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4774发布日期:2018-10-19 18: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据安全领域,为了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持续正常工作,应对因计算机故障或数据灭失、篡改等安全事件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常使用备份与还原技术,将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复制,并在需要时使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还原到备份时的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备份还原通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在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进行多次数据覆盖;即将备份按照从最早到最近的顺序,还原每个备份中的数据到目标存储对象中,并覆盖已经存在的数据。

但该方案在还原中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为所有备份中数据容量的总和,导致还原效率过低。

第二种方案:按照从最近到最早的顺序,向还原目标存储对象复制数据;即将备份按照从最近到最早的顺序,还原每个备份中的数据到目标存储对象中,并不覆盖本次还原已经复制过数据的区域。

该方案虽然相较于第一种方案,虽然大幅减少了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但是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不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还原效率偏低。

第三种方案:建立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各个区域到备份中数据的映射关系,基于该映射关系向还原目标存储对象复制数据;即在实际复制数据前,使用类似第二种方案的方式,生成目标存储对象中各个区域与各个备份中数据的映射关系,再基于该映射关系从备份中复制数据到目标存储对象中。

该方案相较于第二种方案,虽然支持按照目标存储对象最优性能的方式复制数据,但是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不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还原效率仍然偏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还原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备份数据还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待还原存储对象的备份数据进行持续记录,以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连续时间与备份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的连续时间进行展示;

相应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连续时间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备份时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并将获取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添加至第二映射关系表中;

相应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备份时刻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的备份时刻进行展示;

相应地,所述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备份时刻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所在的各第一存储区域,并获取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所在的各第二存储区域;

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具体包括:

查找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中的相同存储区域,将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

将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中数据不同的存储区域作为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

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除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之外的其他存储区域作为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所述备份数据还原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备份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备份数据还原程序,所述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备份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备份数据还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对象选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时刻选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数据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数据复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本发明将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再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使得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明显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进而减少还原时需要占用的软硬件资源,提升了数据还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备份数据还原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例中存储对象的区域编号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例中区域对无有效数据及具有有效数据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例中a时刻全量备份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例中b时刻增量备份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例中c时刻增量备份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例中d时刻增量备份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例中d时刻相对于a时刻发生过数据变更的区域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例中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实例中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2为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对图11所示的存储对象进行备份数据还原时,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3为按照现有技术对图11所示的存储对象进行备份数据还原时,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4为另一种实例中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5为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对图14所示的存储对象进行备份数据还原时,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6为按照现有技术对图14所示的存储对象进行备份数据还原时,存储对象的区域划分图;

图17为本发明备份数据还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备份数据还原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外部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对待还原存储对象的备份数据进行持续记录,以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连续时间与备份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的连续时间进行展示;

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连续时间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备份时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并将获取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添加至第二映射关系表中;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的备份时刻进行展示;

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备份时刻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所在的各第一存储区域,并获取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所在的各第二存储区域;

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查找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中的相同存储区域,将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

将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中数据不同的存储区域作为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

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除查找到的相同存储区域之外的其他存储区域作为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将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再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使得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明显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进而减少还原时需要占用的软硬件资源,提升了数据还原的效率。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备份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备份数据还原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1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即为用户需要进行还原的存储对象,通常,存储对象是指能够保存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对象或硬件对象。常见的硬件存储对象有:内存、闪存及硬盘等;常见的软件存储对象有:虚拟内存线性访问空间、文件、文件系统卷、硬盘分区及逻辑存储单元(lun)等。

s2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可理解的是,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即为用户需要还原到的待还原备份数据,通常,备份即为生成用于恢复源存储对象中数据副本的过程,或这个过程产生的数据副本(也称为镜像),而数据副本即为备份数据。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不同时刻所对应的备份数据通常也不同,而数据备份可以为持续性备份,即对数据进行连续的保存;数据备份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备份,也就是说,备份数据对应的备份时间是离散的。

当所述数据备份为持续性备份时,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还原存储对象的备份数据进行持续记录,以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连续时间与备份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步骤s20可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当然,为了便于用户对需要进行还原的备份数据进行选取,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的连续时间进行展示;

相应地,步骤s20可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连续时间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应理解的是,在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的连续时间进行展示时,可采用时间轴的方式,当然,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备份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备份,也就是说,备份数据对应的备份时间是离散的,也就是说,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备份时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并将获取的备份数据及对应的备份时刻添加至第二映射关系表中;

相应地,步骤s20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当然,为了便于用户对需要进行还原的备份数据进行选取,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的备份时刻进行展示;

相应地,步骤s20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基于展示的备份时刻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将查找到的备份数据作为待还原备份数据。

s30: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为了便于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本实施例中,可先获取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所在的各第一存储区域,并获取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所在的各第二存储区域;再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进行数据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假设待还原存储对象被划分为20块存储区域,当然,还可根据需要划分为其他数量的存储区域,参照图3,可对每块存储区域分别进行编号。

这些区域中部分具有有效数据,部分没有有效数据,因此,可参照图4的方式进行表示。

下面以时刻a,时刻b,时刻c,时刻d为时间单调递增为例,当然,本实例以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备份为例。

在a时刻进行全量备份,参照图5,此时得到备份快照a。

在b时刻进行增量备份,参照图6,此时得到备份快照b。

在c时刻进行增量备份,参照图7,此时得到备份快照c。

在d时刻该存储对象的状态可参照图8。

如果在d时刻进行还原,将存储对象还原到a时刻,此时,可以对各备份点关联关系进行分析,从a时刻到d时刻一共有3份数据变更区域记录。分别为:

a)“备份快照b中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

b)“备份快照c中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

c)“d时刻相对于“备份快照c”发生过数据变更的区域”。

将这些区域进行集合运算可知:d时刻相对于“备份快照a”发生过数据变更的区域,可参照图9。

从备份快照a中获取对应源存储对象具有有效数据的区域,可参照图5。

对图5和图9所示的两个数据区域进行集合运算,即可确定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可参照图10。

s40: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假设某逻辑存储对象按照时间顺序生成如下备份数据:1、全量备份a;2、增量备份b,此时需要将该存储对象中的数据还原到全量备份a的数据状态。

此时可假设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时,根据集合论可求得,图12中斜线填充区域为“有效数据差异区域”,横线填充区域为“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但假设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据还原,可参照图13,斜线填充区域为需要进行数据复制的区域,横线填充区域为需要进行数据重置的区域。

根据图12与图13的比较可知,本实施例的方法无需对“全量备份a的区域”中的白色区域进行数据还原,大幅减少还原数据容量,并且无需对不在上图中的三个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进行数据重置,大幅减少数据重置数据容量。

下面以另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假设某逻辑存储对象按照时间顺序生成如下备份数据:1、全量备份;2、2、在全量备份后所有变更的数据都在持续性备份保护下。

假设当前时刻为时刻y(包含y时刻),且依然处于持续性备份保护中。

此时需要将该存储对象中的数据还原到时刻x(包含x时刻)对应的数据状态。

此时可假设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时,根据集合论可求得,图15中斜线填充区域为“有效数据差异区域”,横线填充区域为“无效数据差异区域”。

但假设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据还原,可参照图16,斜线填充区域为需要进行数据复制的区域,横线填充区域为需要进行数据重置的区域。。

根据图15与图16的比较可知,本实施例的方法无需对“全量备份的区域”中的白色区域、以及持续数据保护从全量备份到时刻x(包含x时刻)发生过数据变更的区域进行数据还原,大幅减少还原数据容量,并且无需对不在上图中的三个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进行数据重置,大幅减少数据重置数据容量。

本实施例将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再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使得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明显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进而减少还原时需要占用的软硬件资源(如:网络流量、系统总线带宽、以及存储吞吐量等),提升了数据还原的效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备份数据还原程序,所述备份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备份数据还原装置,参照图17,所述装置包括:

对象选取模块901,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对象选取指令,根据所述对象选取指令确定待还原存储对象;

时刻选取模块902,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时刻选取指令,根据所述时刻选取指令确定对应的目标时刻,根据所述目标时刻确定待还原备份数据;

数据比较模块903,用于将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所述有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具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所述无效数据差异区域为所述当前数据与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具有差异,并且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在该区域没有待还原数据的区域;

数据复制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将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当前数据与待还原备份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和无效数据差异区域,再根据所述待还原备份数据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有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复制,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中的无效数据差异区域进行数据重置,以实现对所述待还原存储对象进行数据还原,使得还原需要复制的数据容量明显小于最终还原目标存储对象中的数据容量,进而减少还原时需要占用的软硬件资源,提升了数据还原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