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网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旅游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观动态且逼真地呈现在旅游者面前,让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览路线、速度及视点,游览景点风光的新兴休闲方式。
虚拟旅游不仅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感受万里之外景点风光,也为人们做旅行规划提供了新的手段。人们在计划旅行时可以预先通过虚拟旅游感受计划游览的景点的风光,根据虚拟游览的感受制定自己个性化的旅游路线,使得旅行更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
但是,人们在计划旅行时通常不计划仅仅游览一个景点,而是游览一个区域内的多个景点。虽然,目前已经可以虚拟游览多个景点,但是这些景点资料分散,因此,人们通过虚拟旅游游览旅行计划中的多个景点时,需要单个的去查找相关资源,这将大大影响人们应用虚拟旅游制定旅行计划的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将多个景点的虚拟游览的资源整合的方法,以便人们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目的景点的虚拟游览资源,便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将多个景点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关联,实现人们可以快速获取景点虚拟游览资源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包括:服务器端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
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并接收所述服务器端返回的所述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包。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生成景点位置地图,并对生成的景点位置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景点位置地图向服务器端发送虚拟游景点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关联列表返回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景点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景点vr全景地图,并对生成的景点vr全景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端预先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具体包括:
获取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
根据各所述360°影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360°影像信息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
其中,所述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包含景点中所有位置的360°影像。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端预先根据手绘地图构建景点位置地图,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坐标信息;
将所述取景点坐标信息关联所述手绘地图以生成景点位置地图;
其中,所述取景点坐标信息包括,县市位置信息、景点地理坐标。
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的地理坐标包含所述摄影设备的所有取景点的地坐标。
优选的,生成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线路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各景点坐标,根据相邻的所述景点坐标生成线路。
根据生成的所有线路对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景点之间的线路的曲线率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vr全景地图,并对生成的vr全景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所述景点的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数据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并对生成的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其中,各所述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关联所述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中的所有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模块、接收模块、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端发送的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和虚拟游景点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请求发送相应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请求发送相应的数据包,具体为:
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则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包。
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虚拟游景点请求,则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景点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预先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具体为:
获取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
根据各所述360°影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360°影像信息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
其中,所述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包含景点中所有位置的360°影像。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预先根据手绘地图构建景点位置地图,具体为:
获取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坐标信息。
将所述取景点坐标信息关联所述手绘地图以生成景点位置地图。
其中,所述取景点坐标信息包括,县市位置信息、景点地理坐标。
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的地理坐标包含所述摄影设备的所有取景点的地坐标。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线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各景点坐标,根据相邻的所述景点坐标生成线路。
根据生成的所有线路对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景点之间的线路的曲线率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选择游览景点请求以及游览景点请求,服务器端根据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对终端的请求进行相应,发送对应的数据包,终端再对接收到的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包处理,使人们可以快速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景点进行虚拟游览,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陈述的,目前虚拟游览景点的资源分散,使得人们想借助虚拟旅游技术制定旅行计划时,需要单个查找资源后再结合现有地图整合,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制定旅行计划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此外分散的虚拟旅游资源,也难以给予制定旅行计划者科学的旅行路线启示。
有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及设备,使用户可以快速虚拟游览一个地域内的多个景点。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需要在服务器端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并接收所述服务器端返回的所述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包。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景点vr全景地图可以引用现有的景点vr全景资源也可以在服务器端预先构建。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优选的景点vr全景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
根据各所述360°影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360°影像信息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
其中,所述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包含景点中所有位置的360°影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景点位置地图根据所述景点在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位置构建。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各景点的相对位置与现有的百度地图、谷歌地图、高德地图中各景点的相对位置一致。优选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仅包含各所述景点位置信息和各所述景点所属县市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优选的景点位置地图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
将所述取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关联所述手绘地图以生成景点位置地图。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将所述取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与所述手绘地图关联的具体方法包括:
制作svg矢量格式的手绘地图,并根据所述手绘地图上下左右最大最小值平均值计算出中心点地理坐标。
根据地球半径,海拔以及所述中心点地理坐标和获取的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计算所述景点的地理坐标到所述中心点地理坐标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手绘地图的绘制比例将所述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映射到所述手绘地图中生成景点位置地图。
所述景点的地理坐标信息包括:县市位置信息、景点坐标信息。
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的地理坐标包含所述摄影设备的所有取景点的地坐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景点位置地图包括线路,优选生成所述线路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各景点坐标,根据相邻的所述景点坐标生成线路。
根据生成的所有线路对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景点之间的线路的曲线率进行调整。
优选上述技术方案中服务器端发送的数据包采用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s对象标记)方式存储,终端使用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获取以json方式存储的数据。
步骤s102: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生成景点位置地图,并对生成的景点位置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由于之前制作的景点位置地图为svg矢量格式,因此,其可以被应用于html5网页和android系统中。具有可视化处理可根据其被应用的系统进行合理选择。
步骤s103:所述终端通过所述景点位置地图向服务器端发送虚拟游景点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关联列表返回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
步骤s1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vr全景地图,并对生成的vr全景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优选所述步骤s104,具体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所述景点的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数据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生成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并对生成的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进行可视化处理。
其中,各所述标志景观vr全景地图关联所述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列表中的所有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游览景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服务器端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关联列表对终端发送的请求进行处理响应;终端根据服务器端的响应为用户提供用于虚拟游览的景点vr全景地图。用户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快速获取一个地域内的多个景点的虚拟游览资源。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图2该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模块230、接收模块210、发送模块220。
所述处理模块230,用于预先建立景点位置地图中的景点与对应的景点vr全景地图的关联列表。
所述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移动端发送的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和虚拟游景点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请求发送相应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220根据所述接收模块210接收的请求发送相应的数据包,具体为:
若所述接收模块210接收选择虚拟游景点请求,则所述发送模块220发送景点位置地图的数据包。
若所述接收模块210接收虚拟游景点请求,则所述发送模块220发送景点vr全景地图的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预先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具体为:
获取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
根据各所述360°影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360°影像信息构建景点vr全景地图。
其中,所述以摄影设备为中心的360°影像包含景点中所有位置的360°影像。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预先根据手绘地图构建景点位置地图,具体为:
获取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坐标信息。
将所述取景点坐标信息关联到所述手绘地图以生成景点位置地图。
其中,所述景点坐标信息包括,县市位置信息、景点地理坐标。
所述摄影设备的取景点的地理坐标包含所述摄影设备的所有取景点的地坐标。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线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景点位置地图中的各景点坐标,根据相邻的所述景点坐标生成线路。
根据生成的所有线路对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景点之间的线路的曲线率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虚拟游标志景观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标志景观的vr全景地图。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