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方法、提供商服务器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1130发布日期:2019-09-03 22:3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方法、提供商服务器以及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方法、提供商服务器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有员工可以在发工资日之前提取已完成的工作量的一定金额的预支工资制度。通过利用预支工资制度,对于雇佣的企业而言,可以降低从业员工的辞职率,此外,员工也可以将该一定金额用于紧急费用等,因此,尤其能够提高打工、兼职等员工的利用率。

由东京都民银行股份公司作为银行服务的一环而提供的“预支工资制度”(非专利文献1),如果企业导入“预支工资制度”,则该企业所属的员工可以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简单的进行“预支工资制度”的申请。而且,如果利用“预支工资制度”,则最短在次日即可转账到员工的领取工资用银行账户,另一方面,在发工资日,将从工资中扣除已利用“预支工资制度”的部分后的金额转入银行账户。

由银行电脑实现的所述“预支工资制度”的工资预支制度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银行计算机具有处理装置、存储装置以及数据输入接口。然后,基于由员工(劳动者)通过数据输入接口发送的必要数据,处理装置参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文件(劳动数据管理文件、工资数据管理文件,资金数据管理文件)执行转账处理,基于员工的工作实绩将可支付的工资金额转账到员工的工资转账账户。据此,可以在员工希望的任意时点执行支付不超出基于工作实绩的可支付的工资金额。即,可以以员工希望的形式对员工预先支付工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第2004-26536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东京都民银行股份公司、“预支”、“online”、东京都民银行股份公司、“平成28年11月11日检索”、网址“url:http://www.tominbank.co.jp/for_hojin/maekyu/”。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由银行电脑所实现的预支工资服务,会产生用于导入到企业和运用的成本,此外,企业必须准备委托保管金。此外,员工从进行预付工资申请到转账到银行账户,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还存在当初不申请就不能够利用的不方便的方面。因此,为了实现如预支工资服务的用于对应在发工资日前的员工的资金需求的服务,期望出现一种员工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为了实现用于对应在发工资日前的员工的资金需求的服务,从而提供的一种员工方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方法、提供商服务器以及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构成把握本发明。

(1)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银行服务器,其管理由所述企业向所述员工进行工资转账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2)在上述(1)的构成中,其中,当所规定的期间内,对于同一的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的情况时,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中止从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超出所述可借款金额范围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

(3)在上述(1)或者(2)的构成中,其中,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资金范围是根据与所述企业的信用相关的企业信用信息而设定的;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包含企业信用管理单元,其管理所述企业信用信息。

(4)在上述(1)-(3)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包含:使用费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所转移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算出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请求单元,其向所述企业或者所述员工请求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

(5)在上述(1)-(4)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进一步具有员工终端,其经由所述网络连接,并由所述员工操作,发送以自动或者手动进行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的选择信息;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考勤数据获取单元,其接收所述考勤数据;当考勤数据获取单元接收到新的所述考勤数据时,所述计算单元算出对所述员工的新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该新的可借款金额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使所述管理账户所管理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增加;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所述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当从所述员工终端预先发送的所述选择信息指示为自动进行的情况时,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在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增加的时点,在增加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范围内,使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所述管理账户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

(6)在上述(5)的构成中,其中,其中,当所述员工终端发送以自动进行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发送信息的情况时,还发送是以固定金额进行还是以变动率下变动的金额进行将由所述员工预先设定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的信息,当所述信息指示以固定金额进行的情况时,并且所述固定金额低于增加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情况时,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固定金额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当增加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低于所述固定金额的情况时,将增加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当所述信息指示以变动率下变动的金额进行的情况时,将增加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乘以所述变动率而得到的部分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

(7)在上述(5)或者(6)的构成中,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在所述考勤数据获取单元接收到所述考勤数据的时点,算出对所述员工的新的可借款金额。

(8)在上述(5)-(7)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其中,当从所述员工终端预先发送的所述选择信息选择为以手动进行的情况时,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在从所述员工终端接收到将所规定金额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指示信息的时点,进行将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的与所述转移指示信息的所规定金额对应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

(9)在上述(1)-(8)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扣除数据生成单元,其在所述企业的工资决算日、对应于所述企业的个别决算日、以及所有企业的共通决算日的时点,将所述管理账户中剩余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进行重置,生成对应于由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金额作为工资扣除数据;所述企业服务器从所述扣除数据生成单元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获取所述工资扣除数据,对所述银行服务器要求执行转账金额的转账处理,其中,所述转账金额是从基于所述员工的考勤管理算出的工资金额中扣除对应于所述工资扣除数据的借款金额后的金额。

(10)在上述(1)-(3)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其中,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在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时,减去对应于转移处理手续费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然后再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

(11)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银行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卡结算用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2)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电子货币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将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储值到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储值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3)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虚拟货币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虚拟货币的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虚拟货币的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虚拟货币的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4)在上述(1)-(13)的任意一个的构成中,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包含垫付资金筹措单元,其以包含经由所述网络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送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信息和所述垫付资金的提供信息的众筹,从而筹措所述垫付资金。

(15)本发明的提供商服务器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银行服务器,其管理由所述企业向所述员工进行工资转账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6)本发明的提供商服务器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银行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卡结算用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7)本发明的提供商服务器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电子货币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将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储值到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员工的电子货币储值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8)本发明的提供商服务器是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虚拟货币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虚拟货币的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其进行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虚拟货币的账户的转移处理;以及输出手段,其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虚拟货币的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19)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是一种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所述每个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银行服务器,其管理由所述企业向所述员工进行工资转账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执行如下步骤: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的步骤,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步骤;以及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的步骤;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20)本发明的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是一种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每个所述员工的利用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以及银行服务器,其管理由所述企业向所述员工进行工资转账的银行账户;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使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电脑,执行如下的程序:基于所述利用限额和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且,使对应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的程序,其中,所述垫付资金由提供商代替所述企业垫付;以及使所述管理账户的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程序;以及通过从所述管理账户向所述银行账户转移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而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的程序;并且,使对同一所述企业的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总额不超出由所述提供商所设定的对所述企业的可借款金额范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为了实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员工方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方法、提供商服务器以及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现本发明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的商业模式中,着眼于数据流程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顺序图。

图3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4是表示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商业模式中,着眼于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流程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提供商服务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用于说明存储于存储单元的数据构造、以及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中收发的数据构造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提供商服务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提供商服务器的资金需求对应合计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员工终端的画面转换图。

图10(a)是表示主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b)是表示支付切换画面的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顺序图。

图12是表示员工终端的画面转换图。

图13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4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5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6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7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8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19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决算日的关系的示图。

图20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企业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21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企业额度设定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用于说明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企业管理画面的示图。

图23是表示用于说明实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的商业模式的引用图。

图24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25是表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顺序图。

图26是表示提供商服务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7是表示存储单元的数据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8是表示提供商服务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员工终端的画面转换图。

图30是表示主画面和储值切换画面的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1是表示用于说明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中,员工可以利用的应用程序的引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都是用于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整个说明中,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共通构成)

如图1所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参见图4)是向企业1所属的员工4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系统。

如图4所示,其经由网络60连接用于管理员工4的借款实绩金额和对员工4的借款限额的企业服务器器10、用于管理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考勤服务器11、以及用于管理员工4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帐户30a(参见图1)的提供商服务器20。

提供商服务器20具有:可借款金额计算单元,其基于由企业服务器10管理的借款限额和由考勤服务器11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转移处理装置,其将管理账户30a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范围内将对应于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管理账户30a;以及输出手段,其将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输出到企业服务器10。

企业服务器10使来自提供商服务器20的借款金额反映在借款实绩金额,根据借款实绩金额算出借款限额。

此外,优选提供商服务器20进一步包含企业信用管理单元,其管理与企业1的信用相关的企业信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可借款金额计算单元进一步基于企业信用信息算出可借款金额。

此外,优选提供商服务器20进一步包含使用费计算单元,其根据转移处理装置所转移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算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以及请求单元,其向企业1或者员工4请求使用费。

(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

如图1所示,该商业模式由雇佣企业1、服务提供商2、企业1所属的员工4、以及银行5所实现。并且,服务提供商2基于从企业1所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执行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30b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

这里,所谓“管理账户”是由服务提供商2管理的为员工4开设的虚拟管理账户30a,例如,是管理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账户。

所谓“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是指在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用于向管理账户30a储值(增额)垫款资金的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商业模式,企业1与员工4之间预先签订雇佣合同,员工4向服务提供商2进行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的申请。

此外,服务提供商2管理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和借款的垫付资金30b,并且企业1为了向银行账户50a转账已经扣除了借款的利用实绩之后的工资,需要与银行5之间签订工资转账利用合同。

另外,这里尽管对假设服务提供商2对管理账户30a和垫付资金30b进行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假设由银行5管理垫付资金30b(转账资金50b)的情况。此外,企业1在获得对员工4的个人信息使用许可之后,需要与筹措借款的垫付资金的服务提供商2或者银行5之间,预先签订本商业模式的利用合同。

此外,当企业1倒闭的情况时,需要向员工支付各种保险金。因此,也可以签订以该保险金补足对员工4的垫付资金不足部分的宗旨的合同。

(考勤数据等的流程)

首先,员工4基于雇佣合同对企业1进行劳务提供(步骤a)。

其次,企业1向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服务提供商2发送员工4的考勤数据(步骤b)。

接下来,服务提供商2基于该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或者可借款金额的范围。

这里,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后述的自动储值),或者在由员工4所指定的任意时点(后述的手动储值),执行垫付资金30b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向所管理的员工4用管理账户30a的转移(以下,称为借款储值)(步骤c)。据此,借款储值被存储于管理账户30a。

管理账户30a中未被利用的剩余的借款储值金额在所规定的日期,例如,在每个月末进行重置(减去)。然后,企业1从服务提供商2获取基于员工4的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而作成的工资扣除额(步骤d),并对银行5发出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中转入扣除已利用借款额的工资的转账委托(步骤e),银行5基于该委托执行转账处理。

员工4为了利用借款,而需要向员工4所持有的员工终端40输入由服务提供商2赋予的用户id(也可以是记录用户id的卡)以及密码。该用户id和管理账户30a通过诸如员工编码等的识别信息链接。管理账户30a是由服务提供商2所管理的,分配给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账户。通过诸如员工编号等的识别信息链接,从而基于借款的利用实绩进行余额管理。

参照图2,对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中企业服务器10与考勤服务器11以及提供商服务器20的作用进行说明。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包含企业服务器10、考勤服务器11以及提供商服务器20。

企业服务器10是处理员工4的信息的服务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对作为所谓的电脑的服务器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是处理员工4的信息的服务器,则包含所有适用的例如终端、手写文档等。

作为员工4的信息,是指后述的企业id、员工id、卡id等。

企业服务器10将员工的信息(登录)作为员工信息发送到提供商服务器20(步骤s01)。

提供商服务器20将每个员工4的借款金额作为预支工资利用信息发送到企业服务器10(步骤s02)。

当更新、删除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信息的情况时,企业服务器10将员工的信息(更新、删除)作为员工信息发送到提供商服务器20(步骤s03)。

提供商服务器20例如请求每个月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时,以月账单发送给企业服务器10(步骤s04)。月账单例如包含对员工4进行预支的金额和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的合计金额。

企业服务器10管理对员工4的借款限额。借款限额基于员工在企业1中例如企业1的工作场所的考勤状况、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状况(例如,借款金额),从而而决定提高或者降低借款限额。企业服务器10将借款限额作为每个员工的利用限额设定发送给提供商服务器20(步骤s05)。

提供商服务器20管理与企业1的信用相关的企业信用信息。据此,可以为每个企业设定可借款金额。作为企业的信用,例如可以列举:资本金、员工人数、资产信息、结算信息、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利用状况、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持续利用状况等。服务提供商2基于这些,以其独自的基准判断该企业的信用。

此外,管理提供商服务器20的服务提供商2也可以通过众筹来筹措垫付资金30b,众筹是指以包含经由网络60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送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信息和垫付资金的提供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信用信息优选还包含通过众筹获得的借款资金30b。

提供商服务器20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每个企业的利用限额发送到企业服务器10(步骤s06)。

提供商服务器20也可以管理每个企业的利用限额,或者可以对两个以上的企业都设为相同的所规定的利用限额,并对此进行管理,也在两个以上的企业中,对特定的两个以上的企业设为相同的所规定的利用限额并对此进行管理,而对于其他的两个以上的企业,则可以管理每个该企业的利用限额。

考勤服务器11是处理员工的考勤数据的服务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对作为所谓的电脑的服务器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是处理员工的考勤数据的服务器都是适用的,例如包含终端,手写文档等。

作为员工的考勤数据,是指后述的企业id、员工id、卡id、工作天数、工作时间等,以所规定的格式进行协作。

考勤服务器11将员工的考勤数据发送到提供商服务器20(步骤s07)。从考勤服务器11向提供商服务器20发送的时机(协作的频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或者为每周的所规定星期几。

如图3所示,企业1具有企业服务器10,服务提供商2具有提供商服务器20,员工4具有员工终端40。

当员工4操作员工终端40,对提供商服务器20发出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的请求时(流程f01),存储在管理帐户30a中的借款储值金额被转账到员工的银行账户50a,并显示在员工终端40上。据此,员工4可以领取现金。

此时,服务提供商2从借款储值中对员工4请求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的使用费。换言之,员工4将向服务提供商2支付使用费(流程f02)。使用费的支付可以通过将从提供商服务器20管理的借款储值中减去使用费之后的金额转账到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来进行,详细内容显示在员工终端40上。因此,员工4可以领取的金额是从借款储值中减去使用费之后的金额。

服务提供商2基于员工4的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作成的请求数据向企业1发出请求(流程f04),企业1基于请求数据支付垫付资金30b(流程f03)。

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企业1向员工4支付工资,该工资中扣除了基于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而使用的金额(流程f05)。

(系统构成)

如图4所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通过诸如ip(因特网协议)网络的网络60连接下述服务器:考勤服务器11,其管理企业1的员工4的考勤;以及提供商服务器20,其管理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以及对员工4的借款的垫付资金30b,并且,提供使用该垫付资金30b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以及银行服务器50,其管理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以及由员工4持有的员工终端40。另外,在企业1中还预先设置有企业服务器10,其对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员工数据进行管理,并以与上述考勤服务器11相同的方式连接到网络60,用于进行工资核算。

另外,企业服务器10、考勤服务器11、提供商服务器20和银行服务器50包含由企业1、服务提供商2和银行5所分别管理运营的整个计算机系统。此外,员工终端40是员工4持有的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c(个人计算机)等,并具有与网络60的连接环境的终端。

另外,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还可以通过省略图示的发卡公司的卡结算网络来实现上述商业模式,卡结算网络与诸如ip网络等的网络60不同。即,也可将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的处理端设为发卡公司的卡结算用的管理账户。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4可以利用所持有的卡在加盟店进行购物,在合作的atm(自动柜员机)上存款/取款。另外,如果银行卡是赋予信用卡号的转账卡,则还可以用于网络购物。

或者,可以使用诸如比特币、苹果支付(applepay)之类的虚拟货币,或者银行汇款来实现上述商业模式。

近年来,为了便于卡的结算,已经进行了用于卡结算的卡终端的标准化,在信用卡结算中,是使用如emv(europayinternational,mastercardinternational和visainternational(注册商标))或者国内应用程序等的标准规格,由银行制定全日本银行协定规格。作为标准规格的一个示例,是在线连接全国标准的结算用卡运营公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关等的第三方(结算公司)、加盟店等,广泛使用诸如信用卡以及现金卡等的卡进行结算的通用的结算网络系统,例如,cafis(信用和资金信息系统(注册商标))。

此外,为了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结算用卡运营公司基于其独自的服务进行吸引客户的策略,构筑每个结算用卡运营公司的品牌的结算网络,而非通用的结算网络。例如,在jcb(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jcn(日本卡网络;注册商标),在visa(visainternational(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visanet(注册商标),这些结算网络被用于代替cafis的结算网络。

(方框图)

如图5所示,在提供商服务器20中,通信单元21、处理单元22和存储单元23通过双向输入输出总线24连接,总线24由两条以上的用于地址、数据、控制线所构成。

通信单元21是承载网络60和提供商服务器20(处理单元22)之间的通信接口的通信lsi(大规模集成),例如通过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与连接在网络60的企业服务器10之间,进行由api(应用服务器接口)协作的文件传输。

处理单元22例如根据安装的微处理器、或者内藏于微处理器、或者存储于存储单元23的省略图示的程序区域内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基于来自企业服务器10所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一方面与通信单元21和存储单元23协作,一方面执行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

处理单元22为了执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具有作为程序执行装置的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计算单元222、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以及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其中,所述转移处理是基于从考勤服务器11所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并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执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

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经由通信单元21从考勤服务器11获取目标员工4的考勤数据。

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进行使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转移处理。

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工资扣除数据,所述工资扣除数据是所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员工所利用的金额部分。

存储单元23安装有例如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am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或者诸如光或者磁性等的大容量存储元件,除了存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之外,还可以在工作区域存储员工数据231、工资表232、自动储值数据233、储值数据233a、考勤数据234、企业表235和转账数据236。

如图6所示,员工数据231至少具有如下内容作为数据项目:企业id,其是唯一分配给已签订利用本商业模式合同的每个企业1的id;以及员工id,其是分配给已与该企业1签订了雇佣合同,并且,事先已经申请了利用本商业模式的每个员工4的id;以及手动or自动,其表示事先选择是以自动进行或者手动进行垫付资金30b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信息。

工资表232至少具有由企业负责人根据雇佣合同输入并转送的“企业id(标识码)”、“员工id”、“时工资或日工资”以及“工资金额”作为数据项目。

自动储值数据233至少具有由处理单元22(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或者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的“员工id”、“固定转账金额”以及“变动转账百分数”作为数据项目。

储值数据233a至少具有“卡id”、“手动或自动”以及“支付金额”作为数据项目。

考勤数据234至少具有由企业负责人输入并转送的“企业id”、“员工id”、“工作日”以及“工作时间”作为数据项目。

企业表235具有识别企业的“企业id(标识号)”、以及“一个月的垫付限额”作为数据项目。

转账数据236对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进行转账所需要的信息,其具有“银行代码”、“分行号码”、“账户号码”以及“转账金额”作为数据项目。

卡id(237)至少具有“固定转账金额”和“变动转账金额”作为数据项目。

员工数据231、工资表232、自动储值数据233、储值数据233a、考勤数据234、企业表235、转账数据236和卡id(237)都以csv格式生成以执行转账。此外,员工数据231、工资表232、自动储值数据233和考勤数据234通过企业id和员工id链接。

(实施方式的操作)

首先,说明由员工选择预支工资方式的方法;接着,说明资金需求对应处理的方法,并且说明资金需求对应合计处理的方法。

(选择预支工资方式的方法)

首先,员工4使用员工终端40,从图9以及图10(a)所示的画面中选择“工资预支方式切换”,然后从图10(b)所示的画面,发送事先指示以自动或者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进一步,当选择信息指示以自动进行的情况时,员工4使用员工终端40,发送指示以事先决定的固定金额固定进行转移处理的增额,或者指示以事先决定的变动率下变动进行转移处理的增额的增额数据。

据此,供应商服务器20获取员工数据231的“手动或自动”的项目以及自动储值数据233的“固定转账金额”和“变动转账百分数”的项目。

(资金需求对应处理的方法)

以下,参照图7以及8,对提供商服务器20的处理操作进行说明。

对资金需求对应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资金需求对应处理的方法大致基于定期(每天等)接收到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进行可借款金额的算出。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由管理账户30a管理。当员工4事先设定自动储值的情况时,在可借款金额增加时,则可借款金额范围内的所规定金额被转账到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如果员工4事先设定手动储值的情况时,则根据员工4的转移指示,将可借款金额范围内的转移指示的金额转账到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提供商服务器20首先使处理单元22进行由企业服务器10所生成的csv格式的工资表232的输入和导入(步骤s101)。

随后,当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经由通信单元21从考勤服务器11进行文件转送,以csv格式接收考勤数据234时(在步骤s102中为“是”),则计算单元222进行可借款金额的算出(步骤s103)。

由计算单元222算出的可借款金额是在从考勤服务器11接收到考勤数据234的时点,参照存储单元23,基于存储在工资表232中的每所定时间单位的工资(时工资/日工资),以及按照员工4考勤数据234的工作时间而算出的。由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管理对应于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

可借款金额例如在每小时的工资为1000日元的雇佣条件下、工作8小时,可借款率为70%的情况时,则工资为80000日元,可借款金额为56000日元。

另外,计算单元222如果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自动储值)的情况时,还执行处理以重置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金额,进一步,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还执行用于生成工资扣除数据的算出处理,工资扣除数据是借款储值的金额中的由员工4所使用的金额。

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自动储值)”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即,选择信息被选择为自动进行的情况时(步骤s104中为“自动”),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情况时(步骤s105中为“是”),进行将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所管理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与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到银行账户50a的转移处理。

当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在增额信息指示以固定进行的情况时(步骤s107中为“固定”),在固定金额低于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的情况时,将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作为固定金额,当增额部分低于固定金额的情况时,则将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作为增额部分(步骤s108)。

据此,将增额的可预支金额中的一定金额转账到银行账户50a。

此外,当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在增额信息指示以变动进行的情况时(步骤s107中为“变动”),将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作为对增额部分乘以变动率的金额(步骤s109)。

据此,由于将增额的可预支金额中乘以一定比率的金额转账到银行账户50a中,所以员工4可以根据工作量而转入较多的金额。

将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存储于存储单元23的所规定区域(自动储值数据233)中,并且,执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借款储值)(步骤s110)。

另一方面,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手动(手动储值)”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步骤s104中为“手动”),在有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步骤s106中为“是”),进行将从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所管理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对应于转移指示信息的所规定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到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的转移处理(步骤s110)。

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通过从员工终端发送指示所规定金额转移的转移指示信息而进行。

因此,工资的预付可以在基于员工4自己的意愿的时点进行。

此外,在所规定的期间内(例如,一个月的期间内)作为转移处理对象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合计超出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垫付限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情况时,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也可以中止转移处理。

(资金需求对应合计处理的方法)

接下来,对资金需求对应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当到工资决算日时(步骤s201中为“是”),则提供商服务器20(计算单元222)执行手续费收取处理的算出(稍后将详细说明),以及在所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执行处理以重置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金额(步骤s202)。

手续费收取处理的算出是通过如下所进行的:在自动储值信息输出单元223每次进行转移处理时,替代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将转移处理所转移的对象设为从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减去对应于转移处理手续费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之后的电子化价值信息。

随后,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工资扣除数据,所述工资扣除数据是从计算单元222获得的员工4的利用部分的金额(步骤s203)。

即,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以csv格式生成工资扣除数据,作为工资扣除数据是在被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员工已利用的金额部分。

然后,企业服务器10通过定期(例如,月末)或者不定期地(员工的繁忙期或者空闲期)从提供商服务器20(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下载扣除数据,从而获取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的工资扣除数据(csv),要求银行服务器50执行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转入经扣除已使用借款的转账金额的转账处理。

(员工终端的画面转换图)

如图9所示,在员工终端40的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器上,显示员工终端40的登录画面、主画面和退出画面。能够从图10(a)中示出的构成画面的一个示例的“主画面”转换到“工资预支申请画面”、图10(b)中示出的构成画面的一个示例的“预支工资方式切换画面”、“预支履历画面”。

如图10(a)所示,在“主画面”上,除了预支可利用额之外,还分配有用于工资预支的申请、工资预支方式的切换、利用明细、账户管理的各按钮,员工4通过选择(点击)该按钮,从而执行对应于各按钮的服务的工资预支申请画面、工资预支方式的切换画面、利用明细的浏览以及帐户管理。对于通过按下任一按钮所进行的相应的服务(应用程序)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外,如图9以及图10(b)所示,在“工资预支方式切换画面”中,分配有用于在自动预支(自动)和手动预支(手动)之间切换的选项按钮。当员工4首次登录时,通过操作员工终端40而按下使任一个决定按钮使其有效,从而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可以切换指示,以自动或者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这里,当选择自动预支时,则“固定”与“变动”的选项按钮变为可选择,根据所选择的选项按钮,可在“固定预支额”或者“变动预支率”的输入栏进行输入。

当员工4在输入栏中输入所规定的数字,并且点击确定按钮时,则画面转换到“工资预支方式切换完了画面”(省略图示),工资预支方式切换完成。

并且,在员工4的确认下(点击省略图示的ok按钮),显示“预支完了画面”。

“固定预支额”成为转入所增额的预支金额(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中,被输入到固定预支额的栏中的金额。即,在固定预支额低于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的情况时,将固定预支额转账到银行账户50a,在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低于固定预支额的情况时,则将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转账到银行账户50a。

另外,在图9中,当选择“工资预支申请画面”的情况时,在员工终端40的lcd显示器上显示可预支范围,如果员工4从该范围中输入预支申请金额,则向“预支确认画面”(省略图示)转换。并在员工4的确认下(点击省略图示的ok按钮),显示“预支完了画面”。

此外,在“帐户管理画面”上,显示登录的银行帐户等的帐户一览表,当选择“帐户登录画面”的情况时,员工4需要利用员工终端40进行银行和分行的名称、账户号码的输入操作。当输入这些必要事项时,则画面转换到“帐户登录确认画面”,并在员工4的确认下转换到“帐户登录完了画面”。

提供商服务器20也可以在从考勤服务器11接收到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时点,根据员工4的雇佣合同(雇佣条件)所决定的每所定时间单位的工资,以及员工4的考勤数据中的实际工作时间,从而算出可借款金额,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另外,在算出可支付金额时,如果在雇佣条件中没有决定每单位时间的工资的情况时,则考虑将月工资额除以天数的金额以天数增加的模式,例如,以固定金额在工作了半个月的时点设定为可最多支付10万日元的金额的模式。

当提供商服务器20在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自动储值)的情况时,也可以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另一方面,当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手动储值)的情况时,也可以在接到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

选择了自动储值的情况时,则提供商服务器20将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工资决算日(每月月末)的时点尚未被利用的金额部分进行重置,已利用的金额部分可以生成为工资扣除资料。企业服务器10通过下载获取由提供商服务器20生成的工资扣除数据,对银行服务器50执行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转入扣除借款金额之后而获得的金额的处理。

另外,借款储值的借款金额的利用是通过员工4登录到提供商服务器20时输入的选择信息而管理。即,当提供商服务器20在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可借款金额增加所规定金额的时点,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另一方面,当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受到指示,以“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接收到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进行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处理。

(属于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情况时)

如图11所示,资金需求对应服务也可以对属于两个以上的企业1的员工4进行对应。即,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员工4可以从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两个以上的企业接收工资的预支。员工4在申请预支工资时,可以选择自动储值的可利用工资预支的对象企业。

服务提供商2可以为每个企业发行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帐户。账户优选通过账户id、或者记载在所发行的卡上的卡id进行管理。通过向员工发行账号,从而能够与对企业发行的企业id相链接。对员工与企业的链接方法可以通过自动进行、手动进行或者将自动与手动组合起来进行。

以下,对属于具有企业服务器10a以及考勤服务器11a的企业a,并属于具有企业服务器10b以及考勤服务器11b的企业b的员工4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员工4向服务提供商2进行申请,申请提供企业a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以及企业b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

服务提供商2在提供商服务器20与企业a的企业服务器10a以及考勤服务器11a之间,进行(登录、更新、删除)员工信息、利用限额、以及考勤信息的交换。同样地,服务提供商2在提供商服务器20和企业b的企业服务器10b与考勤服务器11b之间,进行(登录、更新、删除)员工信息、利用限额、以及考勤信息的交换。

(工资预支方式的选择方法)

员工4可操作员工终端40,并以如图12所示的操作画面,对于提供商服务器20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

此时,员工4可以申请工资预支,以自动储值选择利用工资预支的对象企业,接受工资预支。

图12示出了操作画面。员工4通过操作操作画面,从而选择接受工资预支的企业。也可以提供默认设定功能,在下次启动时,设置将员工4所选择的企业作为预支申请对象企业显示在操作画面上。

此外,也可以不由员工4选择,而是基于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独自判断标准,由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来选择接收工资预支的企业。

此外,也可根据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独自判断,分割工资预支申请金额,并且将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金额分别从两个以上的企业接受预支。在分割的情况时,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可以由系统的独自基准决定,决定以均等分割、按比例分配分割等。

(手续费收取处理)

利用图13,对员工4以卡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情况时(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卡的使用)的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使用员工终端40和卡(流程f07、f08)来进行领取所规定的借款金额(预支的工资)的手续(流程f01)时,则使可借款金额仅增额借款金额。提供商服务器20从使用卡的金额中请求作为系统利用费的手续费(流程f02)。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服务提供商2基于员工4的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所作成的借款金额(请求数据)向企业1进行请求(流程f04),企业1支付借款金额(流程f03)。

企业1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从工资中扣除员工4基于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所使用的金额,支付给员工4(流程f05)。

即,当员工4利用工资预支系统并领取到预支工资时,会被请求手续费,剩余金额被转账到员工的银行账户,而企业1从工资中扣除员工4使用卡的金额,对员工4进行支付。优选从工资中扣除的数据能够从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下载。

利用图14,对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情况时的其他的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利用员工终端40进行领取所规定的预定借款额(预支申请金额)的手续时(流程f11),则提供商服务器20向卡中储值借款金额(流程f12)时,使可借款金额仅按该借款金额增加。

当员工4利用卡(流程f13)时,则从卡的余额(预支申请金额)中减去卡的利用金额(购买金额)和卡的利用手续费(流程f14)。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服务提供商2基于员工4的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所作成的请求数据向企业1进行请求(流程f15),企业1基于请求数据支付垫付资金30b。

企业1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将员工4的借款金额从工资中扣除后,支付给员工4(流程f16)。

即,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系统时,提供商服务器20将员工4输入的借款金额储值到卡中(对输入金额满额储值),并且使可借款金额增额。然而,员工4每次利用卡时,提供商服务器20从卡的储值中请求手续费(将可借款金额减额)。因此,用户4无法使用卡储值的所有储值金额(可借款金额)。另外,尽管对每次利用卡时从卡的储值中请求费用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对请求次数设置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仅在发工资日(或决算日)之后的初次请求,或者可以在第三次利用后的每次利用时请求,也可以根据次数使请求金额改变为不同(每次利用增额或者减额)。

利用图15,对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时的其他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使用员工终端40进行领取所规定的借款金额(预支申请金额)的手续(流程f21)时,提供商服务器20将从借款金额中减去手续费后的金额储值到卡中(流程f22)。

当员工4利用卡时,则从卡的余额(可借款金额)中减去卡的利用金额(购买金额)。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服务提供商2对企业1,基于员工4的借款储值的利用实绩所作成的借款金额进行请求(流程f23)。

企业1在员工4的工资决算日从工资中扣除借款金额,然后向员工4支付(流程f24)。

即,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系统时,从借款金额中减去手续费之后的金额被储值卡中(未储值借款金额的所有金额)。因此,每次利用卡时,不从卡的储值金额(可借款金额)中请求手续费。

另外,尽管对从借款金额中减去手续费后的金额的储值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为了保持卡中的储值金额和可利用金额,对卡的储值金额增额至满额,从可借款金额中减去手续费。

利用图16,对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情况时的其他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利用员工终端40进行领取所规定的借款金额(预支申请金额)的手续(流程f31)时,提供商服务器20将借款金额储值到卡中(流程f32)。

当员工4利用卡时,从卡的余额(可借款金额)中减去卡的利用金额(购买金额)。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服务提供商2对企业1,基于员工4的借款金额的利用实绩所作成的借款金额,以及伴随员工4利用卡时产生的相关手续费(流程f33),企业1基于该请求进行支付。

企业1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从工资中扣除员工4的借款金额,然后向员工4支付(流程f34)。

即,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系统时,提供商服务器20将员工4输入的借款金额储值到卡中(对输入的借款金额满额储值),使可借款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当员工4利用卡时,提供商服务器20向企业1请求手续费。因此,用户4可以使用所有的可借款金额。

另外,向企业1所请求的手续费可以根据员工4利用卡的次数算出,或者也可以对作为请求对象的次数设定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定为一次,或者也可以设定为在所规定的次数为止,也可以设定为所规定的次数(例如,三次)之后的利用的次数进行请求,或者可以根据利用次数使请求的金额发生变化(每次利用时增额或者减额)。

利用图17,对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情况时的其他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在员工终端40进行领取所规定的借款金额(预支的工资)的手续(流程f41)时,提供商服务器20按照员工4所指定的方法将借款金额进行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并且从可借款金额中减去手续费(流程f43)。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电子化价值信息),服务提供商2对向企业1,基于员工4的借款金额的利用实绩进行请求(电子价值)(流程f44),企业1基于请求进行支付。

企业1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从工资中扣除基于员工4的借款金额的利用实绩所使用的金额,支付给员工4(流程f45)。

即,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领取预支的工资时,会被请求手续费,剩余的金额被转入到员工的管理帐户,企业1从工资中扣除员工4已使用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金额,然后支付给员工4。

另外,提供商服务器20可以在员工4每次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时进行手续费请求,或者可以在决算日一起请求。此外,也可以对利用次数设定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仅在发工资日(或决算日)之后的初次请求,或者可以在第三次利用后的每次利用时请求,也可以根据次数使请求金额改变为不同(每次利用增额或者减额)。

利用图18,对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情况时的其他手续费收取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员工4在员工终端40进行领取所规定的借款金额(预支的工资)的手续(流程f51)时,提供商服务器20按照员工4所指定的方法,将借款金额进行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流程f52)。

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时(流程f13),从可借款金额(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减去利用金额(购入金额)。

提供商服务器20在决算日合计借给员工4的借款金额,服务提供商2对企业1,基于员工4的借款金额(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利用实绩所作成的借款金额,以及伴随员工4利用电子化价值信息的使用费进行请求(流程f54),企业1基于请求进行支付。

企业1在员工的工资决算日从工资中扣除员工4的借款金额,然后向员工4支付(流程f55)。

即,当员工4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时,提供商服务器20对对应于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加上员工4所输入的借款金额(对输入的借款金额满额增额)。另一方面,当员工4利用电子化价值信息时,提供商服务器20向企业1请求手续费。因此,用户4可以使用所有可借款金额。

另外,向企业1所请求的手续费可以根据员工4利用卡的次数算出,或者也可以对作为请求对象的次数设定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定为一次,或者也可以设定为在所规定的次数为止,也可以设定为所规定的次数(例如,三次)之后的利用的次数进行请求,或者可以根据利用次数使请求的金额发生变化(每次利用时增额或者减额)。

(合计期间)

如图19所示,发工资日因各企业而不同。因此,可以个别设定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合计期间,或者也可以设定个别地对应于企业的决算日(个别决算日)或者对所有企业设定一个决算日(共同决算日)。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提供商2在各个合计期间过去后的任意时间之后向各个企业收费。

向各企业的请求方法例如可以为,书面文件、电子账单等,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其他方法。

(企业信用)

如图20所示,服务提供商2也可以对企业1进行信用审查。

当服务提供商2接到来自企业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利用申请时,可以接收该企业的资本金、就业人数、资产信息、决算信息等与企业的信用相关的信息的提供。

服务提供商2根据与信用相关的信息,对该企业发行设定利用限额,或者未设定利用限额的账号。

作为设定的利用限额,可列举企业全体可利用的可借款金额范围、每个员工可利用的可借款金额范围,每个员工可以预支的与劳动工资相对应的可借款金额范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作为企业1的申请方法和账号的发行,可以列举书面、电子邮件、口头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21所示,对企业的可借款金额(限额)也可以根据企业的业绩而进行变更。即,也可以根据企业对服务提供商2的支付结果,从而使可借款金额(限额)发生变动。

例如,企业a有100名员工,但是,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利用实绩长达6个月,因此限额设定为3000万日元。另一方面,由于企业b的利用实绩较短为1个月,因此限额设定为1000万日元。

企业c由于信用产生过问题(发生账单的支付延迟),因此即使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利用实绩长达6个月,但是限额被限制到1000万日元。

即,服务提供商2可以根据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利用实绩、支付的延迟以及诸如未付款等的企业的信用,任意设定企业的利用限额。此外,当发生持续未支付的情况等信用大幅度降低的事态时,优选进行停止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的利用等。

如图22所示,用于管理两个以上的企业的管理画面显示有企业名称a、当月利用金额/余额b、持续月数c、员工人数d、等级(信用等级)e等,以便可以把握信用,并且根据企业名称a、当月利用金额/余额b、持续月数c、员工人数d来设置等级(信用等级)e。

根据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其具有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当其在选择信息选择为自动进行的情况时,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进行对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将对应于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员工的管理账户的转移处理,当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在增额信息指示固定进行的情况时,在固定金额低于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的情况时,将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作为固定金额,当增额部分低于固定金额的情况时,将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作为增额部分,因此在工资的可预支的范围内,可以预支工资,为了实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员工方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

由于服务提供商2进行资金垫付,所以企业1无需准备垫付资金。因此,企业1可以利用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而不必承担垫付资金的负担。

另外,由于可借款金额由雇佣条件所规定的工资金额与实际工作时间所决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从员工4所属的企业1的考勤服务器11以csv格式自动交付,所以能够大幅度减轻企业负责人的负担。另外,每天的工作时间等的考勤数据也可以手动上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当可借款金额的自动储值(“自动”地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为有效的情况时,在实际工作时间增加的时点能够自动地进行储值。此外,当自动储值为有效的情况时,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储值金额会被重置,仅将利用的金额从工资中扣除,然后将工资支付给员工。因此,可以大幅度减轻企业1中的会计人员以及作为利用者的员工4的管理负担。此外,当自动储值为无效(“手动”地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情况时,可以在可借款金额范围内,通过员工4的操作输入手动地进行储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员工4的意愿下手动储值,能够提高利用的灵活度,因此,因此增强了使用便利性。

(借款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其管理企业所属的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以及对所述员工的借款限额;以及考勤服务器,其管理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其中,提供商服务器具有如下步骤:基于企业服务器管理的借款限额和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步骤;以及在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将对应于借给员工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管理账户的步骤;以及将借给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企业服务器的步骤;企业服务器具有将来自提供商服务器的借款金额反映到借款实绩金额,根据借款实绩金额算出借款限额的步骤。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提供方法,提供商服务器20基于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执行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管理,据此,可以实现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的商业模式。

此外,由于来自提供商服务器20的借款金额反映在借款实绩金额中,并且根据借款实绩金额算出借款限额,所以便于企业方可以进行员工的借款限额的提高或者降低。

(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例如如图4所示,提供商服务器20经由网络连接:考勤服务器11以及员工终端40,考勤服务器11对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考勤进行管理;从员工终端40发送预先指示以自动或者手动进行从企业1对员工4转移借款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选择信息,以及当指示选择信息以自动进行的情况时,是指示以预先决定的固定金额固定进行转移处理的增额,或者指示以预先决定的变动率下变动进行转移处理的增额的增额信息。

提供商服务器20提供管理员工的管理帐户和来自企业的垫付资金,并使用垫付资金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供商服务器20,提供商服务器20使借款金额反映在借款实绩金额上,并根据借款实绩金额算出借款限额,所以在企业方可以进行员工的借款限额的提高或者降低。

此外,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一种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其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和考勤服务器,其中,企业服务器管理企业所属的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以及对员工的借款限额;考勤服务器管理员工的考勤数据;并且,其对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管理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并且,该程序例如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其特征在于以电脑(提供商服务器20)执行如下程序:基于由企业服务器管理的借款限额与由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的可借款金额;以及使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与已算出的可借款金额范围借给员工的借款金额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管理账户的程序;以及将借给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企业服务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提供商服务器20通过逐次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单元23的程序区域中的本实施方式的程序,从而使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

(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商业模式由作为雇佣方的企业1、服务提供商2、发卡公司3、劳动者方的员工4以及银行5实现。并且,服务提供商2基于从企业1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并对发卡公司3发出指示,指示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30b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发卡公司收到该指示,从而执行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30b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商业模式,企业1与员工4之间预先签订雇佣合同,员工4向服务提供商2进行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的申请。此外,发卡公司3管理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和借款的垫付资金30b,并且企业1为了向银行账户50a转账已经扣除了借款的利用实绩之后的工资,需要与银行5之间签订工资转账利用合同。另外,这里尽管对假设发卡公司3对管理账户30a和垫付资金30b进行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假设由银行5管理垫付资金30b(转账资金50b)的情况。此外,企业1在获得对员工4的个人信息使用许可之后,需要与筹措借款的发卡公司3或者银行5,或者服务提供商2之间,预先签订本商业模式的利用合同。

以下,对用于实现本商业模式的数据流程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首先,员工4基于雇佣合同对企业1进行劳务提供(步骤a)。其次,企业1对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服务提供商2发送员工4的考勤数据(步骤b)。接下来,服务提供商2基于该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或者其范围,在此处算出的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后述的自动储值),或者在由员工4所指定的任意时点(后述的手动储值),向发卡公司3申请用于借款的垫付资金的转移(步骤c)。此时,接收到申请的发卡公司3执行将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向发卡公司3所管理的员工4用的管理账户30a的转移(以下,也称为借款储值)(步骤d)。

另外,未被利用而剩余的借款储值金额在每个月末进行重置(减去)。然后,企业1从服务提供商2获取基于员工4借款储值金额的利用实绩而作成的工资扣除额(步骤e),并对银行5发出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中转入扣除已利用借款额的工资的转账委托(步骤f),银行5基于该委托执行转账处理。

另外,员工4为了使用借款,也可以持有由发卡公司3订购、由印刷公司所制造的卡40a。卡40a也包含由发卡公司以外的公司所发行的卡。卡40a为信用卡、转账卡、或者诸如电子货币等的预付卡。该卡40a与由发卡公司3所管理的对企业1所属的员工4分配的管理账户30a之间,通过对卡40a唯一分配的卡号,或者通过企业代码与员工编号等的识别信息链接。据此,基于借款的利用实绩进行余额管理。因此,管理账户30a和被储值到卡40a中余额必须始终保持同步。

另外,实现本商业模式未必一定需要卡40a,或者,对卡40a也可以唯一赋予的卡号等识别信息代用。

如图2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其经由诸如ip(因特网协议)网络等的网络60连接:考勤服务器11,其对企业1的员工4的考勤进行管理;以及发卡公司服务器30,其对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和对员工4借款的垫付资金30b进行管理;以及提供商服务器20a,其使用该垫付资金30b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以及银行服务器50,其管理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以及员工4所持有的员工终端40。

另外,在企业1中,还设置有用于工资的会计处理的企业服务器10,其管理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员工数据,其以与前述的考勤服务器11相同的方式连接到网络60。还包含发卡公司服务器30为设置在发卡公司以外的场所的情况。

另外,企业服务器10、考勤服务器11、提供商服务器20a、发卡公司服务器30、银行服务器50包含企业1、服务提供商2、发卡公司3和银行5所分别管理运营的整个计算机系统。此外,员工终端40是指员工4所持有、并且具有与网络60的连接环境的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c(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

在上述系统构成中,提供商服务器20a基于从考勤服务器11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并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卡4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发卡公司服务器30通过接收该电文,进行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卡40a)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借款储值)。

提供商服务器20也可以在从考勤服务器11接收到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时点,基于员工4的雇佣合同(雇佣条件)所决定的每所定时间单位的工资,以及员工4的考勤数据中的实际工作时间算出可借款金额,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另外,在算出可支付金额时,如果雇佣条件中没有决定每单位时间的工资的情况时,则考虑将月工资额除以天数的金额以天数增加的模式,或者例如以固定金额设为在工作了半个月的时点可最多支付10万日元的金额的模式。

当提供商服务器20a在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自动储值)的情况时,也可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自动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另一方面,当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手动储值)的情况时,也可以在接到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

选择了自动储值的情况时,则提供商服务器20a将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工资决算日(每月月末)的时点尚未被利用的金额部分进行重置,已利用的金额部分可以生成为工资扣除资料。企业服务器10通过下载获取由提供商服务器20a生成的工资扣除数据,对银行服务器50执行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转入扣除借款金额之后而获得的金额的处理。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还可以利用诸如ip网络等的网络60以外的省略图示的发卡公司3的卡结算网络来实现上述商业模式。因此,员工4可以利用所持有的卡在加盟店进行购物,在合作的atm(自动柜员机)上存款/取款。另外,如果银行卡是赋予信用卡号的转账卡,则还可以用于网络购物。

近年来,为了便于卡的结算,已经进行了用于卡结算的卡终端的标准化,在信用卡结算中,是使用如emv(europayinternational,mastercardinternational和visainternational(注册商标))或者国内应用程序等的标准规格,由银行制定全日本银行协定规格。作为标准规格的一个示例,是在线连接全国标准的结算用卡运营公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关等的第三方(结算公司)、加盟店等,广泛使用诸如信用卡以及现金卡等的卡进行结算的通用的结算网络系统,例如,cafis(信用和资金信息系统(注册商标))。

此外,为了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结算用卡运营公司基于其独自的服务进行吸引客户的策略,构筑每个结算用卡运营公司的品牌的结算网络,而非通用的结算网络。例如,在jcb(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jcn(日本卡网络;注册商标),在visa(visainternational(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visanet(注册商标),这些结算网络被用于代替cafis的结算网络。

以下,参考图25,对图24中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的基本操作进行说明。另外,提供者服务器20a和发卡公司服务器30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提供商服务器20。

当考勤服务器11对提供商服务器20a发送员工4的考勤数据时(步骤s11),则该考勤数据被转送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步骤s12)。另外,员工终端40预先输入必要事项,用以申请利用实现本商业模式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的处理执行结束。

接收到上述数据的发卡公司3通过邮寄等交付向省略图示的印刷公司订购并制成的卡40a(步骤s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中,卡40a不是必需的,只要至少有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可以管理,并且可以与员工共有的诸如卡号的识别信息即可。

接下来,员工4通过操作员工终端40,基于与卡40a一起邮寄来的登录信息,从而登录服务提供商2(提供商服务器20a)的网站(步骤s14)。员工4在首次登录时,通过操作员工终端40,输入指示以自动进行(自动储值)或者手动进行(手动储值)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提供商服务器20a接收该选择信息,从而执行允许利用卡40a的激活处理,并且在发卡公司服务器30也类似地执行卡40a的激活处理(步骤s15)。这里,所谓激活处理是指将管理账户30a与卡40a进行链接的处理。

经过以上的前处理,当从考勤服务器11以例如csv(逗号分隔值)的格式发送员工4的考勤数据时(步骤s16),则提供商服务器20a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并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将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借款储值)的电文(步骤s17)。

另外,可借款金额是当提供商服务器20a从考勤服务器11接收到考勤数据的时点,根据员工4的雇佣条件所决定的每所定单位时间的工资,以及基于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实际工作时间而算出的金额。例如,在在每小时的工资为1000日元的雇佣条件下、工作8小时,可借款率为70%的情况时,则工资为80000日元,可借款金额为56000日元。当发卡公司服务器30从提供商服务器20a接收到指示借款储值的电文时,则执行向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并且,使员工所持有的卡40a与管理账户30a建立关联,从而进行所管理的借款储值(步骤s18)。

另外,借款储值的借款金额的利用通过在步骤s14中,由员工4登录到提供商服务器20a时所输入的选择信息来进行管理。即,当提供商服务器20a已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可借款金额增加所规定金额的时点,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自动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另一方面,当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手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接收到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

如图26所示,在提供商服务器20a中,通信单元21、处理单元22和存储单元23通过双向输入输出总线24连接,总线24由两条以上的用于地址、数据、控制线所构成。

通信单元21是承载网络60和提供商服务器20(处理单元22)之间的通信接口的通信lsi(大规模集成),例如通过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与连接在网络60的企业服务器10之间,进行由api(应用服务器接口)协作的文件传输。

处理单元22例如根据安装的微处理器、或者内藏于微处理器、或者存储于存储单元23的省略图示的程序区域内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基于来自企业服务器10所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在与通信单元21和存储单元23协作下,执行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以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向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的处理。

处理单元22具有作为程序执行装置的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计算单元222、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以及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用于执行作为如下的处理装置的功能:基于从考勤服务器11所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而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以在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

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经由通信单元21从考勤服务器11以csv格式获取目标员工4的考勤数据,并将获取的考勤数据转送到计算单元222。计算单元222在接收到考勤数据的时点,基于员工4的雇佣条件所决定的每所定单位时间的工资,以及根据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实际工作时间,算出可借款金额,将其转送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经由通信单元21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借款储值)的电文。

另外,计算单元222如果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自动储值)的情况时,还执行处理以重置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金额,进一步,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还执行用于生成工资扣除数据的算出处理,工资扣除数据是借款储值的金额中的由员工4所使用的金额。

当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进行自动储值的指示作为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自动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进行手动储值的指示作为选择信息的情况时,在接收到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向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

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在所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将员工已利用的金额部分作为工资扣除数据以csv格式生成。企业服务器10通过从提供商服务器20a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获取由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的工资扣除数据(csv),要求银行服务器50执行向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转入已扣除借款金额之后的工资金额的处理。

存储单元23安装有例如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am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或者诸如光或者磁性等的大容量存储元件,除了存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之外,在工作区域也分配存储员工数据231、工资表232、储值数据233、考勤数据234。

如图27(a)所示,员工数据231至少具有作为数据项目,“企业id”,其是唯一分配给已签订利用本商业模式的合同的每个企业1的id;以及“员工id”,其是分配给已与该企业1签订了雇佣合同,并且,事先已经申请了利用本商业模式的每个员工4的id;以及“卡id”,其唯一附加于连接在发卡公司服务器30所管理的员工的管理账户30a以及管理的每张卡40a。

如图27(b)中,工资表232至少具有由企业负责人根据雇佣合同输入并转送的“企业id(标识码)”、“员工id”、“时工资或日工资”以及“工资金额”作为数据项目。此外,如示于图27(c)所示,储值数据(自动储值数据)233至少具有由处理单元22(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或者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的“员工id”、“借款储值的自动(自动)/手动别”、以及“储值金额(余额)”作为数据项目。此外,如图27(d)所示,考勤数据234至少具有由企业负责人输入并转送的“企业id”、“员工id”、“工作日”以及“工作时间”作为数据项目。即,还存在具有“企业id”、“员工id”以及“工作时间”作为数据项目的情况。

员工数据231、工资表232、自动储值数据233以及考勤数据234都以csv格式生成以用于传输,并且通过企业id和员工id链接。

(实施方式的操作)

在下文中,参照图28(a)、图28(b)的流程图、对图26和图27中示出的提供商服务器20a的资金需求对应处理以及资金需求对应合计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从资金需求对应处理进行说明。在图28(a)中,提供商服务器20首先使处理单元22进行由企业服务器10所生成的csv格式的工资表输入和导入(步骤s101)。随后,当考勤数据获取单元221经由通信单元21从考勤服务器11进行文件转送,以csv格式接收考勤数据234时(在步骤s102中为“是”),则计算单元222进行可借款金额的算出(步骤s103)。可借款金额的算出是在从考勤服务器11接收到考勤数据234的时点,参照存储单元23,基于存储在工资表232中的每所定时间单位的工资(时工资/日工资),以及按照员工4考勤数据234的工作时间而算出,将所算出的可借款金额转送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

此时,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223在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自动(自动储值)”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步骤s104“自动”),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步骤s105中为“是”),生成自动储值数据233,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3的所规定区域(自动储值数据233),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1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自动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借款储值)(步骤s107)。如果发卡公司服务器30接收到借款储值的电文,则执行对由发卡公司管理的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电子价格信息的处理。

另一方面,预先从员工终端40接收到指示以“手动(手动储值)”进行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的情况时(步骤s104中为“手动”),在有来自员工终端40的转移指示的时点(步骤s106中为“是”),经由通信单元21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步骤s107)。在该情况时,如果发卡公司服务器30接收到借款储值的电文时,则执行对由发卡公司管理的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

接下来,对资金需求对应处理进行说明。在图28(b)中,当到工资决算日时(步骤s201中为“是”),则提供商服务器20a(计算单元222)执行手续费收取处理的算出,以及将所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部分进行重置的处理(步骤s202)。随后,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生成工资扣除数据,所述工资扣除数据是从计算单元222获得的员工4的利用部分的金额(步骤s203)。然后,企业服务器10通过在月末从提供商服务器20(扣除数据生成单元224)下载而获得扣除数据,并要求银行服务器50执行对员工4的银行账户50a转入扣除已使用的借款之后的工资金额的处理。

图29中示出了员工终端40的画面转换图,在图30中示出了该主画面与储值方式切换画面的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

如图29所示,在员工终端40的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器上,显示有登录画面、主画面或者退出画面。能够从图30(a)示出的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的“主画面”,向手动储值画面、图30(b)中示出的画面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储值方式切换画面”、向本人账户(银行账户50a)汇款画面、向本人以外的账户(银行账户50a)汇款委托画面、储值履历画面以及卡利用明细画面转换。

如图30(a)所示,在“主画面”上,除了“卡余额”以外,还分配有用于“向卡储值”、“银行汇款”、“利用明细”、“账户管理”的各按钮,员工4通过选择(点击)该按钮,从而进行对应于各按钮的服务,即向卡40a储值、向银行汇款、利用明细的阅览、账户管理。对于通过按下任一按钮所执行的相应的服务(应用程序)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此外,如图30(b)所示,在“储值方式切换画面”上,分配有可切换自动/手动的复选按钮(checkbutton)。当员工4首次登录时,通过操作员工终端40而按下使任一个决定按钮使其有效,从而可进行在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自动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的“自动储值”,以及在有员工4的指示的时点,发送指示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的“手动储值”的切换。这里,当选择任何一个时,则显示“储值方式切换完了画面”(参见图29)。

另外,在图29中,当选择“手动储值画面”的情况时,可借款金额显示在员工终端40的lcd显示器上,当员工4从其中输入可储值金额时,则向“手动储值确认画面”转换。然后,在员工4的确认下(点击省略图示的ok按钮),显示“手动储值完了画面”。此外,当选择“向本人账户的汇款画面”的情况时,员工4需要通过员工终端40输入银行和分行的名称,账户号码和汇款金额。当输入了这些必要事项时,画面转换到“向本人账户汇款的确认画面”,并在员工4的确认下转换到“向本人账户的汇款完了画面”。另外,在员工登录时,如果预先输入了帐户信息,并选择了该帐户,则转换到“向本人账户的汇款确认画面”,并在员工4的确认下转换到“向本人账户的汇款完了画面”。

另外,当选择“向本人以外的账户的汇款画面”的情况时,员工4也需要通过员工终端40输入银行和分行的名称,账户号码和汇款金额。当输入了这些必要事项时,画面转换到“向本人以外的账户转账的确认画面”,并在员工4的确认下转换到“向本人以外的账户的汇款完了画面”。这些画面转换是在提供商服务器20a(处理单元22)的控制下,通过员工终端40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实现。

在图31中,示出了员工4可以利用的服务(应用程序)的一个示例。如图3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可以通过由发卡公司3管理的员工的管理账户30a,向卡40a储值其可借款金额,可以从该卡40a向本人名义的银行账户汇款、向他人名义的银行账户汇款等。此外,也可以在atm上存款和取款,并且也可利用卡40a进行购物等,如果是赋予信用卡号的卡40a,则可以利用于在线购物。另外,卡40a不限于预付卡、也可以由信用卡、交通设施中所使用的电子货币等代替。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可以通过链接到由发卡公司3管理的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的预付卡、信用卡、电子货币等的卡40a,从可借款金额执行支付,在执行本商业模式时,作为员工方的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另外,卡40a并非必需,员工4可以仅通过卡号实现相同的需求。

另外,由于可借款金额由雇佣条件所规定的工资金额与实际工作时间所决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以csv格式从员工4所属的企业1的考勤服务器11自动交付,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负责人的负担。另外,每天的工作时间等的考勤数据也可以手动上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100,当可借款金额的自动储值(以“自动”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为有效的情况时,可以在实际工作时间增加的时点对卡40a自动储值。此外,当自动储值为有效的情况时,在工资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储值部分被重置,仅将已利用的部分从工资中扣除之后的金额作为工资支付给员工。因此,可以大幅度减轻企业1的会计人员、以及作为用户的员工4的管理负担。此外,当自动储值为无效(“手动”地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情况时,可以在可借款金额范围内,通过员工4的操作输入可以手动地向卡40a进行储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员工4的意愿下手动储值,能够提高利用的灵活度,因此,因此增强了使用便利性。

(借款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是一种使用发卡公司服务器30的结算网络,对企业1所属的员工4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并且,该方法例如如图25所示,具有如下步骤:经由网络60连接的考勤服务器11对提供商服务器20a发送员工4的考勤数据的步骤(s11);以及提供商服务器20a基于该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对发卡公司3管理的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的步骤(s16,s17);以及当发卡公司服务器30从提供商服务器20a接收到该电文时,则执行对员工4的管理账户30a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的步骤(s18)。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的方法,提供商服务器20a基于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对发卡公司3管理的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发卡公司服务器30通过执行对管理账户30a转移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从而实现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的商业模式。

(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例如,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供商服务器20a是经由网络60与进行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考勤管理的考勤服务器11、以及管理员工4的管理账户和对员工4借款的垫付资金的发卡公司服务器30连接,从而提供使用垫付资金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提供商服务器。并且,例如,如图26所示,该提供商服务器20a具有处理装置(处理单元22),其基于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对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供商服务器20a,可以提供一种如下的提供商服务器20a:由于处理单元22基于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对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因此,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借款。

此外,例如,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如下的提供商服务器20a的程序:经由网络60与进行企业1所属的员工4的考勤管理的考勤服务器11、以及管理员工4的管理账户和对员工4借款的垫付资金的发卡公司服务器30连接,并提供使用垫付资金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并且,例如,如图28(a)的流程图所示,该程序的特征在于利用电脑(提供商服务器20a)执行如下程序:基于从考勤服务器11发送的员工4的考勤数据,算出对员工4的可借款金额(s103);以及对发卡公司服务器30发送指示,指示在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对员工4的管理帐户30a转移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电文(s104至s107)。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提供商服务器20a通过逐次读取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单元23的程序区域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从而使员工4无需仅依赖于银行转账,就可以实时利用借款。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者改良。此外,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还显而易见的是,加入了这些各种变更或者改良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以下,附上赋予优先权申请之前的申请书中的最初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下述记载的权利要求的项序号与优先权申请之前的申请书中的最初的权利要求相同。

1、一种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

企业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和对所述员工的借款限额;以及

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

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

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

可借款金额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的所述借款限额和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以及

转移处理装置,其将所述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与在算出的所述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以及

输出手段,其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

所述企业服务器算出所述借款限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

其中,所述企业服务器将来自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所述借款金额反映到所述借款实绩金额,根据所述借款实绩金额算出所述借款限额。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

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进一步还包含企业信用管理单元,其管理与所述企业的信用相关的企业信用信息;

所述可借款金额计算单元进一步根据所述企业信用信息算出出所述可借款金额。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

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进一步还包含:

使用费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转移处理装置所转移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算出出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使用费;

请求单元,其对所述企业或者所述员工请求所述使用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银行服务器与员工终端,所述银行服务器管理由所述企业向所述员工进行工资转账的银行账户;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管理所述管理账户以及由所述企业借给所述员工的垫付资金;

所述员工终端预先发送指示以自动或者手动进行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进一步,当所述选择信息指示以自动进行的情况时,发送指示将转移处理的增额以预先决定的固定金额固定进行、或者以预先决定的变动率下变动进行的增额信息;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

考勤数据获取单元,其接收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的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

计算单元,其根据所接收的所述考勤数据,算出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在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管理对应于算出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

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当所述选择信息选择为以自动进行的情况时,在所述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进行将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所管理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对应于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部分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从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转移到所述银行账户的转移处理;

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在所述增额信息指示以固定进行的情况时,在所述固定金额低于所述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的情况时,将所述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设为所述固定金额,在所述增额部分低于所述固定金额的情况时,将所述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设为所述增额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在所述增额信息指示以变动进行的情况时,将所述所规定的可借款金额的增额部分设为所述增额部分乘以所述变动率的金额。

7、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在所述考勤数据获取单元接收到所述考勤数据的时点,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

8、如权利要求5-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员工终端发送指示所规定金额转移的转移指示信息;

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进一步在所述选择信息选择以手动进行的情况时,在接收到所述转移指示信息的时点,进行将对所述员工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对应于所述转移指示信息的所规定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的转移处理。

9、如权利要求5-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在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企业服务器,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所述企业的工资决算日、对应于所述企业的个别决算日、以及所有企业的共通决算日;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进一步具有扣除数据生成单元,其在所述决算日的时点,将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未成为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的转移处理对象的电子信息进行重置,生成对应于成为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的转移处理对象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金额作为工资扣除数据;

所述企业服务器从所述扣除数据生成单元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获取所述工资扣除数据,对所述银行服务器要求执行转账金额的转账处理,其中,所述转账金额是从基于所述员工的考勤管理算出的工资金额中扣除对应于所述工资扣除数据的借款金额后的金额。

10、如权利要求5-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当在所规定的期间内的成为所述转移处理对象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合计金额超出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垫付限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情况时,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终止所述转移处理。

11、如权利要求5-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进一步在所述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每次进行所述转移处理时,代替所述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将所述转移处理所转移的对象设为从所述对应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减去对应于转移处理手续费的电子化价值信息后的电子化价值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在所述提供商服务器中包含发卡公司服务器,

所述转移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转移处理装置,其对所述发卡公司服务器发送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的电文;以及第二转移处理装置,当其接受到来自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的所述电文时,则进行对所述员工的管理账户转移所述电子化价值信息的处理;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

所述发卡公司服务器具有所述第二转移处理装置,其管理所述管理账户,并管理从所述企业垫付的对所述员工借款的垫付资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考勤数据的时点,向所述发卡公司服务器发送指示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电文。

14、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在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员工终端,

所述员工终端根据所述员工的操作,输出指示以自动进行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转移的选择信息;

当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预先从所述员工终端接收到所述选择信息表示以自动进行的情况时,在所述可借款金额增加的时点,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对所述发卡公司服务器自动发送指示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

15、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在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员工终端,

所述员工终端根据所述员工的操作,输出指示以手动进行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选择信息;

当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预先从所述员工终端接收到所述选择信息表示以手动进行的情况时,在从所述员工终端发出转移的指示的时点,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对所述发卡公司服务器发送指示所述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的电文。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在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银行服务器和企业服务器,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使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将所述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所述企业的工资决算日、对应于所述企业的个别决算日、以及所有企业的共通决算日中的至少一个决算日的时点未被利用的部分进行重置,将已利用的金额部分生成为工资扣除数据;

所述企业服务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从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获取所述工资扣除数据,要求所述银行服务器执行向所述员工的银行账户转入扣除掉借款金额后的工资金额的转账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在所述网络进一步连接银行服务器和企业服务器,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使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生成所述转移的垫付资金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的已利用的金额部分作为工资扣除数据,

所述企业服务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从所述第一转移处理装置获取所述工资扣除数据,要求所述银行服务器执行向所述员工的银行账户转入扣除掉借款金额后的工资金额的转账处理。

18、如权利要求5-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包含垫付资金筹措单元,其以包含经由所述网络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送所述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信息和所述垫付资金的提供信息的众筹,从而筹措所述垫付资金。

19、一种提供商服务器,其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和考勤服务器,其中,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企业所属的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以及对所述员工的借款限额;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并且,其对所述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

可借款金额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企业服务器所管理的所述借款限额和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以及

转移处理装置,其将所述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算出的所述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将对应于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以及

输出手段,其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

所述企业服务器将来自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所述借款金额反映到所述借款实绩金额,根据所述借款实绩金额算出所述借款限额。

20、一种对企业所属的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的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方法,其经由网络连接如下服务器:

企业服务器,其管理企业所属的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以及对所述员工的借款限额;以及

考勤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以及

提供商服务器,其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

其中,所述提供商服务器具有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的所述借款限额和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算出的所述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将对应于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的步骤;以及

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的步骤;

所述企业服务器具有将来自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所述借款金额反映到所述借款实绩金额,根据所述借款实绩金额算出所述借款限额的步骤。

21、一种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其经由网络连接企业服务器和考勤服务器,其中,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企业所属的员工的借款实绩金额以及对所述员工的借款限额;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所述员工的考勤数据;并且,其对所述员工提供资金需求对应服务,管理所述员工的电子化价值信息的管理账户,

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程序使所述提供商服务器的电脑,执行如下的程序:

根据所述企业服务器管理的所述借款限额和所述考勤服务器管理的考勤数据,算出对所述员工的可借款金额的程序;以及

将所述管理账户的电子化价值信息中,在算出的所述可借款金额的范围内,将对应于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的电子化价值信息转移到所述管理账户的程序;以及

将借给所述员工的借款金额输出到所述企业服务器的程序。

符号说明

1…企业

2…服务提供商

4…员工

5…银行

10…企业服务器

11…考勤服务器

20…提供商服务器

20a…提供商服务器

21…通信单元

22…处理单元

23…存储单元

24…输入输出总线

30a…管理账户

30b…垫付资金

40…员工终端

50…银行服务器

50a…银行账户

50b…垫付资金

60…网络

100…资金需求对应服务提供系统

221…考勤数据获取单元

222…计算单元

223…自动储值数据输出单元

224…扣除数据生成单元

231…员工数据

232…工资表

233…自动储值数据

234…考勤数据

235…企业表

236…转账数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