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和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1554发布日期:2018-08-28 22:2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信号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和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type-c接口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产品等数码产品上。type-c接口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让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具有更多的用途。

目前,应用于数码产品的扩展接口种类越来越多,但大多都是一个type-c接口连接一种设备,实现一种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和转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个type-c接口仅能连接一种设备,仅实现一种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type-c模块和第二type-c模块;

所述第一type-c模块包括第一终端接口和第一type-c接口;所述第一终端接口适于与供应终端连接,所述第一type-c接口适于与电力需求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type-c接口接收所述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电力需求信号通过所述第一type-c模块向所述电力需求设备供电;

所述第二type-c模块包括第二终端接口、第二type-c接口、hdmi、usb接口、sd(securedigitalmemorycard,安全数码卡)接口和tf(tranflash,快闪存储器)卡接口;所述第二终端接口适于与所述供应终端连接,所述第二type-c接口、所述hdmi、所述usb接口、所述sd接口和所述tf卡接口均适于与移动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type-c接口和所述usb接口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pid(processidentificationdata,进程标识数据)信息,所述hdmi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edid(extendeddisplayidentification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信息,所述sd接口和所述tf卡接口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cmd(command,命令)信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pid信息、所述edid信息或所述cmd信息通过所述第二type-c模块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type-c模块还包括: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排线;

所述第一终端接口通过所述fpc排线与所述第一type-c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type-c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和第二信号转换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端与所述第二type-c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的信号端与所述hdmi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sd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tf卡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信号控制子单元;

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存储子单元;

所述第一存储子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存储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type-c模块还包括第三信号转换单元和通信协议单元;

所述第三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五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三信号端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一通信端连接;

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二通信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三通信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信协议单元包括:通讯协议子单元;

所述通讯协议子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一通信端连接,所述通讯协议子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二通信端连接,所述通讯协议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第三通信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信协议单元还包括:复位子单元、时钟子单元和第二存储子单元;

所述复位子单元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复位端连接;所述时钟子单元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二存储子单元与所述通信协议单元的存储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type-c模块还包括:第四信号转换单元;

所述第四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type-c接口连接,所述第四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转换器,包括包括外壳和功能板,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和转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type-c模块的第一type-c接口接收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第一type-c模块的第一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根据电力需求信号通过第一type-c模块向电力需求设备供电;第二type-c模块通过第二type-c接口和usb接口接收移动设备的pid信息,通过hdmi接收移动设备的edid信息,通过sd接口和tf卡接口接收移动设备的cmd信息,供应终端根据移动设备的pid信息、edid信息或cmd信息通过第二type-c模块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双type-c接口的外扩展视频和数据读写信号转换,又能兼容单type-c接口的充电功能,同时还实现多种类型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号转换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信号转换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信号转换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协议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信号转换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type-c模块100和第二type-c模块200。

第一type-c模块100包括第一终端接口和第一type-c接口;所述第一终端接口适于与供应终端连接,所述第一type-c接口适于与电力需求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type-c接口接收所述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电力需求信号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向所述电力需求设备供电。

第二type-c模块200包括第二终端接口、第二type-c接口、hdmi、usb接口、sd接口和tf卡接口;所述第二终端接口适于与所述供应终端连接,所述第二type-c接口、所述hdmi、所述usb接口、所述sd接口和所述tf卡接口均适于与移动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type-c接口和所述usb接口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pid信息,所述hdmi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edid信息,所述sd接口和所述tf卡接口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cmd信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pid信息、所述edid信息或所述cmd信息通过第二type-c模块200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的第一type-c接口接收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第一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根据电力需求信号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向电力需求设备供电;第二type-c模块200通过第二type-c接口和usb接口接收移动设备的pid信息,通过hdmi接收edid信息,通过sd接口和tf卡接口接收cmd信息,供应终端根据移动设备的pid信息、edid信息或cmd信息通过第二type-c模块200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双type-c接口的外扩展视频和数据读写信号转换,又能兼容单type-c接口的充电功能,同时还实现多种类型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其中,所述供应终端通过第二type-c模块200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文字数据信息、图像数据信息和视频数据信息等数据。应理解,所述供应终端通过第二type-c模块200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类型不限定为上述数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令信息和代码信息等,例如所述移动设备为键盘,则用户通过键盘向第二type-c模块200发送控制指令,第二type-c模块200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供应终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执行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接口和所述第二终端接口可以为同一个类型接口,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接口。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接口和所述第二终端接口为同一个可连接所述供应终端的type-c接口。

具体应用中,所述供应终端可以包括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脑笔记本或手机等终端,但不限定为上述终端。所述移动设备可以包括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脑笔记本、手机、显示器、充电器和充电宝等移动设备,但不限定为上述移动设备。

可选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type-c模块100还包括:fpc排线。

所述第一终端接口通过所述fpc排线与所述第一type-c接口连接。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终端接口连接供应终端,以及所述第一type-c接口连接电力需求设备时,供应终端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向电力需求设备发送一个电力供应能力信号,同时所述第一type-c接口接收所述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并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发送给供应终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电力需求信号调整电压和电流,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向所述电力需求设备输出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type-c接口还可以外接其它的可传输视频和数据的接口,例如hdmi,vga(video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接口,即所述第一type-c接口除了可以作为充电接口,还可以作为数据和视频传输接口,实现一个type-c接口实现拥有多个功能,满足了用户需求。

具体应用中,当所述第一type-c接口连接移动设备进行视频和数据传输时,第一type-c接口的信号识别端首先识别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一type-c接口发送的数据规范类型,例如,通用串行总线2.0规范,或usb3.1gen1规范,如果是usb3.1gen1规范的数据信号,则第一type-c接口进入usb3.0以上的数据模式进行传输。应理解,上述仅是对第一type-c接口的信号识别端识别的数据规范类型进行举例,不是对第一type-c接口的信号识别端识别的数据规范类型的限定。

进一步地,一个实施例中,第二type-c模块200还包括控制单元210、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和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

控制单元210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控制单元210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控制单元210的第三信号端与所述第二type-c接口连接,控制单元210的第四信号端与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信号端与所述hdmi连接,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

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sd接口连接,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tf卡接口连接。

可选的,控制单元210包括:信号控制子单元211。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一信号端连接,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二信号端连接,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二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三信号端连接,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三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四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参阅图2,信号控制子单元211可以为vl817_qfn-76_hub芯片。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输出端可以包括: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0+引脚、sstx0-引脚、ssrx0+引脚、ssrx0-引脚、usbdp+引脚和usbdp-引脚。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一输入端可以包括: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2+引脚、sstx2-引脚、ssrx2+引脚、ssrx2-引脚、usbhp2+引脚、usbhp2-引脚、sstx3+引脚、sstx3-引脚、ssrx3+引脚和ssrx3-引脚。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二输入端可以包括: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4+引脚、sstx4-引脚、ssrx4+引脚、ssrx4-引脚、usbhp4+引脚和usbhp4-引脚。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三输入端可以包括: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1+引脚、sstx1-引脚、ssrx1+引脚、ssrx1-引脚、usbhp1+引脚和usbhp1-引脚。

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第四输入端可以包括: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usbhp3+引脚和usbhp3-引脚。

具体应用中,usb接口连接移动设备后,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211会检测连接的是充电负载还是数据设备,如果信号控制子单元211检测到既能发送信息也能接收信息的设备,则断定连接usb接口的移动设备为数据设备,或包括充电负载的数据设备。当所述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确定了usb接口连接的移动设备的功能后,供应终端根据pid信息与usb接口连接的移动设备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vl817_qfn-76_hub芯片并不是对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限定,信号控制子单元211还可以为可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芯片。

可选的,控制单元210还包括:第一存储子单元212;第一存储子单元212与控制单元210的存储端连接。

控制单元210的存储端与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存储端连接。具体的,信号控制子单元211的存储端可以包括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pics引脚、spiso引脚、spick引脚和spisi引脚。

可选的,第一存储子单元212可以为gd25d05系列芯片。所述第一存储子单元212用于存储控制单元210控制其它单元进行通讯的信号数据,即用于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

可选的,第二type-c模块2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可以连接多种usb接口型号,例如usb1.0、usb2.0和usb3.0型号的接口,但不仅限于这几种型号的usb接口。

可选的,参阅图3,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可以为ps176芯片。

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信号端可以包括ps176芯片的hdmi0p引脚、hdmi0n引脚、hdmi1p引脚、hdmi1n引脚、hdmi2p引脚、hdmi2n引脚、hdmickp引脚、hdmickn引脚、ddc_scl引脚、ddc_sda引脚和hdmi_hpd引脚。

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第一输出端可以包括ps176芯片的drx0p引脚、drx0n引脚、drx1p引脚和drx1n引脚。

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第二输出端可以包括ps176芯片的auxp引脚、auxn引脚和dp_hpd引脚。

具体应用中,hdmi接口连接移动设备时,例如显示器,hdmi接口检测高电平发送给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一个高电平信号,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收到高电平信号后向通信协议单元250发送一个接收信号,通信协议单元250将所述接收信号再次反馈给所述第二终端接口,同时显示器将edid信息通过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和通信协议单元250传送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供应终端根据edid信息输出显示信号,并通过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转换为hdmi信号输出给显示器。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ps176芯片并不是对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限定,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还可以为可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芯片。

可选的,参阅图4,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可以为au84612芯片。

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第一信号端可以包括au84612芯片的sd0data0引脚、sd0data1引脚、sd0data2引脚、sd0data3引脚、sd0cmd引脚、sd0clk引脚、sd0cdn引脚和sd0wp引脚。

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第二信号端可以包括au84612芯片的usd1cmd/m2data3引脚、usd1data0/m2data2引脚、usd1data1/m2data0引脚、sd1cdn引脚、usd1clk引脚、usd1data2/m2bs引脚和usd1data3/m2clk引脚。

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输出端可以包括au84612芯片的sstxm引脚、sstxp引脚、ssrxm引脚、ssrxp引脚、dp引脚和dm引脚。

具体应用中,插入sd或tf卡时,sd或tf卡向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发送cmd信息,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检测到有卡插入后,sd或tf卡的供电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与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时钟信号保持一致,同时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与sd或tf卡的通讯协议达成一致后,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通过控制单元210将cmd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所述cmd信息与sd或tf卡进行数据或视频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数据交换功能。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au84612芯片并不是对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的限定,第二信号转换单元230还可以为可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芯片。

可选的,sd接口还可以为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接口,例如mmc(mutimediacard,多媒体卡)接口。

参阅图1,第二type-c模块200还包括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和通信协议单元250。

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二信号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五信号端连接,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三信号端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一通信端连接。

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二通信端与第一信号转换单元2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三通信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

可选的,参阅图5,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可以为fe8.1芯片。

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一信号端可以包括fe8.1芯片的dm3引脚和dp3引脚。

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二信号端可以包括fe8.1芯片的dmu引脚和rext引脚。

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的第三信号端可以包括fe8.1芯片的dm2引脚和dp2引脚。

可选的,通信协议单元250包括:通讯协议子单元251。

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第一输入端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一通信端连接,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第二输入端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二通信端连接,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输出端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第三通信端连接。

可选的,参阅图6,通讯协议子单元251可以为vl103芯片。

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第一输入端可以包括:vl103芯片的dm_u引脚和dp_u引脚。

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第二输入端可以包括:vl103芯片的aux+引脚、aux-引脚和hpd引脚。

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输出端可以包括:vl103芯片的sbu1引脚、sbu2引脚、cc1引脚和cc2引脚。

其中,通信协议单元250的复位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复位端连接,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复位端包括vl103芯片的reset_引脚。

通信协议单元250的时钟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时钟端连接,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时钟端包括vl103芯片的oscxi引脚和oscxo引脚。

通信协议单元250的存储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存储端连接,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存储端包括vl103芯片的spi_cs_引脚、spi_q引脚、spi_d引脚、spi_clk引脚和gpio3引脚。

示例性的,vl103芯片的dm_u引脚与fe8.1芯片的dm2引脚连接,vl103芯片的dp_u引脚与fe8.1芯片的dp2引脚连接。

vl103芯片的aux+引脚与ps176芯片的auxp引脚连接,vl103芯片的aux-引脚与ps176芯片的auxn引脚连接,vl103芯片的hpd引脚与ps176芯片的dp_hpd引脚连接。

具体应用中,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用于与连接usb接口的移动设备和与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进行通讯。当usb接口与供电需求设备或充电器连接时,usb接口将供电需求设备或充电器发送的充电需求信号经过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发送给通讯协议子单元251;通讯协议子单元251支持供电需求设备或充电器与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进行通讯,即通讯协议子单元251将充电需求信号发送给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供应终端根据充电需求信号通过通讯协议子单元251和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与供电需求设备或充电器进行电能传输。且通讯协议单元250还包括内置开关,使通讯协议子单元251支持usb接口的电缆翻转功能,即与连接usb接口的移动设备可经过第三信号转换单元240、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直接登录和与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vl103芯片并不是对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限定,通讯协议子单元251还可以为可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芯片。

可选的,通信协议单元250还包括:复位子单元252、时钟子单元253和第二存储子单元254。

复位子单元252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复位端连接;时钟子单元253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时钟端连接;第二存储子单元254与通信协议单元250的存储端连接。

参阅图6,复位子单元252包括:第一电阻r20、第二电阻r22和第一电容c29。当所述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上电时,复位子单元252把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

第一电阻r20的第一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复位端(vl103芯片的reset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20的第一端还与第一电容c29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20的第一端还与第二电阻r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一电容c29的负极和第二电阻r22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的,参阅图6,时钟子单元253包括石英晶体振荡器x1、第二电容c27和第三电容c30。时钟子单元253用于在电能和机械能在晶体处于共振的状态下进行相互转化,即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频率,可高达24mhz。

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一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时钟端(vl103芯片的oscxi引脚)连接,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一端还通过第三电容c30接地;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二端接地,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三端与通讯协议子单元251的时钟端(vl103芯片的oscxo引脚)连接,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三端还通过第二电容c27接地,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第四端接地。

可选的,参阅图6,第二存储子单元254可以包括t25s40芯片、第三电阻r21和第四电容c28。第二存储子单元254是时钟同步串行通信存储器,用于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

示例性的,t25s40芯片的cs#引脚与所述vl103芯片的spi_cs_引脚连接,t25s40芯片的so引脚与所述vl103芯片的spi_q引脚,t25s40芯片的si引脚与所述vl103芯片的spi_d引脚连接,t25s40芯片的sclk引脚与所述vl103芯片的spi_clk引脚连接,t25s40芯片的wp#引脚与所述vl103芯片的gpio3引脚连接,t25s40芯片的hold#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21和第四电容c28接地。

可选的,第二type-c模块200还包括: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

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type-c接口连接,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210的第三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参阅图7,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可以为vl160芯片。

示例性的,vl160芯片的rx_p引脚与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rx4+引脚连接,vl160芯片的rx_n引脚与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rx4-引脚连接,vl160芯片的tx_p引脚与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4+引脚连接,vl160芯片的tx_n引脚与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sstx4-引脚连接。

其中,vl160芯片的tx1_p引脚、tx1_n引脚、tx2_p引脚、tx2_n引脚、rx1_p引脚、rx1_n引脚、rx2_p引脚和rx2_n引脚作为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type-c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type-c接口的信号识别端与所述vl817_qfn-76_hub芯片的usbhp4+引脚和usbhp4-引脚连接。

具体应用中,第二type-c接口与移动设备连接后,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pid信息,经过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和控制单元220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所述供应终端根据pid信息与第二type-c接口连接的移动设备进行数据或视频信息的传输。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vl160芯片并不是对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的限定,第四信号转换单元260还可以为可实现相关功能的其他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type-c模块100的第一type-c接口接收电力需求设备的电力需求信号,第一type-c模块100的第一终端接口连接的供应终端根据电力需求信号通过第一type-c模块100向电力需求设备供电;第二type-c模块200通过第二type-c接口和usb接口接收移动设备的pid信息,通过hdmi接收移动设备的edid信息,通过sd接口和tf卡接口接收移动设备的cmd信息,供应终端根据移动设备的pid信息、edid信息或cmd信息通过第二type-c模块200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双type-c接口的外扩展视频和数据读写信号转换,又能兼容单type-c接口的充电功能,同时还实现多种类型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转换器,包括外壳和功能板,还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任一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且具有上述多功能信号转换电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