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0406发布日期:2018-12-22 11:2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时,一般会存在诸多的障碍,比如:特殊名词不能辨识,或一些内部需要断开的语句不能把握句内停顿,或有的词语意义不能理解,需要中断原文阅读查看注释,或生僻字或多音字较多,不能正确认读等,这便导致用户较难理解文章。其中,特殊名词,为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中的至少一种,称人的名词为人名或称谓,作品名为书名或歌曲名,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为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职官名、经济类名词、军事类名词、外交类名词、法律类名词、生产活动类名词或科技类名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较难理解中国古代文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并显示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献;

获取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与第一标记符号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特殊名词为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称人的名词为人名或称谓,所述作品名为书名或歌曲名,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为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或组织名;

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分别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将确定出的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下方;

获取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称人的名词、所述作品名和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中,表征所述称人的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双横线,表征所述作品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波浪线,表征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专名号。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二标记符号的第二对应关系;

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二预设位置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

将确定出的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二预设位置中,其中,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用于表明句内停顿。

进一步的,每个第二目标标记符号均为分隔符。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与拼音的第三对应关系;

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目标拼音;

针对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在该文字后插入圆括号,并在该圆括号中插入该文字对应的目标拼音。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与译文的第四对应关系;

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并显示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其中,该目标译文中包括圆括号,该圆括号中的内容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词语的补充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中的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其中,每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是其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的解释;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和确定出的文字下方,标记上着重号。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打印机打印或通过印刷机印制,标记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及其对应的目标译文。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方法应用于图书管理和/或图书印刷领域。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显示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与第一标记符号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特殊名词为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称人的名词为人名或称谓,所述作品名为书名或歌曲名,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为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或组织名;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确定模块,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分别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标记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下方;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称人的名词、所述作品名和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中,表征所述称人的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双横线,表征所述作品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波浪线,表征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专名号。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二标记符号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二预设位置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

所述标记模块,还用于将确定出的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二预设位置中,其中,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用于表明句内停顿。

进一步的,每个第二目标标记符号均为分隔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与拼音的第三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目标拼音;

所述标记模块,还用于针对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在该文字后插入圆括号,并在该圆括号中插入该文字对应的目标拼音。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与译文的第四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并显示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其中,该目标译文中包括圆括号,该圆括号中的内容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词语的补充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中的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其中,每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是其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的解释;

所述标记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和确定出的文字下方,标记上着重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打印模块,用于:

通过打印机打印或通过印刷机印制,标记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及其对应的目标译文。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装置,应用于图书管理和/或图书印刷领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可以用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称人的名词、作品名或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并显示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所表征的词语是什么样的词语,这有利于用户获知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哪个词语是称人的名词,哪个词语是作品名,哪个词语是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其中,待标记的文章段落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献,这样便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降低了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国古代文献的标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等用户终端,或者该些用户终端上运行的应用(application,app),或者,还可以是服务器等设备。

为便于描述,下文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app为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可以理解,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app只是一种示例性的说明,并不应理解为对该方法的限定。

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01,获取并显示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其中,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献。

步骤102,获取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与第一标记符号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特殊名词可为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中的至少一种,称人的名词可为人名或称谓,作品名可为书名或歌曲名,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可为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或组织名,另外,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还可为职官名、经济类名词、军事类名词、外交类名词、法律类名词、生产活动类名词或科技类名词。

步骤103,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结束进程。

步骤104,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分别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步骤105,将确定出的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下方。

步骤106,获取并显示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

其中,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中,表征称人的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可为双横线,表征作品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可为波浪线,表征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可为专名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可以用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称人的名词、作品名或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并显示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所表征的词语是什么样的词语,这有利于用户获知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哪个词语是称人的名词,哪个词语是作品名,哪个词语是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其中,待标记的文章段落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献,这样便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降低了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有的人可以直接看懂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app将特殊名词标记出来,从而便于理解。因此,在执行步骤101后,在执行步骤102之前,用户可针对该app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长按或双击等操作,以触发该app执行步骤102。

另外,本发明中,还可以执行下述操作步骤:

步骤201,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二标记符号的第二对应关系。

步骤202,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结束进程。

步骤203,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二预设位置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

步骤204,将确定出的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二预设位置中。

其中,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用于表明句内停顿。每个第二目标标记符号均可为分隔符。比如,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标记出分隔符后,还可显示出分隔符用于表示停顿的提醒信息,告知用户该分隔符的作用,便于用户在分隔符出现的地方停顿,有利于用户断句,更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文献,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有的人可以直接看懂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app将文中停顿标示出来,从而便于理解。因此,在执行步骤201后,在执行步骤202之前,用户可针对该app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长按或双击等操作,以触发该app执行步骤2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301,获取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与拼音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302,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结束进程。

步骤303,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目标拼音。

步骤304,针对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在该文字后插入圆括号,并在该圆括号中插入该文字对应的目标拼音。

由于有的文字是多音字,在多音字后插入圆括号,并在该圆括号中标注出该字的拼音,可进一步便于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有的人可以直接看懂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app将文中的多音字的拼音标注出来,从而便于理解。因此,在执行步骤301后,在执行步骤302之前,用户可针对该app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长按或双击等操作,以触发该app执行步骤3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下述操作步骤:

步骤401,获取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与译文的第四对应关系。

步骤402,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四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403;否则,结束进程。

步骤403,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第四对应关系,确定并显示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

其中,该目标译文中可包括圆括号,该圆括号中的内容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词语的补充说明。

显示出译文,便于用户理解待标记的文章段落,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有的人可以直接看懂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app将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显示出来,从而便于理解。因此,在执行步骤401后,在执行步骤402之前,用户可针对该app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长按或双击等操作,以触发该app执行步骤4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下述操作步骤:

步骤501,确定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中的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

其中,每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是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的解释。

步骤502,在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和确定出的文字下方,标记上着重号。

有时候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一些词语较难理解,即便显示出译文,用户可能还是不知道译文中的哪个词语,是上述较难理解的词语的解释,那么本发明中,将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某个文字,与译文中的该文字的解释,均用着重号标示出来,便于用户理解,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难度,提高了用户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有的人可以直接看懂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app将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一些词语,以及译文中对应的解释该词语的词语标示出来,从而便于理解。因此,在执行步骤501后,在执行步骤502之前,用户可针对该app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长按或双击等操作,以触发该app执行步骤5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下述操作步骤:

通过打印机打印或通过印刷机印制,标记后的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及其对应的目标译文。

用户将标记后的各文章段落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便于翻阅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可事先设置好上述各种对应关系,并保存在预设位置处,待需要获取时,便在预设位置处获取。

为了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中国古代文献标记方法,下面列举出标记后的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以及对应的目标译文:

(1)

标记后的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孔子论到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论到武,说:“美极了,却还不够好。”(韶:舜时的乐曲名;武:周武王时乐曲名。)

(2)

标记后的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zhì)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3)

标记后的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4)

标记后的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曰:“(rǔ)与也/?”对曰:“也/何敢望也/闻一以知十,也/闻一以知二。”曰:“弗如也;吾女/弗如也。”

译文:

孔子对子贡道:“和颜回,些?”子贡答道:“我啊,怎敢和回相比?他呀,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道:“赶不上他;我你的话,是赶不上他。”

其中,双横线用于标记称人的名词,波浪线,用于标记作品名,专名号__用于标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分隔号/,用于标记句子内部的停顿,圆括号(),用于标记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词语的拼音、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词语的补充说明,着重号.,用于标记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词语,以及译文中的该词语的解释。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方法应用于图书管理和/或图书印刷领域。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中国古代文献标记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2,图2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并显示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献;

所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与第一标记符号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特殊名词为称人的名词、作品名和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称人的名词为人名或称谓,所述作品名为书名或歌曲名,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为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或组织名;

判断模块602,用于针对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确定模块603,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分别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标记模块604,用于将确定出的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的特殊名词下方;

所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称人的名词、所述作品名和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与其表征的特殊名词的对应关系中,表征所述称人的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双横线,表征所述作品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波浪线,表征所述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专有名词的第一目标标记符号为专名号。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二标记符号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602,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二预设位置分别对应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

所述标记模块604,还用于将确定出的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标记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对应的第二预设位置中,其中,各第二目标标记符号用于表明句内停顿。

进一步的,每个第二目标标记符号均为分隔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与拼音的第三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602,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三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目标拼音;

所述标记模块604,还用于针对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各第三预设位置的文字,在该文字后插入圆括号,并在该圆括号中插入该文字对应的目标拼音。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

获取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与译文的第四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602,还用于针对所述每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判断至少一个第四预设文章段落中,是否存在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

所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并显示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其中,该目标译文中包括圆括号,该圆括号中的内容为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至少一个词语的补充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

确定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对应的目标译文中的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分别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其中,每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是其对应的该待标记的文章段落中的文字的解释;

所述标记模块604,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预设位置的文字和确定出的文字下方,标记上着重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打印模块,用于:

通过打印机打印或通过印刷机印制,标记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标记的文章段落及其对应的目标译文。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装置,应用于图书管理和/或图书印刷领域。

实施例1和2中的各技术特征,可自由组合,本发明对此不进行任何限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