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250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式存储系统已经成为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的基础组件,有大量的软件系统和应用基于分布式存储开发和运行,而每一种软件和应用对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的需求。

目前hadoop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是把数据保存到磁盘上,数据存储的寿命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包括:

若干个客户端、三个名字节点、若干个磁盘节点以及蓝光光盘库节点;

所述客户端通过第一路由器连接至网络,所述三个名字节点分与第二路由器连接后接至网络,所述若干个磁盘节点分别通过服务器与第三路由器连接后接至网络,所述蓝光光盘库节点通过SAS线与服务器连接后经过第四路由器接至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名字节点中一个为主名字节点,另外两个为备用名字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为PC机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的数据存储介质多样,数据存储寿命长。由于蓝光光盘不易损坏,抗磁干扰能力强,而且保存寿命比较长,降低了数据存储系统的维护成本。很好的解决了数据存储介质单一和磁盘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Hadoop的蓝光光盘库存储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

若干个客户端101、三个名字节点102、若干个磁盘节点103以及蓝光光盘库节点104;

所述客户端通过第一路由器105连接至网络110,所述三个名字节点与第二路由器106连接后接至网络,所述若干个磁盘节点分别通过服务器107与第三路由器108连接后接至网络,所述蓝光光盘库节点通过SAS线与服务器107连接后经过第四路由器109接至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名字节点中一个为主名字节点,另外两个为备用名字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为PC机服务器。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以名字节点为管理服务器,以普通磁盘服务器和蓝光光盘库为数据节点,构成整体系统。其中,名字节点为三个,一个为主名字节点,另外两个为备用名字节点,保证了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体系统不受到影响。基于hadoop平台结合普通磁盘存储机器和蓝光光盘库实现了分布式存储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普通服务器作为光盘库的管理服务器,完成了把蓝光光盘库作为数据节点的功能。当在既有的hadoop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添加蓝光光盘库节点的时候,不会改变既有的任何数据节点,只需要把蓝光光盘库节点添加到数据存储节点列表中即可。

磁盘节点和名字节点以及蓝光光盘库的管理服务器都可以是普通的PC服务器。蓝光光盘库的管理服务器与蓝光光盘库之间直接通过SAS线连接。客户端、名字节点、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连接,他们之间的数据利用网络协议(TCP/IP)进行传输。

当客户端请求备份数据的时候,名字节点会根据策略选择至少一个磁盘节点和至少一个蓝光光盘库节点作为存储节点通知客户端。磁盘节点和蓝光光盘库节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客户端把数据发送给第一个数据节点,第一个数据节点会把数据发送给后面被选中的数据节点,直到所有被选中的数据节点都保存完成,然后反馈结果给客户端。当客户端读取数据的时候,优先从磁盘节点读取数据,如果所有磁盘节点已经损坏,则从光盘库节点进行读取。

因此,对于数据的存储可以把至少一份数据备份到蓝光光盘库中。对于数据的读取可以从蓝光光盘库中读取数据。与此同时,在磁盘数据节点和光盘库数据节点之间可以相互拷贝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