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05719发布日期:2020-06-16 21:1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模式较为粗犷,关注成本、质量、安全、能效等方面的控制与评价节点偏少,导致不能覆盖资产所有的流动环节,对信息进行全面核查以及评价,而且每个环节的评价分数大致相同,不太符合实际的需要,使得通过上述管理评价不能准确找出配网资产全过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准确的考虑了电网的相关要素;同时,通过确定各个业务节点的重要性使评估能更契合实际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记录所有资产的信息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登记模块上;

s2、根据现有业务节点以及资产的信息,确定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

s3:对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进行评价;

s4:根据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的评价得到资产的全过程评价;

其中,在步骤s4中,包括:

步骤s41、根据不同资产经历各个业务节点的情况,计算出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

步骤s42、根据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以及各个业务节点评价得到资产的全过程评价。

本发明根据资产经历的各个业务节点的数量,得到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以重要性i为各个业务节点的权重乘以各个业务节点的评分再加和得到总的全过程评价,使得评分更加合理。

所述对配网资产全过程的评价包括对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成本、安全、风险、质量以及能效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评价。

在对配网资产全过程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时,需查找资产运转全过程中的信息断点,根据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评价一致性,所述信息断点是指资产实际进入到新的业务节点与后台系统服务器登记该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不一致。

由于电网的建设覆盖面广而且跨越的时间广,很多时候电网的设备已经完成一个环节(业务节点)进入到另一个环节(业务节点)了,但是在信息管理上经常出现仍停留在原来环节上的情况(由于人们经常忘记在信息管理上更新资产的状况,所以容易导致上述情况出现),即“实物流”与“信息流”无法相互配对的情况,而一旦出现大量的信息断点的情况,就会导致信息混乱,而且难以找回设备具体所在的环节的情况。为此,本方法需要寻找在资产流动环节中的信息断点。

优选地,在查找信息断点时,是采用监察装置监察资产的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根据资产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与记录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寻找信息断点;应理解所述信息断点即为资产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与记录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不一致的情况。

同样优选地,在评价一致性时,还计算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根据持续时间t的长短评价一致性。如发现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与登记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是不同的话,即可证明实际情况与现有情况的不同,然后即可计算出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应理解所述监察装置为rfid装置以及电脑,在资产形成阶段下,由于资产尚未购入,为此需要另外一种监察方法:首先后台根据录入的资产的信息提取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的名称以及编号;按照关键词区分录入的信息中属于哪个资产。定期搜索录入的资产的信息中包含业务节点名称以及与业务节点相关的关键词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的时间关系判断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更准确地说,检索在后台系统中关于资产包含有业务节点名称或者代号的信息,寻找时间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条信息,将该条信息中包含有的业务节点认定为资产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而该信息录入的时间则为资产发生业务节点变化的时间。应理解在对持续时间t作评价时,首先人们会根据同类型资产在业务节点上的时间,定义出实际的评分标准,如超出多少时间扣多少分。

在资产运行、资产处置阶段,所述监察设备即可为rfid装置,首先,在资产上设置射频标签,然后再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用rfid识别装置如rfid阅读器来识别射频标签,判断资产处于的具体业务节点,如在检修室中监察到该资产即可判断该资产在检修维修的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修正各个业务节点有关一致性的评价标准;更准确地说,修正各个业务节点关于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评价一致性的评价标准。由于不同业务节点上的情况不同,那么不同业务节点上关于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的评价标准(评分标准)也应不同,所以本方法通过修正各个业务节点关于持续时间t评价一致性的评价标准来适应具体的情况。为此,中央处理单元根据不同资产在不同业务节点的需要调整其最适合的信息断点的阈值以及范围,如多个同类型资产在相同业务节点上经常超出信息断点的扣分阈值或经常扣分的情况出现时(所述扣分阈值为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达到超过其后将被扣分的数值),则根据现有的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计算出新的扣分阈值。更准确地说,当满足以下公式时即需要重新计算新的扣分阈值:

n扣分<n总*a%,其中n扣分为在一个业务节点上扣分的同类型资产的数量,n总为在一个业务节点上同类型资产的总数量,a为比例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正态分布或相关的正态分布调整,a优选为5%-10%。

当需要修改阈值时,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阈值=∑t信息断点*b%其中,t阈值为计算得到的新的阈值,t信息断点为各个资产在一个业务节点上的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b为比例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正态分布或相关的正态分布调整,b优选为5%-15%。

在步骤s41中,根据各个业务节点中经历过和现处于该业务节点上的资产的数量,计算出各业务节点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度i;

优选地,重要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vi)表示业务节点vi的业务重要度;ki表示业务节点vi上的资产类别的数量;mj表示所有资产的类别数;pk表示第k类资产中经历过业务节点vi的资产数量;rk表示第k类资产的重要度。应理解rk是根据资产的成本以及影响性等各个方面由专家制定得到的。从上式可知,当某个业务节点上的资产越多,该业务节点的业务重要度就越大,说明业务节点的作用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数值化计算结果以及研究的方便,对i(v)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业务节点的业务重要度为

其中,imax(v)和imin(v)分别为i(v)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更加优选地,在步骤s41中根据不同资产在不同阶段所经历各个业务节点的数量,计算出各业务节点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度i;然后归一化同一阶段的重要度i,最终计算总体的重要度。

优选地,所述阶段分为资产形成、资产运行、资产处置3个阶段。

由于不同的资产未必会进入到相应的阶段,如部分资产会有初设概算的阶段,但由于方案的审批问题或者预算问题,其不会进入到资产运行阶段,为此,如以全部过程中的所有业务节点来评测业务节点的重要度,就可能导致位于资产形成阶段的业务节点的重要度相对较高,为此可以分阶段计算在本阶段中的业务节点的重要度,然后再归一化本阶段的重要度,上述归一化本阶段的重要度的公式为通过上述公式得到相对准确的重要度的数值。应理解在本步骤中,采用的重要度的计算公式依旧为

只是在计算过程中,最后要分阶段归一化重要度。

所述业务节点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招标、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监理费用、施工费用、政策处理费用、仓储成本、采购费用、抽检送检费用、工程结算、工程量审核、工程审价、资产转资、固定资产形成、抢修费用、运维费用、检修费用、残值回收、报废物资评估以及报废处理费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系统,包括:

登记模块,登记不同资产的信息;

确定模块,根据现有业务节点,确定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

评价模块,对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进行评价,根据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的评价得到资产的全过程评价;

重要性计算模块,根据不同资产经历各个业务节点的情况,计算出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

优选地,所述管理评价系统还包括监察装置,用于监察资产的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

优选地,所述监察装置为rfid装置;

优选地,所述监察装置包括:

关键词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录入的资产的信息提取其中的关键词;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关键词判断录入的信息所属的资产;

搜索模块,用于定期搜索录入的资产的信息中包含业务节点名称以及与业务节点相关的关键词的信息,根据信息的时间关系判断资产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

所述关键词提取模块为可内容寻址存储器cam,cam中设置有关键词,登记得到的资产信息可存储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中。而登记模块、确定模块、评价模块、重要性计算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搜索模块都可以集成到plc等装置上。但同样应理解所述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系统可以但不仅限为后台处理器,plc,fpga或者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硬件。

相比起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根据资产经历的各个业务节点的数量,得到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以重要性i为各个业务节点的权重乘以各个业务节点的评分再加和得到总的全过程评价,使得评分更加合理。

(2)合理地分阶段计算各个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避免部分资产只集中存在于一个阶段的业务节点中而非均匀分布在不同的阶段的业务节点中的问题,使得重要性i的数值更加合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配网资产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登记模块记录所有资产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管理评价系统登记所有资产的信息后,会给每个资产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

s2、确定模块根据现有业务节点,确定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

s3:评价模块对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进行评价;

s4:根据资产在各个业务节点的评价得到资产的全过程评价;

其中,在步骤s4中,包括:

步骤s41、重要性计算模块根据不同资产经历各个业务节点的情况,计算出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

步骤s42、根据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以及各个业务节点评价得到资产的全过程评价。

本发明根据资产经历的各个业务节点的数量,得到各业务节点的重要性i,以重要性i为各个业务节点的权重乘以各个业务节点的评分再加和得到总的全过程评价,使得评分更加合理。应理解上述提到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是指录入到后台系统中的,后台系统记录的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

所述评价包括对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成本、安全、风险、质量以及能效八个方面中的一个面或多个面的评价。

在评价一致性时,查找资产运转全过程中的信息断点,根据信息断点的时间评价一致性,所述信息断点为实际的物体进入

优选地,在查找信息断点时,还包括采用监察装置监察资产的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根据资产的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与记录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寻找信息断点;

优选地,在评价一致性时,计算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根据持续时间t的长短评价一致性。如发现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与登记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是不同的话,即可证明实际情况与现有情况的不同,然后即可计算出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应理解所述监察装置为rfid装置以及电脑,在资产形成阶段下,由于资产尚未购入,为此需要另外一种监察方法。首先后台根据录入的资产的信息提取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的名称以及编号;按照关键词区分录入的信息中属于哪个资产。定期搜索录入的资产的信息中包含业务节点名称以及与业务节点相关的关键词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的时间关系判断资产所在的业务节点。更准确地说,后台系统检索保存在后台系统中关于资产包含有业务节点名称或者代号的关键词信息,寻找时间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条信息,将该条信息中包含有的业务节点认定为资产实际所在的业务节点,而该信息录入的时间则为资产发生业务节点变化的时间。如检索到资产a在时间上距离现在最近的信息是包含施工费用,即可理解其处于资产形成阶段下的计算施工费用的环节中,后台就会判断登记记录在后台系统中的资产a是否在施工费用阶段,如不在,则判断收集到的最近的信息的具体时间与现在时间的时间跨度即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是否超过阈值,如超过则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注意资产a。应理解如收集到的最近的信息中包含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业务节点,只要不包含有资产记录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且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超过阈值就会引发警报。而如果包含有资产记录在系统中的业务节点则认为不存在信息断点。

应理解在对持续时间t作评价时,首先人们会根据同类型资产在业务节点上的时间,定义出实际的评分标准,如超出多少时间扣多少分。

在资产运行、资产处置阶段,所述监察设备即可变为rfid装置,首先,在资产上设置射频标签,然后再以一定时间间隔来用rfid识别装置如rfid阅读器来识别射频标签,判断资产处于的具体业务节点,如在检修室中监察到该资产即可判断该资产在检修维修的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修正各个业务节点有关一致性的评价标准;更准确地说,修正各个业务节点关于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评价一致性的评价标准。为此,中央处理单元需要根据不同资产在不同业务节点的需求调整其最适合的信息断点的扣分阈值以及范围,如多个同类型资产在相同业务节点上经常超出信息断点的扣分阈值或经常扣分的情况出现时(所述扣分阈值为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t达到其后将被扣分的数值),则根据现有的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计算出新的扣分阈值。更准确地说,当满足以下公式时即需要重新计算新的扣分阈值:

n扣分<n总*a%,其中n扣分为在一个业务节点上扣分的同类型资产的数量,n总为在一个业务节点上同类型资产的总数量,a为比例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正态分布或相关的正态分布调整,a优选为5%-10%。

当需要修改阈值时,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阈值=∑t信息断点*b%其中,t阈值为计算得到的新的阈值,t信息断点为各个资产在一个业务节点上的信息断点的持续时间。b为比例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正态分布或相关的正态分布调整,b优选为5%-15%。

在步骤s41中,根据各个业务节点上的资产的数量(应理解本句中的各个业务节点上的资产,不仅包括现处于业务节点上的资产还包括经历过该业务节点上的资产),计算出各业务节点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度i;

优选地,重要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vi)表示业务节点vi的业务重要度;ki表示业务节点vi上的资产类别的数量;mj表示所有资产的类别数;pk表示第k类资产中经历过业务节点vi的资产数量;rk表示第k类资产的重要度。从上式可知,当某个业务节点上的资产越多,该节点的业务重要度就越大。为了更好地比较结果以及方便研究不同业务节点的重要度,对i(v)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业务节点的业务重要度为

其中,imax(v)和imin(v)分别为i(v)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述业务节点包括但不仅限于规划估算、可研估算、年度预算、项目概算、设计招标、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监理费用、施工费用、政策处理费用、仓储、采购费用、抽检送检、工程结算、工程量审核、工程审价、资产转资、固定资产形成、抢修费用、运维费用、检修费用、残值回收、报废物资评估以及报废处理费用。应理解上述业务节点除了现有名称外亦存在别称或者标号,当进行信息检索提取关键词时,不会仅限于现列出的名字来寻找有关节点,如找到“规划预算”“规划计算”“计划估算”等名字时亦认为本信息与规划估算的业务节点有关。

应理解表中所指的先后顺序为资产流动过程中经历不同业务节点的先后顺序,即首先经过规划估算后再进入到可研估算,而在计算监理费用、计算施工费用、计算政策处理费用时的业务节点的先后顺序即是相同,可以理解为当资产处于上述业务节点时,即等同于处于同样先后顺序的业务节点中,不认为存在信息断点。应理解上述为业务节点的先后顺序,但是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可以直接跳过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的业务节点去到后面的业务节点中,即未必需要按照顺序完成所有的业务节点。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