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4225发布日期:2019-03-27 12:2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仓库管理领域,尤其涉及的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上了erp系统,erp是把生产、库存、运输、出货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虽然也有仓库管理模块,但是往往是因为从整体着手,根据生产单完工入库,根据销售订单出库等,仓库管理的不够细致。

在实际的仓库管理实务中,除了储存的产品数量,仓库管理人员还要关注产品的存放位置,尤其是一些类型的产品,部分经过返工后,或者有些销售订单出货后,尾箱没出货的产品,需要改变原来的包装箱,甚至放置在新的栈板和货架上,这类的不规则变动对于仓库管理说是经常发生的,增加了仓库管理的困难。有时候出货,发现账面上是有足够数量的产品,但有几个产品找起来很费劲,有时候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只能再补生产几个产品来出货,日积月累,仓库积压了产品,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因此,需要通过设计一种具有分拆合并包装箱功能的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仓库的入库、移库、出库等全过程的精准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仓储管理无法实现对仓库的入库、移库、出库等过程,及仓库内的拆箱、合箱、拆栈、合栈的全过程的立体化精准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包括条码管理端,仓储管理端,系统管理端和erp接口端;

所述条码管理端,实现用户可以预约打印或者即时打印包装箱、栈板和货架的条码,以及对条码打印记录进行管理;查找、添加包装箱的信息,重新生成或修改包装箱信息;查看、查找、添加栈板的信息;查看、查找、添加库位货架的信息;所述仓储管理端,扫描条码查看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信息,生成新的包装箱、栈板,对完工单产品入库操作;根据出库单和出货产品的分布位置找到对应的栈板和包装箱,扫描条码出库;对尾箱进行拆栈,分拆、合并其他包装箱,对没放满的栈板进行合栈、移栈的操作,记录变动的全过程;通过扫描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条码实时查询数据及存放库位,实时查询库位内存放物品信息;所述系统管理端,实现图形化显示出库位货架、栈板和包装箱的分布;管理erp同步过来的产品信息、完工单信息、销售订单信息和客户信息等;管理仓库的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信息;对产品的入库单、不合格品转入重工库单、送货单、退货单、库存调整单的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所述erp接口端,从erp系统中读取产品信息、完工单信息、销售订单信息和客户信息等信息发送至系统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操作将系统管理端存储的数据信息同步至epr系统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目的判断步骤,根据系统接收到的用户操作,判断当前操作类型,如果当前操作为入库操作则进入入库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出库操作则进入出库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则进入拆箱合箱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拆栈合栈操作在进入拆栈合栈步骤,如图当前为盘点操作则进入盘点步骤;

入库步骤,所述条码管理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包装箱条码,所述仓储管理端根据包装箱条码生成栈板条码,系统管理端生成入库单发送至仓储管理端,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货架使用情况完成货架入库。

出库步骤,所述系统管理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出货数量,选择符合条件的产品包装箱和栈板位置信息发送至仓储管理端,所述仓储管理端将出货的产品包装箱发送至指定位置,所述系统管理端核对出货数量完成出货操作;

拆箱合箱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箱合箱操作还是移箱操作,还是移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则获取移出箱及移出数量,选择其他箱子或生成新箱,确认销毁空箱则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箱操作,则扫描需要移动的箱子条码和放入的栈板条码,确定移箱则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栈操作,则扫描移动的栈板条码和让如的货架条码,确认移栈则完成;

拆栈合栈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栈操作还是合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栈操作,则仓储管理端获取需要拆栈的栈板条码和箱子条码,注销原条码并生产新条码,对新条码进行入库操作后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合栈操作,则仓储管理端获取合并栈板信息,生产新的栈板,将新栈板移动至新货架后完成;

盘点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扫描货架条码、栈板条码和包装箱条码,获取栈板数量信息、包装箱数量信息及产品类型和数量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完成比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设计方法,对仓库管理的生产完工单产品包装入库、根据销售订单出库、尾箱拆箱合箱、移库拆栈移栈等全过程都实现信息化,从而实现了实时准确库存、实时辅助找货、实时盘点,以及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出货。尤其通过设置了仓储管理端,全过程的记录了仓储内的货物操作流动情况,记录了合箱、拆箱、合栈、拆栈、移箱、移栈等等仓储内部的操作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仓储信息全过程的立体化管理。本发明要解决了目前仓储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企业仓库,尤其是立体仓库,实现仓库的入库、移库、出库等全过程的精准管理需求,提供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及方法,实现了生产完工单产品包装入库、根据销售订单出库、尾箱拆箱合箱管理、移库拆栈移栈管理,以及盘点管理等,从而解决了现有仓库的产品经过拆箱合箱,拆栈移栈后,有些产品位置查找困难,不能实现同类产品先进先出,甚至导致产品积压等管理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的入库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本发明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的出库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本发明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的合箱拆箱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本发明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的合栈拆栈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本发明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的盘点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码管理端,仓储管理端,系统管理端和erp接口端;所述条码管理端,实现用户可以预约打印或者即时打印包装箱、栈板和货架的条码,以及对条码打印记录进行管理;查找、添加包装箱的信息,重新生成或修改包装箱信息;查看、查找、添加栈板的信息;查看、查找、添加库位货架的信息;所述仓储管理端,扫描条码查看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信息,生成新的包装箱、栈板,对完工单产品入库操作;根据出库单和出货产品的分布位置找到对应的栈板和包装箱,扫描条码出库;对尾箱进行拆栈,分拆、合并其他包装箱,对没放满的栈板进行合栈、移栈的操作,记录变动的全过程;通过扫描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条码实时查询数据及存放库位,实时查询库位内存放物品信息;所述系统管理端,实现图形化显示出库位货架、栈板和包装箱的分布;管理erp同步过来的产品信息、完工单信息、销售订单信息和客户信息等;管理仓库的包装箱、栈板和库位货架的信息;对产品的入库单、不合格品转入重工库单、送货单、退货单、库存调整单的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所述erp接口端,从erp系统中读取产品信息、完工单信息、销售订单信息和客户信息等信息发送至系统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操作将系统管理端存储的数据信息同步至epr系统中。

如图1所示,所述条码管理端,包括包装箱条码打印模块,栈板条码打印模块,货架条码打印模块和条码打印管理模块;所述包装箱条码打印模块,打印包装箱条码,保存包装箱条码信息,供用户查看包装箱信息;所述栈板条码打印模块,打印栈板条码,保存栈板条码信息,供用户查看栈板信息;所述货架条码打印模块,打印货柜条码,保存货柜条码信息,供用户查看货柜信息;所述条码打印管理模块,管理本条码管理端所有打印过的条码。

如图1所示,所述仓储管理端,包括信息显示模块,信息搜索模块,条码生成模块,移箱移栈模块,箱栈操作模块,单据创建模块,盘点管理模块,所述信息显示模块,扫描条码显示信息和可操作内容;所述信息搜索模块,搜索产品、包装箱、栈板等信息;所述条码生成模块,生成箱子、栈板条码;所述移箱移栈模块,记录移动包装箱或栈板时的数据变化情况,记录移箱移栈操作;所述箱栈操作模块,记录合箱、拆箱、合栈、拆栈操作时的数据变化情况,记录合箱、拆箱、合栈、拆栈操作;所述单据创建模块,创建出货单、退货单、入库单;所述盘点管理模,盘点核对栈板信息,包装箱信息及产品信息。

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分布显示模块,产品信息管理模块,出入库单据管理模块,客户信息管理模块,货架信息管理模块,包装箱信息管理模块,用户权限管理模块,所述分布显示模块,对包装箱、栈板、货架的位置分布提供分布位置显示图;所述出入库单据管理模块,保存并管理出入库单据信息;所述客户信息管理模块,保存并管理客户信息;所述货架信息管理模块,保存并管理货架信息;所述包装箱信息管理模块,保存并管理包装箱信息;所述用户权限管理模,保存并管理用户权限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目的判断步骤,根据系统接收到的用户操作,判断当前操作类型,如果当前操作为入库操作则进入入库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出库操作则进入出库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则进入拆箱合箱步骤,如果当前操作为拆栈合栈操作在进入拆栈合栈步骤,如图当前为盘点操作则进入盘点步骤;

入库步骤,所述条码管理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包装箱条码,所述仓储管理端根据包装箱条码生成栈板条码,系统管理端生成入库单发送至仓储管理端,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货架使用情况完成货架入库。

出库步骤,所述系统管理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出货数量,选择符合条件的产品包装箱和栈板位置信息发送至仓储管理端,所述仓储管理端将出货的产品包装箱发送至指定位置,所述系统管理端核对出货数量完成出货操作;

拆箱合箱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箱合箱操作还是移箱操作,还是移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则获取移出箱及移出数量,选择其他箱子或生成新箱,确认销毁空箱则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箱操作,则扫描需要移动的箱子条码和放入的栈板条码,确定移箱则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栈操作,则扫描移动的栈板条码和让如的货架条码,确认移栈则完成;

拆栈合栈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栈操作还是合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栈操作,则仓储管理端获取需要拆栈的栈板条码和箱子条码,注销原条码并生产新条码,对新条码进行入库操作后完成;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合栈操作,则仓储管理端获取合并栈板信息,生产新的栈板,将新栈板移动至新货架后完成;

盘点步骤,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扫描货架条码、栈板条码和包装箱条码,获取栈板数量信息、包装箱数量信息及产品类型和数量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完成比对。

如图2,所述入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1,所述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判断当前用户操作为入库操作,所述条码管理端通过erp接口端获得生产单信息,根据生产单信息生成包装箱条码并打印,使包装箱条码固定在包装箱上;s12,获取尾箱装载信息,判断尾箱是否装满,如果装满则进入入库步骤s14,如果未装满则进入入库步骤s13;s13,所述仓储管理端修改尾箱的产品数量,或与同类型的其他生产单的包装箱合箱;s14,所述仓储管理端扫描包装箱条码,根据包装箱条码生成栈板条码发送至条码管理单元打印,使栈板条码固定在栈板上;s15,所述系统管理端生成入库单发送至仓储管理模块,所述仓储管理模块获取入库单上货架的使用情况,如果货架为空则确认入库,如果货架不为空则修改货架入库;s16,所述erp端口获取系统管理端记录的入库数据并在用户操作下同步至erp系统。

如图3所示,所述出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21,所述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判断当前用户操作为出库操作,所述系统端通过erp接口端获得销售订单和出货数量,根据销售订单和出货数量生成出货单,所述系统管理端选择符合条件的产品包装箱和栈板位置信息发送至仓储管理端;s22,所述仓储管理端根据系统管理端选择的产品包装箱和栈板位置信息进行移栈、合栈操作,使出货的产品包装箱移送至指定位置;s23,获取包装箱装载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拆箱,如果需要拆箱则进入拆箱合箱步骤,取出尾箱的部分产品打包成一个包装箱,剩余产品生成新的包装箱或与其他包装箱合箱,如果不需要拆箱则进入步骤s24;s24,所述系统管理端获取货物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则完成出货,s25,所述erp端口获取系统管理端记录的出货数据并在用户操作下同步至erp系统。

如图4所示,所述拆箱合箱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31,所述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判断当前用户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箱合箱操作还是移箱操作,还是移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箱合箱操作,则进入步骤s32,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箱操作,则进入步骤s33,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移栈操作,则进入步骤s34;s32,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移出箱子的信息及移出数量,选择其他箱子或生成新箱,获取移箱情况,全部移出后确认销毁空箱完成操作;s33,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需要移动的箱子条码和需要放入的栈板条码,获取箱子的放入情况,确认箱子放入后完成操作;s34,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需要移动的栈板条码和需要放入的货架条码,获取栈板的放入情况,确认栈板放入后完成操作。

如图5所示,所述拆栈合栈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41,所述立体仓储管理系统判断当前用户操作为拆栈合栈操作,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判断用户当前为拆栈操作还是合栈操作,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拆栈操作,则进入步骤s42,如果用户当前操作为合栈操作,则进入步骤s43;s42,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需要拆栈的栈板条码和该栈板上需要拆出的箱子条码,注销原栈板条码并生产新栈板条码,使新栈板条码固定在新栈板上,获取拆出的箱子在新栈板上的放入情况,确认需要拆出的箱子放入新栈板后完成操作;s43,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合并栈板信息,生产新的栈板条码,使新栈板条码固定在新栈板上,获取需要合栈的栈板在新货架上的放入情况,确认需要合栈的栈板放入新货架后完成操作。

如图6所示,所述盘点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51,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扫描货架条码核对栈板数量;s52,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扫描栈板条码核对包装箱数量;s53,所述仓储管理端接收用户操作,扫描包装箱条码核对产品类型和数量;s54,所述仓储管理端获取条码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对结果,完成盘点操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