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223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建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只有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控,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为了解决基建施工中无证蛮干、违规作业等安全隐患,切实贯彻浙电基字【2012】139号文件精神,做到“人证对应、持证上岗”,建立施工人员安全信息系统,制作人员智能工作卡,研发手持稽查终端,实现人员持证情况的检查智能化,研发电子施工作业票、动火工作票等,实现作业票(卡)填写、(远程)签发、(录音)交底等智能化;“人与对应,实时监管”,建立施工人员实时监管系统,深化施工作业图像采集,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179084u,公开日2013年9月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标签信息读写器、网络摄像机以及控制中心服务器组,所述的电子标签配置在施工现场的人员及设备上,所述的标签信息读写器和网络摄像机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每个出入口,所述的控制中心服务器组分别连接标签信息读写器和网络摄像机。其不足之处是只能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出处实现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监控,无法对进出人员的具体信息进行核实,对在建工程与施工人员进行身份匹配以及对不同施工范围人员进出的监控管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基建施工中无证蛮干、违规作业、不同施工范围人员相互流动等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智能作业证,内置人员安全档案信息智能芯片;管理客户端,管理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智能移动终端,核对现场人员信息,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系统服务器,存储在建工程相关信息、施工任务信息以及人员安全档案信息,与所述管理客户端和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无线网络通讯;现场监控装置,识别进出施工场所的人员身份,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方法,适用于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步骤1:进入施工现场前,采集在建工程相关信息、施工任务信息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档案信息,存储在系统服务器中;步骤2:通过管理客户端将系统服务器中人员安全档案信息写入对应的智能作业证;步骤3: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识别每位人员的智能作业证,核对当前安全信息与在建工程、施工任务是否匹配,判断是否允许进入施工区域;步骤4:对于变电工程,通过佩戴式电子眼对智能作业证的识别,判断施工人员进入/离开施工区域;对于线路工程,通过线路终端视频监控设备对智能作业证的识别,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处于施工范围内;步骤5:现场监控装置将施工人员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系统服务器。

本发明中,施工人员身份信息包括施工企业单位、施工企业人员、劳务分包人员信息等,施工企业单位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成立日期、安全资质等;施工企业人员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性别、所属部门、工号、工种、参加工作时间、技能等级、联系方式、持证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健康情况等;劳务分包人员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性别、所属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信息等。管理客户端将人员信息与在建工程、施工任务对应匹配,赋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权限。

作为优选,所述人员安全信息档案智能芯片为可读写式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现场监控装置集成有无线通信单元,与系统服务器通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服务器包括: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串口与通信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来自现场监控装置的数据进行封装和存储,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移动终端和管理客户终端通讯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作为优选,所述现场监控装置对人员身份的识别包括定向识别和全向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定向识别针对变电工程,通过佩戴式电子眼进行动态作业安全视频监控。

本发明中,现场施工负责人配戴单兵装备或固定式电子眼进行实时作业安全视频监控。一般情况下,视频监控处于关闭状态,不传输图像,需要时可远程控制启动摄像头监控现在某区域内作业情况,如此可以便节省网络流量和促进系统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与无线网络运程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施工现在作业图像的实时采集,强化了现场作业全过程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全向识别针对线路工程,通过线路监控终端自带的视频监控功能监控固定区域的施工活动。

本发明中,线路作业人员佩戴智能作业证进入施工区域,当智能作业证与监控终端的距离小于某一阈值时则判断为进入施工区域;智能作业证远离监控终端大于一定距离则判断为离开施工区域;线路监控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回传至系统服务器。线路监控终端与无线网络相配合,实现了线路现场的具体定位,解决了线路施工因地点变化频率高导致的不易寻找的问题,便于线路现场安全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线路监控终端自带的视频监控功能,还可根据需要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控现场施工作业画面。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现场运用简单实用,功能全面,减少了因人员疏忽和遗漏造成的重大安全风险;调动了施工现场每一位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现场安全检查方便、快捷、真实、可靠;保障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达到了人员安全信息规范化;施工安全交底追溯化;施工作业安全可控化;施工安全查询智能化,做到施工人员安全信息三对应:“人证对应、持证上岗”;“人票对应,安全作业”;“人域对应,实时监管”;进而提升现场管控水平,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主要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作业证,内置人员安全档案信息智能芯片;管理客户端,管理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智能移动终端,核对现场人员信息,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系统服务器,存储在建工程相关信息、施工任务信息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档案信息,与所述管理客户端和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无线网络通讯;现场监控装置,识别进出施工场所的人员身份,与所述智能芯片通讯连接,对人员身份的识别包括定向识别和全向识别,定向识别针对变电工程,通过佩戴式电子眼进行动态作业安全视频监控,全向识别针对线路工程,通过线路监控终端自带的视频监控功能监控固定区域的施工活动。

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方法,适用于一种基建施工作业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步骤1:进入施工现场前,采集在建工程相关信息、施工任务信息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档案信息,存储在系统服务器中;

步骤2:通过管理客户端将系统服务器中,将人员信息与在建工程、施工任务对应匹配,赋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权限,并将人员安全档案信息写入对应的智能作业证;

步骤3: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识别每位人员的智能作业证,核对当前安全信息与在建工程、施工任务是否匹配,判断是否允许进入施工区域;

步骤4:对于变电工程,通过佩戴式电子眼对智能作业证的识别,判断施工人员进入/离开施工区域;对于线路工程,通过线路终端视频监控设备对智能作业证的识别,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处于施工范围内;

步骤5:现场监控装置将施工人员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系统服务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