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测点聚类和异常区域重心法的供水爆管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1526发布日期:2018-11-07 10:03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基于监测点聚类和异常区域重心法的供水爆管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城市供水管网领域,涉及供水管网的漏损定位,具体是一种基于监测点聚类和异常区域重心法的供水爆管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管网爆管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解决爆管定位问题上主要采用基于全频域爆管定位法、基于scada数据爆管定位法和基于机理模型爆管定位法等。各种爆管定位方法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在爆管定位问题上都有一定的成效,对在爆管定位问题的研究上具有深刻借鉴意义,但各种爆管定位方法也存在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

文献[1]采用基于全频域爆管定位方法对管网中的异常事件进行侦测定位,其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是“快速开关阀门产生激励信号”条件苛刻,且只能检测单管,局限性大。文献[2]利用基于scada数据对管网中的爆管事件进行定位,虽然其定位简单速度快但定位误差较大。文献[3]采用基于机理模型对管网中的爆管事件进行定位,对模型依赖较大,虽然定位准确但是定位过程复杂,且速度慢。

参考文献:

[1]郭新蕾,杨开林,郭永鑫,等.管道泄漏检测全频域法试验验证及抗噪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1,39(6):713-720.

[2]程伟平,赵丹丹,许刚,等.供水管网爆管水力学模型与爆管定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7(6):1057-1062.

[3]王丽娟.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徐哲、李宏伟、熊晓锋、何必仕、陈晖,201610385376.8一种供水管网异常侦测方法,授权发明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方法中的不足,提出基于监测点聚类和异常区域重心法的供水爆管定位方法,实现对供水管网爆管的快速准确侦测定位,降低爆管对供水系统及城市道路造成的危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监测点管道距离

采集供水管网中n个监测点的坐标{(x1,y1),(x2,y2),…(xn,yn)},其中n=1,2,3…n;并根据gis中管道拓扑连通性计算监测点的管道距离lij。

两监测点地理位置近,不等于管道距离短。两监测点如有多路连通,以距离短的为准。

步骤2对管网监测点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监测点之间的管道距离lij对管网中的监测点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管网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确定位于每个子区域中的监测点(至少3个),步骤如下;

(1)从数据中选择k(2≤k<n/3)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计算每个聚类对象到聚类中心的距离,并用来划分聚类;

(3)再次计算每个聚类中心;

(4)计算标准测度函数,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停止,否则,继续操作。

步骤3计算爆管事件时监测点压力变化

当侦测到爆管事件时,从scada中获取监测点压力数据,计算监测点压力与1周内同时刻压力平均值的压差△pnj(j=1,2,…,j,j表示当日爆管事件序号),公式如下。

步骤4爆管定位

(1)对由爆管事件产生的压差△pnj进行排序,根据压差越大越靠近爆管点的特点,初步判定爆管事件位于第l类(1<l<k)中,即确定异常子区域。

(2)利用位于第l类(子区域)中的监测点进行异常区域中心q坐标(xq,yq)定位,取出第l类中压力变化最大的前3个监测点进行分析,则判定爆管事件发生在这3个监测点所围成的范围内,然后通过这3个监测点地理坐标结合重心法公式计算得出异常区域中心q,公式如下:

(3)根据gis中管道拓扑连通性计算监测点到异常区域中心q的管道距离ln(xq,yq)再通过改进的重心法公式求得爆管定位点p初始坐标。

在爆管定位点p坐标基础上可以得出新的管道距离从而再次得到新的爆管定位点p。通过上述不断迭代修正,直到爆管定位点p坐标不再变化或变化很小,即得到最终爆管定位点p。

本发明方法采用聚类划分监测点及其子区域,缩小监控范围;再采用异常区域重心法快速定位,提高定位精度。本发明方法由数据驱动,过程简单,定位速度快,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爆管定位流程图;

图2为监测种子点位置;

图3为实际爆管点和爆管定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创新点易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进一步详细叙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监测点管道距离

获取sx市dma区14个压力监测点的地理位置,具体坐标如表1所示

步骤表1

步骤2对管网监测点进行聚类分析

获取sx市dma区14个压力监测点的地理位置,具体坐标如表1所示。对管网dma区中的14个监测点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

(1)设置聚类过程中的类数k为4,在dma区随机选择4个种子点。

(2)结合表1计算14个监测点分别距离4个种子点的距离,监测点距离哪个种子点近就属于那个种子点,种子点的随机分布位置如图2所示,监测点和种子点的归属关系如表2所示,并形成4个点群,虚线范围内为各个点群。

表2

(3)移动种子点至点群的中心。

(4)重复执行(2)、(3)两步,直至种子点不再移动,最后得到的种子点最终的位置如图2所示,以及种子点和监测点的归属关系同表3所示。

表3

步骤3计算爆管事件时监测点压力变化

获取sx市dma区2015年4月3日的scada数据,对压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公式

计算出管网中爆管事件对14个监测点的压力影响△pnj,统计爆管事件对各个监测点影响如表4所示,并对△pnj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表4

监测点距离爆管位置越近则受到压力影响越大,△pnj越小(如果从绝对值上说△pnj是变大的,考虑到负号问题,这边写小),通过这一准则初步判定爆管事件发生在哪一个点群

表4

步骤4爆管定位

确定爆管位置属于哪一点群后,开始对管网中爆管事件进行定位。以第1次爆管为例,第1次爆管事件初定位位于第一个点群,其中涉及6,9,12号三个监测点,结合sacda数据计算爆管事件对三个检测点的影响,再通过表一计算爆管事件的坐标,先使用为改进重心法计算初始重心坐标,未改进的重心法公式如下:

然后计算初始重心点到监测点的距离ln,再根据改进后的重心法公式求出新重心坐标,改进后的重心法公式如下:

在爆管定位点p坐标基础上可以得出新的管道距离从而再次得到新的爆管定位点p。通过上述不断迭代修正,直到爆管定位点p坐标不再变化或变化很小,即得到最终爆管定位点p。

计算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注:单位为m

表6

注:单位为m

从表6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对管网爆管事件进行定位并给出具体坐标,定位坐标和实际爆管事件坐标的欧氏距离为207.55m。则该方法对管网dma区中10起爆管事件的定位数据如表7所示,以及定位点与实际爆管事件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菱形表示实际爆管位置,圆圈表示爆管定位位置。

表7

注:单位为m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是为了阐明目的,而非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