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4063发布日期:2018-06-23 02:3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执行各种各样的功能以满足自身需求,如使用终端设备阅读文字、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相应的,对终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日志系统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各种程序的运行状态和操作信息,通过其生成的日志文件可以发现程序运行异常的原因,然而现有的日志系统的日志处理方式存在缺陷,使得日志处理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分析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方案提高了日志数据的处理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包括:

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日志处理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配置模块,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抓取模块,用于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日志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日志处理方法。

本方案中,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本方案提高了日志数据的处理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志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适用于对终端设备的日志数据进行处理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来执行,该终端设备的日志处理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步骤S101、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其中,该运行状态参数包括CPU运行状态、内存运行状态、显示屏幕状态、集成的不同硬件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102、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其中,该预设条件可以是检测到系统出现卡顿,或者屏幕黑屏,应用程序无响应并闪退或者某个硬件功能出现异常等,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针对卡顿事件可通过使用StickMode类设置线程检测策略或虚拟机检测策略进行卡顿检测,如:

还可通过使用TraceView、AndroidPerformanceMonitor或ANR-WatchDog检测系统是否出现卡顿。

其中,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用于对终端设备中的日志文件进行抓取,日志文件是用于记录系统操作事件的记录文件或文件集合,可分为事件日志和消息日志,其具有处理历史数据、诊断问题的追踪以及理解系统的活动等重要作用,研发人员可通过对打包的日志文件进行分析以优化终端设备的各项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即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可依据不同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设置,可通过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中的不同参数项组合实现。具体的,参数组合包括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的不同组合。

其中,日志开关设置参数用于指示需要开启的log开关,log开关开启后可相应的打开获取log的权限进行log采集,具体的,可表示为:<LogKey type=“xxx”name=“xxx”value=“xx”/>,其中参数type代表log开关的类型,参数name代表log开关的名称,参数value代表log开关的取值(用于设置开启或关闭),其中,log开关的类型分为特定功能的开关、属性开关、动态log开关和文件节点开关。由于不同运行参数对应的要抓取的log类型可能不同,因此在配置过程中包含了日志类型参数,可表示为:<LogCollectType type=“xxx”name=“xxx”value=“true|false”/>,其中,参数type代表要收集的log类型,参数name代表类型名称,参数value代表是否收集,log日志类型包括常规log类型、录屏log类型、关键log的事件类型(关键log中记录的关键事件,不包含详细的log内容)、关键log的详细log类型(关键Log中记录的详细Log内容)、tcpDump类型(便于分析网络问题)、状态快照类型(反应系统的运行状态)、systrace类型(用于分析性能相关的问题)、卡顿监控log类型(对卡顿的监控)、功耗log类型(功耗监控及功耗类问题分析所需的log)、三方log类型(分析三方应用的特定需求log)等。其中,日志运行参数用于具体对采集过程进行配置,示例性的,格式如下:

其中,参数typeName代表根据名称调用对应的解析器解析配置项,可选的,包含解析器的版本信息,参数configltem代表自定义的详细配置项,示例性的,对应的log日志类型是systrace类型时,typeName即systrace,configItem item包括showToastTip(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true|false,其用于指示是否开启systrace悬浮窗,true显示悬浮窗,false则不显示)、continuousLog(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true|false,用于指示是否持续的循环抓取systrace,true表示持续的抓,false则抓一遍后就自动停止抓取)、durationTime(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按秒计算的时长,用于指示每份systrace要抓取的时长,默认10S,最大不超过30S)。再例如,对应的log日志类型是DeviceLog类型时,相应的typeName即DeviceLog,configItem item包括fileSize(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MB为单位的数值,用于指示每份device log的最大大小)、fileNumber(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抓取的文件格式,用于指示若不主动停止,抓完指定文件数量的log即停止抓取)、enableNRT(对应的configItem value为true|false,用于指示抓取log时,是否开启NRT模式)等。其中,日志调试指令可以基于组合脚本命令的形式体现,具体的,参考实例如下:

其中,cmd配置为需要log工具执行的命令。

步骤S103、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对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后,依据解析得到的配置文件中记录的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的不同组合基于配置的场景进行日志抓取。可选的,所述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包括:依据解析结果确定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进行日志抓取。其中,日志收集器继承自AbsLogCollector,针对不同的日志类型设置,如前述的功耗log类型对应日志收集器PowerLogCollector,systrace类型对应日志收集器SystraceCollector,通过这些针对不同日志类型单独设置的日志收集器实现具体的日志抓取,以提高日志抓取效率。可选的,所述日志抓取结束之后,还包括:对抓取内容进行自动打包并上传。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方案公开的日志处理方法,可针对终端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针对性的日志抓取,日志处理效率显著提高,也便于开发人员后续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所述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表记录有不同运行状态参数和各自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在所述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并建立运行状态参数和功能场景的匹配关系。如图2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201、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其中,通过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中的不同参数组合可将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和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相对应,如“WLAN场景”、“GPS场景”、“音频场景”、“相机场景”或“蓝牙场景”等,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可以以xml格式文件呈现,如:LogConfig.xml。示例性的,以“摄像头场景”为例,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中的不同配置组合用于指示抓取摄像头日志、相机软件日志以及包含相机功能的app的运行日志等和相机关联的硬件(如传感器、处理芯片)与软件(系统相机、第三方app)日志。不同的日志配置项组合可以是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的不同组合。

步骤S202、建立运行状态参数和功能场景的匹配关系。

其中,不同的运行状态参数对应不同的功能场景,如摄像头的运行状态参数对应“摄像头场景”,无线网络运行参数对应“WLAN场景”等,运行状态参数和功能场景的匹配关系可通过映射关系表的形式定义。

步骤S203、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步骤S204、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步骤S205、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由上述可知,本方案中通过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不同的运行状态参数和不同的功能场景相对应,进而基于不同的功能场景实现针对性的日志文件抓取,便于日志文件的分析,抓取的针对性强,处理效率显著提高。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基于终端设备集成的不同硬件创建和所述硬件关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如图3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301、基于终端设备集成的不同硬件创建和所述硬件关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集成的摄像头为例,可建立基于摄像头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并进行存储以备后续监听到对应的运行状态参数满足条件时进行加载并依据该日志配置文件进行日志抓取,其中,基于的硬件还可以是指纹模组等等。在日志配置文件中相应的进行基于摄像头及其关联的软件的日志参数配置,设置对应的日志开关为开启,日志类型参数可以是关键log的事件类型和/或卡顿监控log类型。由此在进行日志抓取过程中,仅针对开启日志开关的(打开日志抓取权限)硬件设备和设置的关联的应用程序的日志进行抓取实现针对性的基于场景的日志采集。

步骤S302、建立硬件运行状态参数和场景的映射关系表并存储。

示例性的,可以是“摄像头”的运行状态参数和“摄像头场景”对应,“指纹模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和“指纹模组场景”,“无线网卡”的运行状态参数和“WLAN场景”对应等。

步骤S303、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步骤S304、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步骤S305、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由上述可知,本方案可针对终端设备的不同硬件进行针对性的日志抓取,提高了日志处理效率,针对性强。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类别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如图4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401、获取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类别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其中,不同类别可以是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划分的类别,如社交类应用、新闻类应用、游戏类应用、办公类应用等。以游戏类别为例,可针对游戏类的应用程序进行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的设置,例如终端设备中安装有5个游戏类app,则日志开关设置参数分别将该5个应用的开关置为开状态,日志类型参数可以是状态快照类型和/或功耗log类型,由此以实现针对游戏类的应用抓取对应的日志文件以用于后续分析。

步骤S402、建立不同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参数和场景的映射关系表并存储。

示例性的,以应用程序A为例,确定应用程序A的类别后,将该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参数和该类别场景进行对应,如检测到应用程序A出现卡顿,则对应的场景为应用程序A类别的类别场景。

步骤S403、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步骤S404、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步骤S405、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由上述可知,针对终端设备中不同类别的应用程序进行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的设置,由此可基于不同应用类别抓取该类别的日志文件,无需全部或逐一的进行日志采集,提高了日志抓取效率。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日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基于所述使用记录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如图5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501、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基于所述使用记录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其中,该使用记录可以是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不同硬件或应用的频次记录,根据该频次记录设置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示例性的,针对频次排名前30%的应用程序设置对应的日志配置文件。

步骤S502、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步骤S503、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示例性的,该运行状态参数可以是系统出现卡顿,则相应的可确定基于使用记录创建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为解析对象,进行解析后执行相应的日志抓取处理。

步骤S504、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由上述可知,依据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相应的进行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的配置,在日志抓取过程中可基于用户的使用记录进行针对性的日志抓取,仅采集用户常用的程序相关的日志,提高了日志抓取效率。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志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日志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6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监听模块101、配置模块102和抓取模块103,其中,

监听模块101,用于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其中,该运行状态参数包括CPU运行状态、内存运行状态、显示屏幕状态、集成的不同硬件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配置模块102,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其中,日志抓取配置文件用于对终端设备中的日志文件进行抓取,日志文件是用于记录系统操作事件的记录文件或文件集合,可分为事件日志和消息日志,其具有处理历史数据、诊断问题的追踪以及理解系统的活动等重要作用,研发人员可通过对打包的日志文件进行分析以优化终端设备的各项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即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可依据不同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设置,可通过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中的不同参数项组合实现。具体的,参数组合包括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的不同组合。

其中,该预设条件可以是检测到系统出现卡顿,或者屏幕黑屏,应用程序无响应并闪退或者某个硬件功能出现异常等。

抓取模块103,用于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对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后,依据解析得到的配置文件中记录的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的不同组合基于配置的场景进行日志抓取。可选的,所述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包括:依据解析结果确定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进行日志抓取。其中,日志收集器继承自AbsLogCollector,针对不同的日志类型设置,如前述的功耗log类型对应日志收集器PowerLogCollector,systrace类型对应日志收集器SystraceCollector,通过这些针对不同日志类型单独设置的日志收集器实现具体的日志抓取,以提高日志抓取效率。可选的,所述日志抓取结束之后,还包括:对抓取内容进行自动打包并上传。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方案公开的日志处理方法,可针对终端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针对性的日志抓取,日志处理效率显著提高,也便于开发人员后续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102具体用于:

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表记录有不同运行状态参数和各自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102还用于:

在所述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之前,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并建立运行状态参数和功能场景的匹配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102具体用于:

基于终端设备集成的不同硬件创建和所述硬件关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102具体用于:

获取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类别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102具体用于:

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基于所述使用记录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模块103具体用于:

依据解析结果确定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进行日志抓取;

该装置还包括上传模块104用于:

在所述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之后,对抓取内容进行打包并上传。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2、外设接口2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205、音频电路206、扬声器211、电源管理芯片2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209、触摸屏2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以及外部端口2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2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终端设备200仅仅是终端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2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开应用的权限管理的终端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例。

存储器201,所述存储器201可以被CPU202、外设接口2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2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203,所述外设接口2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202和存储器201。

I/O子系统209,所述I/O子系统2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2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连接到外设接口203。I/O子系统2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2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2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2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2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212,所述触摸屏2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209中的显示控制器2091从触摸屏2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2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2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2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2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2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2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2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2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2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211。

扬声器2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2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208,用于为CPU2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日志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日志处理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日志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监听;

如果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对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

依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存储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表记录有不同运行状态参数和各自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所述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日志开关设置参数、日志类型参数、日志运行参数以及日志调试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和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并建立运行状态参数和功能场景的匹配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

基于终端设备集成的不同硬件创建和所述硬件关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类别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功能场景创建日志抓取配置文件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基于所述使用记录创建对应的日志抓取配置文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包括:

依据解析结果确定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日志收集器进行日志抓取;

相应的,在所述依据解析结果进行日志抓取之后,还包括:

对抓取内容进行打包并上传。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日志处理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日志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