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在位Active指示灯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390阅读:20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硬盘背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指示硬盘在位的Active指示灯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对存储量要求的不断调高,多硬盘搭载是当今的一大发展方向。硬盘的指示灯主要包括Error指示灯、Locate指示灯及 Active指示灯,Error指示灯指示当前硬盘处于错误状态;Locate 指示灯指示当前硬盘处于选中状态;Active指示灯常亮指示当前硬盘处于在位状态,即硬盘正确插入,Active指示灯闪烁指示当前硬盘处于读写操作状态。

在当前的硬盘背板设计方案中,Active指示灯的在位状态由硬盘的ACTIVITY信号(P11Pin)直接驱动或者经SGPIO解析硬盘状态后输出ACTIVITY信号。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硬盘如SATA接口的机械硬盘、SAS接口的机械硬盘、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及NVMe硬盘等直接输出的或经SGPIO解析的ACTIVITY信号电平不同,这是由硬盘类型决定的,这就导致硬件电路设计时,需要分别设计针对高低电平的硬件点灯电路,同时要保证在硬盘在位和读写操作状态下只有一路能够工作,这就要求在一路上增加低频滤波电路。这种设计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简单、节约成本的硬盘在位Active指示灯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盘在位Active指示灯驱动装置,包括硬盘和Active指示灯,还包括可编程芯片;硬盘的输出端连接可编程芯片的输入端,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Active指示灯。

进一步地,硬盘的Pin4引脚与可编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可编程芯片为CPLD芯片或FPGA芯片。

进一步地,Active指示灯为LED灯。

进一步地,Active指示灯的负极与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电阻,所述调节电阻串联在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端与Active指示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盘在位Active指示灯驱动装置,可编程芯片通过检测硬盘的Pin4引脚IfDet#判断硬盘是否在位,从而实现确定输出电平下Active指示灯的驱动设计。本装置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已有可编程芯片上设计Active指示灯驱动模块,不会增加生产成本;最后基于可编程芯片实现硬盘在位 Active指示灯驱动设计,便于扩充与裁剪,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1-硬盘,2-可编程芯片,3-Active指示灯,R-调节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盘在位Active指示灯驱动装置,包括硬盘1、Active指示灯3和可编程芯片2,硬盘1的输出端连接可编程芯片2的输入端,可编程芯片2的输出端连接Active指示灯3。

在本实施例中,可编程芯片2可选用CPLD芯片或FPGA芯片,同时硬盘1的Pin4引脚与可编程芯片2的输入端连接。Active指示灯 3为LED灯,Active指示灯3的负极与可编程芯片2的输出端连接。本装置还设置有调节电阻R,调节电阻R串联在可编程芯片2的输出端与Active指示灯3之间,用于调节Active指示灯3点亮时的电流大小。

本装置是在已有工程基础上,通过Verilog代码实现基于 CPLD/FPGA芯片的硬盘1在位Active指示灯3驱动实现方法的模块设计;将包含硬盘1在位Active指示灯3驱动的Verilog代码下载到CPLD/FPGA芯片中,实现Active LED的驱动控制。本装置具体工作原理是:将硬盘1输出的Pin4引脚IfDet#作为CPLD/FPGA芯片的输入信号;CPLD/FPGA芯片通过检测IfDet#电平状态输出驱动Active 指示灯电平,当硬盘1不在位时,CPLD/FPGA芯片保持GPIO为1’bz 或1’b1输出,当硬盘1在位时,CPLD/FPGA芯片使GPIO为1’b0 低电平输出从而点亮Active LED;CPLD/FPGA芯片的GPIO连接低电平有效的硬件点灯电路。

按照本实施例设计Active指示灯3驱动的硬件线路,硬件电路中只包含低电平驱动的Active指示灯线路,VCC提供Active指示灯 3点亮时的驱动电压,Active指示灯3一般为绿灯标识,调节电阻R 主要调节Active指示灯点亮时的电流大小,由CPLD/FPGA芯片灌电流与Active指示灯3的亮度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