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363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靠性评价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输变电设备各类在线监测装置应用的发展,就实际应用情况,系统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展现、告警、统计分析及对监测装置管理等基本功能,但是各监测类型的装置可用率普遍较低,存在大量的错误数据以及无效数据的情况,在现有生产业务系统中,数据有效性无自动判断,对各厂家的监测装置并无自动的监控,给电网设备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造成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状态监测业务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监测装置各参数数据有效性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数据有效性量化值;

根据监测装置的上传情况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通信问题量化值;

根据监测装置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

根据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

根据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得到该厂家该类型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均值;

根据同一线路同一类型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得到该线路该类型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均值。

所述的根据监测装置各参数数据有效性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数据有效性量化值,包括:

根据监测装置各类别参数的数据中有效数据的占比得到各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分值;

取各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分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输变电监测装置数据有效性量化值。

所述输变电监测装置通信问题量化值q3具体为:

所述根据监测装置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具体包括:

接收一定时间段内各天的监测装置运行状态;

统计该时间段内监测装置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并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

所述根据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具体为:

将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的均值作为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

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价方法的装置,包括数据收发装置和系统平台,所述数据收发装置与监测装置连接,并将检测装置的数据转发至系统平台,所述数据收发装置上设有sd卡模块,该sd卡模块sd卡槽和sd卡载体片,所述sd卡载体片两侧均用于放置sd卡的凹陷,所述sd卡槽两侧均设有分别用于电连接装载于sd卡载体片两侧的sd卡的触点。

所述数据收发装置共设有多个,所有监测装置分归集为多个辖区,各数据收发装置分别设于各辖区内,并与该辖区内的所有监测装置连接。

所述监测装置的种类包括微气象装置、红外测温仪、全站仪、紫外检测仪和照相设备。

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巡检设备,所述监测装置上设有用于表征装置识别信息的标签,所述移动巡检设备上设有用于从所述标签中读取识别信息的读取器。

所述标签为无线射频标签,所述读取器为无线射频读写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于各输变电监测装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的可用性量化值,得到的结果覆盖全面,可用性量化结果在分析是与实际更接近。

2)将量化分值最低的作为量化值,用短板代表整体,更科学。

3)sd卡模块采用双面sd装载模式,实现双通道的sd卡存储,避免因单个sd卡容量不足时因更换sd卡导致的数据转移难度和伴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评价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sd卡载体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模块流程图;

图5为单个类型监测装置工作状态判断流程图;

其中:1、系统平台,2、数据收发装置,3、监测装置;4、sd卡载体片,5、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评价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数据收发装置2和系统平台1,数据收发装置2与监测装置3连接,并将检测装置的数据转发至系统平台1,数据收发装置2上设有sd卡模块,该sd卡模块sd卡槽和sd卡载体片4,如图3所示,sd卡载体片4两侧均用于放置sd卡的凹陷5,sd卡槽两侧均设有分别用于电连接装载于sd卡载体片4两侧的sd卡的触点。

数据收发装置2共设有多个,所有监测装置3分归集为多个辖区,各数据收发装置2分别设于各辖区内,并与该辖区内的所有监测装置3连接。

监测装置3的种类包括微气象装置、红外测温仪、全站仪、紫外检测仪和照相设备。

装置还包括移动巡检设备,监测装置3上设有用于表征装置识别信息的标签,移动巡检设备上设有用于从标签中读取识别信息的读取器。

标签为无线射频标签,读取器为无线射频读写器。

上述装置对应的一种基于输变电状态监测装置3可靠性评价方法,内容为:

1、数据接入情况(含缺陷)分类体系研究。针对一套监测装置3包含多种监测单元、同一监测单元包含多种监测参数、某一监测参数多种接入情况、某一监测单元数据是否有效的情况,形成数据接入情况的分类体系。

2、输变电监测装置3可用性初步判断规则研究。根据各类监测标准、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工具,开展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gis、容性设备、避雷器等4大类变电设备监测装置3可用性判断规则研究,研究监测装置3的可用率统计。

3、输变电监测装置3可用性判断系统开发和集成。根据研究成果,基于soa架构完成系统的开发,实现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集成。

如图1、4、5所示,具体包括:

在一定时间段内,数据中出现空值、无效值等问题,根据数据有效性判断方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判断,进而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根据监测装置3各参数数据有效性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数据有效性量化值;具体包括:

1)根据监测装置3各类别参数的数据中有效数据的占比得到各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分值,输变电监测装置3单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q1:

2)同一输变电监测装置3多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为此装置中所有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的最小值q2,即:取各参数数据有效性量化分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输变电监测装置3数据有效性量化值:

例如:一个微气象装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步骤:

获得微气象装置的所有数据类型,即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

分别求取各种数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

统计分析各种数据的数据有效性量化结果,取其中最小值作为该装置的有效性量化结果。

根据监测装置3的上传情况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通信问题量化值,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需要相关人员手动设置,最小时间段为一个自然月)内,根据装置的上传频率来计算装置没有按时发送数据,即数据中出现缺值。具体方法是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数据的缺失数据的判断和统计,进而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通信问题量化结果,即输变电监测装置3通信问题量化值q3具体为:

由于装置发送数据会出现延迟,设置延迟时间段为3天。

根据监测装置3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q4,由现场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手动输入,并确认为输变电监测本体缺陷问题装置,进而组织人员维修或实施其他检修方法。输变电监测装置3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分值只有0(缺陷)和1(正常)两种。在一定时间段(以自然月为最小时间单位)内取正常装置状态的平均值。

根据各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值;

根据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值得到该厂家该类型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均值;

根据同一线路同一类型的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值得到该线路该类型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均值。

根据监测装置3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具体包括:

接收一定时间段内各天的监测装置3运行状态;

统计该时间段内监测装置3正常运行的天数占比,并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本体缺陷问题量化值。

根据各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得到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值,具体为:

将各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数据有效性量化值、通信问题量化值和缺陷问题量化值的均值作为输变电监测装置3的可用性量化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