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9695发布日期:2020-05-08 18:1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滚轮的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鼠标是人们办公、玩游戏时经常使用的工具。在鼠标正面一般有两个按键和位于两个按键中间的滚轮。当计算机屏幕显示某个作业窗口时,滚动鼠标的滚轮将可滑动此作业窗口的页面,从而在页面上更快速和精准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然而,对于现有的鼠标来说,其滚轮的滚动手感和安装紧密程度都是在出厂前即调正校对好的,导致滚轮的滚动手感不可调,不能满足个别客户所需要的手感(例如,滚轮转动一圈时可获得不同次数的段落感与作业窗口的页面距离等),并且用户需要回到操作系统/或控制面板里调整滚轮的滚动数据。再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滚轮的滚动手感可能会越来越差,而现有的鼠标并未针对这一现象提供有效的调整方案。换言之,现有鼠标的滚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输入设备,是目前业界亟需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前述问题的输入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输入设备包括壳体、滚轮、模式开关、载台以及抵接组件。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可基于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滚轮具有第一齿状结构以及第二齿状结构。所述模式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载台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衔接于所述模式开关。所述抵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载台上。当所述载台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是将所述模式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并使得所述抵接组件接触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当所述载台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是将所述模式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并使得所述抵接组件接触所述第二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与所述第二齿状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滚轮的相反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抵接件以及所述第二抵接件。当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件接触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当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抵接件接触所述第二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固定部、弹臂部以及抵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载台。所述弹臂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抵接部连接至所述弹臂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所述弹臂部与所述抵接部构成一种金属片材。所述抵接部是由所述弹臂部突出的凸包。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载台具有拨片结构。所述拨片结构由开口暴露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基底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底上,并与所述基底形成空间。所述载台是可滑动地限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抵接组件是穿过所述限位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具有两个导引面。所述载台是可滑动地抵接于所述两个导引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具有两个抵靠面。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是抵接所述两个抵靠面中的一个。所述载台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是抵接所述两个抵靠面中的另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配置成以探测滚轮的转速。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与所述第二齿状结构各包括多个齿部。所述第一齿状结构的齿部的数量与第二齿状结构的齿部的数量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与所述第二齿状结构中之至少一个的齿部相对轴线是呈放射状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台被配置成沿着一个方向相对壳体移动,并且所述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轴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模式开关包括本体以及拨杆。所述本体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拨杆可移动地连接至本体,并与载台衔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台被配置成沿着一个方向相对壳体移动,且具有两个墙部。所述拨杆在此方向上是被限位于两墙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载台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是将所述模式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三模式,并使得所述抵接组件并未与第一齿状结构与第二齿状结构接触。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输入设备中,藉由使接触载台相对接触壳体移动至不同位置,使得接触载台上的接触抵接组件可选择性地抵接于接触滚轮上的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即可让用户自由选择转一圈滚轮时接触抵接组件所接触的齿部的数量,从而在滚动接触滚轮时获得不同的滚动手感。并且,当接触抵接组件抵接第一齿状结构以及第二齿状结构时,接触载台是分别将接触模式开关切换至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另一方面,所述载台上的所述抵接组件还可以选择性地不与抵接所述滚轮上的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所述载台是将所述模式开关切换至第三模式,从而在滚动所述滚轮时获得不同的滚动手感,因此可进一步让与所述输入设备配合的计算机软件基于当前的模式判断所述抵接组件当前是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还是并未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与第二齿状结构,以提供相对应的程序设定。

以上所述仅用于阐述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参考附图并说明如下: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输入设备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输入设备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中输入设备的部分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4a示出了图3中所示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剖视图。

图4b示出了图3中所示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另一剖视图。

图4c示出了3图3中所示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再一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所示组件沿着线段5-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说明清楚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且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组件序号标示。

请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输入设备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设备100包括壳体110、按键120a、120b以及滚轮130。按键120a、120b安装于壳体110上,并配置以供用户的手指按压。壳体110具有开口110a。开口110a位于按键120a、120b之间。滚轮130设置于壳体110内,由开口110a暴露出,并配置以供用户的手指拨转。本实施方式中的输入设备100是以鼠标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输入设备100还可以是键盘装置、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电子装置。以下将详细说明输入设备100所包括的部分组件的结构、功能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与作动关系。

请参照图2,其示出了图1中的输入设备100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包括基底111以及两个支撑件113(另一个见图3)。两个支撑件113设置于基底111上。输入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140以及支架170。电路板140设置于基底111上,并包括模式开关141以及按钮开关142(pushbuttonswitch)。支架170实质上呈u字型。支架170的两端可转动地衔接支撑件113。支架170的中段设置于按钮开关142上。滚轮130是可转动地衔接于支架170的内侧。凭借此结构配置,当用户按压滚轮130时,会带动支架170的两端以两个支撑件113为支点进行摆动,进而使得支架170的中段向下按压按钮开关142,因此被支架170的中段按压时会产生按压信号。

请参照图3,其示出了图1中的输入设备100的部分组件的另一立体图。为了清楚说明输入设备100的其他组件,图3省略图2中所示的电路板140、按钮开关142以及支架170。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滚轮130具有第一齿状结构131(见图2)以及第二齿状结构132(见图3)。第一齿状结构131与第二齿状结构132分别位于滚轮130的相反两侧。第一齿状结构131包括多个齿部131a,而第二齿状结构132包括多个齿部132a。与支架170衔接的滚轮130是基于一轴线a相对于壳体110转动。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与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相对轴线a各呈放射状延伸(即,远离轴线a向外延伸)。另外,输入设备100还包括载台150以及抵接组件160(配合参照图4a)。载台150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10的基底111上,并衔接模式开关141。

请参照图4a以及图4b。图4a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剖视图。图4b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另一剖视图。如图3至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载台150是配置以相对壳体110的基底111移动在第一位置(如载台150在图4a中所示的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如载台150在图4b中所示的位置)。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是将模式开关141切换至第一模式,并使得抵接组件160接触第一齿状结构131。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是将模式开关141切换至第二模式,并使得抵接组件160接触第二齿状结构132。

请参照图4c,其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组件沿着线段4a-4a的再一剖视图。如图3与图4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载台150是配置以相对壳体110的基底111移动至如图4c所示的第三位置。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是将模式开关141切换至第三模式,并使得抵接组件160并未接触第一齿状结构131与第二齿状结构1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a与图4b所示,抵接组件160包括第一抵接件161a以及第二抵接件161b。第一抵接件161a与第二抵接件161b分别位于滚轮130的相反两侧。当载台150位于第一位置时(见图4a),第一抵接件161a接触第一齿状结构131。当载台150位于第二位置时(见图4b),第二抵接件161b接触第二齿状结构1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当载台150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61a并未接触第一齿状结构131,第二抵接件161b并未接触第二齿状结构132。

具体来说,第一抵接件161a与第二抵接件161b均包括固定部161a、弹臂部161b以及抵接部161c。固定部161a固定至载台150。弹臂部161b连接固定部161a。抵接部161c连接弹臂部161b。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是配置以抵接第一齿状结构131。第一抵接件161a的弹臂部161b是使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持续抵接第一齿状结构131。因此,当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抵接第一齿状结构131且滚轮130转动时,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会依序滑动通过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相对地,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是配置以抵接第二齿状结构132。第二抵接件161b的弹臂部161b是使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持续抵接第二齿状结构132。因此,当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抵接第二齿状结构132且滚轮130转动时,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会依序滑动通过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的数量与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的数量不同。举例来说,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的数量为24个,而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的数量为12个,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依据需求而弹性地调整。

凭借前述结构配置,载台150上的抵接组件160可选择性地抵接滚轮130上的第一齿状结构131或第二齿状结构132,即可让用户自由选择转一圈滚轮130时抵接组件160所接触的齿部的数量,从而在滚动滚轮130时获得不同的滚动手感。举例来说,由于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的数量较多,使得第一齿状结构131的任两相邻齿部131a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可较顺畅地通过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从而让用户在滚动滚轮130时获得较模糊的段落感。相对地,由于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的数量较少,使得第二齿状结构132的任两相邻齿部132a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通过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2a时的阻碍感较大,从而让用户在滚动滚轮130时获得较清楚的段落感。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调整滚动滚轮130时的段落感,除了调整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的数量及/或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的数量之外,还可以调整第一齿状结构131的齿部131a的高度及/或第二齿状结构132的齿部132a的高度或者是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的外形及/或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的外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a与图4b所示,第一抵接件161a与第二抵接件161b各自的固定部161a、弹臂部161b与抵接部161c构成一金属片材。抵接部161c为由弹臂部161b突出的凸包。换言之,第一抵接件161a与第二抵接件161b格子可以由一金属片材由冲压工艺制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件161a与第二抵接件161b可共享同一固定部161a,使得抵接组件160为具有u字型的一体式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模式开关141包括本体141a以及拨杆141b。本体141a设置于电路板140上(见图2)。拨杆141b可移动地连接至本体141a,并与载台150衔接。另一方面,载台150配置以沿着方向d相对壳体110移动,且具有两个墙部152(图3中仅代表性示出其中一个)。拨杆141b在此方向d上是限位于两个墙部152之间。凭借此结构配置,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载台150上的墙部152可以推抵拨杆141b而使模式开关141切换至第一模式。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载台150上的另一墙部152可以推抵拨杆141b而使模式开关141切换至第二模式。换言之,模式开关141为滑动开关(slideswitch),因此其拨杆141b被载台150上的墙部152推抵而移动至不同位置时会产生不同的切换信号。

凭借前述结构配置,可进一步让与输入设备100配合的计算机软件基于当前的模式判断抵接组件160当前是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131或第二齿状结构132,还是抵接组件160并未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131以及第二齿状结构132。举例来说,在第一模式之下,当用户滚动滚轮130而使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通过第一齿状结构131的一个齿部131a时,与输入设备100配合的计算机软件的设定为使作业窗口的页面移动较少距离(例如卷动一行字);在第二模式之下,当用户滚动滚轮130而使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通过第二齿状结构132的一个齿部132a时,与输入设备100配合的计算机软件的设定为使作业窗口的页面移动较多距离(例如卷动两行字);在第三模式之下,当用户滚动滚轮130而使第一抵接件161a的抵接部161c并未通过第一齿状结构131的一个齿部131a,以及第二抵接件161b的抵接部161c并未通过第二齿状结构132的一个齿部132a时,与输入设备100配合的计算机软件的设定为使作业窗口的页面移动更多距离(例如快速地卷动多行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台150相对壳体110移动的方向d实质上平行于轴线a,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载台150相对壳体110移动的路径也可以不是直线(例如弧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4b所示,输入设备100还包括传感器180。传感器180可以是磁性、光学、旋转式等传感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传感器180设置于支架170上,并配置以探测滚轮130的转速。具体来说,传感器180穿过支架170而与滚轮130衔接,滚轮130转动时会带动传感器180同步转动,而产生相对应的信号至与输入设备100配合的计算机软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a与图4b所示,壳体110还包括限位件112。限位件112设置于基底111上,并与基底111形成空间s。载台150可滑动地限位于此空间s内。抵接组件160穿过限位件112。限位件112具有两个抵靠面112c、112d。两个抵靠面112c、112d分别位于限位件112的相反两侧,并彼此相面对。载台150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接抵靠面112c。载台150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接抵靠面112d。因此,通过抵靠限位件112的两个抵靠面112c、112d,载台150可相对基底111精确地分别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如图4a与图4b所示,载台150的底面设有凸块153,而基底111的顶面设有两个凹陷111a、111b。当载台150位于第一位置时,凸块153与凹陷111a相互卡合。当载台150位于第二位置时,凸块153与凹陷111b相互卡合。由此,通过凸块153与两个凹陷111a、111b相互卡合,同样可使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精确地分别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并配合参照图3,基底111的顶面还设有凹陷111c。当载体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凸块153与凹陷111c相互卡合时,可使得载体150相对基底111精确地定位于第三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台150的凸块153可修改为凹陷,而基底111凹陷111a、111b、111c可对应地修改为凸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设计为使拨杆141b相对本体141a的移动产生有段落的定位感,以对应模式开关141被切换至第三模式的状态。举例来说,可设计为使得载体150上的两个墙部152在模式开关141被切换至第三模式时并未接触拨杆141b,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另外,如图4c所示,载台150位于第三位置时其并未抵接抵靠面112c和抵靠面112d。

另一方面,如图4a与图4b所示,壳体110的基底111具有开口111d。载台150具有拨片结构151。拨片结构151由开口111d暴露出。因此,用户即可利用手指拨动由开口111d暴露出的拨片结构151而使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并且,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拨片结构151分别抵靠开口111d的两相对边缘。由此可知,开口111d还可以协助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精确地定位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另外,如图4c所示,当载台150相对基底111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拨片结构151并未抵靠开口111d的两相对边缘。

请参照图5,其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组件沿着线段5-5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12还具有两个导引面112a、112b。两个导引面112a、112b分别位于限位件112的相反两侧,并彼此相面对。两个导引面112a、112b与两个抵靠面112c、112d环绕连接。载台150是可滑动地抵接于两个导引面112a、112b之间。换言之,凭借两个导引面112a、112b,载台150可沿着方向d相对基底111滑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12还具有限位面112e。载台150限位于基底111与限位面112e之间。因此,限位件112可凭借限位面112e对载台150进行限位,进而避免载台150离开基底111。进一步地,限位面112e上具有凸块112e1。凸块112e1朝向基底111凸起,并配置以与载台150接触。因此,在载台150滑动于基底111与限位面112e之间期间,限位面112e可凭借凸块112e1减少与载台15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加载台150滑动时的顺畅度。

在实际应用中,限位件112还可替换为滑轨结构。当载台150滑动至滑轨结构的两末端时,会相对于基底111恰好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发明的输入设备中,凭借使载台相对壳体移动至不同位置,使得载台上的抵接组件可选择性地抵接滚轮上的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即可让用户自由选择转一圈滚轮时抵接组件所接触的齿部的数量,从而在滚动滚轮时获得不同的滚动手感。并且,当抵接组件抵接第一齿状结构以及第二齿状结构时,载台分别将模式开关切换至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另一方面,载台上的抵接组件还可以选择性地不抵接滚轮上的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载台是将模式开关切换至第三模式,从而在滚动滚轮时获得不同的滚动手感,因此可进一步让与输入设备配合的计算机软件基于当前的模式判断抵接组件当前是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或第二齿状结构,还是并未抵接在第一齿状结构与第二齿状结构,以提供相对应的程序设定。

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本发明内容,然其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该可作各种的更改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符号说明】

100:输入设备

110:壳体

110a、111d:开口

111:基底

111a、111b、111c:凹陷

112:限位件

112a、112b:导引面

112c、112d:抵靠面

112e:限位面

112e1:凸块

113:支撑件

120a、120b:按键

130:滚轮

131:第一齿状结构

131a、132a:齿部

132:第二齿状结构

140:电路板

141:模式开关

142:按钮开关

141a:本体

141b:拨杆

150:载台

151:拨片结构

152:墙部

153:凸块

160:抵接组件

161a:第一抵接件

161a:固定部

161b:弹臂部

161c:抵接部

161b:第二抵接件

170:支架

180:传感器

a:轴线

d:方向

s:空间

4a-4a、5-5:线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