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0600发布日期:2019-05-03 21:4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设备寿命评估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并未拥有城市照明资产计算的软件类技术方法,大多为人工计算。

城市照明系统资产投入量较大、灯具工作时间不固定、灯具寿命不同、灯具折损情况不同。传统的资产计算方法为人工计算,人工获取灯具工作时间,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计算时间长、计算效率低并且得不到总资产、灯具折损率、当前资产等重要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控制器上报节点led灯具的总数量x和灯具成本单价计算总资产,总资产=灯具成本单价*灯具总数量x;

s2、根据采集节点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t=x*t;

s3、根据获取到的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剩余率,灯具剩余率=1-(亮灯累积时间t/实际灯具寿命)*100%;

s4、根据得到的灯具剩余率计算节点led灯具的当前资产,当前资产=总资产*灯具剩余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判断采集亮灯时间数据是否存在强电智能模块,如存在,则执行步骤s22,如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23;

s22、使用强电智能模块采集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亮灯累加时间t。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判断是否存在led灯具弱点控制器,若存在,则使用弱点控制器上报的亮灯时间计算总的亮灯累加时间t,若不存在,则返回步骤s21。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节点led灯具是否有更换过,若有更换过,则执行步骤s32,若没有更换过,则计算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计算更换后的节点led灯具的实际累积亮灯时间t,t=(x-z)*t+z*t1;

其中,x为灯具总数量,z为更换灯具数量,t1为更换后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系统,所述评估系统包括

计算总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器上报节点led灯具的总数量x和灯具成本单价计算总资产,总资产=灯具成本单价*灯具总数量x;

计算亮灯时间模块,用于根据采集节点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t=x*t;

计算剩余率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剩余率,灯具剩余率=1-(亮灯累积时间t/实际灯具寿命)*100%;

当前资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灯具剩余率计算节点led灯具的当前资产,当前资产=总资产*灯具剩余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亮灯时间模块中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采集亮灯时间数据是否存在强电智能模块,如存在,则执行强电计算亮灯时间单元,如不存在,则执行第二判断单元;

强电计算亮灯时间单元,用于使用强电智能模块采集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亮灯累加时间t。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亮灯时间模块中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led灯具弱点控制器,若存在,则使用弱点控制器上报的亮灯时间计算总的亮灯累加时间t,若不存在,则返回第一判断单元。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剩余率模块中还包括

更换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节点led灯具是否有更换过,若有更换过,则执行更换后亮灯时间计算单元,若没有更换过,则计算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剩余率模块中还包括

更换后亮灯时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更换后的节点led灯具的实际累积亮灯时间t,t=(x-z)*t+z*t1;

其中,x为灯具总数量,z为更换灯具数量,t1为更换后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led弱电控制器上报各节点led灯具数量,可以智能获取灯具数量;通过采集强电智能模块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出各节点灯具的累积亮灯时间,或者通过led控制器上报获取到累积亮灯时间,不用人工统计,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简化了计算过程。计算出总资产,可使用户较为准确地得到照明项目投资金额数据,进行合理资产预估;计算出灯具折损率,可使用户了解照明器材损耗数据和质量问题;计算出当前资产,可使用户了解当前资产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方法,其详述如下:

步骤s1,根据控制器上报节点led灯具的总数量x和灯具成本单价计算总资产,总资产=灯具成本单价*灯具总数量x;人工输入灯具投资采购成单价,灯具数量由系统进行统计,led弱电控制器上报各节点led灯具数量,系统自动输出灯具成本单价与灯具数量的乘积,即为城市照明投入总资产。

步骤s2,根据采集节点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t=x*t;在采集上报信息中,系统首先上报每盏led灯具的每个周期内亮灯的是,在知道每个周期每盏灯的点亮时间与总灯具相乘得出总体灯具的累积点亮时间t;在本过程中会做如下动作,s21、判断采集亮灯时间数据是否存在强电智能模块,如存在,则执行步骤s22,如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23;s22、使用强电智能模块采集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亮灯累加时间t;s23、判断是否存在led灯具弱点控制器,若存在,则使用弱点控制器上报的亮灯时间计算总的亮灯累加时间t,若不存在,则返回步骤s21。判断采集到的亮灯时间数据是否存在强电智能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若存在,则亮灯时间t为强电智能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若不存在,则亮灯时间t为弱电控制器采集到的数据。

步骤s3,根据获取到的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剩余率,灯具剩余率=1-(亮灯累积时间t/实际灯具寿命)*100%;在本过程中会计算以下数据,s31、判断节点led灯具是否有更换过,若有更换过,则执行步骤s32,若没有更换过,则计算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s32、计算更换后的节点led灯具的实际累积亮灯时间t,t=(x-z)*t+z*t1;其中,x为灯具总数量,z为更换灯具数量,t1为更换后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获取亮灯时间t后,判断灯具是否更换过,若灯具未更换,则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为亮灯时间t;若灯具更换过,则将亮灯时间t导入计算方法f中计算,得到的结果即为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1-(亮灯累积时间t/灯具寿命)*100%=灯具剩余率。

假设灯具总数量为x,x的取值为x1、x2,x1为未替换的灯具数量,x2为替换后的灯具数量,灯具的亮灯时间为y,y的取值为y1、y2,y1为未替换灯具的亮灯时间,y2为替换后灯具的亮灯时间。

t=y1*(x1/x)+y2*(x2/x)+y3*(x3/x)+.........yn*(xn/x)。

步骤s4,根据得到的灯具剩余率计算节点led灯具的当前资产,当前资产=总资产*灯具剩余率。根据上述的计算获取的总资产和灯具剩余率进行模糊的估计节点led灯具的当前资产,当前资产为总资产乘以灯具剩余率。

该方法通过led弱电控制器上报各节点led灯具数量,可以智能获取灯具数量;通过采集强电智能模块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出各节点灯具的累积亮灯时间,或者通过led控制器上报获取到累积亮灯时间,不用人工统计,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简化了计算过程。计算出总资产,可使用户较为准确地得到照明项目投资金额数据,进行合理资产预估;计算出灯具折损率,可使用户了解照明器材损耗数据和质量问题;计算出当前资产,可使用户了解当前资产状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城市led景观照明资产的评估系统,所述评估系统包括

计算总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器上报节点led灯具的总数量x和灯具成本单价计算总资产,总资产=灯具成本单价*灯具总数量x;

计算亮灯时间模块,用于根据采集节点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t=x*t;

计算剩余率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实际亮灯累加时间t计算节点led灯具剩余率,灯具剩余率=1-(亮灯累积时间t/实际灯具寿命)*100%;

当前资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灯具剩余率计算节点led灯具的当前资产,当前资产=总资产*灯具剩余率。

所述计算亮灯时间模块中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采集亮灯时间数据是否存在强电智能模块,如存在,则执行强电计算亮灯时间单元,如不存在,则执行第二判断单元;

强电计算亮灯时间单元,用于使用强电智能模块采集的每次开关灯时间计算亮灯累加时间t。

所述计算亮灯时间模块中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led灯具弱点控制器,若存在,则使用弱点控制器上报的亮灯时间计算总的亮灯累加时间t,若不存在,则返回第一判断单元。

所述计算剩余率模块中还包括

更换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节点led灯具是否有更换过,若有更换过,则执行更换后亮灯时间计算单元,若没有更换过,则计算实际亮灯累积时间t。

所述计算剩余率模块中还包括

更换后亮灯时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更换后的节点led灯具的实际累积亮灯时间t,t=(x-z)*t+z*t1;

其中,x为灯具总数量,z为更换灯具数量,t1为更换后单盏led灯具的亮灯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