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00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笔记本盖。



背景技术:

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笔记本盖不紧质量轻、厚度薄,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相比传统的树脂材料,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260905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碳纤维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塑料件,碳纤维壳体由多层碳纤维布层、以及设置在碳纤维布层两侧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层构成。其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将多层碳纤维布层、以及设置在碳纤维布层两侧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层通过模具热成型形成碳纤维壳体;然后将液态的塑料液体通过模具注塑形成塑料件并固接在碳纤维壳体上。

但是,由于采用热固型碳纤维板,通过叠层工艺经单件模具小批量生产,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工艺复杂;由于热固型碳纤维板一次成型后无法再次塑形,一旦报废将不能再次利用,成本很高;此外,热固形碳纤维采用的叠层工艺无法制作出产品所需的卡勾,加强筋等结构,无法满复杂产品的结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盖,其具有产量高、模具成本低和能够制造出复杂的产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盖,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塑料条以用于热压成型为加强筋,所述碳纤维板的背面靠近其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塑料块以用于热压成型为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制造时,将塑料块和塑料条预先设置在碳纤维板的背面,分别对应卡扣和加强筋的位置;在用模具对碳纤维板热压成型的同时,对塑料条和塑料块进行热压,使其成型为卡扣和加强筋的结构;由于采用一次热压即可成型,无需通过注塑,节省了模具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为热塑性碳纤维,所述热塑性碳纤维由PC+50%GF材料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板为热塑性碳纤维,采用玻璃纤维加强的碳纤维塑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同时,散热性比传统的ABS塑料好,且硬度高、耐磨;由于采用热塑性碳纤维,若生产过程出现次品,经加热软化后能够继续使用,节省了原料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条和塑料块为热塑性塑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热塑性塑料,在热压成型后,若产生次品,能够将其从碳纤维板上去除后,重新进行加工,不会导致碳纤维板报废,节约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条和塑料块经加热熔融后粘贴在所述碳纤维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械手上加装电烙铁,辅助定位治具加热,将塑料条和塑料块表面加热融化后,将融化的一面粘贴在碳纤维板上,无需通过注塑,节省了模具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塑料块和塑料条进行热压成型,便于加工出加强筋和卡扣;

2、通过采用可多次加热的热塑性碳纤维板,节约了材料成本;

3、通过一次热压就能同时热压碳纤维板和塑料块,无需注塑,节约了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笔记本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碳纤维板;111、塑料条;112、塑料块;2、上模;3、下模;4、型腔;5、水路;6、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笔记本盖,参照图1,其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碳纤维板11,碳纤维板11由大尺寸的碳纤维板11料条经CNC和水切割机等设备切割为小尺寸的、符合笔记本产品大小的碳纤维板11;碳纤维板11为热塑性碳纤维,由PC+50%GF材料组成。

参照图1,碳纤维板11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塑料条111,塑料条111用于热压成型为加强筋,碳纤维板11的背面靠近其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塑料块112,用于热压后成型为卡扣;塑料块112和塑料条111为热塑性塑料,如ABS等。塑料条111和塑料块112经热熔后,通过机械手上加装电烙铁,辅助定位治具加热,将熔融后的塑料块112和塑料条111粘黏在碳纤维板11上;在使用模具对碳纤维板11热压成型的同时,将卡扣和加强筋也完成塑型;无需通过注塑成型,节省了模具的成本,提高了效率。

笔记本盖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大尺寸的碳纤维板11料条经过CNC或高压水切割机切割为小尺寸的碳纤维板11;

(2)将塑料块112和塑料条111加热,并使其表面融化;

(3)将塑料块112和塑料条111融化后的一面粘黏在热塑性碳纤维板11所需的位置;

(4)将碳纤维板11放入红外线加热炉预热至185至250℃后通过机械手放入模具内;

(5)对模具的水路5中通入180至210℃的高温蒸汽,同时通过电热管辅助加热,使模具快速升温至180至210℃;

(6)模具闭合,通过高压对碳纤维板11热压塑形,并同时对塑料块112和塑料条111热压,形成卡扣和加强筋;

(7)对模具的水路5中通入0至20℃的低温水使模具快速冷却,塑形完成。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模具如图2所示,包括上模2、下模3和位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的型腔4,下模3连接有液压油缸,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壳体1位于型腔4内;上模2和下模3内均设置有水路5,上模2和下模3内还设置有电热管6,热压前,在水路5中通入高温蒸汽或水的同时,电热管6辅助加热,实现快速加热;热压完成后,对水路5中通入低温水,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