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式发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61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扩展式发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展式发卡机。



背景技术:

现今,社保局或公安局,都设置有用于自助办理证件申请或办证进度查询等业务的自助终端设备,从而提高了业务办理的便捷性。该自助终端设备具有信息识别功能和操控的功能,却不具有自动发卡的功能,而如果要实现发卡的功能,需要额外采购发卡设备。

但是,现有的发卡设备,其集取卡信息识别以及卡片的存储与发放为一体,无需利用自助终端设备的信息识别和操控功能,而且两者之间也无法连接。因而,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与现有的自助终端设备连接配套的发卡机,用于扩展提高现有自助终端设备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扩展式发卡机,其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能,能与自助终端设备配套连接来进自动发卡,并且自动发卡功能稳定性好,使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展式发卡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发卡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存放卡片的置卡组件和用于进行卡片存取操作的存取组件,所述存取组件连接有用于调整工作位置的运动模组,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处理运行数据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有用于供外接控制设备接入而使两者配套组合实现自动发卡功能的数据接口。

具体地,所述置卡组件包括存卡支架、用于放置待存储卡片的置卡盒和用于定位存储所述卡片的卡匣组,所述置卡盒和所述卡匣组均连接在所述存卡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置卡盒设置在所述卡匣组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存取组件包括发卡器和用于将所述置卡组件内的卡片推送至所述发卡器内的推卡器,所述发卡器和所述推卡器设置在所述置卡组件相对的两侧,且通过支撑板与所述运动模组连接,所述发卡器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卡片内读写信息的读卡器。

具体地,所述发卡器包括用于输送所述卡片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至少设置有两对、且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滚轮组设置有两对,每对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滚轴,所述读卡器设置在两对所述滚轮组之间。

进一步地,两所述滚轮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卡片推顶至所述置卡组件内的顶卡器。

具体地,所述顶卡器包括用于推顶所述卡片的顶针和用于驱动所述顶针往复水平移动的驱动器,所述顶卡器还连接有用于驱使自身整体升降的升降器。

进一步地,所述顶卡器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顶针水平移动范围的限位槽,所述顶针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具体地,所述运动模组包括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扩展式发卡机,存取组件工作性能稳定性好,而运动模组调整存取组件工作位置精度高,在两者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自动发卡的功能。同时,该发卡机还通过设置有处理器和数据接口,从而实现了能够用作独立的外置设备使用,即通过数据接口能够与外接控制设备实现数据连接。这样,结合外接控制设备的信息识别功能和发卡机的自动存取卡功能,两者的配套组合使用,共同实现了自动发卡的功能。而且该扩展式发卡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与不同的外接控制设备连接,实现配套组合使用,应用范围广,同时也提高了与其相连的外接控制设备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式发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式发卡机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扩展式发卡机,包括机壳11,机壳11上开设有发卡口111,待发送的卡片可以从该发卡口111内送出而供取卡人取走。该发卡机的机壳1111内设置有用于存放卡片的置卡组件12和用于进行卡片存取操作的存取组件(图中未标示),而且该存取组件连接有用于调整工作位置的运动模组14,机壳1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处理运行数据的处理器(图中未示出),该处理器由运算组(ARM处理器或者单片机)与运动控制芯片集成。并将处理器连接有用于供外接控制设备接入而使两者配套组合实现自动发卡功能的数据接口15。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外接控制设备自身具备有信息识别的功能,如能够通过身份证或二维码等方式来识别取卡人的身份信息,因而通过将该发卡机设置有数据接口15,便可将外接控制设备的通讯数据线直接连接在该发卡机的数据接口15上,从而使两者之间建立数据通讯连接。这样设置,实际操作时,通过两者间的功能组合,即可先通过外接控制设备来识别取卡人的身份信息,并在信息符合一致时,控制该发卡机将对应的卡片从发卡口111内自动送出。此种通过两者间的功能组合使用,实现了在利用原来的外接控制设备的基础上来达到卡片自动发放的目的。而且,对应的发卡机内的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取卡信息与实际发送的卡片间的信息比对验证,确认所发出的卡片是所需要的卡片,保证自动发卡的准确性。

优选地,该数据接口15可以是USB接口或是RS‐232接口(通讯接口类别型号),用于与外接控制设备进行数据连接。同时,该发卡机的电源部分由独立的接口供电。

具体地,该发卡机通过设置有存取组件和运动模组14,从而在进行卡片存储时,根据处理器的分配控制,使运动模组14能够带动存取组件进行工作位置的调整,然后存取组件将待发放的卡片自动存储在分配的置卡组件12的位置上。而在发卡时,存取组件运动到对应卡片存储的位置处,然后将该卡片从置卡组件12上取走,并从发卡口111内送出而供取卡人取走。通过该发卡机内部各组件的共同配合,实现卡片自动发放的功能,工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准确实现卡片的自动发放,为卡片发放业务的办理带来了方便。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置卡组件12包括存卡支架121、用于放置待存储卡片的置卡盒122和用于定位存储卡片的卡匣组123,而且置卡盒122和卡匣组123均连接在存卡支架121上。该卡匣组123由多个卡匣层叠组合而成,并且每个卡匣内部平行设置有多道卡槽,用于供卡片插入存放,以能够实现存储数张卡片的使用需求。而这样设置,在进行卡片存放时,先将制作好的卡片放置在该置卡盒122内,然后通过运动模组14来带动存取组件运动调整工作位置,完成将置卡盒122内的卡片逐个转移而存储在卡匣组123内,并且对每个卡片的信息和存储位置进行记录,以便后续进行对应取卡操作。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进行将卡片存放在置卡盒122内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操作的,因而,为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采用将置卡盒122设置在卡匣组123的上方。这样,工作人员在将机壳1111打开后,便可进行预存卡片操作,使用方便性好。同时,为了实现置卡盒122内卡片取出的可靠性,在置卡盒122内设置有盖板,并盖压在置卡盒122内最上面的那张卡片上,从而能够对置卡盒122内的各卡片进行挤压,确保能够顺利取卡。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存取组件包括发卡器131和用于将置卡组件12内的卡片推送至发卡器131内的推卡器132,发卡器131和推卡器132设置在置卡组件12相对的两侧,且通过支撑板18与运动模组14连接,发卡器131内设置有用于向卡片内读写信息的读卡器17。通过这样的设置,推卡器132的推杆从一侧插入到置卡组件12内,便能够将其内部的卡片从置卡组件12的另一侧推出而被发卡器131顺利接收,然后通过读卡器17来对卡片进行信息的读写,完成后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具体操作方式为:在进行存卡操作时,启动设备,设备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归零复位,然后在运动模组14的带动下而将推卡器132和发卡器131运动至置卡盒122对应的位置处,此时通过该推卡器132而将对应的卡片推出,并且被发卡器131接收,随后通过读卡器17完成卡片内信息的读写和记录,之后再根据系统的位置分配指令,将发卡器131内的卡片退回并存储在卡匣组123指定的位置处,如此循环操作,直至将置卡盒122内的所有卡片都分配存储完成。而在进行发卡时,先在外接控制设备上识别判断取卡信息,然后使运动模组14带动推卡器132和发卡器131运动到相应的位置处,此时推卡器132伸进卡匣组123内而将对应的卡片推出至发卡器131内,并通过读卡器17来再次识别卡片上的信息,然后与取卡信息进行对比,在信息一致时将卡片输出而能够被输出取走。而如果不一致时,则将卡片送入至废卡盒内,后续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处理。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发卡器131内包括用于输送卡片的滚轮组133,滚轮组133至少设置有两对、且间隔设置。这样,通过滚轮组133的正转,实现将卡片送出。而通过滚轮组133的反转,则实现了将卡片退回存储在卡匣组123内。每对滚轮组133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卡片的长度或者宽度,以便能够实现有效传输卡片。而且滚轮组133设置的个数根据需要传送的距离长度来进行设置,以能够满足传输的需求。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该滚轮组133设置有两对,从而能够节约支制造成本。而且,该每对滚轮组13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滚轴1331。这样,卡片能够夹设在上下滚轴1331之间,实现卡片的顺利输送。同时,将该读卡器17设置在两对滚轮组133之间,从而,当卡片被传输到两个滚轮组133之间后,该读卡器17便可以顺利对卡片内的信息进行读写。而该读卡器17可以是设置在卡片的上放,也可以是卡片的下方。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将卡片退回存储在卡匣组123内操作时,为确保卡片存储的位置能够到位,便在两滚轮组13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卡片推顶至置卡组件12内的顶卡器19。从而通过顶卡器19的推顶,能够推动卡片移动,确保卡片能够存储到位。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顶卡器19包括用于推顶卡片的顶针191和用于驱动顶针191往复水平移动的驱动器(图中未示出),而且顶卡器19还连接有用于驱使自身整体升降的升降器(图中未示出)。这样,初始状态下,顶卡器19位于卡片的下方,而在进行将卡片存储在卡匣组123内操作时,两对滚轮组133反转,并在卡片脱离一个滚轮组133后,通过升降器而使顶卡器19整体上升,随后驱动器驱使顶针191运动,抵顶在卡片一端,直至将卡片推送到位,然后顶针191收回,并整体下降,准备进行下次的推卡工作,如此反复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顶卡器19还包括用于限制顶针191水平移动范围的限位槽192,顶针191插设在限位槽192内。这样,通过该限位槽192的限位,能够避免顶针191过度推顶卡片而造成卡片损坏,并且,在限位槽192的作用下,使顶针191能够上下位平移运动,当顶针191在下位时,卡片能够顺利进入发卡器131,当顶针191在上位时,能够使顶针191将卡片顺利推入卡槽123内。同时,为了实现能够可靠推顶卡片,可将顶针191设置有弯钩,通过该弯钩,能够顺利抵顶卡片,确保推顶卡片操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运动模组14包括导轨161和设置在导轨161上的滑块162,滑块162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支撑板18连接在滑块162上。这样,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滑块162沿着导轨161上下滑动,进而实现推卡器132和发卡器131工作位置的调整。该驱动电机为丝杆步进电机,配合导轨161,实现滑块162的高精度上下运动,运动稳定性好。当然,也可以采用丝杆+直线轴承或者同步带+直线导轨/直线轴承或者直线电机等直线运动机构来进行滑块162位置的调整,同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扩展式发卡机,通过存取组件与运动模组14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自动发卡的功能。而该存取组件工作性能稳定性好,运动模组14调整存取组件工作位置精度高,因而该发卡机具有自动发卡性能稳定、可靠高的优点。并且,还通过设置有处理器和数据接口15,使该发卡机能够用作独立的外置设备使用,即发卡设备和控制设备分开独立设置,而两者之间通过数据接口15来实现数据连接。这样,结合外接控制设备的信息识别功能和发卡机的自动存取卡功能,两者的配套组合,实现了自动发卡的目的。而通过此种设置方式,使该发卡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与不同的外接控制设备连接,实现配套组合使用,应用范围广,同时相应地也提高了与其相连的外接控制设备的使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