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5243发布日期:2019-02-22 20: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在网上购物时,由于购物平台上浏览信息十分方便且信息量巨大,因此,用户在购物的选择上也比在实体店多,在购买多件商品时,通常都购买来自不同店铺的产品,而各店铺在发货时,通常是自主选择快递公司进行发货,而非电商平台统一进行发货,这就导致用户同时期购买的商品需要分若干次进行签收,既浪费快递公司转送的时间以及快递员派送的时间,也浪费了用户的签收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从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用户账号的订单记录,所述订单记录包括快递信息、待发货状态以及待收货状态;

102:判断所述订单状态是否处于待收货状态;

103:若是,计算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的数量,并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二;

104:若是,提取出所述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信息,并进一步提取出所述快递信息包括的快递单号;

105:登录与所述快递单号关联的快递平台分别查询所述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详细物流信息;

106:从所述物流信息中提取出各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

107:将所述运输路线同步导入预设电子地图中;

108:判断所述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

109:若是,提取出与所述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所述位置处的中转站点;

110:分别提取出与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快递信息;

111:判断所述快递信息是否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

112:若是,则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打包信息,所述打包信息包括将各快递信息打包的请求;

113:若否,分别提取出所述快递信息属于的快递平台,且分别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所述转移信息包括所述中转站点的位置以及快递件的转移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判断所述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还包括:

若运输路线不存在重合点,则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若是,执行步骤1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提取出与所述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所述位置处的中转站点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重合位置处是否存在中转站点;

若是,则执行步骤110;

若否,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1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分别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还包括:

建立转移方与接收方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分别记录转移方的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方的接收次数并将所述转移次数以及所述接收次数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分别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还包括:

分别提取出不同快递件在各运输路线上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分别预计算快递件送达至所述中转站点的预计送达时间;

提取出与时间最早的预计送达时间对应的第一快递平台并向其发送第一转移信息,所述第一转移信息为将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转交给第二快递平台派送;

提取出与时间最晚的预计送达时间对应的第二快递平台并向其发送第二转移信息,所述第二转移信息为接收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并为其完成派送。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系统,包括:

第一提取模块,被配置为从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用户账号的订单记录,所述订单记录包括快递信息、待发货状态以及待收货状态;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订单状态是否处于待收货状态;

第一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计算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的数量;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二;

第二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所述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信息,并进一步提取出所述快递信息包括的快递单号;

查询模块,被配置为登录与所述快递单号关联的快递平台分别查询所述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详细物流信息;

第三提取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物流信息中提取出各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

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

第四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与所述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所述位置处的中转站点;

第五提取模块,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与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快递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快递信息是否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

打包信息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打包信息;

第六提取模块,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所述快递信息属于的快递平台;

转移信息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分别向所述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第五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第六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重合位置处是否存在中转站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建立转移方与接收方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分别记录转移方的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方的接收次数并将所述转移次数以及所述接收次数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第七提取模块,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不同快递件在各运输路线上的位置信息;

第三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分别预计算快递件送达至所述中转站点的预计送达时间。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能够使得用户同时期购买的多件快递同时送达,即降轻了快递员多次派送的任务,也减少了用户多次签收的麻烦;通过购物平台的数据库查询用户的订单记录,当其中存在待收货的快递件时,根据快递件的快递单号提取出所有处于待收货状态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并将所有运输路线进行比对,当任意两条或多条运输路线存在重合的中转站点时,则安排所述快递件交由同一快递平台进行统一运输;将转移方与接收方建立对应关系,并为两者记录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次数,为下次的快递转移提供凭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递件转移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快递件转移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转移方与接收方对应关系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转移信息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从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用户账号的订单记录,订单记录包括快递信息、待发货状态以及待收货状态;

102:判断订单状态是否处于待收货状态;

103:若是,计算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的数量,并判断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二;

104:若是,提取出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信息,并进一步提取出快递信息包括的快递单号;

105:登录与快递单号关联的快递平台分别查询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详细物流信息;

106:从物流信息中提取出各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

107:将运输路线同步导入预设电子地图中;

108:判断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

109:若是,提取出与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位置处的中转站点;

110:分别提取出与运输路线对应的快递信息;

111:判断快递信息是否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

112:若是,则向快递平台输出打包信息,打包信息包括将各快递信息打包的请求;

113:若否,分别提取出快递信息属于的快递平台,且分别向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转移信息包括中转站点的位置以及快递件的转移方向。

具体地,在步骤101中,向用户发送操作权限请求,当用户通过操作权限请求后,系统即可从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用户账号的订单记录,订单记录包括快递信息、待发货状态以及待收货状态。在步骤102中,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式配送方法基于快递件处于运输状态,因此,在此步骤中,判断用户的订单状态是否处于待收货状态。在步骤103中,将所有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提取出来,并计算提取出的订单的数量,若订单数量为一,则不需要再进行转移,因此,判断订单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二。在步骤104中,若订单数量大于或等于二,则可开始为用户进行快递件转移,先查询运输快递件的快递平台,提取出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信息,并进一步提取出快递信息包括的快递单号。在步骤105中,利用快递单号进入快递平台查询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详细物流信息。在步骤106中,从物流信息中提取出各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运输路线中包括快递件的实时位置,将运输路线与物流信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步骤107中,将所有提取出的运输路线导入系统内置的预设电子地图中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步骤108中,依次提取出任意两条运输路线,判断提取出的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在步骤109中,若是,提取出重合位置处的中转站点,该中转站点即为快递件转移处。在步骤110中,分别提取出与运输路线对应的快递信息。在步骤111中,对于负责运输各快递件的快递平台进行分析,判断上述快递信息是否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在步骤112中。若快递信息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则可将不同运输路线的快递件统一运输,系统向快递平台输出打包信息,该打包信息包括可统一运输的快递件的快递信息以及将该快递信息打包的请求,快递平台在接收到该打包请求后对快递件进行统一运输。在步骤113中,若快递信息不属于一家快递平台,则分别提取出快递信息所属的快递平台,并分别向快递平台发送转移信息,转移信息包括中转站点的位置以及快递件的转移方向,快递平台在接收到该转移信息后,进行转移协商,协商完毕后,将快递件的快递信息转交给另一方快递平台。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判断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还包括:

若运输路线不存在重合点,则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若是,执行步骤110。

如图3所示,提取出与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位置处的中转站点之前还包括:

判断重合位置处是否存在中转站点;

若是,则执行步骤110;

若否,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110。

具体地,若任意两条运输路线均不存在重合点,则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当上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时,同样符合转移要求。

还存在一种情况,即运输路线之前存在重合点,但重合点处不存在中转站点,在该种情况下,相当于运输路线之间没有交集,同样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当上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时,也可符合转移要求。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分别向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还包括:

建立转移方与接收方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分别记录转移方的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方的接收次数并将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次数进行存储。

如图5所示,分别向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还包括:

分别提取出不同快递件在各运输路线上的位置信息;

根据位置信息分别预计算快递件送达至中转站点的预计送达时间;

提取出与时间最早的预计送达时间对应的第一快递平台并向其发送第一转移信息,第一转移信息为将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转交给第二快递平台派送;

提取出与时间最晚的预计送达时间对应的第二快递平台并向其发送第二转移信息,第二转移信息为接收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并为其完成派送。

具体地,在不同快递平台转移快递信息之前,先确定转移方与接收方,并将转移方与接收方建立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当转移方向接收方转移一件快递信息时,则在对应关系中添加一次转移关系,并可为快递平台增设积分平台,为接收方增加积分,并可通过积分获得相应奖励。

在系统向不同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时,编辑不同内容的转移信息分别发送给接收方与转移方,其中,向转移方发送第一转移信息,第一转移信息为将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转交给第二快递平台派送,向接收方发送第二转移信息,第二转移信息为接收由第一快递平台派送的快递件并为其完成派送。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式配送系统,包括:

第一提取模块401,被配置为从电商平台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用户账号的订单记录,订单记录包括快递信息、待发货状态以及待收货状态;

第一判断模块402,被配置为判断订单状态是否处于待收货状态;

第一计算模块403,被配置为计算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的数量;

第二判断模块404,被配置为判断处于待收货状态的订单记录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二;

第二提取模块405,被配置为提取出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信息,并进一步提取出快递信息包括的快递单号;

查询模块406,被配置为登录与快递单号关联的快递平台分别查询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详细物流信息;

第三提取模块407,被配置为从物流信息中提取出各订单记录包括的快递件的运输路线;

第三判断模块408,被配置为判断运输路线是否存在重合;

第四提取模块409,被配置为提取出与运输路线重合的位置以及位置处的中转站点;

第五提取模块410,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与运输路线对应的快递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411,被配置为判断快递信息是否同属于一家快递平台;

打包信息输出模块412,被配置为向快递平台输出打包信息;

第六提取模块413,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快递信息属于的快递平台;

转移信息输出模块414,被配置为分别向快递平台输出转移信息;

第二计算模块415,被配置为计算任意两条运输路线上最近的中转站点之间的距离值;

第五判断模块416,被配置为判断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

第六判断模块417,被配置为判断重合位置处是否存在中转站点;

建立模块418,被配置为建立转移方与接收方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记录模块419,被配置为分别记录转移方的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方的接收次数并将转移次数以及接收次数进行存储;

第七提取模块420,被配置为分别提取出不同快递件在各运输路线上的位置信息;

第三计算模块421,被配置为根据位置信息分别预计算快递件送达至中转站点的预计送达时间。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