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组件和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6783发布日期:2018-06-30 06:0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屏幕组件和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如手机、平板、穿戴设备所采用的触摸屏均是采用外挂式连接指纹模组来实现触摸屏指纹识别功能,但是,如图1所示,因指纹模组10’外形结构限制,使指纹模组10’只能限制在终端1’的透明视窗20’外的固定区域内,例如:设置在触摸屏按键30’区位置或者触摸屏背面固定位置。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指纹识别概念的普及,用户在追求大占比屏的同时,对触摸屏面内指纹识别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现有指纹识别方案在触摸屏下方按键位置贴附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功能限制在该区域内,无法实现面内视窗区指纹识别功能,影响用户对使用体验,同时,也使得触摸屏下端边框较大,无法有效的提高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屏幕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屏幕组件,用于终端,终端设置有主板,屏幕组件包括:液晶显示器;识别组件,位于液晶显示器之上,识别组件设置有触控接收电极层、指纹接收电极层及驱动电极层,指纹接收电极层位于触控接收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之间;其中,驱动电极层具有触控驱动功能和指纹驱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屏幕组件包括:液晶显示器和识别组件。通过在识别组件设置触控接收电极层、指纹接收电极层及驱动电极层,使得通过用户手指与屏幕组件接触产生的触控接收电极层、指纹接收电极层及驱动电极层的电容值的变化来实现屏幕组件具有指纹识别、触控及显示的功能的同时减小了屏幕组件的整体厚度和材料的投入,降低了产品重量及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进一步地,识别组件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指纹识别装置的外形结构的限制,致使指纹识别装置只能安装在终端固定区域的限制的问题,便于终端的其他部件的位置的合理布局,同时为终端的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基础,进而能够实现在终端上取消无法显示的边缘区域,提升了终端的占屏比,增强了产品的美观性及可视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屏幕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电极层设置有触控驱动电极层和指纹驱动电极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极层设置有触控驱动电极层和指纹驱动电极层,触控驱动电极层与触控接收电极层相配合,指纹驱动电极层与指纹接收电极层相配合,以达到屏幕组件具有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功能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屏幕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指纹接收电极层和指纹驱动电极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柔性电路板,使之连接指纹接收电极层和指纹驱动电极层,进而实现屏幕组件与终端的连接,保证整体结构的连接性;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具有重量轻及厚度薄等优点,降低了对终端内部空间的占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主板的第二连接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柔性电路板和主板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屏幕组件与主板的连接,且该结构设置便于后续的拆卸及维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电极层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电极层为一体式结构,使得驱动电极层同时具有触控驱动功能和指纹驱动功能,进而便于与触控接收电极层、指纹接收电极层相配合,以实现屏幕组件的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的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屏幕组件还包括:保护盖板,位于识别组件之上,与液晶显示器相对而设。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护盖板,使之位于识别组件之上,对识别组件进行保护,降低识别组件因外力作用而发生划损及折损的概率,延长了识别组件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保护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护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在保证保护盖板的美观性及可视性的情况下,增强了保护盖板的强度、承载能力,同时增强了保护盖板的自身抗风压性及冲击性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保护盖板包括: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护盖板设置有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区以及用于显示信息的透明视窗区,进而使得屏幕组件同时具有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部分重合或全部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设置为部分重合,降低屏幕组件的加工难度与生产成本;或将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设置为全部重合,进而实现终端的全屏幕指纹识别,提升终端的功能性以及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屏幕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因此具有上述屏幕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终端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终端,10’指纹模组,20’透明视窗,30’按键;

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屏幕组件,10液晶显示器,20识别组件,202触控接收电极层,204指纹接收电极层,206驱动电极层,30保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屏幕组件1和终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屏幕组件1,用于终端,终端设置有主板,屏幕组件1包括:液晶显示器10;识别组件20,位于液晶显示器10之上,识别组件20设置有触控接收电极层202、指纹接收电极层204及驱动电极层206,指纹接收电极层204位于触控接收电极层202和驱动电极层206之间;其中,驱动电极层206具有触控驱动功能和指纹驱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屏幕组件1包括:液晶显示器10和识别组件20。通过在识别组件20设置触控接收电极层202、指纹接收电极层204及驱动电极层206,使得通过用户手指与屏幕组件1接触产生的触控接收电极层202、指纹接收电极层204及驱动电极层206的电容值的变化来实现屏幕组件1具有指纹识别、触控及显示的功能的同时减小了屏幕组件1的整体厚度和材料的投入,降低了产品重量及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进一步地,识别组件20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指纹识别装置的外形结构的限制,致使指纹识别装置只能安装在终端固定区域的限制的问题,便于终端的其他部件的位置的合理布局,同时为终端的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基础,进而能够实现在终端上取消无法显示的边缘区域,提升了终端的占屏比,增强了产品的美观性及可视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电极层206设置有触控驱动电极层206和指纹驱动电极层206。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电极层206设置有触控驱动电极层206和指纹驱动电极层206,触控驱动电极层206与触控接收电极层202相配合,指纹驱动电极层206与指纹接收电极层204相配合,以达到屏幕组件1具有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功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屏幕组件1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指纹接收电极层204和指纹驱动电极层20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柔性电路板,使之连接指纹接收电极层204和指纹驱动电极层206,进而实现屏幕组件1与终端的连接,保证整体结构的连接性;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具有重量轻及厚度薄等优点,降低了对终端内部空间的占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主板的第二连接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柔性电路板和主板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屏幕组件1与主板的连接,且该结构设置便于后续的拆卸及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电极层206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电极层206为一体式结构,使得驱动电极层206同时具有触控驱动功能和指纹驱动功能,进而便于与触控接收电极层202、指纹接收电极层204相配合,以实现屏幕组件1的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屏幕组件1还包括:保护盖板30,位于识别组件20之上,与液晶显示器10相对而设。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保护盖板30,使之位于识别组件20之上,对识别组件20进行保护,降低识别组件20因外力作用而发生划损及折损的概率,延长了识别组件20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护盖板30为钢化玻璃盖板。

在该实施例中,保护盖板30为钢化玻璃盖板,在保证保护盖板30的美观性及可视性的情况下,增强了保护盖板30的强度、承载能力,同时增强了保护盖板30的自身抗风压性及冲击性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保护盖板30包括: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

在该实施例中,保护盖板30设置有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区以及用于显示信息的透明视窗区,进而使得屏幕组件1同时具有显示、触控及指纹识别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部分重合或全部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设置为部分重合,降低屏幕组件1的加工难度与生产成本;或将指纹识别区与透明视窗区设置为全部重合,进而实现终端的全屏幕指纹识别,提升终端的功能性以及用户的操作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屏幕组件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屏幕组件1,因此具有上述屏幕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