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4778发布日期:2018-06-23 02:4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形式的资源已呈现出丰富的类型。当前,资源交易多以中心化和非点对点方式运行,即所有交易信息通过交易中心统一中介和保存,若出现交易中心不可信,如数据库被黑客攻破、人为篡改交易数据等情况,可能导致交易信息被恶意篡改且难以取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中心化和非点对点交易所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只使用单条交易区块链,随着交易参与者逐渐增多和大量智能合约对计算资源的独占,交易链条会变得内容混杂而臃肿,在交易峰值时段有出现突发性性能瓶颈的风险,从而影响整个交易区块链的效率。此外,由于交易发生在公共的交易区块链中,资源发行方基本不具备对交易安全的可控性,对有私密交易需求的资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个交易区块链带来的性能压力风险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接收用户交易地址支付的数字货币;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之间的双向锚定协议将数字货币从第一区块链转移到第二区块链上;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向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支付已转移的数字货币;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接收智能合约接口地址返回的资源或资源的获取方式,并通过双向锚定协议在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数字货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连接通信电路,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两条达成双向锚定协议的区块链来完成资源交易,在第一区块链上完成交易的支付,在第二区块链上完成交易的实际执行,实现交易的支付和执行解耦,可以在解决了中心化和非点对点交易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单条区块链出现性能瓶颈的可能性,并且由于交易的执行只发生在第二区块链上,资源只在第二区块链上流通,其流通范围缩小,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S13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2中S13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2中S18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2中S18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中不冲突的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

S1: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接收用户交易地址支付的数字货币。

电子设备为连接到网络的固定或者移动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用于组成实现资源交易的交易应用程序的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上述指令以运行交易应用程序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一般的,用户使用能够访问第一区块链的应用端(例如第一区块链钱包)发起支付交易以将用户交易地址中与资源价格等值的指定数量的数字货币转给交易应用程序的第一交易地址。在第一区块链上,用户交易地址属于用户,即资源交易中的需求主体;第一交易地址属于资源发行方(或者说资源提供方,即资源交易中的供应主体)。

应用端和交易应用程序可以都运行在电子设备上。应用端也可以运行在与电子设备不同的另一终端上,该终端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连接。当然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交易应用程序来发起支付交易。

交易应用程序可以是由资源发行方发行的,也可以不是。如果交易应用程序是由资源发行方发行的,资源发行方可以在第一区块链上登记交易应用程序的信息及访问/下载链接,登记信息以交易的方式提交到第一区块链。应用端通过扫描第一区块链可得到已登记的交易应用程序信息,并列示于可交易资源列表中以供用户选择,各表项链接到对应的交易应用程序。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等手段,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一区块链分布式地存储在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第一区块链网络为利用区块链技术组成的多节点网络系统。电子设备可以属于第一区块链网络,也可以不属于第一区块链网络。如果电子设备不属于第一区块链网络,那么与至少一个第一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相连接,与电子设备连接的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可以被称为第一连接节点。

S2: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之间的双向锚定协议将数字货币从第一区块链转移到第二区块链上。

双向锚定协议是指数字货币的价值可以在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之间双向转移。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记账节点均合入双向锚定协议代码,可根据双向锚定协议来执行数字货币在区块链间转移时的验证,确定数字货币的转移是否被接受。

类似的,第二区块链分布式地存储在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第二区块链网络为利用区块链技术组成的多节点网络系统。电子设备可以属于第二区块链网络,也可以不属于第二区块链网络。如果电子设备不属于第二区块链网络,那么与至少一个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相连接,与电子设备连接的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可以被称为第二连接节点。

转移完成后,交易应用程序在第一区块链上的第一交易地址中指定数量的数字货币不可用,交易应用程序在第二区块链上的第二交易地址中增加了对应数量的代币作为已转移的数字货币,具体过程可参考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S3: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向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支付已转移的数字货币。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交易地址中的代币转给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核心构成要素(合约层),是由事件驱动的、具有状态的、运行在可复制的共享区块链数据账本上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主动或被动的处理数据,接受、储存和发送价值,以及控制和管理各类链上智能资产等功能。具体的,智能合约是一组情景-应对型的程序化规则和逻辑,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可信共享的程序代码。智能合约同样具有区块链数据的一般特征,如分布式记录、存储和验证,不可篡改和伪造等。签署合约的各方就合约内容达成一致后,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在区块链上,即可不依赖任何中心机构地自动化代表各签署方执行合约。

一般而言,第二区块链可以是由资源发行方部署或者认可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是由资源发行方预先部署在第二区块链上,智能合约部署完成后,第二区块链会根据智能合约的功能生成对应的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以供访问。智能合约的内容可以包括:资源内容或获取方式、资源价格,以及智能合约执行的触发条件和智能合约所执行的交易内容。

如果资源发行方提供的资源不止一种,则可以为不同的资源部署不同的智能合约,当然,一个智能合约也可以用于多种资源的交易。

S4: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接收智能合约接口地址返回的资源或资源的获取方式,并通过双向锚定协议在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数字货币。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合约执行的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收到某个数量的代币,智能合约所执行的交易内容可以包括在第二区块链上向第二交易地址返回资源或资源的获取方式,并且将收到的代币从第二区块链转移回第一区块链,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在在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指定数量的数字货币。

电子设备接收资源或者资源的获取方式之后,可以向用户展示资源或者资源的获取方式,例如在交易应用程序的可视化界面中显示出资源的内容或者资源的获取方式。如果接收到的是资源的获取方式是链接地址的格式,可以直接跳转到该地址。

以上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笔在第一/第二区块链上的交易,为保障区块链上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的实现,每次交易之后,电子设备都会向对应的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提交该笔交易的处理结果,以使得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将交易的处理结果存储于第一/第二区块链中。

具体的,如果电子设备属于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可以以广播的方式直接向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提交处理结果;如果电子设备不属于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可以向第一/第二连接节点发送处理结果,再由第一/第二连接节点向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广播的方式来向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提交处理结果。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达成共识后,将该笔交易的处理结果记录到新的区块,并将该区块接入第一/第二区块链,从而使得第一/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将该笔交易的处理结果存储于第一/第二区块链中。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使用两条达成双向锚定协议的区块链来完成资源交易,在第一区块链上完成交易的支付,在第二区块链上完成交易的实际执行,实现交易的支付和执行解耦,可以在解决了中心化和非点对点交易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单条区块链出现性能瓶颈的可能性,并且由于交易的执行只发生在第二区块链上,资源只在第二区块链上流通,其流通范围缩小,降低安全隐患。

如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定义了数字货币在区块链之间的转移过程。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1: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使用第一交易地址接收用户交易地址支付的数字货币。

S12: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构建第一锁定交易以将数字货币锁定在第一交易地址中。

被锁定的数字货币不可用。

S13: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引用第一锁定交易及第一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

第一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包括:第一锁定交易已被记录在第一区块链的第一区块中,且在第一区块链中第一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

第一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保护块,第一保护块的作用是确保第一锁定交易的记录是真实有效的。第二区块链的记账节点存有双向锚定协议代码,因此可以对电子设备引用的第一锁定交易进行查验,查验成功则完成了第一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S13可以具体包括:

S131:电子设备向第二区块链网络提交引用的第一锁定交易。

S132: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通过双向锚定协议查验第一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一区块链的第一区块中,且在第一区块链中第一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

如果查验成功,则执行后续步骤,如果查验不成功,则电子设备可以再次执行S131。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执行S131,以减少重复提交的次数。

为避免重复的提交,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S13可以具体包括:

S134: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查验第一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一区块链的第一区块中,且在第一区块链中第一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备识别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的能力,用于数字货币在链间转移时对锁定交易进行支付验证。若查验成功则完成第一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跳转到S135;若不成功则重复执行S134。

S135:电子设备向第二区块链网络提交引用的第一锁定交易。

S136: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通过双向锚定协议查验第一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一区块链的第一区块中,且在第一区块链中第一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

由于电子设备已经完成了查验,第二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查验成功,执行后续步骤。

S14:经第二区块链的记账节点共识后,电子设备使用第二交易地址在第二区块链上获取对应数量的代币作为已转移的数字货币。

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获取的代币的数量与在第一区块链上锁定的数字货币的数量是对应的,例如代币的数量与数字货币的数量相同或者是成正比。

S15: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向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支付已转移的数字货币。

S16: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接收智能合约接口地址返回的资源或资源的获取方式。

本步骤与S17-S19之间的执行顺序仅为示意,实际可以调换或者同时执行。

S17:电子设备获取智能合约在第二区块链上构建的第二锁定交易的信息。

第二锁定交易用于将代币锁定在第二区块链中,被锁定的代币不可用。

S18: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引用第二锁定交易及第二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

第二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包括:第二锁定交易已被记录在第二区块链的第二区块中,且在第二区块链中第二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

类似的,第二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保护块,第二保护块的作用是确保第二锁定交易的记录是真实有效的。第一区块链的记账节点存有双向锚定协议代码,因此可以对电子设备引用的第二锁定交易进行查验,查验成功则完成了第二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S18可以具体包括:

S181:电子设备向第一区块链网络提交引用的第二锁定交易。

S182:第一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通过双向锚定协议查验第二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二区块链的第二区块中,且在第二区块链中第二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

如果查验成功,则执行后续步骤,如果查验不成功,则电子设备可以再次执行S181。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执行S181,以减少重复提交的次数。

为避免重复的提交,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S18可以具体包括:

S184:电子设备在第二区块链上查验第二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二区块链的第二区块中,且在第二区块链中第二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备识别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的能力,用于数字货币在链间转移时对锁定交易进行支付验证。若查验成功则完成第二锁定交易的支付验证,跳转到S185;若不成功则重复执行S184。

S185:电子设备向第一区块链网络提交引用的第二锁定交易。

S186:第一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通过双向锚定协议查验第二锁定交易是否已被记录在第二区块链的第二区块中,且在第二区块链中第二区块之后的有效区块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

由于电子设备已经完成了查验,第一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节点查验成功,执行后续步骤。

S19:经第一区块链的记账节点共识后,电子设备在第一区块链上解锁第一交易地址中的数字货币。

解锁之后,数字货币变为可用状态,资源交易完成。

如图7所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S1包括:

S101:电子设备接收支付请求。

支付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例如触摸屏、键盘、键盘、麦克风等)提出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其他设备远程提出的。

S102:电子设备判断用户交易地址中的余额是否大于或等于资源的价格。

如果余额大于或等于资源的价格,表示用户能够足额支付,跳转到步骤S103;如果余额小于资源的价格,表示用户不能足额支付,跳转到步骤S104。

S103:电子设备发起支付交易以从余额中将与资源的价格等值的数字货币转给第一交易地址,并向第一区块链网络提交支付交易的处理结果。

第一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将支付交易的处理结果存储于第一区块链中。具体过程可参考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S104:电子设备拒绝支付请求。

除此之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向用户给出余额不足的提示,以提醒用户充值之后再购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装置第一实施例包括:处理器110和通信电路120,处理器110连接通信电路120。

通信电路1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装置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110控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装置的操作,处理器1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第三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如图8所示,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包括存储器210,存储器210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交易方法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存储器2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闪存(Flash Memory)、硬盘、光盘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