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的手势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8279发布日期:2018-11-20 19:07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手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触摸屏的发展,越来越多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习惯摒弃了传统的按键式操作,改为基于触摸屏的操作的模式。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基于触摸屏的手势操作使用也越来越多。诸如:滑动解锁、手势操作等等成为智能机的标配。

许多应用情况下,手势操作的屏幕有效感应范围过大,造成各种错误指令的输入,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变,甚至误删除文件之类很坏的影响,错误的输入,会彻底扰乱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手势控制方法,通过给限制手势指令的屏幕有效感应区,使得在部分使用条件下,屏幕上其他区域的误操作不会扰乱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设备的手势控制方法,包括:

选择需要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

进入修改模式,修改模式下,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

退出修改模式。

优选的是,所述退出修改模式包括:

在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后,预定时间后,自动退出修改模式。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包括:

自屏幕感应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开始计时同时开始记录操作轨迹;

达到设定时间后,智能设备停止记录操作轨迹。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智能设备判断操作轨迹是否连续;

若操作轨迹连续,则将智能设备的屏幕边缘与操作轨迹共同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中最小的一个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若操作轨迹不连续,则智能设备跳出提示重新输入操作轨迹的提示框,智能设备清空已经记录的操作轨迹,重新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将智能设备的屏幕边缘与操作轨迹共同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共同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智能设备判断操作轨迹是否连续且闭合;

若操作轨迹连续且闭合,则将操作轨迹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共同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若操作轨迹不连续或者不闭合,则智能设备跳出提示重新输入操作轨迹的提示框,智能设备清空已经记录的操作轨迹,重新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包括:

自屏幕感应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开始记录操作轨迹;

屏幕第一次感应不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停止记录操作轨迹。

优选的是,所述进入修改模式包括:

通过单机、双击或者滑动操作输入进入修改模式的指令。

优选的是,所述选择需要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包括:

选择手势指令修改屏幕感应范围所适用的程序范围。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预设有禁止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特殊手势指令,用来重置所有修改过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

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修改屏幕的有效感应范围,有效减少部分情况下手势指令的错误输入,从而方便使用者,不会被打扰,打扰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特殊的使用环境,比如卧姿下手势操作的不正常行为;

2、特别适用于部分仿手柄类的游戏,将对应的手势指令设置在仿手柄按键的屏幕范围内,有效防止手势指令点选错误区域造成的误操作;

3、屏幕感应区域可以完全自定义,适应不同人的操作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结合图1所示,一种智能设备的手势控制方法,包括:

选择需要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

进入修改模式,修改模式下,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

退出修改模式。

手势指令指所有通过按压屏幕完成的智能设备输入,并不局限于手指的输入,指令的复杂度可以高也可以低,手势指令包括单机、长按、滑动等用户惯用操作。

进入修改模式,可以通过点选某个屏幕虚拟按键进入。操作轨迹举例说明为:在修改模式下,操作者用手指在屏幕上画一个圈,那么这个圈就是操作轨迹。退出修改模式后,被修改后的手势指令将只能在圈内有效,圈外的手势指令将被智能设备视为无效操作。

智能设备需要具有能感应手势指令的屏幕,智能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修改模式下,屏幕智能设备不在接收识别任何手势指令,所有的手势指令只会被智能设备记录为操作轨迹,而不会识别为某种输入指令。退出修改模式后,智能设备的屏幕接收到按压操作,就不再作为操作轨迹记录,而是识别是否为某种输入指令。

所述退出修改模式包括:

在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后,预定时间后,自动退出修改模式。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后,以提示框告知使用者,预定时间可以为1-5s,并且以提示框的形式告诉使用者。

所述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包括:

自屏幕感应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开始计时同时开始记录操作轨迹;

达到设定时间后,智能设备停止记录操作轨迹。即设定好一段时间,该段时间内的所有屏幕的按压操作被记录作为操作轨迹。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智能设备判断操作轨迹是否连续;

若操作轨迹连续,则将智能设备的屏幕边缘与操作轨迹共同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中最小的一个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若操作轨迹不连续,则智能设备跳出提示重新输入操作轨迹的提示框,智能设备清空已经记录的操作轨迹,重新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将智能设备的屏幕边缘与操作轨迹共同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共同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操作轨迹生成有效感应范围包括:

智能设备判断操作轨迹是否连续且闭合;

若操作轨迹连续且闭合,则将操作轨迹构成的若干封闭几何空间共同作为有效感应范围;

若操作轨迹不连续或者不闭合,则智能设备跳出提示重新输入操作轨迹的提示框,智能设备清空已经记录的操作轨迹,重新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记录屏幕感应到的操作轨迹包括:

自屏幕感应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开始记录操作轨迹;

屏幕第一次感应不到按压操作,智能设备停止记录操作轨迹。即,按压操作所形成的操作轨迹一旦断掉(不连续),智能设备就认为操作轨迹已经画好了,完成一次对操作轨迹的记录。下一步就是判断操作轨迹是否符合规范。

所述进入修改模式包括:

通过单机、双击或者滑动操作输入进入修改模式的指令。

所述选择需要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包括:

选择手势指令修改屏幕感应范围所适用的程序范围。比如修改单机手势只在屏幕的左下角有效,但是这种部分有效的修改只局限于某个app,而不是全局范围内的。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预设有禁止修改屏幕感应范围的特殊手势指令,用来重置所有修改过屏幕感应范围的手势指令。

由上所述,通过修改屏幕的有效感应范围,有效减少部分情况下手势指令的错误输入,从而方便使用者,不会被打扰,打扰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特殊的使用环境,比如卧姿下手势操作的不正常行为;特别适用于部分仿手柄类的游戏,将对应的手势指令设置在仿手柄按键的屏幕范围内,有效防止手势指令点选错误区域造成的误操作;屏幕感应区域可以完全自定义,适应不同人的操作习惯。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