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847发布日期:2018-08-24 18:3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屏多为刚性显示屏,无法弯曲绕折,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面板、偏光元件、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控层、所述偏光元件和所述柔性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偏光元件包括线偏光层和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采用的柔性面板、偏光元件、触控层及显示面板均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使得触控显示模组具有可弯折的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中的偏光元件具有消除反射外界的环境光的功能,可提升触控显示模组的对比度,优化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导电层。

导电层可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为单层导电层,所述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面板的第一表面,所述单层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导电层设置在靠近柔性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对用户的触控检测更加灵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为单层导电层,所述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单层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单层导电层设置在基材的第二表面上,第二表面与柔性面板的距离较远,因此将单层导电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可以对单层导电层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面板的第一表面,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条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多条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和多条架桥电极,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绝缘体;多条所述第一电极和多条所述第二电极纵横交错,每条所述第一电极连续不间断,每条所述第二电极在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一电极的交错处断开并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不导通;每条所述架桥电极将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的断开处导通;所述绝缘体将所述架桥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

导电层为单层架桥结构可以使得触控层的厚度较小,进一步使得触控显示模组的厚度也较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面板的第一表面和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导电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纵横交错。

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以检测用户的多点触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包括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基材、所述第一基材、所述偏光元件和所述柔性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基材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面板的顶面;所述导电层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在所述顶面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相互垂直。

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以检测用户的多点触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胶黏层,所述柔性面板、所述偏光元件、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显示面板相邻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胶黏层粘接。

将触控显示模组的各层通过胶黏层粘接起来可以稳固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胶黏层,所述柔性面板、所述偏光元件、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相邻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胶黏层粘接。

将触控显示模组的各层通过胶黏层粘接起来可以稳固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和底壁。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的触控显示模组采用的柔性面板、偏光元件、触控层及显示面板均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使得触控显示模组具有可弯折的特性,进一步地使得电子装置也具有可弯折的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偏光元件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导电层的线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导电层的线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导电层的线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100包括柔性面板10、偏光元件20、触控层30和显示面板40。其中,沿显示面板40的出光方向,显示面板40、触控层30、偏光元件20和柔性面板10依次层叠设置。偏光元件20包括线偏光层21和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

具体地,柔性面板10可对触控显示模组100起到保护作用。柔性面板10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中的至少一种。也即是说,柔性面板10可以采用PI、PMMA、PC或PET中任意一种的单一塑料材质制成,或者,柔性面板10也可以采用复合塑料制成,复合塑料可以是PI和PMMA二者、PC和PET二者等,也可以是PI、PMMA及PC三者、PMMA、PC和PET三者、或PI、PMMA、PC和PET四者等。其中,PI、PMMA、PC或PET均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和机械性能,使用上述材料制作柔性面板10不仅可以满足触控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功能,还可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优选地,柔性面板10可采用PI制成。PI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能,其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PI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满足触控显示模组100对耐高温、耐磨损和耐弯曲的需求。另外,柔性面板1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0μm至300μm。可以理解,柔性面板10的厚度处于20μm至300μm较为适中。否则,若柔性面板10的厚度过(如小于20μm)小,柔性面板10可能无法起到较好的保护触控显示模组100的作用;若柔性面板10的厚度过大(如大于300μm),则导致整个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厚度也增大,影响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美观性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显示面板40可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包括阴极、阳极、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在给OLED显示屏施加偏压时,阴极注入电子,阳极注入空穴,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在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内以碰撞波的形式传输,并在发光层内复合,从而激发发光分层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OLED显示屏具有自发光的特性,相较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来说,OLED显示屏无需背光源和液晶层,因此,OLED显示屏的厚度较薄。另外,OLED显示屏的自发光特性使得OLED显示屏在暗画面时的功耗远低于LCD显示器的恒定背光功耗,拥有节能的特性。此外,OLED显示屏还具有可绕曲、不易碎裂的特性,可以满足触控显示模组100对耐弯折的需求。

触控显示模组100中的偏光元件20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外界的反射光。具体地,请结合图2,偏光元件20包括线偏光层21和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当显示面板40采用OLED显示屏时,由于OLED显示屏的阴极一般为金属制成,会反射照射到显示面板40上的环境光,影响触控显示模组100的显示。为消除反射的环境光对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影响,可以在显示面板40的出光方向上设置包括线偏光层21和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的偏光元件20。其中,环境光经过线偏光层21后,环境光仅剩一半的线性偏振,而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可将线性偏振的环境光转换至圆偏振光(左旋光)。当圆偏振光被显示面板40的阴极反射后会形成正交的圆偏振光(右旋光),如此再经过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后,最终的偏光呈现与线偏光层21的透过轴垂直的偏振,无法再出光,环境光就被阻隔在偏光元件20内,从而提升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对比度。

偏光元件20中的线偏光层21可为TAC/PVA/TAC结构。其中,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对PVA进行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PVA进行延伸,以使PVA吸收二向色性染料形成偏振性能。三醋酸纤维素酯(Triacetyl-celllulose,TAC)具有光学均匀性和良好的透光性,在PVA层的两个相背的表面设置TAC层可对PVA层起保护作用,防止PVA层因吸水、褪色而丧失偏光性能。线偏光层21也可采用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制成。COP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机械性和耐热性,COP经过一定的拉伸处理后可具备偏光功能。偏光元件20中的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延迟层23也可采用COP材料制成。其中,偏光元件20的厚度可为20μm至100μm,例如,偏光元件20的厚度可为20μm、37μm、60.5μm、86μm、90μm、100μm等。可以理解,偏光元件20的厚度处于20μm至100μm较为适中。否则,一方面,若偏光元件20的厚度过(如小于20μm)小,对偏光元件20的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制造工艺可能较为复杂,增加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若柔性面板10的厚度过大(如大于100μm),则导致整个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厚度也增大,影响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美观性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100采用的柔性面板10、偏光元件20、触控层30及显示面板40均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有可弯折的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组100中的偏光元件20具有反射外界的环境光的功能,可提升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对比度,优化触控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性能。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层30包括基材301和设置在基材301上的导电层303,导电层303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基材301作为衬底,导电层303集成在基材301上。基材301的材料可采用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的COP。导电层303的材料可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纳米银丝、金属银线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氧化铟锡、纳米银丝、金属银线均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及导电性能,可在实现检测用户触控的功能的同时不对显示面板40的出光光路进行遮挡。

导电层303可通过多种制造工艺集成在基材301上。例如,将导电材料(如ITO等)通过镀膜方式镀制在基材301上,再对镀制有导电材料的基材301进行蚀刻以得到导电层303;或者,在基材301上涂布纳米银丝或金属银线,再利用激光镭射或湿法蚀刻对涂布有纳米银丝或金属银线的基材301进行蚀刻以得到导电层303;或者,利用压印胶将基材301压出凹槽结构,再向凹槽结构中填充导电金属以得到导电层303等。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电层303可为单层导电层33,其厚度可取0.5μm至5μm,例如,单层导电层33的厚度可为0.5μm、1.2μm、3μm、4.6μm、5μm等。此时基材301包括朝向柔性面板10的第一表面311,单层导电层33设置在第一表面311上。单层导电层33具有多个电极331。每个电极331均通过导线70连接到处理芯片60。用户的手指触控触控显示模组100时,触控位置上的电极331相对于地的自电容发生变化,导致电极331的输出信号也发生变化。处理芯片60扫描各个电极331后即可得到各个电极331的输出信号,通过分析各个电极331的输出信号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出用户的触控位置。单层导电层33设置在靠近柔性面板10(也即靠近用户)的第一表面311上,对用户的触控检测更加灵敏。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03可为单层导电层33,其厚度可取0.5μm至5μm,例如,单层导电层33的厚度可为0.5μm、1.2μm、3μm、4.6μm、5μm等。基材301包括朝向显示面板40的第二表面312,第二表面312与第一表面311相背。单层导电层33设置在第二表面312上。单层导电层33具有多个电极331。每个电极331均通过导线70连接到处理芯片60。用户的手指触控触控显示模组100时,触控位置上的电极331相对于地的自电容发生变化,导致电极331的输出信号也发生变化。处理芯片60扫描各个电极331后即可得到各个电极331的输出信号,通过分析各个电极331的输出信号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出用户的触控位置。单层导电层33设置在基材301的第二表面312上,第二表面312与柔性面板10的距离较远,因此将单层导电层33设置在第二表面312上可以对单层导电层33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03可为单层架桥结构。基材301包括朝向柔性面板10的第一表面311。具体地,导电层303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34、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35和多条架桥电极36。触控层30还包括绝缘体305。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的厚度的取值可为0.5μm至5μm,例如,第一电极24的厚度可为0.5μm、1.7μm、2.6μm、3.3μm、4μm、5μm等,第二电极24的厚度可为0.5μm、1μm、2.4μm、3μm、4.4μm、5μm等架桥电极36的厚度可为10nm至100nm,例如,架桥电极36的厚度可为10nm、29nm、43nm、68.3nm、88nm、90.2nm、100nm等;绝缘体305的材料可为透明光阻或绝缘黄油等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绝缘性的有机材料,绝缘体305可采用丝印或黄光制程等方式进行制作。多条第一电极34和多条第二电极35均设置在第一表面上312,多条第一电极34和多条第二电极35纵横交错。其中,如图7所示,多条第一电极34和多条第二电极35纵横交错指的是多条第一电极34与多条第二电极35相互垂直交错,即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的夹角为9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一电极34与多条第二电极35纵横交错还可以是多条第一电极34与多条第二电极35相互倾斜交错。每条第一电极34连续不间断,每条第二电极35在与对应的多条第一电极34的交错处断开并与对应的多条第一电极34不导通。每条架桥电极36将对应的第二电极35的断开处导通,绝缘体305将架桥电极36和第一电极34绝缘。单层架桥结构的导电层303中的多条第一电极34作为驱动电极,多条第二电极35作为感应电极,每一条第一电极34和每一条第二电极35均通过导线连接至处理芯片60。使用时,对每一条第一电极34分时施加驱动电压,并在每一条第一电极34施加有驱动电压时扫描该第一电极34的输出信号、同时依次扫描多条第二电极35以得到多个输出信号。在用户触控触控显示模组100时,触控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的输出信号会发生变化,如此,即可判断出用户的触控位置。导电层303为单层架桥结构可以使得触控层30的厚度较小,进一步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厚度也较小。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03的结构可为多层结构。此时基材301包括朝向柔性面板10的第一表面311和朝向显示面板40的第二表面312。多层结构的导电层303包括第一导电层37和第二导电层38。第一导电层37和第二导电层38的厚度的取值可为0.5μm至5μm,例如,第一导电层37的厚度可为0.5μm、1.7μm、2.6μm、3.3μm、4μm、5μm等,第二导电层38的厚度可为0.5μm、1μm、2.4μm、3μm、4.4μm、5μm等。第一导电层37设置在第一表面311上,第二导电层38设置在第二表面312上。第一导电层37由多条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371组成,第二导电层38由多条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381组成。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纵横交错。其中,如图9所示,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纵横交错指的是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相互垂直交错,即第一电极371与第二电极381的夹角为9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纵横交错还可以是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相互倾斜交错。具体地,多条第一电极371作为感应电极,多条第二电极381作为驱动电极,每一条第一电极371和每一条第二电极381均通过导线70连接至处理芯片60。使用时,对每一条第二电极381分时施加驱动电压,并在每一条第二电极381施加有驱动电压时扫描该第二电极381的输出信号、同时依次扫描多条第一电极371以得到多个输出信号。在用户触控触控显示模组100时,触控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71和第二电极381相交处的互电容产生变化,导致第一电极371和第二电极381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如此,即可判断出用户的触控位置。多层结构的导电层303可以检测用户的多点触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03的结构可为多层结构。此时基材301包括第一基材31和第二基材32,第一基材31包括朝向柔性面板10的上表面313,第二基材32包括朝向柔性面板10的顶面321。沿显示面板40的出光方向,显示面板40、第二基材32、第一基材31、偏光元件20和柔性面板10依次层叠设置。多层结构的导电层303包括第一导电层37和第二导电层38。第一导电层37和第二导电层38的厚度的取值可为0.5μm至5μm,例如,第一导电层37的厚度可为0.5μm、1.7μm、2.6μm、3.3μm、4μm、5μm等,第二导电层38的厚度可为0.5μm、1μm、2.4μm、3μm、4.4μm、5μm等。第一导电层37设置在上表面313上,第二导电层38设置在顶面321上。第一导电层37包括多条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371,第二导电层38包括多条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381。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纵横交错。其中,如图9所示,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纵横交错指的是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相互垂直交错,即第一电极371与第二电极381的夹角为9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纵横交错还可以是多条第一电极371与多条第二电极381在空间上相互倾斜交错。具体地,多条第一电极371作为感应电极,多条第二电极381作为驱动电极,每一条第一电极371和每一条第二电极均381通过导线70连接至处理芯片60。使用时,对每一条第二电极381分时施加驱动电压,并在每一条第二电极381施加有驱动电压时扫描该第二电极381的输出信号、同时依次扫描多条第一电极371以得到多个输出信号。在用户触控触控显示模组100时,触控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71和第二电极381相交处的互电容产生变化,导致第一电极371和第二电极381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如此,即可判断出用户的触控位置。多层结构的导电层303可以检测用户的多点触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再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组100包括胶黏层50。柔性面板10、偏光元件20、触控层30和显示面板40相邻两者之间通过胶黏层50粘接。也即是说,柔性面板10与偏光元件20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偏光元件20与触控层30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触控层30和显示面板40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如此,将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各层通过胶黏层50粘接起来可以稳固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结构。胶黏层50的厚度可取10μm至100μm,例如,胶黏层50的厚度可为10μm、30μm、59μm、71μm、82.2μm、93.5μm、100μm等。胶黏层50的材料可采用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压敏黏合剂(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无影胶(Ultraviolet Rays,UV)中的任意一种。OCA、OCR、PSA和UV胶均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柔韧性,可以满足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可绕折的需求,同时不会遮挡显示面板40的出光光路。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胶黏层50的材料采用OCA。

请再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组100包括胶黏层50。柔性面板10、偏光元件20、第一基材31、第二基材32和显示面板40相邻两者之间通过胶黏层50粘接。也即是说,柔性面板10与偏光元件20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偏光元件20与第一基材31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第一基材31与第二基材32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第二基材32和显示面板40之间通过胶黏层50进行粘接。如此,将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各层通过胶黏层50粘接起来可以稳固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结构。胶黏层50的材料可采用OCA、OCR、PSA和UV胶中的任意一种。OCA、OCR、PSA和UV胶均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柔韧性,可以满足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可绕折的需求,同时不会遮挡显示面板40的出光光路。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胶黏层50的材料采用OCA。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0。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20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100。壳体200包括顶壁201和底壁203。触控显示模组100连接顶壁201和底壁203。

具体地,例如,电子装置1000为手表时,顶壁201和底壁203可为手表的可扣接的两端。电子装置1000为手机时,顶壁201和底壁203为手机竖屏放置(用户面对触控显示模组100)时,屏幕上方的部分即为手机的顶壁201,屏幕下方的部分即为手机的底壁203。

电子装置1000中的触控显示模组100采用的柔性面板10、偏光元件20、触控层30及显示面板40均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有可弯折的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触控显示模组100中的偏光元件20具有反射外界的环境光的功能,可提升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对比度,优化触控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性能。此外,电子装置1000具有可弯折的特性,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