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超声速飞行器数值仿真领域,特别是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推进剂的燃烧产物经发动机喷管喷出形成高温高速燃气射流,会对发射管壁和箭体产生干扰,从而影响火箭发射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目前我国下一代大推力将采用多喷管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捆绑式运载火箭的芯级发动机和助推器发动机同时工作时,多台发动机的喷流相互交叉,同时存在外部扰流的干扰,在火箭底部区域形成复杂流场,加剧了对火箭底部区域的加热效应。燃气射流诱导下的吸力和壁面射流相互碰撞形成反射,形成回流对流加热。高温燃气中co2、h2o等气体微粒,特别是al2o3等高温固体颗粒,会对火箭底部产生辐射加热作用。除此之外,高温燃气流过喷管,会使喷管壁温度升高,高温的喷管壁也会对火箭底部有一定的辐射加热作用。因此,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的共同作用,将导致火箭底部温度较高,影响底部器件工作性能。
底部热环境对底部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热防护材料既要满足高温环境要求,又要尽可能减少结构重量和成本。火箭底部热环境的地面试验实施困难、成本巨大,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流场的一种有效手段。negishih,yamanishin,aritam,etal.numericalanalysisofplumeheatingenvironmentforh-iialaunchvehicleduringpoweredascent[c]//aiaa/asme/sae/aseejointpropulsionconference&exhibit.2013.对日本四喷管火箭h-iia采用p-1辐射模型进行仿真,在利用30个cpu并行计算两个月的情况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大于10%,并且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火箭载荷增大,体积增大,导致火箭整体流场计算区域大,网格规模大,计算量增加,需要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求解,这时就迫切需要一种高精度,低计算成本的数值仿真方法模拟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耦合换热的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以解决多喷管火箭喷流相互干扰难以计算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
步骤2、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3、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对n-s多组分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积分-微分得到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
步骤4、打开改良后辐射模型dom,得到模型辐射吸收系数:利用dom模型对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离散;得到各点的辐射强度值;
步骤5、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的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有效解决了多喷管火箭整体流场区域大、网格规模大、难以计算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多喷管燃气羽流相互作用导致难以计算的问题;
(2)本发明的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采用的ausm+离散格式能够准确处理粘性流场中的剪切流;
(3)本发明的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对dom辐射模型进行改良,减少了多喷管火箭辐射换热计算时间;
(4)本发明的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采用的rngk-ε模型是在标准k-ε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考虑了湍流漩涡,使得漩涡计算精度更高,还能高效处理近壁区域,进而对低雷诺数流粘性方程进行求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结构流程图。
图2为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图。
图3为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图。
图4是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马赫数场云图。
图5是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温度场云图。
图6是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压强场云图。
图7是某四助推多喷管火箭底部对流/辐射热流耦合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
结合图2,三维模型包括芯级段1、多个助推器2以及喷管3;三维模型参数要与实际工程保持一致,模型参数包括模型芯级段1高度、半径;助推器2高度、半径;喷管3内径、外径、喷管3喉部半径参数,与实际工程多喷管火箭进行1:1等比建模。
步骤2、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结合图3,首先对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将总体计算域分为三个子域:芯级段1及环绕芯级段1的外域;助推器2以及喷管3区域;喷管3下方燃气羽流区域。
然后对激波强间断区域进行结构化网格加密处理,保证网格的正交性和光顺性,对其它计算区域网格作由密到疏过渡处理。
步骤3、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对n-s多组分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积分-微分得到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
由于多喷管火箭多采用气体燃料,燃气成分包含h2o,co2,co,h2,n2等,因此采用燃气和空气多组份流动模型。
3.1、在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之前,先对燃气射流作以下基本假设:(1)燃气射流满足连续介质;(2)燃气射流为可压缩纯气相介质;(3)燃气射流内部无化学反应发生;(4)采用燃气和空气多组份混合流动模型,多种组份均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2、上述假设保证燃气为牛顿粘性流体,故建立燃气多组份输运方程为
其中,yi为火箭燃气组份i的质量分数,
其中,式(1)中的组份扩散通量为
式(2)中,di,m为混合介质中组份i的扩散系数,
3.3、上述假设燃气为可压缩气体,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可压缩纳维斯托克方程(n-s方程)的守恒形式为:
其中,v为火箭飞行的速度矢量,q为火箭燃气燃烧热量,s为多喷管火箭的广义源项,
3.4、对n-s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求解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
n-s方程直接求解过程繁琐,耗费大量计算时间,特别是多组份输运情况给计算加大了难度,ausm+格式具有较强的分辨激波、滑流等物理间断的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正定性、计算高速流时不会产生红玉现象、容易向其它双曲型系统扩展、计算中能较好处理激波低速传播的情况、计算效率高等特点。这就使得它不仅能够以高分辨率求解无粘流场中的激波,也能够准确处理粘性流场中的剪切流等问题。
3.4.1、利用ausm+格式基本形式,离散化得到无粘项通量:
(a)利用ausm+格式将无粘项通量
(b)对式(4)中的火箭燃气流对流项fc和火箭燃气流压力项fp进行简化
fc=m·a·q(5)
q=(ρ,ρμ,ρν,ρh)t(6)
fp=(0,p,p,0)t(7)
式(5)、(6)、(7)中,m为火箭飞行的马赫数,a为当地声速,q为火箭燃气流相应的流动参数,μ、υ表示燃气速度矢量在x、y方向的分量,h=e+p/ρ表示火箭燃气燃烧焓,p为火箭燃气的压力项,e为数学常数。
(c)因此,模型边界处的燃气流对流通量
因此,要得到完整的ausm+格式离散化n-s多组分方程,必须要得到边界火箭燃气流对应的流动参数q1/2、边界处马赫数参数m1/2、边界处压力参数p1/2以及边界处声速a1/2。
3.4.2、求解边界火箭燃气流对应的流动参数q1/2:
边界处流动参数q1/2可以根据左、右两侧边界控制体参数ql、qr,结合网格界面的速度方向来确定:
式中,m1/2表示边界处马赫数。
3.4.3、求解边界处马赫数参数m1/2和边界处压力参数p1/2:
(a)在计算边界处对流速度时,考虑到边界处马赫数m1/2受左右特征波影响的物理特性,引入马赫数分裂函数:
(b)边界处马赫数m1/2定义为:
式(12)中的
(c)于是对流通量项
(d)引入压力分裂函数p±:
(e)于是边界处压力可表示为:
式(15)中pl+与pr-表示左、右两侧控制体压力分裂函数的增加量和减小量,pl与pr表示左右两侧控制体压力参数。
3.4.4、求解边界处声速a1/2:
(a)定义边界两侧的马赫数为:
ml,r=ul,r/a1/2(16)
式(16)中,ul,r为火箭向边界两侧实际飞行速度矢量,计算声速时使用的速度为边界法线方向的分量(即速度向量在法线方向的投影,也即穿越边界的速度),即:
式(17)中,
(b)定义边界处声速a1/2:
式中,
3.5、利用ausm+格式完整表达式,求解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
结合式(4)-(19),ausm+格式下的边界处的无粘通量f1/2可重写为:
ausm+格式兼有roe格式和vanleer格式的优点,而且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它具有数值耗散小、间断分辨率高、无需熵修正、计算量小等优点。
步骤4、打开改良后辐射模型dom,得到模型辐射吸收系数:利用dom模型对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离散;
在常用的辐射模型中,dom辐射模型的能量不平衡率最小,其次是s2s模型和rosseland的辐射模型,p-1辐射模型虽然能量不平衡率较小,计算量较低,但是精度达不到航空火箭要求。dom辐射模型在计算气体辐射热流方面,计算精度高,计算时间略长,但对原有辐射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可降低计算成本。
4.1、定义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
对发动机燃气进行组分分析,获得火箭燃气组分的摩尔百分比,并测量得到多喷管火箭环境温度、飞行速度、环境压强、喷管内部压强、喷管壁面及箭体底部初始温度以及喷管内部温度,将上述多喷管火箭参数代入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
式中:s为方向矢量;
4.2、用dom模型离散辐射传热基本方程:
用dom模型将辐射传热离散为m个离散的方向,每一个方向对应一定的立体角,在此角度内,辐射强度为定值。于是辐射传热方程变为如下的形式
式中:μ,η,ξ分别表示相对于几何直角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km′表示为积分集的权值,m′表示为离散方向的异性,im表示边界上出去的辐射强度,im′表示边界上进入的辐射强度,hm′,m为线性各向散射项函数。
联立式(20)、(21)求解,即可得到各点的辐射强度值。
步骤5、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
5.1、建立rngk-ε湍流模型
建立湍流模型是为了使雷诺应力封闭,目前经常使用的湍流模型有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标准k-ε两方程模型、rngk-ε模型和realizablek-ε模型等,由于两方程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时间少,因此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计算中,通常用湍动能k和耗散率ε来描述湍流特征尺度。rngk-ε模型在标准k-ε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考虑了湍流漩涡,漩涡计算精度更高,还能高效处理近壁区域,进而对低雷诺数流粘性方程进行求解。
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表示为
其中,k为火箭燃气的湍动能,ε为火箭燃气的湍动耗散率,μi为燃气组份i的湍动粘度,μeff为燃气扩散系数,xi与xj为方程对流项与扩散项的变量,c1ε、c2ε、c3ε为经验常数,gk是由火箭燃气流速度梯度而产生的湍流动能,gb是由火箭燃气浮力而产生的湍流动能。ym表示在可压缩湍流中火箭燃气从脉动耗散到完全耗散的贡献。αk和αε是k方程和ε方程的普朗特数。sk和sε是用户自定义的源项。
5.2、输出云图
将建立好的rngk-ε湍流模型输入仿真软件中求解,计算后可得到仿真结果,仿真结果包括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
实施例
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按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
结合图2,三维模型包括芯级段1、四个助推器2以及二十个喷管3,与实际工程多喷管火箭进行1:1等比建模。
步骤2、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结合图3,对几何模型进行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处理,对某四助推二十喷管火箭划分网格,最后网格总数在1221万左右。
步骤3、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对n-s多组分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积分-微分得到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
燃气组份包括h2o、co2、co、h2、n2,摩尔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5%、26%、25%、9%、5%,代入多组分方程求解。
步骤4、打开改良后辐射模型dom,得到模型辐射吸收系数:利用dom模型对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离散;
飞行高度:10km环境温度:200k飞行速度:1.2ma环境压强:25600pa
喷管内部压强:1.8*106pa喷管壁面及箭体底部初始温度:400k
喷管内部温度:3800k辐射吸收系数:0.3
输入求解各点辐射强度。
步骤5、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
用基于rans理论分析的rngk-ε湍流模型求解计算,所设计的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数值仿真方法在利用32个cpu并行计算的情况下耗时两天左右输出马赫数场、温度场、压力场、总热流分布云图,如图4-图7所示,图4显示该多喷管火箭最大马赫数在5左右,图5显示该多喷管火箭温度最高值在喷管口以及激波交汇位置,图6显示该多喷管火箭外部压强峰值在弹头弓形激波区域,图7显示火箭底部热流峰值为46783w/m2,越接近中心位置热流越大,并且呈圆形向外均匀分布,与类似工程试验结果对比显示出本仿真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计算结果能为火箭底部热防护提供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