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645发布日期:2018-12-11 23:3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68424号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而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本文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涉及包括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增加,并且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已经被使用。

另外,显示装置能够通过经由诸如键盘或鼠标的各种输入装置接收用户的命令而被操作。作为显示装置的输入装置,已经开发了触摸面板,其中触摸面板通过触摸显示装置的屏幕而允许用户的命令被直观且方便地输入。触摸面板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并且显示装置可以在用户触摸显示装置的屏幕上的特定点时接收用户命令的输入。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倾向于采用窄的边框,以改善外观美观并且实现显示装置的较小尺寸。为此,通过使基板弯曲并将非显示区域定位在显示区域的底表面上,可以减小边框部分的宽度。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有焊盘部分等,使得信号经由焊盘部分输入至显示装置。然而,当以这种方式使基板弯曲时,会出现设置在基板上的配线可能被切断的问题。为了解决配线被切断的问题,配线可以被实施为具有加宽的宽度。然而,当配线的宽度变宽时,应用配线供高分辨率的使用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触摸电极并且能够通过弯曲来防止配线被切断以获得窄边框,并且提供一种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此外,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触摸电极并且适用于高分辨率应用,并且提供了一种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区域中并且包括布置在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触摸电极,设置在显示区域上并被配置成感测触摸;以及非显示区域,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二区域中。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一焊盘部分,被配置成提供对应于多个像素的信号;第二焊盘部分,被配置成提供对应于触摸电极的信号;链路部分,被配置成将从第一焊盘部分和第二焊盘部分接收的信号分别传送至显示区域和触摸电极;以及配线部分,其中配线被设置成将第一焊盘部分和第二焊盘部分与链路部分互连。配线部分设置在基板被弯曲的弯曲区域中,并且配线包括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第二配线形成在第一配线上方并且具有连接至弯曲区域中的第一配线的至少一个点。

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分成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第一有机膜,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上;第一配线,以预定图案形成在其上设置第一有机膜的基板上;第二有机膜,形成在第一金属层上方,并且在第二有机膜中形成有通孔使第一金属层暴露于第一有机膜上方的一部分的;以及第二配线,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第一配线上方,并且在第一有机膜上方的对应于通孔的一个或更多个点处连接至第一配线。

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有机膜;在第一有机膜上方沉积并图案化第一配线;通过在第一配线上沉积第二有机膜并在第二有机膜中形成使第一配线暴露于第一有机膜的上侧的至少一个通孔来形成第二有机膜;以及在第二有机膜上方沉积并图案化第二配线,并使第二配线通过通孔连接至第一配线。

根据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触摸电极并且能够通过使基板弯曲来防止配线被切断用于窄边框,并且可以提供一种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文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触摸电极并适用于高分辨率应用的显示装置,并且可以提供一种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本文中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包括基板上的多个像素以及被配置成感测触摸的触摸电极。非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分开。非显示区域包括基板被弯曲的弯曲区域,以及用于携载对应于多个像素或对应于触摸电极的信号的配线。配线包括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第二配线在弯曲区域中的第一配线上方并且在弯曲区域中电连接至第一配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显示区域包括:焊盘部分,用于接收对应于多个像素或对应于触摸电极的信号;链路部分,用于将信号传送至多个像素或触摸电极;以及配线部分,在弯曲区域中并且将焊盘部分和链路部分互连,配线位于配线部分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信号是对应于多个像素的信号,并且第一配线电连接至多个像素。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信号是对应于触摸电极的信号,并且第二配线电连接至触摸电极。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弯曲区域包括设置在第一配线上的有机膜,其中,第二配线设置在有机膜上,并且其中,第二配线通过有机膜中的孔电连接至第一配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弯曲区域包括设置在基板上方的另一有机膜,其中第一配线设置在另一有机膜上方。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在弯曲区域中在多个间隔开的位置处电连接至第一配线。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在间隔开的位置处的多个通孔,并且第二配线通过通孔电连接至第一配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膜。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还包括设置在绝缘膜上方的第二金属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中至少之一在弯曲区域中具有环形图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域包括对应于一个或更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以及在阴极上的封装层,其中触摸电极设置在封装层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分成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有机膜;第一配线,以预定图案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有机膜上;形成在第一配线上方的第二有机膜;在第二有机膜中使第一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以及第二配线,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第一配线上方,并且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电连接至第一配线,所述位置中至少之一对应于通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阴极层,对应于显示区域中的基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设置在阴极层上的封装层;以及封装层上的触摸电极,其中,第二配线和触摸电极在同一金属层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膜。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还包括设置在绝缘膜上方的第二金属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定图案是环形图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基板上的第一有机膜,第一有机膜具有位于显示区域中的第一部分和位于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二部分、以及具有第一有机膜中位于第一有机膜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开口;以及用于将信号携载至显示区域的第一配线,第一配线在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有机膜的第二部分上方延伸并且还在第一有机膜中的开口上方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在第一配线上的第二有机膜以及在第二有机膜上的第二配线,第二配线电连接至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配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通过第二有机膜中的孔电连接至第一配线。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在用附图标记指示附图的元件时,尽管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了相同的元件,但是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在本公开内容的以下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配置可能使得本公开内容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对本文中包含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另外,当描述本公开内容的部件时,可以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用于限定相应部件的本质、顺序或次序,而仅用于区分相应的部件和其他部件。在描述特定结构元件“连接至”、“耦接至”或“接触”另一结构元件的情况下,其应该解释为另一结构元件可以“连接至”、“耦接至”或“接触”该结构元件,以及该特定结构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结构元件或与另一结构元件直接接触。另外,当一个元件在另一元件“上”或“上方”时,两个元件可以直接接触,或者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可以有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0,形成在基板102上的第一区域中并且在第一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像素(未示出);触摸电极(未示出),设置在显示区域110上并且配置成感测触摸;以及非显示区域120,设置在基板102上的第二区域中。

基板102可以是可弯曲的塑料基板。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多个数据线(未示出)和多个栅极线(未示出)可以在显示区域110中彼此交叉,显示区域110可以形成有连接至数据线和栅极线的多个像素。像素可以响应于通过栅极线传送的栅极信号而接收通过数据线传送的数据信号,并且可以发出对应于数据信号的光。另外,显示区域110还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向像素提供驱动功率的电源线(未示出)。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另外,可以在显示区域110上布置多个触摸电极。触摸电极可以感测显示区域上的触摸并且可以生成对应的触摸感测信号。因此,可以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区域110上布置包括多个触摸电极的感测单元(未示出)。

非显示区域120包括:第一焊盘部分131a,布置在基板102的第二区域中并且配置成提供对应于多个像素的像素驱动信号;第二焊盘部分131b,配置成提供对应于触摸电极的触摸传感器信号;链路部分,配置成将从第一焊盘部分131a和第二焊盘部分131b传送的信号分别传送至显示区域110和触摸电极;以及配线部分,其中布置有使第一焊盘部分131a和第二焊盘部分131b与链路部分互连的配线。

第一焊盘部分131a可以连接至提供与显示区域的驱动相关的数据信号、栅极信号等(可以统称为像素驱动信号)的驱动ic(未示出),并且第二焊盘部分131b可以连接至与触摸驱动相关的触摸驱动ic(未示出)。另外,第二焊盘部分131b可以设置在第一焊盘部分131a的左侧和右侧。链路部分可以允许布置在显示区域中的数据线和栅极线连接至从第一焊盘部分和第二焊盘部分延伸的配线,并且配线部分可以布置在链路部分与焊盘部分之间。另外,基板的对应于配线部分的区域可以是可以允许基板弯曲的弯曲区域。

另外,虽然显示装置100被示出为包括一对第一焊盘部分131a和一对第二焊盘部分131b,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焊盘部分131a和第二焊盘部分131b的数量可以根据显示区域110的尺寸和分辨率来确定。另外,示出了设置有多个第一焊盘部分131a和两个第二焊盘部分131b,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显示装置100可以具有边框区域(未示出),其中边框位于显示区域110的边缘上。非显示区域120可以设置在边框区域中,并且驱动器ic、触摸驱动器ic等所连接的焊盘部分以及从焊盘部分连接至链路部分的配线、链路部分等可以布置在非显示区域中。因此,当非显示区域120弯曲时,边框区域可以被实施为具有减小的宽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窄边框的效果。另外,由于显示装置100在弯曲区域中包括具有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的双配线,所以即使基板102弯曲并且在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之一中产生裂缝,也不会阻碍信号的传送。因此,配线的宽度可以减小,以适用于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参照图2,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01和感测单元240,并且感测单元24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1上。另外,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其中一个区域弯曲的弯曲区域220a。另外,显示面板201可以被分成显示区域210和非显示区域220a、220b和220c,并且非显示区域220a、220b和220c可以包括链路部分220c、弯曲区域220a和焊盘部分220b。在非显示区域220a、220b和220c中,由于弯曲区域220a,焊盘部分220b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1的其他部分下方(例如,链路区域220c或显示区域210下方),使得与焊盘部分不位于链路区域220c或显示区域210下方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边框区域更细。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3,感测单元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1上,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tea和多个第二电极teb。多个第一电极tea可以对应于触摸驱动电极tea,并且多个第二电极teb可以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teb。多个第一电极tea可以通过连接部分322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以形成多个电极行,并且多个第二电极teb可以通过连接部分322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以形成多个电极列。这里,多个第一电极tea和多个第二电极teb被示出为以4×3的形式布置,但是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第一电极tea可以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第二电极teb可以传送对应于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感测信号。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301上的同一层上。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连接部分322可以允许一个第一电极tea连接至其他第一电极,并且一个第二电极teb可以连接至其他第二电极。连接部件322彼此交叉。为了确保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不直接彼此连接,将第一电极tea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322可以形成在与形成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的层不同的层中,并且第一电极tea和连接部分可以通过通孔彼此连接。将第二电极teb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322可以形成在与形成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的层相同的层中,使得第二电极teb可以在同一层中被连接。因此,可以在连接第一电极tea的连接部分322与连接第二电极teb的连接部分322之间设置绝缘膜(未示出)。

另外,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通过图案化导电金属层而形成。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的透明材料形成。另外,图案化的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包括形成为网格形式的电极图案,并且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具有多个开口。从显示装置穿过由ito电极制成的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或包括在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中的多个开口发射的光可以透射穿过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或者可以穿过多个开口发射到外部。

以网格形式形成的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的图案可以被称为触摸电极配线。另外,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可以连接至使得驱动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的驱动信号施加至触摸电极的驱动线321a,和使得响应于由触摸电极感测到的触摸而生成的感测信号被传送的感测线321b。驱动线321a和感测线321b可以被称为触摸配线。另外,包括驱动线321a和感测线321b的触摸配线可以分别连接至图1所示的第二焊盘部分。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4,感测单元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401上,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401上以矩阵形式布置各自具有预定区的多个触摸电极te。另外,多个触摸配线420可以分别连接至触摸电极te,以接收来自触摸电极te的触摸感测信号。触摸配线420设置在触摸电极下面,并可以与触摸电极te的区域接触。触摸电极te和触摸配线420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401中,因此,当使显示装置401不包括显示面板401上的单独的触摸面板时,显示面板401可以被实现变薄。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感测单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5,感测单元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501上,并且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501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501上并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和tesm。另外,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可以被称为触摸驱动电极,并且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和tesm可以被称为触摸感测电极。另外,可以在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tedn与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tesm之间设置绝缘膜(未示出),使得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tedn和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tesm可以彼此电容耦合。另外,感测单元可以感测由触摸而在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与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和tesm之间引起的电容变化以检测触摸位置。

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采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照图6,非显示区域a可以包括焊盘部分620b、链路部分620c和配线部分620a。

焊盘部分620b可以被分成第一焊盘部分631a和第二焊盘部分631b,其中第一焊盘部分631a可以接收待被施加至布置在显示区域610中的多个像素的信号,并且第二焊盘部分631b可以接收待被施加至触摸电极的信号。链路部分620c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至像素或触摸电极。配线部分620a将焊盘部分620b和链路部分620c互连,并将来自焊盘部分620b的信号传送至链路部分620c。配线部分620a可以设置在待弯曲的弯曲区域中。可以在配线部分620a中设置第一配线和第一配线上的第二配线。另外,第二配线可以不设置在链路部分620c的部分中的第一配线上。第二配线可以设置在设置在焊盘部分620b和配线部分620a中的第一配线上方。另外,第二配线可以包括具有空的中央区域的环形图案,以防止第二配线被完全切断,即使在第二配线中产生裂缝亦如此。即使在第二配线中产生裂纹,也能够通过未沉积配线的环形的空的中央区域而防止裂纹传播。因此,即使基板弯曲,并且因此在第二配线中产生裂纹,也可以减少在第二配线中引起的完全切断的频率。例如,环形图案可以是具有矩形环、钻石环形或圆环形或其它类型的环形的图案。然而,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另外,第一配线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二配线图案的形状对应的环形图案。

另外,由于配线部分620a具有由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构成的双配线,所以即使一个配线被切断,也可以防止其他配线被切断,并且因此,可以实现配线宽度的减小。因此,其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

图7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701,分成显示区域710和非显示区域720a(例如配线区域)、720b(例如焊盘区域)和720c(例如链路区域);第一有机膜702,设置在非显示区域720a、720b和720c之一中;第一配线704,以预定图案形成在设置第一有机膜702的基板701上;第二有机膜705,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并形成有使第一配线704露出的通孔v11a、v21a和v31a;以及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并且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的与通孔v11a、v21a和v31a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间隔开的位置处连接至第一配线704。

参照图7,第一有机膜702可以形成在基板701上,并且第一配线704可以沉积在其上形成有第一有机膜702的基板701上。基板701可以是塑料基板。第一配线704延伸至显示区域710并且电连接至像素,这是因为第一配线704是用于向设置在显示区域710中的像素提供信号的配线。第一有机膜702可以在沉积在形成像素中形成的晶体管的栅电极之前形成的栅极绝缘膜时形成。另外,可以在基板701与第一配线704之间形成缓冲层703。缓冲层703由与有机膜702不同的材料制成。此外,第一配线704可以是形成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源极/漏极金属。第一有机膜702可以形成在对应于基板701的弯曲区域的位置处。由于第一有机膜702由软材料形成,因此当基板701弯曲时其可以平滑地弯曲,从而可以防止在第一配线704中产生裂缝。

另外,可以在第一配线704上形成第二有机膜705,并且可以在第二有机膜705中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通孔v11a、v21a和v31a。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处于不同的层中。第一配线704通过第二有机膜705在多个位置处与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分离,使得第一配线704在这些位置处与第二配线706、707和708相距预定距离。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可以经由通孔v11a、v21a和v31a在特定区域中彼此连接。连接导致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彼此电连接。由于提供至像素的信号通过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传送,所以即使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中的任一个的配线被切断,信号也可以被提供至像素。另外,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可以覆盖第二有机膜705,并且在链路部分720c中可以不延伸超过第二有机膜705的边缘。通孔v11a形成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和第一配线704上方的第二有机膜705中。通孔v21a和v31a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方,但不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然而,其不受限制,通孔v11a可以仅形成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另外,可以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通孔v11a。

然后,可以在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上沉积第三有机膜709。

参照图8,图8示出了将触摸信号传送至触摸电极的第二焊盘部分和将信号施加至触摸电极的触摸配线的截面。图8所示的结构与图7所示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信号被施加至触摸电极,所以第一配线704仅形成至非显示区域中的链路部分720c的区域,而第二配线706、707、708可以延伸至显示区域710上方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变成触摸电极。因此,第二配线706、707、708电连接至一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另外,在显示区域710中,可以在基板701上设置帽内基板710a。因此,由第二线706、707和708形成的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帽内基板710a上,使得可以通过布置触摸电极而不使用单独的触摸面板来将感测单元包括在显示装置中。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基板701与帽内基板710a之间进一步形成晶体管、发光层、电极等。

另外,沉积在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上的第三有机膜709补偿由显示区域710中的触摸电极产生的台阶差,使得显示区域710的上部被平坦化。

此外,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706、设置在第一金属层706上的绝缘膜707以及在其上设置绝缘膜707的第二金属层708。第一金属层706可以对应于形成图3中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连接部分322的金属层,并且第二金属层708可以对应于形成图3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的金属层。此外,绝缘膜707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与连接部分322之间的绝缘膜。此外,第一金属层706可以是图4中示出的触摸配线420,第二金属层708可以是图4所示的触摸电极te,并且绝缘膜设置在触摸电极配线与触摸电极之间。此外,第一金属层706对应于形成图5中所示的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的金属层,并且第二金属层708对应于形成第二电极tes1、tes2、...、tesm-1和tesm的金属层。此外,绝缘膜707可以对应于图5中所示的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与第二触摸电极tes1、tes2、...、tesm-1和tesm之间的绝缘膜。

然而,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9或图10所示,第二配线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906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906上的绝缘膜907。

另外,如图11或图12所示,第二配线可以由第一金属层1006形成。

图13是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b-b'截取的图6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701,分成显示区域710和非显示区域720a(例如配线区域)、720b(例如焊盘区域)和720c(例如链路区域);第一有机膜702,设置在非显示区域720a、720b和720c之一中。第一有机膜702包括第一部分702a和第二部分702b,并且第一部分702a位于显示区域710中,第二部分702b位于非显示区域720a、720b和720c中之一中。第一有机膜702中的开口位于第一有机膜702的第一部分702a与第二部分702b之间;第一配线704,以预定图案形成在其上设置第一有机膜702的基板701上;第二有机膜705,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并形成有使第一配线704露出的通孔v11a、v21a和v31a;以及第二配线706、707和708,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并且在第一有机膜702上方的与通孔v11a、v21a和v31a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间隔开的位置处连接至第一配线704。

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有机膜702可以形成在基板701上,第一配线704可以沉积在其上形成有第一有机膜702的基板701上。基板701可以是塑料基板。第一配线704在非显示区域720a、720b,720c中的第一有机膜702的第二部分上方延伸,并且也在第一有机膜702中的开口上方延伸。第一配线704将信号携载至显示区域710并且电连接至像素,这是因为第一配线704是用于向设置在显示区域710中的像素提供信号的配线。

另外,第二有机膜705可以形成在第一配线704上,并且可以在第二有机膜705中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通孔v11a、v21a和v31a。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处于不同的层中。第一配线704通过第二有机膜705在多个位置处与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分离,使得第一配线704在这些位置处与第二配线706、707和708相距预定距离。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可以经由通孔v11a、v21a和v31a在特定区域中彼此连接。连接导致第一配线704和第二配线706、707和708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二有机膜705上的第二配线706电连接至非显示区域720a、720b、720c中的第一配线704。

图15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触摸电极te可以形成在显示装置中。触摸电极可以由电极金属(em)制成。这里,显示装置可以是使用oled的oled显示装置,并且当在显示装置中形成触摸电极te时,触摸电极可以定位在封装层encap与显示器盖(未示出)之间。并且,触摸电极te可以是具有多个电极图案的多个电极和多个信号线。

另外,如图15所示,触摸电极te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并且如图16所示,触摸电极te可以设置在外覆层oc上。也就是说,触摸电极te可以被包括在显示装置中而不使用单独的触摸面板。封装层encap具有厚度t并设置在阴极上。

参照图15,可以在封装层encap上形成触摸电极te,并且可以在触摸电极te上形成外覆层oc。另外,可以在外覆层oc上对应于触摸电极te的位置处设置黑矩阵bm,并且可以在黑矩阵bm的上方设置滤色器cf。可以在滤色器cf上设置显示器盖(未示出)。

如上所述,通过在封装层encap上形成触摸电极te,可以在不显著影响显示性能和用于显示的层的形成的情况下形成触摸电极te。

同时,在互电容型触摸感测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触摸电极te之中存在用于连接驱动电极和/或感测电极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可以存在于与触摸电极te的层不同的层中,在连接部分与触摸电极te之间插入有绝缘层。

同时,参照图15,在封装层encap下面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

封装层encap的厚度t可以是例如5微米或更大。

可以通过将封装层encap的厚度(t)设计为5微米或更大来减小在oled的阴极与触摸电极te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因此,可以防止因寄生电容引起的触摸灵敏度的恶化。

另一方面,在触摸电极te由具有开放区域oa的网格型电极金属em形成的情况下,当在竖直方向上看时,开放区域oa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可以对应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子像素或者发光单元的位置。

因此,如图15所示,多个开放区域oa可以对应于多个滤色器cf。

如上所述,在oled显示装置中,通过将使用白色oled等的情况下所需的滤色器cf布置成对应于开放区域oa,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的显示装置。

现在将描述滤色器cf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垂直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考虑到诸如发光性能和触摸性能的显示性能,可以提供具有滤色器cf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最佳位置关系的触摸显示装置100。

同时,已经尝试在显示面板110中合并包括触摸电极te的触摸面板,以提高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便性,并且减小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尺寸。

然而,为了将感测单元tsp合并到显示装置中,存在相当多的困难和许多限制。例如,在制造显示装置的过程期间,存在以下限制:因存在有机材料而无法在面板内部自由地进行用于形成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触摸电极te的高温处理。因此,当触摸电极te形成在外覆层oc上时,可以更自由地进行高温处理。

参照图16,可以在封装层encap上形成黑矩阵,并且可以在黑矩阵bm上设置滤色器cf。外覆层oc可以形成在滤色器cf上。另外,触摸电极te的电极图案可以设置在外覆层oc上对应于黑矩阵bm的位置处。可以在滤色器cf上设置显示器盖(未示出)。

同时,在互电容型触摸感测方法的情况下,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中可以存在用于连接驱动电极和/或感测电极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可以存在于与触摸电极te的层不同的层中,在连接部分与触摸电极te之间插入有绝缘层。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7,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可以在基板上形成第一有机膜(s1500)。第一有机膜可以形成为对应于待在非显示区域中弯曲的弯曲区域。

接着,可以在第一有机膜上沉积并图案化第一配线(s1510)。第一配线可以是向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的像素提供信号的源极漏极金属。此外,当第一配线是被配置成向显示区域提供信号的配线时,第一配线可以延伸至显示区域。然而,当第一配线是被配置成向触摸电极提供信号的配线时,第一配线可以仅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中,而不延伸至显示区域。

接着,可以在第一配线上方沉积第二有机膜,可以在第二有机膜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以使得第一配线在第二有机膜的上侧上方露出,并且可以在第二有机膜上方沉积并图案化第二配线,并且第二配线可以经由通孔连接至第一配线(s1520)。第二配线可以形成为具有环形图案。即使由于环形而在第二配线中出现裂纹,归因于环形的没有形成金属层的中央区域,可以防止在环形中产生的裂纹切断整个环形。另外,由于即使第一配线或第二配线被切断亦可以通过通孔连接的部分而避免切断部分,所以可以防止信号不能被传送,即使由于弯曲而出现裂纹亦如此。另外,通孔的数量越多,可以容忍的裂纹的数量就越多。

第二配线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层。另外,第二配线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有机膜以及在其上方设置第二有机膜的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3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连接部分322,并且第二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3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第一电极tea和第二电极teb。另外,第一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4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触摸配线420,并且第二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4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触摸电极te。另外,第一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5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第一电极ted1、ted2、...、tedn-1和tedn,并且第二金属层可以对应于图5所示的感测单元中的第二电极tes1、tes2、...、tesm-1、tesm。

当第二配线对应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信号的配线时,第二配线可以仅延伸至非显示区域。另外,当第二配线对应于用于向触摸电极提供信号的配线时,第二配线可以延伸至显示区域,以对应于设置在显示区域上方的触摸电极。

因此,即使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在弯曲区域的一个点处彼此连接并且在第一配线和/或第二配线中出现裂纹,亦可以传送信号。

以上描述和附图提供了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的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本公开内容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例如配置的组合、分开、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示出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且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以使得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属于本公开内容的方式进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