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及交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6945发布日期:2019-02-26 19:0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及交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交互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及业务协作和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云平台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云服务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协同无处不在,信息全局掌握通过移动代理服务器技术,将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和移动办公结合起来,把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系统和员工随身携带的终端产品无缝地连接起来。例如,通过移动办公平台,领导层可以随时查看单位内部的各类信息、审批文件;财务总监可以查看最新的财务趋向;销售经理可以及时了解客户或订货情况等,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交互行为是指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行为动作,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与产品的交互行为无处不在,如使用atm机取款、使用手机接打电话、使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使用后数码相机拍照、使用网路购物平台购买汽车产品、使用网路查看商品评价等,均是在交互过程中完成的。交互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用户的特定目标,只要使用产品或想使用产品就离不开交互行为和信息交流。

但是,现有的汽车产业的业务协作和交互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的汽车产业加工协作一般都是车零件生产企业与整个汽车制造企业一对一服务,即一个车零件企业只向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零件配送和加工服务,这样就造成车零件企业订单较少,企业效率较低,且在汽车销售旺季的时候极易出现车零件企业的零件仓库亏空需要临时加工的情况,会大大降低汽车的生产或装配效率,且汽车制造企业不能与其他车零件加工企业协作,因此经常会出现汽车零件数量供不应求、影响汽车的维修和销售效率,降低了汽车产业的营业额;

(2)传统的汽车生产链与车零件生产链之间的交互很少,比如汽车生产企业下订单给车零件加工企业,车零件加工企业就要按质按量的完成,生产模式比较单一,造成创新度不够,客户也不了解零件情况,客户对汽车或汽车某个零件不一定满意,没有客户对汽车使用的评价和反馈,汽车企业很难做到择优去劣,汽车生产质量很难得到进步,汽车效益得不到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及交互方法,汽车制造企业核、车零件加工企业、客户核三者之间的业务协作体现了选择和协作的多样性,保证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和足够的供应数量,提高了汽车的销量和效益,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维护了客户和汽车企业的利益和权利,客户或专家评价的汽车或零件的缺点可为汽车制造企业和零件加工企业提供改进方向,推动汽车产业不断前进、创新和发展,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包括云平台,云平台上设有客户核、汽车制造企业核和车零件加工企业核,汽车制造企业核与客户核之间设有物流输送业务,汽车制造企业核与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之间设有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与零件原料提供商相关联。

进一步地,客户核与多个汽车制造企业核相关联,每个汽车制造企业核与多个车零件企业核之间相关联,每个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与多家零件原料提供商建立资源订单需求提供关系。

进一步地,客户核与汽车制造企业核之间的跨链协作关系如下:

a、客户先在云平台上登记联系、身份、地址信息,然后根据需要查询汽车相关信息,再咨询汽车制造企业核的客服以得到相关的汽车推荐,综合汽车美感、质量、价格和实用性来明确自己的需求,客户经过考虑后选择需要的汽车或配件,发送客户订单给汽车制造企业核;

b、汽车制造企业核接收到客户订单后,先确定汽车库存内是否存有客户需求的汽车,然后再核对客户订单,确认汽车数量是否足够,若汽车数量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则直接生成网络交易任务,待客户付款即交易完毕,若汽车数量不能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则需临时加工汽车,汽车的装配零件从车零件加工企业核获取,然后按照标准和客户订单装配客户需求的汽车,装配完成后,客户付款交易完毕后,通过物流或客户自取的方式将汽车交接到客户方。

进一步地,所述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包括产品库存多核跨链协同需求、产品采购跨链协同需求、物流跨链协同需求、产品质量跨链协同需求。

进一步地,产品库存多核跨链协同需求包括如下业务协作:

c、汽车制造企业核向车零件加工企业核发布零件需求订单,零件需求订单上标明所需汽车零件名称、型号、数量、到货时间信息;

d、车零件加工企业接收到订单任务后,查看零件库存,明确零件数量是否足够满足订单的需求,若不能满足订单需求且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加工出来并及时交货,则需与汽车制造企业沟通协商,汽车制造企业根据汽车需求情况选择延长零件到货时间或另选其他车零件加工企业,若零件库存能满足订单需求,则直接答复订单促使订单任务完成,答复订单的内容包括车零件出货时间、物流单号、最晚到货时间,汽车制造企业和车零件加工企业均有了解零件的运输信息和收发货信息。

进一步地,产品采购跨链协同需求包括汽车制造企业在制作零件订单前具有查看、阅读车零件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信息、零部件的生产原料信息、销售订单信息、成品库存信息和评价信息的权利,为零件订单的生成提供依据和参考,零件加工企业具有获得汽车制造企业的零件需求订单、数量、要求的规格质量信息的权利,车零件加工企业依据订单信息制定零件加工计划。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交互方法,包括在云平台设立汽车及售后评论模块、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物流管理模块和车零件质量沟通模块,其特征在于:客户订单操作模块与售后评论模块之间、物流管理模块与售后评论模块之间均存在交互关系。

进一步地,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对客户订单建立订单完成和订单失败规则,规则如下:

s101、客户根据需求向汽车制造企业发送订单,发送订单后开始计时,订单生成六小时内,汽车制造企业不能答复订单,但客服可与客户沟通推荐,客户具有在六小时内修改订单或取消订单的权利;

s102、客户订单发送给汽车制造企业后,若汽车制造企业在24小时内无回复,客户依然具有撤回订单的权利,若汽车制造企业与客户在订单上达成一致,则订单任务开始执行,执行订单任务过程中客户不可取消或改变订单;

s103、客户发送订单后,若汽车制造企业无法在客户规定时间内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则需与客户沟通联系,若订单发出48小时内客户无回复,则订单自动作废;

s104、客户向任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发送汽车订单后,在订单存在期间,此客户不能向其他汽车制造企业发送相同的汽车订单。

进一步地,物流管理模块包括对车零件加工企业对原料输送的控制、汽车制造企业对车零件输送到达的控制、汽车制造企业对整个汽车输送到客户地点的控制和汽车制造企业按照客户提供的地点对客户汽车进行维修的输送控制,物流管理模块的控制原则包括性价比原则、效率原则和客户原则。

进一步地,车零件质量沟通模块包括汽车制造企业与车零件加工企业之间的交互沟通,包括如下步骤:

s201、汽车制造企业查询车零件加工企业的车零件的加工材料和尺寸,并能要求车零件加工企业以特定材料加工特定形状和型号的汽车零件;

s202、汽车制造企业在给零件加工企业制定购买订单前需征得客户同意,三方都同意后,保存零件订单,车零件加工企业利用物流企业将汽车零件运输到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负责将零件装配到汽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汽车制造企业核与车零件加工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使一个车零件加工企业能向多个零件原料提供商购买加工原料和工件,保证车零件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车零件的多样性,多个车零件加工企业均能向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需要的汽车零件、电子元件等汽车必备部件,保证了汽车制造企业能时刻制造和装配汽车,保证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和足够的供应数量,提高了汽车的销量和效益。

(2)本发明的客户核与汽车制造企业核之间通过订单的制定和答复反馈来维持两者间跨链协作关系的,汽车制造企业需将汽车的临时制造信息、物流信息和汽车型号质量信息都通知客户,在与客户达成一致后再生产或销售汽车,保护了汽车制造企业和客户双方的利益,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3)本发明的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的制定有利于约束汽车制造企业和客户的行为,从而从合同方式使两者更好地沟通交互,明确了交互原则,违背订单约定则需要赔付违约金,使汽车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维护了汽车企业的利益。客户具有撤销或更改订单的权利,将客户浪费的时间降低到最小,保护了客户的选择权利,订单的规则充分体现了客户与汽车企业两者的公平性、平等性、自愿性和互利性。

(4)本发明的汽车及售后评论模块包括客户购买汽车后对汽车使用的评价、汽车某些零件的优劣性、汽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客户或专家评价的汽车或零件的缺点可为汽车制造企业和零件加工企业提供改进方向,从而使汽车产业能不断快速地创新和前进,汽车产业能得到更好地发展,稳步提升汽车产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核跨链交互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包括云平台,云平台上设有客户核、汽车制造企业核和车零件加工企业核,汽车制造企业核与客户核之间设有物流输送业务,汽车制造企业核与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之间设有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与零件原料提供商相关联。

客户核与多个汽车制造企业核相关联,每个汽车制造企业核与多个车零件企业核之间相关联,每个车零件加工企业核与多家零件原料提供商建立资源订单需求提供关系。一个车零件加工企业能向多个零件原料提供商购买加工原料、工件等,保证车零件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车零件的多样性,多个车零件加工企业均能向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需要的汽车零件、电子元件等汽车必备部件,从而使汽车制造企业不会出现零件短缺、库存亏空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汽车制造企业能时刻制造和装配汽车,保证了汽车的供应速度,提高了汽车的销量和效益。

客户核与汽车制造企业核之间的跨链协作关系如下:

a、客户先在云平台上登记联系、身份、地址信息,然后根据需要查询汽车相关信息,再咨询汽车制造企业核的客服以得到相关的汽车推荐,综合汽车美感、质量、价格和实用性来明确自己的需求,客户经过考虑后选择需要的汽车或配件,发送客户订单给汽车制造企业核,客户订单包括客户对汽车型号、颜色、品牌和质量的要求。

b、汽车制造企业核接收到客户订单后,先确定汽车库存内是否存有客户需求的汽车,然后再核对客户订单,确认汽车数量是否足够,若汽车数量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则直接生成网络交易任务,待客户付款即交易完毕,通过物流或客户自取的方式将汽车交接到客户方。

若汽车数量不能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则需临时加工汽车,汽车的装配零件从车零件加工企业核获取,然后按照标准和客户订单装配客户需求的汽车,装配完成后,客户付款交易完毕后,通过物流或客户自取的方式将汽车交接到客户方。临时加工最好在客户要求的最晚送货时间将汽车送到客户手上,若汽车制造企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汽车的交接,需在生产汽车前根客户沟通协商,若沟通协商成功,则客户延长汽车交接的时间。若沟通协商失败,客户具有取消订单另选其他制造企业的权利,且客户不用赔偿违约金,汽车制造企业也就不需再加工客户需求的汽车,保护了汽车制造企业和客户的利益。

所述多核跨链业务协作系统包括产品库存多核跨链协同需求、产品采购跨链协同需求、物流跨链协同需求、产品质量跨链协同需求。

产品库存多核跨链协同需求包括如下业务协作:

c、汽车制造企业核向车零件加工企业核发布零件需求订单,零件需求订单上标明所需汽车零件名称、型号、数量、到货时间信息;

d、车零件加工企业接收到订单任务后,查看零件库存,明确零件数量是否足够满足订单的需求,若不能满足订单需求且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加工出来并及时交货,则需与汽车制造企业沟通协商,汽车制造企业根据汽车需求情况选择延长零件到货时间或另选其他车零件加工企业,若零件库存能满足订单需求,则直接答复订单促使订单任务完成,答复订单的内容包括车零件出货时间、物流单号、最晚到货时间,汽车制造企业和车零件加工企业均有了解零件的运输信息和收发货信息。

产品库存多核跨链协同需求的制定使汽车制造企业选择汽车零件加工企业更加多样,汽车制造企业不会因缺少零件而耽误汽车装配生产效率,从而保证了汽车生产线的快速、稳定地运行。

产品采购跨链协同需求包括汽车制造企业在制作零件订单前具有查看、阅读车零件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信息、零部件的生产原料信息、销售订单信息、成品库存信息和评价信息的权利,为零件订单的生成提供依据和参考,零件加工企业具有获得汽车制造企业的零件需求订单、数量、要求的规格质量信息的权利,车零件加工企业依据订单信息制定零件加工计划,从而做到提前加工,有备无患,保证与合作企业的良好沟通和售卖购买关系,能保证车零件企业良好的生产效益。车零件企业能提前生产汽车企业需要的零件或部件,从而保证了零件生产线的持续运行。

物流跨链协同需求既指车零件运输到汽车厂家的物流运输协同,也指出售汽车运输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输协同,根据汽车制造企业的选择需要的物流企业,比如要求高效率运输,则选择物流速度较快的物流公司,若要求不高,则可以考虑经济效益较大,物流费用较低的运输车辆来运输,保证汽车制造的利益。

产品质量跨链协同需求指的是汽车制造企业具有检查和测试汽车零件寿命、质量和材料的权利,使汽车零件的质量能达到要求,也指客户具有了解汽车性能、优势和寿命的权利,这样客户才能更放心地购买汽车,汽车产业链也能持续的运营下去。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核跨链交互方法,包括在云平台设立汽车及售后评论模块、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物流管理模块和车零件质量沟通模块,客户订单操作模块与售后评论模块之间、物流管理模块与售后评论模块之间均存在交互关系。客户的评价和售后评论影响着客户订单的制定,而客户对物流的满意度也可影响制造企业对物流公司的选择与交互。

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对客户订单建立订单完成和订单失败规则,规则如下:

s101、客户根据需求向汽车制造企业发送订单,发送订单后开始计时,订单生成六小时内,汽车制造企业不能答复订单,但客服可与客户沟通推荐,客户具有在六小时内修改订单或取消订单的权利,从而使客户可以选购更理想更心仪的车辆,取消订单的权利则保证了客户的选择权,避免了客户在一个汽车企业耽误太多时间,不满意则在规定时间内撤销订单,保证了合同双方的平等性、自愿性和自由性,能给客户更好地体验。

s102、客户订单发送给汽车制造企业后,若汽车制造企业在24小时内无回复,客户依然具有撤回订单的权利,若汽车制造企业与客户在订单上达成一致,则订单任务开始执行,执行订单任务过程中客户不可取消或改变订单,不可更改或取消订单,若取消或更改订单则需要赔付一定的违约金,这样订单构成的合同具备约束汽车制造企业和客户的作用,避免了汽车企业按客户需求定制特定车辆没有购买的情况,使汽车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维护了汽车企业的利益。

s103、客户发送订单后,若汽车制造企业无法在客户规定时间内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则需与客户沟通联系,若订单发出48小时内客户无回复,则订单自动作废,避免了客户等待太久时间而无法解除订单的缺点,客户在订单无回复两整天后,可在订单作废后制定新的汽车购买订单,选择新的汽车制造企业或售卖企业,从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s104、客户向任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发送汽车订单后,在订单存在期间,此客户不能向其他汽车制造企业发送相同的汽车订单,避免了客户同时向大量汽车制造企业发送购买订单而只支付一家企业的问题,从而避免浪费汽车制造企业的时间,保证了汽车制造企业的效益。这就是订单的唯一性原则。

客户订单操作反馈模块的制定有利于约束汽车制造企业和客户的行为,从而从合同方式使两者更好地沟通交互,明确了交互原则,违背订单约定则需要赔付违约金,使汽车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维护了汽车企业的利益。客户具有撤销或更改订单的权利,将客户浪费的时间降低到最小,保护了客户的选择权利,订单的规则充分体现了客户与汽车企业两者的公平性、平等性、自愿性和互利性。

物流管理模块包括对车零件加工企业对原料输送的控制、汽车制造企业对车零件输送到达的控制、汽车制造企业对整个汽车输送到客户地点的控制和汽车制造企业按照客户提供的地点对客户汽车进行维修的输送控制,物流管理模块的控制原则包括性价比原则、效率原则和客户原则。汽车制造企业既可以选择运输速度快而保证汽车生产的高效率,也可选择效益较高的运输方式从而降低汽车物流的成本,还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使汽车或零件不易损坏的物流公司来保证客户的满意度和汽车成品的完好质量。

车零件质量沟通模块包括汽车制造企业与车零件加工企业之间的交互沟通,包括如下步骤:

s201、汽车制造企业查询车零件加工企业的车零件的加工材料和尺寸,并能要求车零件加工企业以特定材料加工特定形状和型号的汽车零件,从而满足汽车生产的多来源性和创造性;

s202、汽车制造企业在给零件加工企业制定购买订单前需征得客户同意,客户了解零件的性能和优点后可提出相应的意见,如零件的颜色、形状,征得零件加工企业的同意后可对零件进行改造,三方都同意后,保存零件订单,车零件加工企业利用物流企业将汽车零件运输到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负责将零件装配到汽车上。

车零件质量沟通模块包括客户和企业对汽车和汽车零件的性能、寿命的测试预估,也包括各专家或用户对零件质量的测试或体验交流,从而使车零件得到多方面的评价和测试,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车零件质量信息,从而使客户选择车零件的时候更加理智,保证了客户购买汽车的安全性,也保证了汽车的质量。

汽车及售后评论模块包括客户购买汽车后对汽车使用的评价、汽车某些零件的优劣性、汽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为使评论模块更加具有参考性和官方性,可加入汽车制造企业自身的测试和评价、汽车专家对汽车或零部件的测试和评价,从而使汽车的评价更加可靠,使客户更加信服,其评价汽车或零件的缺点可为汽车制造企业和零件加工企业提供改进方向,从而使汽车产业能不断快速地创新和前进,汽车产业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售后评价则包括对维修后汽车的使用情况交流、新零件的使用评价、物流满意度的评价、客服态度及满意度评价,良好的评价能为汽车企业打造更好地口碑,能为汽车企业制造无形的财富,不好的评价能促进汽车企业不断更新完善,从而使客户更加满意,汽车企业能得到更好地进步,汽车质量也会得到稳步提升。

需补充说明的是,客户汽车需要维修时,客户提出需求后,汽车制造企业向物流企业发出任务,物流企业发出输送车辆将客户损坏汽车输送到汽车店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再通过物流企业返回到客户手中,避免了麻烦,节省了客户维修汽车的时间和经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