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832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指纹识别模组被广泛引用于智能门锁、智能保险箱以及手机等方面,并受到了用户的认可。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的印制线路板上设置有凸起的接口,该接口能够与外连接线总插头嵌合,从而实现印制线路板上控制芯片与外设的电连接。但是外连接线总插头需要实现各连接线的对应连接,因此,其截面大于多个连接线截面之和,使得外连接线总插头的尺寸较大,用于实现与外连接线总插头嵌合的接口尺寸也随着变大,导致指纹识别模组占用的体积变大,影响了指纹识别模组在终端中的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以减小指纹识别模组的体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指纹传感器芯片、控制芯片、印制线路板、以及软排线;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印制线路板上;

所述软排线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各所述信号传输线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对应的引脚电连接,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芯片、控制芯片、印制线路板、以及软排线,其中,指纹传感器芯片、控制芯片设置于印制线路板上,软排线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各信号传输线分别与控制芯片对应的引脚电连接,指纹传感器芯片与控制芯片电连接,使用软排线实现控制芯片与外设间的数据信号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了减小指纹识别模组占用空间,利于指纹识别模组在终端中集成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正面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反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虚线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反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虚线C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正面俯视示意图。图 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反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 和图2所示,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控制芯片120、印制线路板130、以及软排线140,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所述控制芯片120 设置于所述印制线路板130上,所述软排线140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150,各所述信号传输线150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120对应的引脚电连接(未示出),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110与所述控制芯片120电连接(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芯片110远离印制线路板130的一侧为指纹采集面板,用户手指按压指纹采集面板,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既能够采集到该用户的指纹。具体的,指纹识别模组正常工作时,指纹传感器芯片110对用户指纹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指纹图案传输至控制芯片120,控制芯片120根据外设指令对接收到的指纹图案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指纹图案通过软排线140传输给外设,其中,外设指令也是通过软排线140传输给控制芯片120 的。

示例性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型号可以为TS1070,控制芯片120的型号可以为TA0702。

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模组的正面和反面为指纹模组相对的两个表面。此外,印制线路板130上设置有多条导电线,其中包括分别用于实现软排线140 上多个信号传输线150与对应控制芯片120引脚电连接的多条导电线,为更清楚的在图1和图2中显示指纹识别模组的主要结构,图1和图2未示出上述导电连接线。同理,图1和图2也未示出用于实现指纹传感器芯片110与控制芯片120电连接的导电连接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控制芯片120、印制线路板130、以及软排线140,其中,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控制芯片120 设置于印制线路板130上,软排线140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150,各信号传输线150分别与控制芯片120对应的引脚电连接,指纹传感器芯片110与控制芯片120电连接,使用软排线140实现控制芯片120与外设间的数据信号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了减小指纹识别模组占用空间,利于指纹识别模组在终端中集成的有益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110与所述控制芯片120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制线路板130相对的两侧。这样的设置使得指纹传感器芯片110 能够设置印制线路板130单独一个表面上,其尺寸能够接近该表面尺寸,进而可增大指纹传感器芯片110指纹采集面板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指纹传感器芯片110也可以与控制芯片120设置于印制线路板130的同一侧。

继续参见图1,指纹识别模组还可以包括保护壳190,所述保护壳190设置于所述指纹传感器芯片110远离所述印制线路板130的一侧。示例性的,保护壳190可以为金属材质,用于保护指纹传感器芯片110免受损坏,且由于金属导电,还能够起到静电保护的作用。

参见图2,所述多条信号传输线150可以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150/1、第二信号传输线150/2、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以及第四信号传输线150/4,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150/1与所述控制芯片120的接地引脚电连接(未示出),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150/2与所述控制芯片120的第一串口通讯引脚电连接(未示出),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与所述控制芯片120的第二串口通讯引脚电连接(未示出),所述第四信号传输线150/4与所述控制芯片120的电源引脚电连接(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多条信号传输线150还包括第五信号传输线 150/5和第六信号传输线150/6,其中,第五信号传输线150/5与触控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第六信号传输线150/6与触控芯片的电源引脚电连接。由于触控芯片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独立存在,功能方面并不存在信号或数据的交互,因此,本实施例图1和图2未示出触控芯片。

图3是沿图2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印制线路板130上设置有多条金属导电线160,各所述信号传输线150分别通过一所述金属导电线160与所述控制芯片120对应的引脚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分析软排线140中信号传输线150与控制芯片120 引脚的连接方式,图3仅示出指纹识别模组的部分结构。在图3中,控制芯片 120的引脚121穿过贯穿印制线路板130的第一孔洞131到达印制线路板130 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焊盘170进行固定。金属导线160与第一孔洞131连接,第一孔洞131内侧有金属涂层,因此,金属导线160能够通过第一孔洞131内侧的金属涂层以及与金属涂层电连接的连接焊盘170与控制芯片120引脚121 电连接。在将软排线140上的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与金属导电线160电连接后,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就能够实现与控制芯片120引脚121的电连接。

参见图2和图3可知,图3所示仅为软排线140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121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软排线140中的第一信号传输线150/1、第二信号传输线150/2和第四信号传输线150/4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的连接方式与图3所示方式可以相同。

图4是沿图3中虚线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印制线路板130上设置有多条金属导电线160以及多个焊点180,每个所述焊点 180通过一金属连接线181与对应的所述金属导电线160电连接,每条所述信号传输线150分别通过一所述金属连接线181以及与该金属连接线181连接的金属导电线160与所述控制芯片120对应的引脚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分析软排线140中信号传输线150与控制芯片120 引脚的连接方式,图4仅示出指纹识别模组的部分结构。在图4中,控制芯片120的引脚121穿过贯穿印制线路板130的第一孔洞131到达印制线路板130 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焊盘170进行固定。金属导线160与第一孔洞131连接,第一孔洞131内侧有金属涂层,因此,金属导线160能够通过第一孔洞131内侧的金属涂层以及与金属涂层电连接的连接焊盘170与控制芯片120引脚121 电连接。在将软排线140上的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经金属连接线181与对应金属导电线160电连接后,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就能够实现与控制芯片120 引脚121的电连接。

图4所示仅为软排线140第三信号传输线150/3与控制芯片120对应121 引脚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软排线140中的第一信号传输线150/1、第二信号传输线150/2和第四信号传输线150/4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的连接方式与图4所示方式可以相同。

参见图2、图3和图4可知,各信号传输线150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的连接结构中,软排线140设置于印制线路板130内,从图2中仅能看到软排线140延伸至印制线路板130外侧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连接线181与焊点180电连接,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软排线140的信号传输线150也可以与焊点180电连接,通过焊点180以及对应的金属连接线181与金属导电线160电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图3和图4仅作为示例对软排线140中信号传输线150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而非对两者连接方式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软排线140中信号传输线150与控制芯片120对应引脚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其他情况。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1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11。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