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及硬盘ID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1547发布日期:2018-11-17 00:2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及硬盘id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云计算应用的发展,信息化逐渐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网络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数据容器的硬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日益增加的数据量的存储、加工和服务的需求,许多大容量的存储服务器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为充分利用宝贵的机箱空间,一般在4u的机箱内部,将24块3.5英寸硬盘部署在2块12口3.5英寸硬盘背板上;在机箱后部4u空间内,其中的2u空间用于部署系统散热风道和2块2.5英寸硬盘,剩下的2u空间用于将12块3.5英寸硬盘部署在1块12口3.5英寸硬盘背板上。其具体连接方式为:将3张标准接口raid卡依次插接在主板的pciex8扩展槽,通过minisas转接线将每张raid卡与一块12口硬盘扩展expander连接。每块12口expander上插接12块sata\sas硬盘,剩下的2块2.5英寸硬盘通过oculink线缆与主板的sata/sas接口连接。

由于系统中部署的硬盘数量较多,一旦在客户机房出现硬盘故障,需要客服人员尽快在现场能准确定位故障硬盘的位置,然而,现有技术中,pcie8插槽用了3个,目前主板硬件没有机制来定义末端硬盘与pcie8插槽的对应关系,因此,造成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的每块硬盘的id和硬盘实际id不对应,降低了硬盘故障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及硬盘id定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硬盘故障维修效率和准确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包括:一块raid卡、一块硬盘扩展卡、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其中,所述raid卡插接在主板的pcie8扩展槽上,所述硬盘扩展卡通过minisas线缆与所述raid卡连接,所述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分别通过minisas线缆与所述硬盘扩展卡连接。

优选地,所述12口硬盘背板包括3个用于与所述硬盘扩展卡连接的minisas接口,每个所述minisas接口连接4个3.5英寸硬盘接口。

优选地,所述2口硬盘背板包括1个用于与所述硬盘扩展卡连接的minisas接口,所述minisas接口连接2个2.5英寸硬盘接口。

优选地,所述12口硬盘背板的数量为3块,所述2口硬盘背板的数量为1块。

优选地,所述硬盘扩展卡包括10个minisas接口,其中,9个所述miniasas接口与3块所述12口硬盘背板连接,1个所述miniasas接口与1块所述2口硬盘背板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硬盘id定位方法,包括:

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

获取故障硬盘信号;

对所述硬盘故障信号进行解析;

根据所述硬盘映射关系和解析结果确定硬盘id。

优选地,,所述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对每个minisas接口进行编号;

对每个minisas接口连接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

为每个硬盘接口对应的硬盘设置唯一盘号。

优选地,,对所述硬盘故障信号进行解析具体包括:

从所述硬盘故障信号中获取minisas接口编号和硬盘编号。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中硬盘连接的拓扑结构包括一块raid卡、一块硬盘扩展卡、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raid卡插接在主板的pcie8扩展槽上,硬盘扩展卡通过minisas线缆与raid卡连接,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分别通过minisas线缆与硬盘扩展卡连接,由于设置了一块raid卡和一块硬盘扩展卡,省略了确定pcie卡槽与硬盘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可以直接通过硬盘扩展卡对minisas接口以及硬盘接口进行定义,对每一个minisas进行编号,并对每一个minisas接口下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保证了硬盘连接路径的唯一性,对该唯一路径下的硬盘进行编号,每个编号的硬盘对应一个物理连接地址,可以准确确定故障硬盘位置,提高硬盘故障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id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盘id连续拓扑结构,包括:一块raid卡、一块硬盘扩展卡、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

所述raid卡插接在主板的pcie8扩展槽上,所述硬盘扩展卡通过minisas线缆与所述raid卡连接,所述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分别通过minisas线缆与所述硬盘扩展卡连接,图中,小型化sas即为minisas线缆,mb为主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raid卡选用pm8060芯片,可以支持12g接口速率,提高硬盘数据与主板之间的传输速率,硬盘扩展卡采用sas35*48芯片,可以满足36端口的扩展,从而支持36块硬盘的设置,因此,可以只采用一块raid卡及一块硬盘扩展卡就可以实现36块硬盘的设置,减少了pcie卡槽的使用,可以更加准确的对硬盘安装位置进行确定。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12口硬盘背板包括3个用于与所述硬盘扩展卡连接的minisas接口,每个所述minisas接口连接4个3.5英寸硬盘接口。

本实施例中硬盘背板包括4个minisas接口,由于每个minisas接口可以连接4个端口,因此,每个minisas接口连接4个硬盘接口,从而实现12口硬盘背板的功能,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3.5英寸硬盘的设置,因此,12口硬盘背板的硬盘接口为3.5英寸硬盘接口,可以搭载12块3.5英寸硬盘。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箱尺寸为4u机箱,对于4u机箱来说,其能设置的最大硬盘数量为36块3.5英寸硬盘,因此,对于4u的机箱而言,需要设置3块12口硬盘背板,除了36块3.5英寸硬盘外还需要设置2块2.5英寸硬盘作为系统盘,因此还需要设置1块2口硬盘背板用于设置2块2.5英寸硬盘。

与12口硬盘背板相似的,2口硬盘背板也采用minisas接口与硬盘接口连接的结构,由于2.5英寸硬盘只设置2块,因此,2口硬盘背板只需设置一个minisas接口并设置两个与minisas接口连接的硬盘接口,为了与硬盘匹配,2口硬盘背板上设置的硬盘接口为2.5英寸硬盘接口

为了与硬盘背板连接,硬盘扩展卡需要转出相应数量的minisas接口,由于设置36块3.5英寸硬盘和2块2.5英寸硬盘需要10个minisas接口,因此,硬盘扩展卡需要转出10个minisas接口,其中9个minisas用于与3块12口硬盘背板连接,1个minisas接口用于与2口硬盘背板连接,其中,9个minisas接口以3个为一组进行划分,每3个minisas接口连接一个12口硬盘背板,为了方便连接,将相邻的3个minisas接口划分为一组。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id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盘id定位方法,包括:

s10: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确定硬盘接口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s11:对每个minisas接口进行编号。

s12:对每个minisas接口连接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

s13:为每个硬盘接口对应的硬盘设置唯一盘号。

硬盘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为只采用一个raid卡,因此,主板上pcie卡槽的数量也为一个,不需要区分硬盘与哪个pcie卡槽连接,从而,只需要对每个minisas接口进行编号,然后再对与每个minisasa接口连接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即可,由于服务器中3.5英寸硬盘的设置数量较多且容易发生故障,一旦故障产生时难以迅速定位,而2.5英寸硬盘的设置数量只有2个,故障时容易排查,因此,2.5英寸硬盘的定位不是必须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只对36块3.5英寸硬盘的定位方法进行说明,对于2.5英寸硬盘是否进行定位由用户自行设定,且其定位方法与3.5英寸硬盘定位方法相似,本实施例中不再外加赘述。

现对36块3.5英寸硬盘的定位方法进行说明,硬盘扩展卡上转出的9个minisas接口用于连接3块12口硬盘背板,因此,可以将9个minisas接口按0-8进行编号,0-2号minisas接口连接一块硬盘背板,3-5号minisas接口连接一块硬盘背板,6-8号minisas接口连接一块硬盘背板,由于每个minisas接口又连接4个硬盘接口,因此需要再对每块硬盘背板上的12个硬盘接口进行编号,为简要说明只对第一块硬盘背板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说明,其余硬盘背板上的硬盘接口以相同方式进行编号,本发明中将0-2号minisas接口用于连接第一块硬盘背板,且与12个硬盘端口连接,因此,可以将0号minisas接口连接的4个硬盘接口定义为硬盘接口0、硬盘接口1、硬盘接口3以及硬盘接口3,1号minisas接口连接的4个硬盘接口定义为硬盘接口4、硬盘接口5、硬盘接口6以及硬盘接口7,2号minisas接口连接的4个硬盘接口定义为硬盘接口8、硬盘接口9、硬盘接口10以及硬盘接口11,以此类推可以对另外2块12口硬盘背板上的共24个硬盘接口进行定义,然后对这36个硬盘接口进行编号,变为硬盘0-硬盘35,有可以将0号minisas接口的硬盘接口0定义为硬盘0,将0号minisas接口的硬盘接口1定义为硬盘1,以此类推,将36个硬盘编号与36个硬盘接口进行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硬盘编号必须对应唯一的一个硬盘接口编号,硬盘接口编号的格式为:x号minisas接口硬盘接口y,其中,x为0-8内任一数值,y为0-11内任一数值。

由于每3个minisas接口连接1块12口硬盘背板,因此,组成同一块12口硬盘背板的3个minisas接口所连接的12个硬盘接口在编号上可以连续,但并不会影响硬盘接口的定位,例如,0号minisas接口连接第一块12口硬盘背板,其连接的4个硬盘接口定义为硬盘接口0-3,而3号minisas接口连接第二个12口硬盘背板,其连接的4个硬盘接口也可以定义为硬盘接口0-3,由于其连接的minisas接口编号不同,因此定位的硬盘接口也不同。

s20:获取故障硬盘信号。

当硬盘发生故障后,主板会接受到来自硬盘的故障信号,并发送给cpu。

s30:对所述硬盘故障信号进行解析。

cpu根据接受到的硬盘故障信号提取出minisas接口编号以及硬盘接口编号,例如,2号minisas接口硬盘接口9发生故障。

s40:根据所述硬盘映射关系和解析结果确定硬盘id。

根据已经定义好的硬盘接口映射关系,可以确定2号minisas接口的硬盘接口9对应的盘号应为硬盘10,此时可以向用户发送硬盘故障报警,报警内容为硬盘10故障,而用户根据映射关系也可以快速确定硬盘10的安装位置为2号minisas接口硬盘接口9,从而可以实现故障硬盘的快速确定及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minisas接口编号顺序、硬盘接口编号顺序以及硬盘号于接口的对应关系仅为其中一种实施例,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进行其他的标号顺序或对应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硬盘连接的拓扑结构包括一块raid卡、一块硬盘扩展卡、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raid卡插接在主板的pcie8扩展槽上,硬盘扩展卡通过minisas线缆与raid卡连接,12口硬盘背板和2口硬盘背板分别通过minisas线缆与硬盘扩展卡连接,由于设置了一块raid卡和一块硬盘扩展卡,省略了确定pcie卡槽与硬盘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可以直接通过硬盘扩展卡对minisas接口以及硬盘接口进行定义,对每一个minisas进行编号,并对每一个minisas接口下的硬盘接口进行编号,保证了硬盘连接路径的唯一性,对该唯一路径下的硬盘进行编号,每个编号的硬盘对应一个物理连接地址,可以准确确定故障硬盘位置,提高硬盘故障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