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0300发布日期:2019-01-19 00:2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征信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诚信是每个机构、企业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当前社会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公众利益,妨碍社会文明进步,造成社会大众的不满。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全面采集和保存信用信息,是实现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尽管在建立健全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了一定的信用档案,加强了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但当前的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存在极大的缺口。要实现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就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才能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但历史以来,信用状况差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信用服务行业也只能作用于社会主体信用,难于服务到个人,在当今经济活动深入到各行各业的个体时,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直接导致不少企业陷入危机。面对这种情况,建立和健全经济的信用体系就成为一项当务之急。

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为主导的模式;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这两种模式也都还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信用的根本性问题。

针对各行各业、采用各种不同手段和方法交易的社会信用信息,通常使用人工记录的方式来采集,这是长期以来制约了信用体系发展的一项主要技术障碍。社会信用征集的基本信息主要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采集,并局限在银行体系内使用。信息存放也往往受限具有行业壁垒的银行、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而构成信息的孤岛,对绝大多数的个人而言,获得征信的信息就更加有限且困难,全社会的个人征信几乎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集中式海量信息的存储和读取,也是全社会个人征信体制建立的一个重大技术障碍,有限的数据存储,看似数据量不大,在大数据来临的时代,数据存储量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几乎也还没有单独的个人,机构,国家能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基于标准化的信息采集方法,采用极简便的信息采集手段,提供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网络,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是建设覆盖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征信系统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所述社会征信系统采用通用的和已有的网络设备、网络连接、用户设备为基础,包括:用户终端设备、o.maya宽带无线网关、o.nahai网格服务器、公共网站和公用网站和o.appolyon智能服务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二维码打印机,智能手机具有无线宽带或和移动宽带连接功能,可远程无线宽带加载通用的、无app的、可接收系统推送来的二维码生成和扫描的应用软件;二维码打印机具有宽带无线接口,可接收系统和智能手机,如售货机等的二维码数据,可为实物交接服务打印所需二维码标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o.maya宽带无线网关,加载有“物联网网络操作系统”技术软件;加载有“无中心交换通信系统”技术软件,作为一个或多个实体和/或虚拟的通信端;具有128g存储器,加载“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分布式区块链数据库技术,用于全社会征信系统中每个人征信信息的存储;加载用户所需的各种app软件定义服务应用程序和数据;可推送交互式服务应用软件到智能手机,提供实名制私密数据无显示操作,加强个人隐私、私密数据、金融密码、验证信息的安全性;加载有“无中心交换通信系统”发明专利技术软件,作为一个或多个实体和/或虚拟的通信终端,按事件触发的需求,动态地将相关的“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用户终端自动组成专用的通信网络,提供相应的服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o.nahai网格服务器,加载有“物联网网络操作系统”技术软件;加载有“无中心交换通信系统”发明专利技术软件,作为一个或多个实体和/或虚拟的通信终端,按事件触发的需求,动态地将相关的“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用户终端自动组成专用的通信网络,提供相应的服务;加载“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和应用服务层动态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程序,实现对公共网站、公用网站、政府网站和数据库收集公共应用的信息和数据,提供到网格软件定义的地理区域和/或行政区域内o.nanhai网络服务器管理的o.maya网关,提供相应的服务;实时监测公共网站、公用网站、政府网站和数据库的信息变化,并收集改变后公共应用的信息和数据,发送到到网格内o.nanhai网络服务器管理的各o.maya网关,提供相应的服务;实时接收网格内o.nanhai网络服务器管理的o.maya网关给出的网络服务请求,即时通过公共网站、公用网站、政府网站和数据库收集信息和数据,发送到网格内发送请求到o.nanhai网络服务器管理的o.maya网关,提供相应的服务;实时接收网格外o.nanhai网络服务器对等的o.nanhai网络服务器给出的网络服务请求,将通过公共网站、公用网站、政府网站和数据库收集信息和数据,发送到网格外发送请求的o.nanhai网络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实时接收网格外o.nanhai网络服务器对等的o.nanhai网络服务器给出的网络服务请求,即时通过公共网站、公用网站、政府网站和数据库收集信息和数据,发送到网格外发送请求到o.nanhai网络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公共网站和公用网站,公共网站是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网站,如淘宝、腾讯、京东等;公用网站通常是政府机构的网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o.appolyon智能服务系统,其步骤为:分布在不同网格的o.nanhai网络服务器,提供不同服务功能的公共网站,提供政府信息的公用网站,共同构成了o.appolyon智能服务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在网网络管理系统”、“物联网网络操作系统”、“无中心交换通信系统”来实现低成本、全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方法,采用廉价的电子二维码和打印的二维码标签作为基本的信息采集、存储、传递基础,极大地节省了全社会应用的成本,方便了全社会应用的推广;基于现有普遍应用的、廉价的智能手机,即可生成任何服务交接所需的电子二维码和供打印机打印纸质二维码的数据,这用了极低的成本和极方便的方法提供了使用者的应用;基于现有普遍应用的、廉价的智能手机作为征信数据的采集工具,扫描二维码来获得征信的数据和信息,还可通过二维码的扫描作为交接和支付的手段,可通过二维码的信息来构成征信数据的数据链,可按自主保存征信数据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安全存储,可极大地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经营成本、维护成本、管理成本,可极大地方便使用者的应用;基于现有普遍应用的、廉价的宽带无线网关作为征信数据的网络接口设备,网关配置的海量存储器,提供个体征信数据的海量存储;基于低成本的网格服务器,提供征信服务的广域应用,联网的网格服务器,提供全程全网征信服务的互联互通;基于“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泛在网网络编号系统”、“无中心交换通提供新系统”管理的全社会征信系统,可实现全球、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各种社会活动的信息交互、信息采集和信息存储;通过泛在网编号建立起全球性数据链,实现征信数据链的分布式存储和采集,达到任意征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可信性;数据链起点个人身份的验证和密码授权,后续数据链节点密码自动和动态的授权;区块链技术和授权密码的一次性使用,确保个人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社会征信系统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在网网络管理系统”、“物联网网络操作系统”、“无中心交换通信系统”来实现低成本、全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方法,其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全社会征信系统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泛在网网络编号管理系统”,系统简介和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其包含:

s1:泛在网的通信编号:20位的泛在网通信编号可分配覆盖全球个人、机构的网关;

s2:泛在网的全社会征信业务的业务号定义为《8888》,表示执行征信业务,且物联网终端设备编号中的各编号为;

1)网络号:4位的网络号,可提供1万个分布式数据库的网络地址;

2)节点号:4位的节点号,可提供1万个分布式数据库的通信节点地址;

3)端口号:4位的端口号,可提供1万个分布式数据库的端口存取地址;

4)设备号:4位的设备号,可提供1万个分布式数据库的存取设备地址;

5)数据包:是对数据库存取数据时的数据包。

s3:在对数据库执行数据存取的编程时,可按标准化的“物联网终端函数的函数体格式”来编程,以确保全程全网的互联互通;

s4:物联网终端函数中的4位的命令字定义为《8888》,表示执行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的业务,且命令字中的格式为:

1)泛在网号:是服务提供方网关的泛在网号,用于标注征信信息的采集链;

2)ip地址:是服务提供方网关的ip地址,用于无中心交换的直接通信;

3)联系电话:是服务提供方的电信联系电话号码,用于电信通信;

4)居住地址:是服务提供方的当前居住地址,也是网关注册时的地理地址;

5)邮政编码:是服务提供方当前居住地的邮政编码,也是网关注册时地理地址的邮政编号;

6)交接业务:是指服务提供方与服务接受方之间在业务实施时的状态数据,例如:

①当为0时,表示交接业务状态为完成,且不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②当为1时,表示交接业务状态为完成,且要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③当为2时,表示交接业务状态为服务提供方未执行,且要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④当为3时,表示交接业务状态为服务接收方未执行,且要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⑤当为4时,表示服务双方处于呆滞中,且要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⑥当为5时,表示服务双方正在执行中,且要读取交接业务数据库数据。

⑦交接业务数据库的数据格式:1.业务名称:用来注明服务提供方提供业务的名称,如借款、出售、文件、理发、修脚、……、等等;2.交接人员:用来注明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方的名称,如人员的姓名、公司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等;3.交接单位:用来注明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的计量单位,如元、斤、次、人等;4.交接数量:用来注明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的熟练,如150.01(元)、1.2(斤)、2(次)、3(人)等;5.交接时间:用来注明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的时间,如xxxx年xx月xx日,周x,上/下午,xx时xx分;6.前置数据:用来存储该业务前,与该业务相关的一个或多个业务的业务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数据,从而构成数据链,供征信调查使用;7.交接数据库数据字段,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定义。

7)授权密码:是服务提供方提供的该项数据库读取时的授权密码。

①服务方提供服务时实时地动态随机生成授权密码;

②服务接收方在采集了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数据后的任意时间,均可使用授权密码读取服务提供方数据库中,与该服务相关的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和全社会征信交接信息。

8)前置业务:是提供是否还有前置业务的状态指示。

①当为0是,表示没有前置(之前)的业务。

②当为1是,表示还有前置(之前)的业务。

(2)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数据采集是基于廉价的二维码,实现低成本的、方便的数据采集,其包含:

s1:基于泛在网网络编号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既是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的数据采集人和数据提供人,也是服务的提供人和服务的接收人;

s2:当任何业务的服务提供方在提供服务时,可在智能手机上点击二维码图标,提供本人早先预存的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的二维码,供服务的接收方扫描读取;

s3:当服务提供方有实时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更多的数据和信息需要提供给服务接收方时,服务提供服务方可在智能手机上点击二维码图标,输入更多该服务的全社会征信交接信息,并生成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和全社会征信交接信息的二维码,供服务接收方扫描读取;

s4:服务提供方将服务时生成的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和全社会征信交接信息,存入到服务提供方网关的存储器中,以备后查;

s5:服务接收方将扫描服务提供方的二维码,获得的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和全社会征信交接信息,并存入到服务接收方网关的存储器中,以备后查;

s6: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收方的每次操作后,均不能更改,并生成区块链,并存储在各自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任何变动,只能执行新的操作,并产生新的区块链数据。

(3)全社会征信系统的存储结构为了规避海量数据的大型数据库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管理成本,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数据和信息存储将采用如下规划,其包含:

s1:注册到“o.appolyon智能服务系统”用户的网关,均具有128gb的存储器,可提供各用户征信数据的存储;

s2:多个接入网关和桥接网关,以及用户认定的关联网关,均可按网络冗余的模式,提供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存储;

s3: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实现服务交接双方的信息查询,但数据和信息不可更改的目的,可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征信数据信息的可靠。

(4)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数据可提供各种各样的征信应用,其包含:

s1:当服务接收方通过扫描服务提供方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服务提供方的泛在网的网络号,除了与服务提供方有关的其他基本信息外,服务接收方还可获得服务提供方的二维码生成时产生的授权密码与该业务相关的一个或多个业务的全社会征信基本信息数据,从而构成数据链,供征信调查使用;

s2:具有信息采集授权的管理和私密信息的保密存取;

s3:具有授权密码在应用时,提供的授权密码只是基础密码,还需结合实时的动态算法,获得实际的使用密码,实时有效的密码,提供可更好数据、信息的安全;

s4:提供各种征信算法的数据采集;

s5:提供金融服务的数据采集和采集;

s6:提供食品安全的数据采集和溯源;

s7:提供产品防伪的数据采集和溯源;

s8:提供工作流程的数据采集和溯源;

s9:提供物流运输的数据采集和溯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