单元,具体包括: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计算所述目标地域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所述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表示各所述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v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量化分值,w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权重系数,xj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j个极限因子的量化分值,n表示所述一般因子的个数,m表示所述极限因子的个数。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得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s表示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u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权重,x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适宜性评价分值,n表示所述评价因子的个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根据建设用地的需求,在综合考虑土地适宜性、生态和地质灾害等多种限制因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限制条件来找到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能够帮助那些现有土地已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地区,拓展其建设用地的空间。2、从土地资源适宜性、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多方面对目标地域进行评价,能够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在改变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限制条件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一个或多个限制因子进行调整,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及系统。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以确定目标区域建设用地的最大供给量及分布状况。按照对建设用地拓展作用性质的不同,本文将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基于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分析,提出建设用地拓展的重点区域与空间分布数据,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和山海原一体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土地生态功能服务与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筛选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土地生态安全约束区,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和山海原一体化规划提供生态安全决策依据。土地利用灾害风险分析,筛选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土地利用灾害风险区,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和山海原一体化规划提供土地利用灾害风险决策依据。本发明在三类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各种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构成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综合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土地生态功能服务与生态安全评价因子、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等约束条件,建立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指标和模型,对目标地域进行评价。本发明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的评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常规评价阶段,包括:1)分析评价。利用常规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评价、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目标地域进行评价,获得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2)计算评价结果。汇总统计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和一般适宜建设区面积;3)分析评价结果。如果汇总统计面积大于等于建设用地需求面积,则结束本次评价,如果汇总统计面积小于建设用地需求面积,则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基于评价因子约束的评价阶段,包括:4)调整评价限制条件。分析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评价、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找出其限制条件(限制评价因子),改变这些限制条件;5)根据改变限制条件后的评价因子再次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评价、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目标地域进行评价,获得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6)分析评价结果。如果汇总统计面积小于建设用地需求面积,则返回至4)。如果汇总统计面积大于等于建设用地需求面积,则进入7);7)获得需改造的土地。将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与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进行叠加分析,获得需要改造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具体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步骤101具体包括:步骤1011:获取所述目标地域的纸质图件资料扫描成的数字栅格图像,利用arcgis平台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进行空间几何精确配准和校正,然后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中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矢量化,建立目标地域的矢量数据库。所述矢量数据库中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各类型评价数据要求具体参见表1、表2、表3、表4:表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数据要求序号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分辨率1地形数据空间数据栅格15m2地质数据空间数据矢量--3交通数据空间数据矢量--4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矢量--5生态数据空间数据矢量--6保护区数据空间数据矢量--表2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数据要求表3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要求序号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分辨率1高程数据空间数据栅格8m/16m2遥感影像空间数据栅格8m/16m3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矢量--4各类灾害分布空间数据矢量--表4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数据要求序号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分辨率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数据空间数据栅格8m/16m2生态服务与安全评价数据空间数据栅格8m/16m3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空间数据栅格8m/16m步骤1012:将1:10000的目标地域数字化地形图中的等高点图层导入到arcgis平台中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步骤1013:采用网格法在arcgis平台上将所述目标地域以15m×15m的网格单元进行划分,获得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其中,获得的每一个单元格为一个评价单元,每个所述评价因子对应arcgis平台中的一个图层。步骤1014: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的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所述步骤1014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得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所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的计算采用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应分为极限因素和一般性因素。极限因素所在区域,划分为极不适宜区,没有极限因素的区域,应根据所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划分适宜性等级。所述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表示各所述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v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量化分值,w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权重系数,xj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j个极限因子的量化分值,n表示所述一般因子的个数,m表示所述极限因子的个数。其中,所述一般因子采用累加求和方式计算,所述极限因子采用求积方式计算。所有要素指标计算结果应转为栅格数据,以方便计算总评价分值。所述权重系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步骤1014还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得到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所述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的计算采用当量因子法,在区分不同种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可量化的标准构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价值当量,结合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进行评估。其中,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分值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pij=eijpa(3)其中,i=1,2,...,9,j=1,2,...,9,pa表示单个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pi表示第i类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pij表示第i类第j种土地生态系统某种服务功能的单位面积价值;eij表示第i类第j种土地生态系统某种服务功能的当量数。区域总服务价值以v表示。区域总服务价值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其中,v表示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ai表示第i类生态系统面积;aij第i类第j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修正价值。基于植被覆盖度大小修正陆域单元格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该修正应用于农田、林地、草地、园地等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类型。修正公式如下:其中,fvi表示单元格植被覆盖度修正因子;fij表示第i单元格第j类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fj表示第j类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平均度平均值。地形指数计算采用以下公式:其中,t表示地形指数;α表示流经坡面任一点单位等高线长度汇流面积;β表示流经坡面任一点处的坡度。海拔指数计算采用以下公式:e=-lgδh(7)其中,e表示地区海拔指数;δh表示地区高程差。指标因子量纲化选取极差标准化方法作为量纲统一化的理论依据。指标因子量纲化采用以下过程:参评因子的标准化使用以下公式:其中,z表示参评因子的标准化值;xi表示指标因子值;xmax表示指标因子最大值;xmin表示指标因子最小值。如果某因子的量化分级值环境质量概念含义与上式表征相反(如土壤侵蚀量为越大环境质量越差),则该参评因子标准化量化公式应采用以下公式:其中,z表示参评因子的标准化值;xi表示指标因子值;xmax表示指标因子最大值;xmin表示指标因子最小值。根据目标地域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的特点,选取熵权系数方法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依据。各指标对评价单元贡献不同,需根据指标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不同权重。熵权系数法根据指标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影响来决定指标权重。熵权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过程如下:假设有m个评价样本,n项评价指标,则用评价矩阵[y]={yj}m×n表示,其中第i(i=1,2,…,n)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其中,ei表示指标输出熵;wi表示指标权重。所述步骤1014还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所述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因子的权重计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个评价因子与由各类灾害分布矢量图分别生成的灾害密度图进行分析,得到各个评价因子与灾害发生的相关性及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了去除因子间相关性影响,将因子间相关性最大的两个因子合并作为一个因子参与计算。各灾害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因子相关系数的标准化计算,应采用以下公式:其中,表示第i种灾害的第j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i种灾害第j个评价因子与灾害发生的相关系数;n表示第i种灾害的评价因子数量。将各类灾害评价因子分为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历史灾害密度三部分,分别应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隶属等级计算。计算各类灾害的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隶属等级采用以下公式:其中,qi表示第i种灾害隶属等级(分为1、2、3级),数值越大,风险等级越高;表示第i种灾害的第j个评价因子权重值;表示第i种灾害第j个评价因子数值隶属于m等级的隶属度;n表示第i种灾害评价因子数量;m表示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隶属等级,m={1(安全),2(较安全),3(危险)}。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历史灾害密度三者隶属等级应相加,得到各类灾种的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隶属等级,分值为3-9。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分级规则如表5所示。表5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价分级规则步骤1015: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对应的多个权重。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表6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步骤1016:根据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步骤1016具体包括: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在arcgis中按公式(14)进行叠加,基于gis得到目标地域的多评价因子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根据所述评价因子和所述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得到土地评价单元综合分值频率直方图。在所述土地评价单元综合分值频率直方图的基础上,找出其中分值急剧变化的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的等级界限,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s表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u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权重,x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适宜性评价分值,n表示所述评价因子的个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应分级显示,包括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一般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不可建设区五级,着色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评价成果图图例图色值设置表序号评价级别名称着色名称r值g值b值1适宜建设区暗绿5616702较适宜建设区青绿6421503一般适宜建设区浅绿15222904限制建设区橘黄25517015不可建设区白色255255255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从所述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中,能够得到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一般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不可建设区的位置和面积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将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一般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划分为可拓展区域,从而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即可计算得到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和位置,所述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和位置属于现有的可用建设用地。步骤103:判断所述第一土地面积是否小于需求用地面积,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提前设定需求用地面积,判断所述第一土地面积是否小于需求用地面积的大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步骤1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方法与前述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方法相同。只是将所述评价因子进行了调整。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评价,直接将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得到的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和位置作为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步骤105: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的方法与前述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的方法相同。步骤106:判断所述第二土地面积是否小于所述需求用地面积的大小,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步骤107: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所述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步骤。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继续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继续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继续判断所述第二土地面积是否小于所述需求用地面积的大小,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直到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步骤108: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与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进行叠加计算,获得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可计算得到的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和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可计算得到的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和位置,将所述第一土地面积和位置与所述第二土地面积和位置进行叠加计算,通常是用所述第二土地面积减去所述第一土地面积,获得本发明最终要得到的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也就得到了可拓展的建设用地空间。然后根据调整的评价因子条件,改善所述可拓展的建设用地空间的某些自然属性,使其能够作为建设用地使用,从而使可用的建设用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可用土地,扩大了建设用地的可拓展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基于两阶段的计算思想:第一阶段,运用常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获得常规方法下的可扩展土地;第二阶段,根据需求改变限制条件(评价因子),获得建设需求的土地,找到需要改造的土地,从而可提出其改造的方案。本发明构思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现有的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研究方法基本是根据现有的土地等各种自然状况进行评价,来寻找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而本发明所述方法是根据建设用地需求,来反推需要改善哪些土地的哪些自然属性后能够将其作为建设用地使用,从而使可用的建设用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可用土地,扩大了建设用地的可扩展的范围。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参见图2,一种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系统,包括: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201,用于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第一土地面积获取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一土地面积;第一判断结果获取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土地面积是否小于需求用地面积的大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204,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第二土地面积获取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计算可拓展的第二土地面积;第二判断结果获取模块206,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土地面积是否小于所述需求用地面积的大小,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返回调整模块207,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返回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执行所述调整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价因子,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的步骤;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获取模块208,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第二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与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进行叠加计算,获得可拓展的土地位置和面积。可选的,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模块201具体包括:矢量数据库建立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地域的纸质图件资料扫描成的数字栅格图像,利用arcgis平台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进行空间几何精确配准和校正,然后对所述数字栅格图像中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矢量化,建立目标地域的矢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子模块,用于将1:10000的目标地域数字化地形图中的等高点图层导入到arcgis平台中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建立子模块,用于采用网格法在arcgis平台上将所述目标地域以15m×15m的网格单元进行划分,获得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其中,获得的每一个单元格为一个评价单元,每个所述评价因子对应arcgis平台中的一个图层;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对目标地域进行多因素评价,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的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权重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所述评价因子对应的多个权重;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可选的,所述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模块具体包括: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得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得到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评价分值;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对所述目标地域进行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土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分值。可选的,所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单元,具体包括: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所述单评价因子评价图层,采用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计算所述目标地域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所述极限一般的评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表示各所述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值,v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量化分值,wi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i个一般因子的权重系数,xj表示所述评价单元第j个极限因子的量化分值,n表示所述一般因子的个数,m表示所述极限因子的个数。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得到所述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图;所述将所述多个适宜性评价分值和所述多个权重进行叠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s表示第一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分值,u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权重,xi表示第i个所述评价因子的适宜性评价分值,n表示所述评价因子的个数。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建设用地需求来反推出需要改善哪些土地的哪些自然属性后能够将其作为建设用地使用,从而使可用的建设用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可用土地,扩大了建设用地的可扩展的范围。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