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0086发布日期:2018-11-24 13:0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桥梁设计和优化理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跨越大江、大河、海湾的特大型桥梁越来越多,作为跨越能力大、受力性能好、轻盈美观的现代大跨径悬索桥运用越来越多。悬索桥是以主缆索受拉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结构,其结构构造包括基础、塔墩、锚碇、主缆索、吊索、加劲梁及桥面结构等,其工程造价通常很大。目前最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以经验设计和有限元计算为主,根据有限元计算的结果适当调整结构的尺寸,以达到受力合理和造价相对节省的目标。但是由于悬索桥结构复杂,设计参数众多,每个参数的变化都影响到结构的受力状态,如果以经验的方法来确定优化的结果,一般是不能找到最优解的。近期理论上也探索过悬索桥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人为更新设计变量,然后分别进行静力分析;二是基于ansys等软件中的优化程序对结构进行优化。两者优化过程都存在一些缺点,人为地进行设计变量的更新,导致设计变量不连续,优化效率不高、结果不够精确;ansys中的优化方法主要为零阶方法、一阶方法,其中零阶方法属于粗优化方法,精度不高,而一阶优化的精度虽然比零阶优化要高,但是求解过程复杂,并且可能陷入局部最小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方法。该方法实现悬索桥的参数化建模,并在恒载作用下自动调整索力,利用mga算法(改进的遗传算法),引入两个设计变量(边跨l1,矢高f,)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因子,精确控制改进方向,从而对悬索桥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达到受力合理、造价经济的目标。本发明优化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初步优化,二是精确优化。首先进行初步优化,根据参数变化引起的变形内力变化趋势调整悬索桥主要构件尺寸,使得悬索桥的变形和内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超过规范的限值,也不过小使得材料无法完全发挥其性能。其次是精确优化,利用数学的优化模型进行悬索桥的整体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步优化步骤:

s1.确定悬索桥主要构件尺寸参数,选择设计变量。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悬索桥的主要构件尺寸和荷载(主跨跨径l,吊杆间距a,桥面系重度q1,二期恒载q2),并选择优化过程的设计变量。依据主要构件尺寸和荷载的初值,计算边跨跨径l1,矢高f,塔高h,主缆截面面积ad,吊杆截面面积ah,索塔截面面积at的初始结果。

s2.建立悬索桥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分析。

基于ansys有限元计算平台,利用apdl命令流语言对悬索桥进行参数化建模,将步骤s1中的各个参数(l,a,q1,q2,l1,f,h,ad,ah,at)赋予初值,然后再选择单元类型、赋予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e、容许应力[σ]等)、建立节点和单元、明确边界条件,最后进行静力分析。静力分析之后,在恒载状态下调整索力,计算悬索桥的成桥状态,荷载组合考虑“恒载+活载+温度+索塔收缩徐变”的最不利组合效应,输出内力、反力、应力结果。

s3.判断悬索桥的受力和变形是否符合规范。

根据输出的内力、反力和变形,判断边跨是否合理、水平位移是否符合规范,若不符合要求,则计算应力调整系数,更新构件尺寸,反之,转步骤s4。

应力调整系数μ=σi/[σ],其中σi为步骤s2中静力分析得到的应力,[σ]为材料的容许应力,依据应力调整系数,按μ的倍数更新设计变量。

s4.判断应力或变形是否小于规范的40%,若不符合更新构件尺寸,反之,进入精确优化。

精确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s5.确定锚碇、索夹。

根据s3中计算出的构件参数,结合规范确定锚碇、索夹的类型,并计算其质量。

s6.建立优化目标函数,选择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一般可以表示为如下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其中,f(x)是目标函数,本优化中以结构的加权重量为设计目标,根据不同构件的单价进行加权即f(x)=pi·wi;gj(x)为约束函数,本优化中是应力、位移等结构性状态函数,m为约束函数gj(x)的个数;x=(x1,x2,…,xn)为设计变量,xl、xu分别为设计变量的下限和上限值,n是设计变量的个数,本优化中选择边跨跨径l1,矢高f作为设计变量。

计算δf、δl1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因子,即边跨跨径、矢高的单位变化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通过影响因子确定改进方向,再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

s7.若优化过程不收敛,重新进行初步优化,调整构件尺寸。

s8.输出优化结果。

考虑活荷载、温度、徐变、风荷载、地震等作用,对优化后的悬索桥进行验算。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

1)对悬索桥结构进行优化能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并大大节省其造价,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2)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不仅克服了现有的设计参数单一化的不足,而且能极大地提高悬索桥整体结构设计优化的适用性。

3)优化过程中引入两个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因子,精确控制改进方向,从而对悬索桥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达到受力合理、造价经济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悬索桥整体结构分析的参数化优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s1.确定悬索桥主要构件尺寸参数,选择设计变量。

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工程情况,初步确定主跨跨径l=460m,吊杆间距a=10m,桥面系重度q1=251.428kn/m,二期恒载q2=45kn/m,并选择优化过程的设计变量为边跨跨径l1,矢高f。依据主要构件尺寸和荷载的初值,计算出边跨跨径l1=180m,矢高f=69m,塔高h=112.8m,主缆截面面积ad=0.2006m2,吊杆截面面积ah=4.887×10-3m2,索塔截面面积at=19.507m2

s2.建立悬索桥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分析。

基于ansys有限元计算平台,利用apdl命令流语言对悬索桥进行参数化建模,其中先定义s1中的各个参数(l,a,q1,q2,l1,f,h,ad,ah,at)并且赋予初值,然后再选择单元类型,beam4模拟桁杆、桥墩和桥塔,link10模拟主缆、吊杆,link8模拟刚性区域;分别给钢材、混凝土、主缆等赋予材料属性;建立节点和单元、明确边界条件,最后进行静力分析。静力分析之后,在恒载状态下调整索力,计算悬索桥的成桥状态,荷载组合考虑“恒载+活载+温度+索塔收缩徐变”的最不利组合效应,输出内力、反力。

s3.判断悬索桥的受力和变形是否符合规范。

根据输出的内力、反力和变形,判断边跨是否合理、水平位移是否符合规范,若不符合要求,则计算应力调整系数,更新构件尺寸,反之,转s4。

s4.判断应力或变形是否小于规范的40%,若不符合更新构件尺寸,反之,进入精确优化。

精确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s5.确定锚碇、索夹。

根据s3中计算出的构件参数,结合规范确定锚碇、索夹的类型,并计算其质量。

s6.建立优化目标函数,选择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一般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一般可以表示为如下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其中,f(x)是目标函数,本优化中以结构的加权重量为设计目标,根据不同构件的单价进行加权即f(x)=pi·wi;gj(x)为约束函数,本优化中是应力、位移等结构性状态函数,m为约束函数gj(x)的个数;x=(x1,x2,…,xn)为设计变量,xl、xu分别为设计变量的下限和上限值,n是设计变量的个数,本优化中选择边跨跨径l1,矢高f作为设计变量。

计算δf、δl1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因子,即边跨跨径、矢高的单位变化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通过影响因子确定改进方向,再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

s7.若优化过程不收敛,重新进行初步优化,调整构件尺寸。

s8.输出优化结果。

考虑活荷载、温度、徐变、风荷载、地震等作用,对优化后的悬索桥进行验算。

根据优化结果发现,当悬索桥的主要构件尺寸及荷载为主跨跨径l=460m,吊杆间距a=10m,桥面系重度q1=251.428kn/m,二期恒载q2=45kn/m时,初始方案为边跨跨径l1=180m,矢高f=69m,塔高h=112.8m,主缆截面面积ad=0.2006m2,吊杆截面面积ah=4.887×10-3m2,索塔截面面积at=19.507m2。优化后,取边跨跨径l1=150m,矢高f=65m,塔高h=110m,主缆截面面积ad=0.2006m2,吊杆截面面积ah=4.887×10-3m2,索塔截面面积at=19.507m2。优化后的方案工程造价相比初始方案减少29%,因此,优化效果明显,对悬索桥的方案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