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还书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268发布日期:2018-08-07 23:5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还书柜。



背景技术:

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特别是大型图书馆藏书丰富、数量庞大,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备受读者的青睐。但是多校区、多分馆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特别是图书归还上存在着较多的麻烦。

传统的图书归还的方式是设置人工服务台归还图书,但这种还书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存在着出错率高、高作效率低的缺陷。

有的图书馆已使用24小时自助还书机,但使用该设备进行还书时,需要随身携带借书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还需要进行还书流程操作,容易存在书籍还错的问题,还书效率低。

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其包括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个部分。

RFID技术运用于图书馆还书设备,有助于实现高效、自动化的还书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卫星还书柜,既能够避免图书误还,又简化了还书流程,是一款高性能的自动化还书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卫星还书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

还书箱:用于存放图书,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

还书平台:设置于所述还书箱上方,其内部设置有RFID天线,用于读取图书上的标签,图书上设置有用于表示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的RFID标签;

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还书平台后方;其包括升降门和传送带,所述升降门上设置有压力感应模块,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还书箱连通;

一体机:设置于所述还书平台上方,并内嵌于所述主体内;

所述主体内部还设有RFID阅读器,所述RFID天线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一体机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一体机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将图书通过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至所述还书箱中。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还书箱的前后左右四面各设置有取书门,所述取书门上设置有门锁。

进一步地,所述还书箱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滚轮,所述滚轮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还书箱可通过滚轮方便地从主体下部拉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1.5寸静音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主体底部四角固定连接,移动轮带有刹车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为3寸静音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模块化电池组。

进一步地,所述还书平台上方覆有亚克力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板。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机设有10.1寸触摸式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卫星还书柜,使用RFID技术,在图书上设置RFID标签,在卫星还书柜上设置RFID天线和RFID阅读器,通过图书电子标签的读取,可自动判断是否为本馆图书,配合传送机构,快捷地实现了还书动作,简化了还书流程,提高了还书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卫星还书柜,使用RFID技术并配合传送机构,还能够实现自行判断图书状态的功能,对不符合要求的非本馆图书自动归还,能够有效避免图书误还,提高了还书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卫星还书柜,在升降门上设置压力感应模块,有效防止夹手,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主体;2-还书箱;3-还书平台;4-传送机构;41-升降门;5-一体机;6-取书门;7-门锁;8-滚轮;9-移动轮;10-电源固定板;11-电源开关插座;12-网口;13-USB转换口;14-亚克力板;15-亚克力书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卫星还书柜,该卫星还书柜包括如图1-5中主体1,主体1设置有:

还书箱2:用于存放图书,设置于主体1的下部;

还书平台3:设置于还书箱2上方,其内部设置有RFID天线,用于读取图书上的标签,图书上设置有用于表示该图书的图书信息的RFID标签;

传送机构4:设置于还书平台3后方;其包括升降门41和传送带,升降门41上设置有压力感应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可感应升降门41所受压力,防止夹手,本实用新型中升降门41防止夹手的功能具体是采用电梯门防止夹手的原理;传送带与还书箱2连通,用于将还书平台3的书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还书箱2中;

一体机5:设置于还书平台3上方,并内嵌于主体1内;

主体1内部还设有RFID阅读器,RFID天线与RFID阅读器连接,RFID天线识别RFID标签并将识别得到的信息发送给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与一体机5连接进行数据交互,一体机5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将图书通过传送机构4传送至还书箱2中。若RFID天线识别到本馆图书时,控制机构控制升降门41升起,传送带将图书传送至还书箱2中;若RFID天线识别到非本馆图书时,则升降门41不升起。

进一步地,还书箱2的前后左右四面各设置有取书门6,取书门6上设置有门锁7;该设置能够实现从多个方向打开还书箱2,具有灵活性。

进一步地,还书箱2的底部设置有4个滚轮8,滚轮8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滚轮8可通过该升降装置实现不使用时升起使滚轮8高于水平地面,避免磨损,使用时降下使滚轮8接触水平地面,还书箱2可通过滚轮8方便地从主体1下部拉出;在本实施例中,滚轮8优选为1.5寸静音轮,更进一步地,滚轮8优选为1.5寸万向静音轮。

进一步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9,移动轮9与主体1底部四角焊接固定连接,移动轮9带有刹车装置,避免还书柜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轮9优选为3寸静音轮,更进一步地,移动轮9优选为3寸万向静音轮。

进一步地,主体1内部设置有模块化电池组。在主体1的背面设有电源固定板10,电源固定板10上开设有电源开关插座11、网口12和USB转换口13。

进一步地,还书平台3上方覆有亚克力板14;亚克力板14上书写“请将需要归还的图书放入传送带”用作提示信息,同时亚克力板14具有保护还书平台3的作用,避免多次还书操作将还书平台3磨损,从而影响RFID天线的识别效果。

进一步地,升降门41为矩形升降门41,其设置于还书平台3的后方,且正对还书平台3,当图书被放置于还书平台3上方时,图书中的RFID标签被识别,RFID天线将识别而得的信息发送给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将数据传输给一体机,进而一体机内的控制机构控制升降门41的升降;具体地,升降门41及传送带组成的传送机构4为PLC升降门41传送机构4,升降门41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板;升降门41的上方设有亚克力书签板15,亚克力书签板15上书写“注意夹手”用作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一体机5设有10.1寸触摸式显示屏,用于人机交互。

一体机5的外部设有整体钣金壳;一体机5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指示还书状态;一体机5上还设有语音装置,用于提示还书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卫星还书柜在使用时,如果要还书,读者直接将待还图书放置于还书平台3上方,内置RFID天线对图书进行识别,若识别为本馆图书时,升降门41升起,读者将图书推送至升降门41内的传送带上,传送机构的传送带将图书传送至还书箱中,升降门41下降,系统提示还书动作完成;若识别为非本馆图书时,升降门41不升起,系统提示非本馆图书,从而实现对非本馆图书自助退还动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卫星还书柜能够阻性判断图书状态,实现对本馆图书的快速还书动作,以及对非本馆图书的自助退还动作,操作方便,高效快捷,显著地提高了还书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防夹手装置,安全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