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5439发布日期:2019-01-29 17:1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分体屏设备,例如,分体屏手机,分体屏设备的屏幕端和主机端可以实现分离,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对分体屏设备解锁。

而相关技术中,只有关于主机端和屏幕端一体的指纹解锁方法,缺乏分体屏设备的解锁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以实现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实现了对分体屏设备的解锁,同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

本公开提出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出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

本公开提出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公开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其中,设备具有主机端,以及屏幕端,其中,所述屏幕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方法包括:

所述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所述屏幕端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若匹配,解锁所述屏幕端;

所述屏幕端向所述主机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所述主机端。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其中,设备具有主机端,以及屏幕端,其中,所述屏幕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所述主机端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若匹配,解锁所述主机端;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所述屏幕端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解锁模块,用于若匹配,解锁屏幕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主机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所述主机端。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解锁模块,用于若匹配,解锁主机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屏幕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所述屏幕端。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具有至少一主机端,以及至少一屏幕端;

其中,各屏幕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所述各主机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又一方面所述的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如下的有益效果:

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屏幕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若匹配,解锁屏幕端,进而,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实现了对分体屏设备的解锁,同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中,设备具有主机端,以及屏幕端,其中,屏幕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ipad、笔记本电脑等等,也可以为台式装置,例如,台式电脑、多媒体设备等等,设置有分体屏的设备。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屏幕端,而屏幕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

具体地,用户用手指按压屏幕端的指纹传感器,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该指纹信息称为第一指纹信息。

步骤102,屏幕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其中,屏幕端的存储装置中预存有指纹信息,为了和屏幕端实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区分,将屏幕端预存的指纹信息称为第二指纹信息。

具体地,屏幕端在采集得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将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认第二指纹信息中是否有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信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分别提取特征信息,将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特征信息的相似度,并将特征信息的相似度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比对,若特征信息的相似度高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预设的第二指纹信息。

步骤103,若匹配,解锁屏幕端。

具体地,若第一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也就是说在屏幕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中,可以查询到与采集的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第二指纹信息,则屏幕端进行解锁。

步骤104,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

其中,主机端的存储装置中预存有指纹信息,为了和屏幕端实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屏幕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区分,将主机端预存的指纹信息称为第三指纹信息。

具体地,屏幕端通过与主机端的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例如,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蓝牙,进行第一指纹信息的传输,以使得主机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利用第一指纹信息对主机端进行解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机端将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三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匹配的第三指纹信息,则主机端解锁成功;若不存在匹配的第三指纹信息,则主机端无法解锁,并记录用户输密码的次数,并对用户进行输错密码次数的提醒,提高了设备解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中,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屏幕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若匹配,解锁屏幕端,进而,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实现了对分体屏设备的解锁,同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

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进一步说明了当主机端为至少两个时,如何根据采集的第一指纹信息,对主机端进行解锁,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屏幕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步骤202,屏幕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步骤203,若匹配,解锁屏幕端。

具体地,步骤201-203,可以参照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103,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机端为至少两个,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可以通过与主机端的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二通信连接是主机端和屏幕端的一种通信连接方式,例如,第二通信连接所采用的通信方式为蓝牙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屏幕端向至少两个主机端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例如,第二通信连接所采用的通信方式为蓝牙方式,而各主机端中均存储有对各主机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将各主机端获取的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存储的第三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说明屏幕端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所对应的用户,对匹配成功的主机端具有使用权限,也就是说可以对该主机端进行解锁,提高了主机端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屏幕端先查询屏幕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确定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进而,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这是因为,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没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即时将第一指纹信息发送至该主机端,也不可能匹配成功,降低了指纹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对应主机端的数据处理量。进一步,在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接收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和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解锁该主机端。

步骤205,屏幕端在主机端解锁成功后,从主机端接收图像显示信息。

其中,图像显示信息是主机端对待显示的图像进行应用数据处理后得到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后,屏幕端还会从主机端获取图像显示信息,为了便于区分,此时,所采用的通信连接可以称为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通信连接和步骤204中描述的第二通信连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具体地,屏幕端通过与主机端的第一通信连接接收图像显示信息,其中,第一通信连接采用的通信方式,例如,为无线通信方式wifi等。

步骤206,屏幕端对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

具体地,屏幕端通过图像处理器对获取的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以符合屏幕端的显示要求,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实现了屏幕端解锁后,屏幕端用于进行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中,屏幕端根据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进而,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并在主机端多至少两个时,只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以使得主机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指纹信息发送的效率,和主机端匹配的有效性,或者向所有主机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而主机端中预存了对该主机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以使得主机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也提高了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实现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同时,还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进一步,屏幕端解锁后,从主机端获取图像显示信息,并在解析处理后进行数据显示,实现了屏幕端的显示功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又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其中,设备具有主机端,以及屏幕端,其中,主机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主机端。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主机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具体地,用户用手指按压主机端的指纹传感器,主机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该指纹信息称为第一指纹信息。

步骤302,主机端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其中,主机端的存储装置中预存有指纹信息,为了和主机端实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区分,将主机端预存的指纹信息称为第二指纹信息。

具体地,主机端在采集得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将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认第二指纹信息中是否有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信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分别提取特征信息,将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特征信息的相似度,并将特征信息的相似度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比对,若特征信息的相似度高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预设的第二指纹信息。

步骤303,若匹配,解锁主机端。

具体地,若第一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也就是说在主机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中,可以查询到与采集的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第二指纹信息,则主机端进行解锁。

步骤304,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

其中,屏幕端的存储装置中预存有指纹信息,为了和主机端实时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主机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区分,将屏幕端预存的指纹信息称为第三指纹信息。

具体地,主机端通过与屏幕端的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例如,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蓝牙,进行第一指纹信息的传输,以使得屏幕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利用第一指纹信息对屏幕端进行解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屏幕端将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三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匹配的第三指纹信息,则屏幕端解锁成功;若不存在匹配的第三指纹信息,则屏幕端无法解锁,并记录用户输密码的次数,并对用户进行输错密码次数的提醒,提高了设备解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中,主机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主机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若匹配,解锁主机端,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主机端和屏幕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

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进一步说明了当屏幕端为至少两个时,如何根据采集的第一指纹信息,对屏幕端进行解锁,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设备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主机端通过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步骤402,主机端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步骤403,若匹配,解锁主机端。

具体地,步骤401-403,可以参照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301-303,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4,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屏幕端为至少两个,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可以通过与屏幕端的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二通信连接是主机端和屏幕端的一种通信连接方式,例如,第二通信连接所采用的通信方式为蓝牙方式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机端向至少两个屏幕端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而各屏幕端中均存储有对各屏幕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将各屏幕端获取的第一指纹信息与屏幕端存储的第三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说明主机端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息所对应的用户,对匹配成功的屏幕端具有使用权限,也就是说可以对该屏幕端进行解锁,提高了屏幕端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机端先查询主机端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确定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进而,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这是因为,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没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即时将第一指纹信息发送至该屏幕端,也不可能匹配成功,降低了指纹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对应屏幕端的数据处理量。进一步,在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接收到第一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和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解锁该屏幕端。

步骤405,若接收到屏幕端解锁成功后发送的反馈信息,主机端对待显示的图像进行应用数据处理,得到图像显示信息。

具体地,主机端在接收到屏幕端通过第一通信连接或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的解锁成功后的反馈信息后,主机端对待显示的图像进行应用数据处理,得到图像显示信息。

步骤406,主机端向发送反馈信息的屏幕端发送图像显示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机端在得到图像显示信息后,主机端还会向屏幕端发送图像显示信息,为了便于区分,此时,所采用的通信连接可以称为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通信连接和步骤404中描述的第二通信连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具体地,即主机端通过与屏幕端的第一通信连接,向发送反馈信息的屏幕端发送图像显示信息,其中,第一通信连接采用的通信方式,例如,为无线通信方式wifi等。以使得屏幕端通过图像处理器对获取的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以符合屏幕端的显示要求,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实现了屏幕端解锁后,屏幕端用于进行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中,主机端根据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屏幕端多至少两个时,只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以使得屏幕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指纹信息发送的效率,和屏幕端指纹匹配的有效性,或者向所有屏幕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而屏幕端中预存了对该屏幕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以使得屏幕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也提高了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实现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进一步,屏幕端解锁后,从主机端获取图像显示信息,并在解析处理后进行数据显示,实现了屏幕端的显示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该装置设置于屏幕端。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51、比对模块52、解锁模块53和发送模块54。

采集模块51,用于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比对模块52,用于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解锁模块53,用于若匹配,解锁屏幕端。

发送模块54,用于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主机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显示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在主机端解锁成功后,屏幕端从主机端接收图像显示信息,其中,图像显示信息,是主机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应用数据处理后得到的。

显示模块,用于屏幕端对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屏幕端根据解析得到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与主机端的第一通信连接接收图像显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发送模块54,具体用于

通过与主机端的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机端为至少两个时,上述发送模块54,具体还可以用于:

屏幕端向至少两个主机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各主机端存储有具有使用权限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机端为至少两个时,上述发送模块54,具体还可以用于:

屏幕端查询匹配的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屏幕端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屏幕端执行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装置中,屏幕端根据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进而,屏幕端向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并在主机端多至少两个时,只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主机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以使得主机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指纹信息发送的效率,和主机端匹配的有效性,或者向所有主机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而主机端中预存了对该主机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以使得主机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也提高了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实现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进一步,屏幕端解锁后,从主机端获取图像显示信息,并在解析处理后进行数据显示,实现了屏幕端的显示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该装置设置于主机端。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解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61、比对模块62、解锁模块63和第一发送模块64。

采集模块61,用于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得到第一指纹信息。

比对模块62,用于将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

解锁模块63,用于若匹配,解锁主机端。

第一发送模块64,用于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用于当第一指纹信息与屏幕端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屏幕端。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第二发送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屏幕端解锁成功后发送的反馈信息,主机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应用数据处理,得到图像显示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主机端向发送反馈信息的屏幕端发送图像显示信息;其中,图像显示信息,用于屏幕端对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后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主机端通过与反馈信息的屏幕端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发送图像显示信息,其中,第一通信连接,与用于发送第一指纹信息的第二通信连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屏幕端为至少两个时,上述第一发送模块64,具体还可以用于:

主机端向至少两个屏幕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其中,各屏幕端存储有具有使用权限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屏幕端为至少两个时,上述第一发送模块64,具体还可以用于:

主机端查询匹配的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主机端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主机端执行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解锁控制装置中,主机端根据自身设置的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和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匹配时,解锁主机端,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并在屏幕端多至少两个时,只向第二指纹信息所属的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的屏幕端发送第一指纹信息,以使得屏幕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提高了指纹信息发送的效率,和屏幕端指纹匹配的有效性,或者向所有屏幕端均发送第一指纹信息,而屏幕端中预存了对该屏幕端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的第三指纹信息,以使得屏幕端根据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三指纹信息比对的结果进行解锁控制,也提高了指纹信息匹配的效率,实现通过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在屏幕端和主机端分别进行指纹信息验证,从而解锁屏幕端和主机端,并提高了屏幕端和主机端解锁的安全性。进一步,屏幕端解锁后,从主机端获取图像显示信息,并在解析处理后进行数据显示,实现了屏幕端的显示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600,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具有至少一主机端610,以及至少一屏幕端620,为了便于展示,图7中仅示出了一个屏幕端和一个主机端,但是并不构成限定。

其中,屏幕端620设置有指纹传感器621、存储器622、处理器623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2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如前述屏幕端为执行主体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主机端610设置有存储器612、处理器611及存储在存储器612上并可在处理器6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如前述主机端为执行主体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包含一个屏幕和一个主机端为例,但并不限定屏幕端和主机端各为一个。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600中,主机端610,还可以包含系统处理芯片soc613、第一通信模块614、第二通信模块615、全向麦克风616、电池617、用户身份识别sim卡618和射频前端619。

系统处理芯片soc613,包含应用数据处理器,应用数据处理器用于对待显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图像显示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614和第二通信模块615,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用于和屏幕端620进行数据通信,例如,为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等。

全向麦克风616,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拾音半径大,用于大范围采集音频。

电池617,用于给主机端610供电。

sim卡618,用于实现使用电子设备600的用户身份的识别,例如,可以实现主机端610的移动电话功能。

射频前端619,用于实现主机端610和屏幕端62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电子设备600中,屏幕端620,还可以包含第一通信模块624、第二通信模块625、电池626、sim卡627、图像处理器628和单向麦克风629。

第一通信模块624和第二通信模块625,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用于和主机端610进行数据通信,例如,为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等。

电池626,用于给屏幕端620供电。

sim卡627,用于实现使用电子设备600的用户身份的识别,例如,实现屏幕端620的移动电话功能。

图像处理器628,用于对从主机端610接收到的图像显示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显示数据,并在屏幕端620上显示。

单向麦克风629,具有较低的灵敏度,拾音半径小,用于小范围采集音频。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解锁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