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仓储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仓储出入库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仓储,收发货系统作为传统仓库管理系统wms(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仓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常规仓库管理系统wms普遍以货、出货、入库、上架等功能集成在系统之内,业务耦合度较高。
然而,在当前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在业务模式转变灵活的情况下,仓库管理系统wms面临着较高的需求变更和功能迭代,而耦合度较高的内置模块往往涉及众多相关变化,改动非常困难。
此外,对于一些应用场景,一些公司的内部会存在多套业务系统,例如订单系统、仓储系统、采购系统等,因此收发货系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大批量数据调用通过接口访问的性能问题,要比传统数据库访问增加开销,且事务性难以保证。
因此,对于现代仓储,希望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灵活、简易、统一的仓储管理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灵活、简易、统一的仓储管理技术。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仓储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入库步骤:获取单个入库单;
第二入库步骤: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一部分商品进行入库处理;
第三入库步骤: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未入库商品,自动创建新入库单。
优选地,获取单个入库单包括:接收单个入库单或者针对货物单据生成单个入库单。
优选地,货物单据是采购单。
优选地,单个入库单是表示对特定数量的单个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
优选地,所述一部分商品是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已经接收到的商品。
优选地,所述未入库商品是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除了已入库的所述一部分商品之外的剩余商品。
本发明实现了单次入库多批次上架,同一批次的收货量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同一时间进行上架,如果不能及时上架则无法增加库存从而影响销售,每次上架允许将上架单分解成多个子单据,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货物分批次的上架入库,可有效的提高入库效率,提高商品周转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次发货批次多次收货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货物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调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将收发货功能从仓库管理系统wms进行解耦剥离,并以单点登录sso(singlesign-on)的技术手段进行权限集中控制,通过接口服务的方式将上游的采购系统下达的采购单直接推送到收发货系统,自动创建入库单,在完成收货上架后将库存变化信息推送到下游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进行整合对接,从而实现灵活、简易、统一的仓储收发货业务实现模式。
本发明针对公司内部存在多套业务系统(订单系统、仓储系统、采购系统等)的情况,单点登录技术解决了用户在多台系统切换使用时使用同一身份和权限认证,可以简化登录和频繁的授权变更。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货物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货物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s1:采购系统的采购订单自动推送到收发货系统;具体地,采购系统创建的采购单通过接口推送采购单到收发货系统。
第二步骤s2:收发货系统针对接收到的采购单生成对应的入库单;
第三步骤s3:收发货系统对所述入库单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采用pda手持数据采集进行现场验证录入,通过pda内置上架应用,收货人员可以手持pda现场收货上架,通过pda扫描商品条形码识别sku(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根据箱规计算数量,选择入库货位即可完成收货动作,可以减少人工清点带来的出错,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人工操作风险。
第四步骤s4:收发货系统将库存变化信息推送给仓库管理系统。
优选地,收发货系统采用奇门接口标准与采购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快捷的与任意菜鸟网络供应商进行对接,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选性和可能性,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上具有优势。
优选地,收发货系统采用oauth协议的单点登录框架,可以与企业内部其他oa、crm、oms、wms、fms等系统进行统一权限管理,简化用户操作多套系统的难度。
优选地,具体应用时,收发货系统可以对接市面主流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并能最大程度的进行自身业务的变更和规则制定,其中只要满足接口层面的参数一致性,内部的业务逻辑变化并不影响上下游系统,对接系统无需进行调整修改。
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货物管理方法无需人工接入,并在形成完成的业务数据链,可追溯查询,规避人工操作风险。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阐述了本发明提出的收发货系统对入库单进行处理时的单次发货批次多次收货处理流程的示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次发货批次多次收货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次发货批次多次收货处理流程包括:
第一入库步骤s10:获取单个入库单;
例如,获取单个入库单包括:接收单个入库单或者针对货物单据(例如,采购单)生成单个入库单。
更具体地,例如,通过采购申请单、天猫退货申请、b2b(businesstobusiness)退货申请等上游系统自动生成入库单,每次入库单都可以分批次进行入库处理。
具体地,例如,单个入库单是表示对特定数量的单个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
例如,接收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
第二入库步骤s20: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一部分商品进行入库处理;
具体地,所述一部分商品是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已经接收到的商品。
例如,对于上述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送货只送到700件商品,可以将该700件商品先行收货并上架。
第三入库步骤s30: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未入库商品,自动创建新入库单(入库子单据)。
此处自动创建的新入库单可以由收发货系统推送给仓库管理系统。
具体地,所述未入库商品是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除了已入库的所述一部分商品之外的剩余商品。
例如,对于上述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在将700件商品先行收货并上架之后,针对剩余的收货量(300件)会自动创建一个子单据,下次收货可以对子单据再进行处理。
由此,能够进一步充分考虑实际业务情况,根据商品自动计算商品有效期,按照有效期进行先进先出处理规则。
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单次入库多批次上架,同一批次的收货量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同一时间进行上架,如果不能及时上架则无法增加库存从而影响销售,每次上架允许将上架单分解成多个子单据,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货物分批次的上架入库,可有效的提高入库效率,提高商品周转率。
<第三实施例>
在具体应用时,对于例如同一成本中心的商品,不同仓库间的调拨,创建调拨单同时自动创建对应仓库的出库单和入库单,由此可以在调拨时进行上述处理流程。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调拨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创建第一仓库的出库单以及第二仓库的入库单,其中所述出库单与所述入库单对应;例如,所述出库单是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出库单,所述入库单是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
第一仓库根据出库单向第二仓库发出第一仓库内的满足所述出库单的所有商品,并且创建第一仓库的更新的出库单;此时,第一仓库内的满足所述出库单的所有商品未完成所述出库单。例如,对于所述出库单,第一仓库只有700件商品,可以将该700件商品先行发送给第二仓库,并且创建剩余的300件商品的新出库单。
根据从第一仓库接收到的商品对所述入库单进行入库处理,而且针对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未入库商品自动创建新入库单。
由于第一仓库内的满足所述出库单的所有商品未完成所述出库单,所以在根据从第一仓库接收到的商品对所述入库单进行入库处理时,针对所述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一部分商品进行入库处理。
例如,对于上述表示对1000件特定商品进行入库处理的入库单,在将700件商品先行收货并上架之后,针对剩余的收货量(300件)会自动创建一个子单据,下次收货可以对子单据再进行处理。
由此,在创建第一仓库的更新的出库单时,针对所述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未入库商品,自动创建新入库单。具体地,所述未入库商品是所述单个入库单所指示的所有商品中的除了已入库的所述一部分商品之外的剩余商品。
<第四实施例>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组包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仓储组包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组包管理步骤s1:在进行商品预包装时定义组包代码;例如,组包代码对应于组包内的商品品类和商品数量。
第二组包管理步骤s2:根据定义的组包代码确定组包内的商品品类和商品数量;
具体地,例如,对于平时和大促期间经常会使用的商品组合进行预包装,通过库存内商品的出库处理,可以进行不同规格和比例的组包包装。
第三组包管理步骤s3:根据实时库存计算实时库存能够包装的组包的最大量。
那么,后续即可根据计算出来的能够包装的组包的最大量进行销售以及货品出库管理。
或者,后续即可根据计算出来的能够包装的组包的最大量进行组包的包装处理,以包装出所述最大量的组包。
而且,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该配置进行解包,同时释放出组包内商品的库存,对预包装商品能够有效的跟踪查询,并能够根据组包进行反向解包。
例如,本发明能够使用微软.net开发平台,采用mvc架构设计,后台数据库位sqlserver,在与其他系统对接环节均设计开发了webapi,接口标准采用了奇门规则,能够充分满足与其他系统对接的需求。系统集成了基于oauth协议的单点登录框架,能够与其他符合该协议的系统进行统一权限认证。
可以看出,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至少能够实现下述功能:
1、出库管理
按照业务类型处理,划分为普通出库、调拨出库、组包出库、拆包出库、残次出库、其他出库,出库完成后扣减库存,自动同步更新状态返回上游系统。
2、调拨管理
用于同一成本中心的商品,不同仓库间的调拨,创建调拨单同时自动创建对应仓库的出库单和入库单。
3、货位管理
对仓库内部货位进行管理划分,根据不同批次、有效期、商品销量,重量体积进行优化计算,在商品入库上架时自动计算最合理的货位。
4、组包管理
对于平时和大促期间经常会使用的商品组合进行预包装,通过库存内商品的出库处理,进行不同规格和比例的组包包装,定义组包代码,再以入库上架形式增补库存。
总之,本发明解决仓库管理系统wms功能耦合度较高、不易更新迭代的问题,使得单批次收货可以多次收货,从而满足当前多样化的业务场景需求;本发明使用单点登录sso来满足用户跨系统交互需求,并且利用接口打通多个系统间的相互数据调用和集中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