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数据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板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其通过感应用户手指的触控操作,来完成用户操作指令的识别与输入。目前常见的触控操作,可分为点触操作和按压操作两种类型。
传统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是当用户通过手指在触控板上执行触控操作时,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触控板表面产生的形变量,并依据该形变量的大小来区分点触操作与按压操作。但是,对于不能发生形变或者几乎不能发生形变的非形变式触控板,在用户执行触控操作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形变量,从而导致采用传统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则无法依据形变量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的触控类型,无法实现对点触操作与按压操作的有效区分。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有效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以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无法针对非形变式触控板上的触控类型进行有效识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类型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
优选的,所述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包括:
检测操作体在触控板表面执行的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包括:
将所述触控印迹映射到所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
根据所述触控印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包括:
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不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为非形变式触控板。
一种触控类型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印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轮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弦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
优选的,所述印迹获取单元包括:
操作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操作体在触控板表面执行的触控操作;
印迹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优选的,所述轮廓确定单元包括:
坐标映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触控印迹映射到所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
轮廓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印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优选的,所述类型确定单元包括:
按压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点触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不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为非形变式触控板。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从而无需依赖于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进而能够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印迹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触控板通常包括:可形变式触控板与非形变式触控板。可形变式触控板是指,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触控操作时,其表面会留下相应形变量的触控板;非形变式触控板是指,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触控操作时,其表面不会发生形变或者几乎不会发生形变(形变量极小)的触控板。
传统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是通过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而非形变式触控板无法提供与触控操作相对应的形变量,这就使得传统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并不能适用于非形变式触控板上的触控类型识别。所以,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以实现对非形变式触控板上的触控类型进行有效识别。
请参阅图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当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触控操作时,会在触控板表面留下相应的触控印迹(如手指印),本发明通过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来识别该触控操作的触控类型。
一示例中,可以先检测操作体(如手指)在触控板表面执行的触控操作,再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由此获取到的触控印迹即为该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印迹,而根据该触控印迹识别出来的触控类型,则为操作体在触控板表面执行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类型。
s102: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触控板上留下的触控印迹,为近似“椭圆”的形状(如图2所示),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实际上就是确定该“椭圆”的外形轮廓。
s103: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反映了“椭圆”中椭的程度,而本发明则是根据“椭圆”中椭的程度,来识别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所以,在确定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后,还需要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s104: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触控类型可包括:点触操作与按压操作。
以图2为例,图2中触控印迹1的最长弦长11与最短弦长12相差较大,该触控印迹1通常是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按压操作”时留下的,所以,根据触控印迹1的最长弦长11与最短弦长12,可以确定出触控印迹1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而触控印迹2的最长弦长21与最短弦长22相差较小,该触控印记2通常是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点触操作”时留下的,所以,根据触控印迹2的最长弦长21与最短弦长22,可以确定出触控印迹2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先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再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最后根据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来确定出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是按压操作还是点触操作,从而无需依赖于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进而能够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其中,步骤s20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相类似,具体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202:将所述触控印迹映射到所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
触控板表面上留下的触控印迹,自然落入了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所述触控印迹与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将触控印迹中的印迹点与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一一映射,进而确定出触控印迹中各个印迹点的坐标值,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过程。
s203:根据所述触控印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在触控板上逐行或逐列扫描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根据所述触控印迹映射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可以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即,确定出所述外形轮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
例如,在扫描坐标系中各坐标点的过程中,将坐标系中与触控印迹之间具有映射关系的坐标点标记为“1”,将坐标系中与触控印迹之间不具有映射关系的坐标点标记为“0”,将与标记为“0”的坐标点相邻的标记为“1”坐标点依次连接起来,便构成了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s204: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在得到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后,根据所述外形轮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的数据值,采用常用的弦长计算公式,便可以计算出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常用的弦长计算公式有很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5:计算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
例如,图2中触控印迹1的最长弦长11为19mm,最短弦长12为12mm,则触控印迹1的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11与最短弦长12之间的比值为1.583(即19/12);图2中触控印迹2的最长弦长21为10mm,最短弦长22为9mm,则触控印迹2的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21与最短弦长22之间的比值为1.111(即10/9)。
s206: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07;若否,则执行步骤s208。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来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或点触操作。其中,预设比值阈值可以是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设定的阈值,如1.4(即7/5)、1.3(即13/10)等。
s207: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例如,预设比值阈值为1.4,图2中触控印迹1的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11与最短弦长12之间的比值为1.583,大于预设比值阈值,则确定触控印迹1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s208: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不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例如,预设比值阈值为1.4,图2中触控印迹2的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21与最短弦长22之间的比值为1.111,小于预设比值阈值,则确定触控印迹2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另一示例中,除了可以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来确定触控类型之外,还可以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的差值来确定触控类型,例如,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在获取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后,将触控印迹映射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并通过扫描的方式,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再根据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的比值,来确定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或点触操作,从而无需依赖于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进而能够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触控类型识别装置,所述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下文所描述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的技术内容,可与上文所描述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技术内容之间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印迹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轮廓确定单元200,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印迹,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弦长获取单元300,用于获取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
类型确定单元400,用于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触控类型可包括:点触操作与按压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先获取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再确定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最后根据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来确定出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是按压操作还是点触操作,从而无需依赖于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进而能够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印迹获取单元100、轮廓确定单元200、弦长获取单元300与类型确定单元400。
本实施例中,所述印迹获取单元100包括:
操作检测子单元110,用于检测操作体在触控板表面执行的触控操作。
印迹获取子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
所述轮廓确定单元200包括:
坐标映射子单元210,用于将所述触控印迹映射到所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
轮廓确定子单元220,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印迹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
所述类型确定单元400包括:
按压确定子单元410,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点触确定子单元420,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不大于预设比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其中,预设比值阈值可以是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设定的阈值,如1.4(即7/5)、1.3(即13/10)等。
一示例中,所述类型确定单元400还可以包括:
比值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
阈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阈值。
另一示例中,除了可以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比值来确定触控类型之外,还可以根据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的差值来确定触控类型。相应的,所述类型确定单元400还可以包括:
差值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差值。
所述阈值判断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所述按压确定子单元410,还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
所述点触确定子单元420,还用于当所述最长弦长与所述最短弦长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点触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在获取到触控板表面留下的触控印迹后,将触控印迹映射到触控板表面的坐标系中,并通过扫描的方式,扫描出所述触控印迹的外形轮廓,再根据所述外形轮廓的最长弦长与最短弦长的比值,来确定触控印迹对应的触控类型为按压操作或点触操作,从而无需依赖于触控板的形变量来识别触控类型,进而能够实现非形变式触控板上触控类型的有效识别。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也可适用于可形变式触控板,例如,当可形变式触控板中形变量检测模块故障时,便可采用本发明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案来识别可形变式触控板上的触控类型,从而解决了可形变式触控板由于形变量检测模块故障而无法有效识别触控类型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可形变式触控板中触控类型识别功能的鲁棒性。
显然,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不仅可适用于非形变式触控板,还可适用于可形变式触控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类型识别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印迹获取单元100、轮廓确定单元200、弦长获取单元300、类型确定单元400、操作检测子单元110、印迹获取子单元120、基坐标映射子单元210、轮廓确定子单元220、按压确定子单元410、点触确定子单元420、比值计算子单元、阈值判断子单元与差值计算子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目前无法针对非形变式触控板上的触控类型进行有效识别的技术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触控类型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触控类型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所述触控类型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一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