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19941发布日期:2019-07-10 09:3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修厨房时通常是以部品的定制加工、以及现场的手工作业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并将采购好的原材料搬到施工现场,不同工种分别对相应的原材料进行现场加工制作,最后通过各个工种相互配合作业完成最后的装修工作。这种模式下,无论是部品的生产加工还是现场的施工,均存在整体效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污染和材料严重浪费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厨房装修过程中整体效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污染和材料严重浪费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厨房的原始建筑结构信息以及装修需求数据建立厨房装修模型,其中所述厨房装修模型中的预设位置处无需设置墙面板;

s2:获取能够用于组成所述厨房装修模型的所有物料的单品部件信息形成物料清单,所述单品部件信息包括单品部件标识和数量;

s3:输出所述物料清单以及安装说明并触发物料加工指令,所述安装说明根据装修时各单品部件之间的装配依赖关系生成;

s4:获取物料加工完成反馈信息,触发物料运输指令;

s5:获取物料运输完成反馈信息,触发物料组装指令。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包括:

s21:将所述厨房装修模型划分为面层模块、基层模块、水电模块及后期成品模块;

s22:将已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分别与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及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平面图形进行匹配;

s23:若能够根据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组合得到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则分别以所述组合中的所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组成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物料清单。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

s24:若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所有组合方式均无法得到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则根据所选择的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组成的初始模型与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差异化数据设计异形物料单品部件并为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配置唯一的标识;

s25:以所选择的所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的结构数据、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组成所述物料清单。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4中,所述基层模块中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将厨房框架的下框体固定于厨房地面上,其具有固定槽,宽度与墙板的厚度适配;

滑动连接件,包括滑动基座和套接部,所述滑动基座的第一端面上成型有滑动槽;套接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

支撑杆,用于为架空式墙板提供支撑力。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4中,所述基层模块中的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还包括:

阴角收边条,包括固定部和互相垂直的第一阴角板、第二阴角板,所述固定部的一边具有连接槽,所述第一阴角板的一边、所述第二阴角板的一边均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边与连接;

阳角收边条,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阳角面板和第二阳角面板,所述第一阳角面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二阳角面板的一边连接;十字型的骨架,设置于所述阳角板内,包括第一骨架板、第二骨架板、第三骨架板和第四骨架板,所述第一骨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阳角面板上,所述第一骨架板与所述第四骨架板、所述第一阳角面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骨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阳角面板上,所述第二骨架板与所述第三骨架板、所述第二阳角面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二卡接槽。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4中,所述基层模块中的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还包括:

吊顶挂件,包括挂板和弯折部,所述挂板的第一端成型有挂接槽,所述挂接槽的槽口两侧向所述槽口的中心方向延伸有挂接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挂件顶板和挂件侧板,所述挂件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挂件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挂件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挂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挂板与所述挂件顶板相垂直且所述挂板与所述挂件侧板位于所述挂件顶板的同一侧;

吊顶卡件,包括卡槽、过渡板、安装板;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件侧板、第二卡件侧板和卡件顶板,所述卡件顶板与所述第一卡件侧板和所述第二卡件侧板的顶部连接;所述过渡板,其一边与所述第二卡件侧板的底部连接,其另一边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连接,所述过渡板与所述安装板相垂直;所述安装板,其上成型有定位通孔。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4中,所述基层模块中的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还包括:

第一定位件,用于对相邻四块地砖的拼接定位;

第二定位件,用于对相邻两块所述地砖的拼接处定位。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

s26:将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的结构数据与其标识关联后作为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信息进行存储。

可选地,上述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

所述安装说明中记录所述物料清单中涉及到的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形状和数量、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安装顺序、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安装节点图以及安装完每一物料单品部件之后应得到的当前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厨房工业化装修系统,包括物料信息存储模块、装修设计模块、物料生产模块、物料运输模块和物料装配模块:

所述物料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标准物料单品部件信息;

所述装修设计模块,与所述物料信息存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根据厨房的原始建筑结构信息以及装修需求数据建立厨房装修模型,其中所述厨房装修模型中的预设位置处无需设置墙面板;获取能够用于组成所述厨房装修模型的所有物料的单品部件信息形成物料清单,所述单品部件信息包括单品部件标识和数量;输出所述物料清单以及安装说明并触发物料加工指令,所述安装说明根据装修时各单品部件之间的装配依赖关系生成;

所述物料生产模块,与所述装修设计模块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物料清单,根据所述物料清单中记录的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加工所需要的物料单品部件,完成加工后向所述装修设计模块反馈加工完成信息;

所述装修设计模块,获取到物料加工完成反馈信息,触发物料运输指令;

所述物料运输模块,与所述装修设计模块通信连接,响应于所述物料运输操作,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单品部件运输至装修现场;

所述物料装配模块,其与所述装修设计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所述安装说明将运输至所述装修现场的所述物料单品部件组装后得到与所述装修模型一致的装配式厨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及系统,根据厨房原始建筑结构信息和用户的装修需求数据设计出装修模型,根据装修模型和物料单品部件进行解析匹配得到装修模型中所需要的物料清单,直接由生产单位根据物料清单对物料单品部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将物料单品部件运输至装修现场,根据已有的安装说明对物料单品部件进行装配即可。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物料清单的流程图;

图1c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述厨房工业化装修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厨房整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调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阴角收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阳角收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件与上边框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吊顶挂件与主龙骨、三角龙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窗套顶部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窗套侧边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窗套底边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门套固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应用于任意终端中,所述终端需配置有cad等设计软件。如图1a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厨房的原始建筑结构信息以及装修需求数据建立厨房装修模型,其中所述厨房装修模型中的预设位置处无需设置墙面板;原始建筑结构信息可以从建筑户型图、立项说明书等文档中直接获取,也可以现场测量得到。装修需求数据由业主提供,业主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和个人喜好对厨房的装修效果提出需求。例如其在何处安装橱柜、在何处安装燃气灶、在何处安装油烟排放装置等。

s2:获取能够用于组成所述厨房装修模型的所有物料的单品部件信息形成物料清单,所述单品部件信息包括单品部件标识和数量;可以由设计师根据上述数据来进行制定,可以借助一定的设计软件(例如:cad软件等)在pc终端进行初步设计,形成设计方案数据,所述设计方案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厨房整体设计结构、厨房局部设计结构如地面、墙面、吊顶灯、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的结构等。待设计方案数据由业主认可后,即可将其作为装修模型。

s3:输出所述物料清单以及安装说明并触发物料加工指令,所述安装说明根据装修时各单品部件之间的装配依赖关系生成;所述安装说明中记录所述物料清单中涉及到的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形状和数量、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安装顺序、每一物料单品部件的安装节点图以及安装完每一物料单品部件之后应得到的当前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例如:所述装修模型所反应的是一项吊顶结构,该吊顶结构可以由中央饰板模块、跌级模块和灯槽模块来组合形成,物料清单中即可包括与中央饰板模块、跌级模块和灯槽模块相对应的中央饰板模块数据、跌级模块数据和灯槽模块数据。

s4:获取物料加工完成反馈信息,触发物料运输指令;完成上述步骤后,直接由生产单位根据物料清单对物料单品部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会将加工完成的信息反馈至该终端,该终端可进一步触发物料运输的流程。

生产方根据生产任务生成的模块物料清单,进行模块生产加工。其加工过程主要分为成品切割、成品复合、部品组装等工序。首先通过自动筛选,筛选出需要成品切割的物料及所需裁切的尺寸,进行一次裁切,并将裁切后的物料进行标记。成品复合,通过复合流水线对瓷砖与木塑板进行初次复合加工,加工后的成品为标准板块,再由流水线一体裁切出非标板块,并将裁切后的物料进行标记。部品组装,根据模块物料清单,结合模块加工手册将物料组装成所需的模块。将加工完成的模块进行检测,合格则进入包装环节,不合格则进入二次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中,一次及二次加工完成的物料需要先进行包装,作减震防破坏处理。运输由厂家负责。到货需要验收,对比卫生间验收规范对物料进行验收,若出现不合格产品需厂家返工或重新加工。

s5:获取物料运输完成反馈信息,触发物料组装指令。当物料运输完成之后会将物料运输完成的信息发送至该终端,进而该终端可以进一步触发组装指令。

本步骤中,首先对到场物料(模块)进行清点,检查模块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损或存在质量缺陷,如存在受损或质量问题则进行返厂处理,如完整无缺则进行下一步骤。结合安装说明书或安装动画进行下一步安装,其次进行整体阳角的现场组装;根据平面图纸进行整体框架的搭建,整体阳角与框架组成一体,搭建完毕,对整体框架进行调平固定;框架搭建完毕,开始安装墙面板块,自整体阳角开始分别向两边扩散安装,直到门洞处安装完毕;再者进行吊顶板块安装,后安装地面板块,待墙、顶、地安装完毕后,进行后置成品的安装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可以通过图1b所示的步骤实现:

s21:将所述厨房装修模型划分为面层模块、基层模块、水电模块及后期成品模块;

s22:将已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分别与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及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平面图形进行匹配;

s23:若能够根据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组合得到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则分别以所述组合中的所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组成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物料清单。附图中是以一种模块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分别按照每一模块单独执行物料生成的操作,确保每一模块对应的物料清单中的所有物料组合之后,能够准确得到和该模块的模型一致性的结构。

s24:若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所有组合方式均无法得到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则根据所选择的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组成的初始模型与所述面层模块/所述基层模块/所述水电模块/所述后期成品模块的差异化数据设计异形物料单品部件并为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配置唯一的标识;

s25:以所选择的所有标准化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的结构数据、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的标识和数量组成所述物料清单。

举例来说:在整体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输出的平面图纸进行模块划分,整体厨房的模块划分主要从面层、基层、后置成品及水电方面进行。面层主要包括顶面饰面板、墙面饰面板及地面饰面板。顶面饰面板中的模块排布方向根据设计方案而定,通过平面设计图纸即可直接生成相应的模块数量,根据模块数量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墙面饰面板中主要分为墙面板块1(落地式标准板块)、墙面板块2(架空式标准板块)、整体阳角模块、整体窗套模块,在模块化设计中,将标准模块排布于方案平面图中,根据平面图尺寸生成墙面饰面板中的标准模块和非标模块,根据标准模块数量生成标准模块物料清单,根据非标模块数量及尺寸生成所需标准模块数量及非标模块物料清单;地面饰面板中的模块排布根据设计而定,通平面设计图纸即可直接生成相应的模块数量,根据模块数量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基层主要包括墙面独立框架、顶面龙骨、地面基板。独立框架中的顶底横龙骨根据平面图尺寸即可直接生成所需的相应标准模块数量及生成非标模块的物料清单,阴角竖向支撑龙骨直接根据平面图纸中的阴角数量确定标准模块数量,根据标准模块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平面竖向支撑龙骨根据墙面板块拼缝确定标准模块数量,根据标准模块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顶面龙骨中铝扣板吊顶龙骨模块根据平面图尺寸即可直接生成所需的相应标准模块数量及生成非标模块的物料清单,地面基板中的地面木塑基板模块排布方向根据设计方案而定,通过平面设计图纸即可直接生成相应的模块数量,根据模块数量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后置成品通过用户自主选择配置。

水电中的电路管线模块与水路管线模块根据设计方案数量确定其标准模块数量,根据标准模块数量生成相应物料清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厨房工业化装修方法,其中装配得到的厨房如图2所示,装配式厨房,包括厨房框架、墙板、厨房地板以及厨房吊顶。其中厨房框架包括上框体、下框体以及立柱,所述下框体为多边形,设置于厨房地面上;所述上框体设置于所述下框体的上方,其形状和大小与所述下框体相同;所述上框体的多个顶角与所述下框体的多个顶角一一对应后通过多个所述立柱连接,多个所述立柱平行设置。墙板包括面板层和基板层,设置于所述厨房框架的侧面,位于所述上框体和所述下框体之间,其背面设置有水管和电管。厨房地板设置于所述厨房地面上,位于所述下框体的内部。厨房吊顶设置于所述上框体上。

相应地,其中的异形物料单品部件可以包括如下限位件,如图2所示,多个限位件沿厨房地面的完成面线均匀分布,每一限位件具有与下框体2的边缘适配卡接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底部通过排钉固定到厨房地面上。而下框体2具有与完成面线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其边缘与完成面线对应后固定于每一限位件的固定槽中。图3示出了图2中b处的细节,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件6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61、第二挡板63和第三挡板65以及水平设置的底板62和顶板64。其中,所述第一挡板61和所述第三挡板65位于所述第二挡板63的两侧,所述底板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61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挡板63的底端连接形成所述固定槽66,所述固定槽66与所述下框体2的型材5适配卡接,所述底板62通过排钉固定于所述厨房的地面上。所述顶板6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挡板63的顶端和所述第三挡板65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64和所述底板62的宽度和为墙板7的厚度,因此顶板64可为墙板7提供支持力。而第一挡板61高于所述第二挡板63或所述第三挡板65,第一挡板61可为墙板7的安装提供限位,同时第一挡板61高于第二挡板63或第三挡板65的部分可安装至墙板7上,便于墙板7的安装和固定。

由于目前大多厨房会安装落地柜,为解决装修成本,因此紧挨落地柜的墙板7可做成架空式。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安装架空墙板7还需包括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14之间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或相邻的所述连接柱14和所述立柱3之间,其一端通过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柱14或所述立柱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柱14或所述立柱3连接。架空式的墙板7与落地式的墙板7的设置方式类似,基板层72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与连接柱14适配的限位槽73,而在基板层72与连接柱14相对的一个端面上还设置有卡件74,所述卡件74与所述限位槽73形成u形槽,所述u形槽与所述连接柱14适配卡接。同落地式的墙板7相同,如图7所示,架空式的墙板7的上端通过吊顶挂件16与上框体1连接,下端位于支撑杆15上,左右两侧为连接柱14,上端为上框体1的边缘,而下端为下框体2的边缘,所述支撑杆15为架空式墙板7提供支持力,支撑杆15的两端通过滑动连接件17与连接柱14连接。

上述滑动连接件17如图4所示,包括滑动底座171和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包括套管172和限位板173。所述滑动底座171的第一端面上成型有滑动槽174,所述滑动槽174与所述上框体1的边缘、所述下框体2的边缘、所述立柱3或所述连接柱14适配卡接。套管172适于与所述支撑杆15套接连接,垂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171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限位板173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171的第二端面上,其边缘与所述套接管172的边缘所围成的最大图形为矩形,所述矩形与所述连接柱14的中空部分的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因此所述套管172和所述限位板173适于与连接柱14套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滑动底座的第二端面上还成型通孔175,通过所述通孔175可将滑动底座171固定到所述上框体1的边缘、所述下框体2的边缘、所述立柱3或所述连接柱14上。具体地,所述限位板173位于通孔175和套管172之间。

如图5所示,所述立柱3和所述连接柱14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与厨房墙体距离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拉铆螺母18、调节脚19和调节脚固定件20,所述拉铆螺母18固定于立柱3或固定柱上,其连接端面向厨房墙体。调节脚19位于立柱3和厨房墙体之间,或位于固定柱与厨房墙体之间,与拉铆螺母18的连接端旋转连接。一般地,立柱3的两个侧壁都会与厨房墙体相对,因此在立柱3的两个侧壁上都会安装拉铆螺母18和调节脚19。所述调节脚固定件20包括第一调节板201、第二调节板202和第三调节板203,所述第一调节板201和第三调节板203位于第二调节板202的两侧,且均与第二调节板202垂直连接,第一调节板201平行于第三调节板203,第一调节板201上成型有u形卡槽204,所述u形卡槽204与调节脚19适配卡接,而第三调节板203上可与厨房墙体固定的通孔205。

墙板7在与立柱3处需通过阴角收边条或阳角收边条进行收边。阴角收边条设置于所述厨房框体的阴角处的所述立柱3上,所述阴角收边条包括固定部和互相垂直的第一阴角板、第二阴角板,所述固定部的一边具有与所述立柱3适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阴角板的一边、所述第二阴角板的一边均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边与连接。具体地,如图6所示,为阴角收边条的俯视图,所述固定部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11和第二固定板212,以及第三固定板213,所述第二固定板212的一边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第一侧面可与所述墙板7的端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第二侧面与所述阴角立柱3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212的一侧可与所述墙板7的面层贴合设置;第三固定板21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的第二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1形成与所述立柱3适配卡接的卡接限位槽。所述第一阴角板214的一边和所述第二阴角板215的一边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12的另一边连接,且所述第一阴角板214和第二阴角板215均可贴合墙板7的面层设置。

如图7所示,所述阳角收边条包括阳角板和十字型的骨架。阳角板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阳角面板221和第二阳角面板222,所述第一阳角面板221的一边与所述第二阳角面板222的一边连接。骨架设置于所述阳角板内,包括第一骨架板231、第二骨架板232、第三骨架板233和第四骨架板234,所述第一骨架23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阳角面板221上,所述第一骨架板231与所述第四骨架板234、所述第一阳角面板221的另一边形成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骨架232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阳角面板222上,所述第二骨架板232与所述第三骨架板233、所述第二阳角面板222的另一边形成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适于与所述墙板7的基板层72卡接连接;所述第三骨架板233和所述第四骨架板234所形成的固定区与所述立柱3适配卡接。所述第三骨架板233的一边向固定区弯折形成第一直角钩,而第四骨架板234的一边向固定区弯折形成第二直角钩。

如图8所示,所述厨房吊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条主龙骨、相互平行的多条三角龙骨、沿吊顶边缘设置的多条边龙骨和多块铝扣板。所述主龙骨,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框体1的顶部;所述三角龙骨,沿垂直于所述主龙骨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厨房框架的上框体1内,固定于所述主龙骨下方;所述边龙骨,其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固定于厨房墙板7上,位于所述墙板7与所述顶部连接件之间,不同所述边龙骨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吊顶的铝扣板收边板块;以上,所述厨房框架上边框所围成的形状以及所述主龙骨的条数、所述三角龙骨的条数、所述边龙骨的条数、单块所述铝扣板的面积可以根据被装修的厨房户型来确定。所述铝扣板包括方形板和设置于所述方形板的每一边缘上的扣接条,所述扣接条的长度小于其所在边缘的长度,相邻两扣接条之间形成安装空隙,至少一块所述铝扣板无缝连接后平铺于吊顶的所述铝扣板收边板块的内部形成铝扣板面板。

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还包括吊顶挂件,如图9,吊顶挂件16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161、第二侧板163和第三侧板165,以及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162和第二平板164。其中,所述第一平板1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61和所述第二侧板163的顶端连接形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平板16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163的底端和所述第三侧板165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用于与墙板7的正面连接,第三侧板165上成型有通孔,螺钉可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到墙板7的面板层71上,图11为吊顶挂件16的剖面图,第三侧板165通过螺钉固定到面板层71上,而第一侧板162、第一平板162和第二侧板163形成的卡槽和上框体1的边缘卡接,第一平板162和第二平板164的宽度和与墙板7的厚度相等。

吊顶卡件166,如图10所示,包括挂板和弯折部,所述挂板的第一端成型有挂接槽,所述挂接槽的槽口两侧向所述槽口的中心方向延伸有挂接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挂件顶板和挂件侧板,所述挂件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挂件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挂件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挂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挂板与所述挂件顶板相垂直且所述挂板与所述挂件侧板位于所述挂件顶板的同一侧;其弯折部套接于所述主龙骨24外侧,其挂板竖直向下设置;所述三角龙骨25,其底板嵌入至所述挂件的挂接槽内,其底板的两个边缘由所述挂接槽的槽口两侧的挂接部卡住。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模块中的所述异形物料单品部件还包括第一定位件,用于对相邻四块地砖的拼接定位;第二定位件,用于对相邻两块所述地砖的拼接处定位。如图11所示,则所述厨房地板还包括多个十字型的第一定位件30和多个t字形的第二定位件31,第一定位件30和第二定位件31均设置于基层28上,第一定位件30位于相邻四块所述地砖29的拼接处,第二定位件31位于所述面层的边缘的相邻两块所述地砖29的拼接处,而基层28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定位件30对应处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30适配的十字形槽,与所述第二定位件31对应处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定位件31适配的t字形槽,以便于第一定位件30和第二定位件31的固定。

优选地,上述厨房中还包括窗套,所述窗套的形状与所述厨房的墙体的窗口相适配,其一端与所述墙板7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厨房的墙体的窗口处。具体地,所述窗套包括窗台板、顶部窗套板和侧端窗套板,如图12所示,窗台板包括窗台面板33以及位于窗台面板的内侧面的窗台背板34,所述窗台背板34通过粘结层与厨房窗台平面相贴紧固定,所述窗台背板34通过窗套卡件35实现窗台面板33的固定。具体地,所述窗套卡件35包括第一卡件板和与第一卡件板垂直连接的第二卡件板,第一卡件板固定于背板上,第二卡件板固定于窗台板下方的墙板7的基板层72上。如图13所示,所述顶部窗套板包括顶部窗台面板36以及与所述顶部窗台面板的内侧面相复合固定的顶部窗台背板37;所述顶部窗台背板37通过粘结层实现所述顶部窗套板与所述顶部窗口的固定,所述顶部窗台背板37通过卡扣件16与上框体1的边缘连接。如图14所示,所述侧端窗套板包括侧端窗台面板38以及与所述侧端窗台面板的内侧面相复合固定的侧端窗台背板39;所述侧端窗台背板39与所述侧端窗口相贴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粘结层,实现所述侧端窗套板与所述侧端窗口的固定。

门套的形状与所述厨房的墙体的门口相适配,其一端与所述墙板7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厨房的墙体的门口处。在门套上方需要设置门顶板,所述门顶板的设置方式与架空式墙板7的设置方式相同,如图15所示,位于门顶板下方的支撑杆15上还可设置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的固定槽卡接于支撑杆15的下表面上。在厨房的墙体的门口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柱14,所述门套两侧与连接柱14卡接连接。所述门套包括门外板和门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窗套卡件,所述窗套卡件与门外板形成门卡槽,所述们卡槽可与连接柱14适配卡接,将门套固定在连接柱14上。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厨房的安装方法,包括:将下框体2固定至厨房地面上;将立柱3安装至所述下框体2上;在所述立柱3的上端安装上框体1;调整框架,使所述每一所述立柱3垂直于所述厨房地面。将墙板7安装至所述框架上;将厨房吊顶安装至所述上框体1上;将厨房地板安装至所述厨房地面上。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装配式厨房的安装方法,包括:

s101,沿厨房的完成面线固定框体限位件6;通过多根型材5和多个三通角码4按照所述完成面板的形状组成下框体2;将所述下框体2安装至所述框体限位件6的凹槽内。

s102,将立柱3、阳角收边条和墙板7组装成阳角收边组件,将所述阳角收边组件安装至下框体2上;安装其他立柱3;在立柱3上卡件、拉铆螺母18和调节脚19;安装连接柱14。

s103,通过多根型材5和多个三通角码4按照所述完成面板的形状组成上框体1;将所述上框体1安装至所述立柱3上。

s104,通过红外水平仪调整框架的立柱3,使所述立柱3垂直于所述厨房地面,通过调节脚固定件20将所述调节脚19固定至厨房墙体上。

s105,在墙板7的背面安装固定好水管8和电管9;安装墙板7,在立柱3处通过阴角收边条收边;安装窗套。

s106,将厨房吊顶安装至所述上框体1上。

s107,将厨房地板安装至所述厨房地面上;安装过门石32;安装门套。

以上方案中,通过模块化设计将传统多单位配合的建筑装修方式革新为以“编码”和“模块”为核心的信息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平台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管控,对质量问题可进行精确追溯,避免了权责不清、沟通效率过低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进行革新,取代传统的湿法作业,利用“模块化”设计的优势,通过标准模数化的模块设计和统一的数据平台信息整合,将传统现场的手工加工作业转变为后端的统一工业化组织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部品质量,减少了现场污染和建筑垃圾。通过对模块进行详细定义和设计,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底层技术体系、深化设计规范和深化工具,方案设计师和深化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本地或云端可以利用设计和深化工具(软件端)对建筑装饰方案选配装饰模块和功能模块的进行方案设计,可以利用整合完毕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室内室外空间的装饰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编码信息化引导、装配式的安装方式和系统的安装指导培训降低建筑装饰作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将传统的“多工种配合施工”转变为以“安装工”为主的人力资源模式,可以帮助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行业“用工荒”问题,同时极大地缩短建筑装饰工程的总工期,并提高单位人工的作业效率。通过装配式模块的天然优势,可以轻松完成建筑装饰方案的二次翻新和功能迭代升级,对替换升级的模块进行回收加工及二次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浪费,对全行业的资源节约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显然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方案,由于上述所有部件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