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反假冒举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1583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密码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反假冒举证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防伪标贴通常采用如全息防伪标签,随着逆向工程进步,仿造成本的下降,导致消费者无法有效区分全息防伪标签的真假。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在全息防伪标签上增加序列码,通过涂层将序列码遮掩。消费者使用时,采取电话查询序列码的方式确认全息防伪标签的真假,进而确认产品真伪。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缺陷:为保证每个产品都存在单一序列码,序列码长度通常较长,电话查询不便捷。相同序列码当多次进行查询时,每次都会认定产品为真,仿造者获取若干正确序列码即可进行全息防伪标签的仿造。上述产品防伪方式均存在加密程度低,进而导致举证力度低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产品反假冒举证方法,具有高度加密程度,提高举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产品反假冒举证方法,包括,信息码及校验码;所述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与所述校验码所记录的信息唯一对应;所述信息码与所述校验码分别设置于不同载体上;

所述信息码与所述校验码拼合后形成认证码,若所述认证码所记录的信息可被识别,则待检验产品为真。

其中,所述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通过二维码记录;所述校验码所记录的信息通过二维码记录。

其中,所述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为产品基本信息。

其中,还包括,密码表;所述密码表记录所述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与所述校验码所记录的信息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校验码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大小与所述信息码大小相应;所述信息码置于所述缺口内与所述校验码形成认证码。

其中,所述校验码设置第一校正图形;信息码设置第二校正图形;当所述第一校验图形与所述第二校正图形重合时,使所述信息码与所述校验码拼合成认证码。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信息码与校验码的配合使用,使用信息码确认产品真伪,使用校验码校验信息码真伪,信息码与校验码结合形成的认证码进一步认证信息码是否与校验码相符,从而可有效判定产品真伪。具有高度加密程度,提高举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二维码读取方式;

图2为其中具有缺口二维码的读取方式;

图3为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信息码与校验码的拼合方式;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中信息码与校验码的拼合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产品反假冒举证方法包括信息码及校验码。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为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名称、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简介、使用说明等信息。将产品基本信息使用二维码方式记录,从而形成通过二维码表达信息的信息码。根据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生成校验信息,使得校验码所记录的信息与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唯一对应。校验信息使用二维码方式记录,从而获得通过二维码表达信息的校验码。信息码和校验码设置在不同的载体上。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校验码通过喷涂、粘贴等多种现有方式设置在内产品上。然后将信息码通过喷涂、粘贴等多种现有方式设置在外包装上,使得信息码以及校验码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增加产品安全性。另有多种设置方式,如信息码设置在瓶身,校验码设置在瓶盖内等方式,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用户通过具有扫码功能的智能终端,如,手机,扫描信息码获得所要购买产品的基本信息,拆开外包装后获取校验码,扫取校验码获得校验信息。

如图1所示,二维码的数据读取方式如线1所示。如图2所示,具有缺口的二维码的读取方式为线2所示。还包括,密码表,密码表记录所述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与所述校验码所记录的信息的对应关系。通过与密码表比对,则可获取校验码是否与信息码匹配,若不匹配则产品为假。若匹配,则将校验码与信息码进行拼合,获得认证码。通过智能终端对认证码进行扫描,若可被识别则确认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为真,进而判断待检验产品为真。若不可被识别,则证明待检验产品为假。本发明通过多次验证,加密程度高,使得举证可信度更高。

其中,具体的由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生成校验信息的方式为,s1:根据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通过sm3算法生成一个256位的比特串。s2:对前128位根据sm4算法生成一个加密比特串。s3:将s1所得的比特串的后128位以及s2所得比特串交错组合在一起,并转化为32位的十六进制字符串,获得校验信息。

为便于对密码表的查阅,将密码表存储于服务器中,智能终端与服务器无线连接。当智能终端扫取信息码及校验码获取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及校验信息,将校验信息及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校验信息及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与密码表所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不同,则产品为假。

信息码与校验码的拼合方式为多种,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校验码3设有缺口301;所述缺口301大小与所述信息码4大小相应;缺口的生成方式可为:s1:根据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通过sm3算法生成一个256位的比特串。s2:对前128位根据sm4算法生成一个加密比特串。s3:将s1所得的比特串的后128位以及s2所得比特串交错组合在一起,并转化为32位的十六进制字符串,获得校验信息。s4:将信息码所记录的信息生成二维码。s5:根据s4生成的二维码的最大边长以及根据s3获得的校验信息,生成校验码的二维码图案。

所述信息码置于所述缺口内与所述校验码形成认证码。服务器中记载正确认证码扫取后获得的二进制数据。智能终端对认证码进行扫码,扫码获取二进制数据,若此二进制数据被记录于服务器中,则认定该认证码所记录的信息可被识别。若此二进制数据没有被记录于服务器中,则认定该认证码所记录的信息不可被识别。服务器将识别结果发送至智能终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校验码5设置第一校正图形;信息码6设置第二校正图形601;当所述第一校验图形与所述第二校正图形重合时,使所述信息码与所述校验码拼合成认证码。服务器中记载正确认证码扫取后获得的二进制数据。智能终端对认证码进行扫码,扫码获取二进制数据,若此二进制数据被记录于服务器中,则认定该认证码所记录的信息可被识别。若此二进制数据没有被记录于服务器中,则认定该认证码所记录的信息不可被识别。服务器将识别结果发送至智能终端。

使用时,手机扫描信息码,获得产品基本信息,将外包装拆开后,扫描内产品上的校验码,获得校验信息。手机与服务器无线连接,将产品基本信息与校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校验信息以及产品基本信息后,与密码表内所记录的产品基本信息与校验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不一致,产品则为假货。当为假货时或疑似假货时,消费者通过手机操作页面,如央信app,进行投诉举证,并上传疑似假货或假货商品细节图片,每张图片均带有地理位置信息,完成上传后,可使用付费等方式向服务器索取证据报告,该证据报告使用具有电子签名认证机构做认证,用于作为司法诉讼等证据使用。

为了进一步防伪,当手机扫描信息码及校验码后,向服务器发送时,服务器自动记录扫描时间、地点、次数,服务器将扫描时间、地点、次数进行记录,并向手机回传所有记录的扫描时间、地点、次数信息,若相同产品被大量扫描,则可以认定待检测产品为疑似假货。且可利用调取大量扫描的地点信息,获取制造假货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