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7042发布日期:2018-11-30 19:2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酒店服务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智能化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度假旅游,异地商务往来等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频繁的外出活动给酒店住宿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种类型的酒店迅速兴起,入住及退房的体验成为了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订房入住及退房的便捷性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尤其对于商务人士,繁琐的服务流程是极为不便的。即使大部分传统酒店在改善服务体验及优化服务流程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但是传统酒店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酒店服务的体验。

首先,按照相关规定,消费者本人在办理入住时必须在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办理登记,但是传统酒店的人证对比设备是线下的独立设备,没有与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相打通,所以消费者在办理登记入住时必须依靠前台服务人员的人工操作完成登记。

其次,传统酒店采用传统制卡,发卡开门的方式,消费者在完成登记及选房之后必须从酒店前台处领取房卡才能打开相应的房间门,在退房时还必须至前台处归还房卡。

再次,对于消费者的选房及退房操作,传统酒店必须依靠人工向酒店自身的旅宿管理系统同步更新数据信息,由于是人工操作,就存在服务人员出现误操作的概率,有可能会造成酒店旅宿管理系统的信息错误,对酒店的正常运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传统酒店的上述入住及退房操作都是独立分开的,都需要前台服务人员一一手工完成,这样就造成了单个消费者都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导致当多个消费者需要同时办理业务时出现长时间排队的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传统酒店必须设置前台服务人员来接待消费者完成入住及退房的业务操作,其繁琐的服务流程导致消费者办理入住及退房的时间大大延长。对于酒店来说,设置前台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还要面临人工误操作影响酒店正常运营的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繁琐的服务流程需要消耗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而且降低了服务体验。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房卡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入住房间之后的私密性是建立在房门锁与房卡的对应关系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除了房间主人之外的任何人利用与其房门对应的房卡都能进入到房间内部,这就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酒店服务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简化了酒店入住及退房的流程,大大缩短了消费者办理入住及退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消费者通过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可实现自助办理入住及退房操作,提高了消费者的酒店入住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将消费者自助办理入住的线下操作与线上服务器相融合,实现了消费者快速地入住,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在线完成退房操作,避免了排队退房的繁琐,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实现了消费者的无卡化入住,消费者不需要从酒店处领取房卡,依靠本人的身份证或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即可打开预定的房间门,提高了消费者入住酒店的隐私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节省了酒店前台人员的人工成本,从而进一步节省了酒店的运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其中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可自动完成对消费者的入住及退房操作,以及同步酒店房间状态的变更信息,保证了酒店自身旅宿管理系统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误操作对酒店正常运营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改善了酒店运营的数据统计情况,便于酒店对自身运营状态的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其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成功地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大大简化了消费者办理入住及退房的流程,而且还节省了酒店的运营成本。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其包括:

云端服务器;

至少一用户端,其中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讯模块,其中所述通讯模块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通;

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可通电地相连通;

预定模块,其中所述预定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可通电地相连通,所述预定模块被设置供用户选择预定房间并生成一预定信息;

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可通电地相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被设置能够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并相应生成一用户识别信息;以及

至少一被设置在房门的门锁控制组件,其中所述门锁控制组件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通,所述云端服务器被设置能够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传输至被设置在相对应房门的所述门锁控制组件,所述门锁控制组件比对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实际入住人是否匹配,匹配吻合则控制房门打开,匹配不吻合则控制房门保持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被设置根据所述预定信息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从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中调用预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作为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人脸采集单元,身份证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声波采集单元中的一种或组合并被设置采集相对应的唯一性识别特征作为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门锁控制组件包括一认证模块和一门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门锁控制模块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认证模块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房门,所述认证模块识别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实际入住人是否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认证模块向所述门锁控制模块发送授权指令以使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控制房门打开,若匹配失败,则所述门锁控制模块控制房门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端进一步包括一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可通电地相连接,所述统计模块被设置接收和储存所述预定模块产生的历史和实时运营信息,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被设置将所述统计模块中储存的运营信息传输至酒店自身的旅宿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被设置与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可通讯地相连通并根据所述预定信息自动完成登记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模块包括一选择确认单元,所述选择确认单元供用户在线确认办理入住和退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被设置能够在用户通过所述选择确认单元完成退房操作后对所述门锁控制组件发出一销权指令以使得用户在退房后无法再利用自己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打开相应的房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简化了消费者办理入住及退房的流程,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2)节省了酒店前台服务人员的人工成本;

(3)提高了消费者入住酒店的隐私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附图、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用户端的配置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用户端的另一配置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另一配置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用户端的另一配置示意图;

图中:1.云端服务器;20.用户端;21.控制模块;22.通讯模块;23.预定模块;231.选择确认单元;232.支付单元;24.信息采集模块;241.人脸采集单元;242.身份证采集单元;243.虹膜采集单元;244.指纹采集单元;245.声波采集单元;25.统计模块;30.门锁控制组件;31.认证模块;311.人脸认证单元;312.识卡单元;313.指纹识别单元;314.虹膜识别单元;315.声波识别单元;32.门锁控制模块;4.电子通讯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看附图之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1,至少一用户端20,以及至少一门锁控制组件30,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1分别与所述用户端20,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通过电子通讯网络4实现可传输信号地相连通。换句话来说,所述用户端20和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被设置能够通过电子通讯网络4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实现通讯。因此,所述用户端20和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分别通过电子通讯网络4耦接于所述云端服务器1。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可以是任何实现所述云端服务器1分别与所述用户端20,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之间通讯的电子通讯网络4。例如,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可为一局域网(LAN),一城域网(MAN),一广域网(WAN),等互联网网络的一种。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所述云端服务器1和所述用户端20,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之间通讯的通讯网络,如GSM、3G移动通讯网络(CDMA、CDMA 200、TD-CDMA、WCDMA等)、4G移动通信网络(TD-LTE、FDD-LTE等)、5G移动通讯网络、卫星通讯等通讯网络等。另外,所述用户端20和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也可通过先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传输(Bluetooth)或热点(Hot Point)等网络,然后再通过这些无线通讯网络接入或连接至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的方式,实现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之间通讯。

进一步参看附图之图2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所述用户端20包括一控制模块21,一通讯模块22,一预定模块23,以及一信息采集模块24,其中所述通讯模块22通过电子通讯网络4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相连通;所述控制模块21与所述通讯模块22可通电地相连通;所述预定模块23与所述控制模块21可通电地相连通,所述预定模块23被设置供用户选择预定房间并生成一预定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与所述控制模块21可通电地相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被设置能够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并相应生成一用户识别信息;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相连通,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能够将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生成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和所述预定模块23生成的所述预定信息传输至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根据所述预定信息控制相应的房门并比对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实际入住人信息,匹配吻合则控制房门打开,匹配不吻合则控制房门保持关闭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用户端20可以是预先安装在用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软件客户端,也可以是在线的网页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20也可以被实施为设置在酒店大堂内的自助机柜。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所述用户端20的所述控制模块21被设置能够控制所述通讯模块22将所述预定模块23生成的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生成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以所述云端服务器1可识别的格式或形式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被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自所述云端服务器1接收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实现用户自助办理入住。

参看附图之图3,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所述用户端20的所述预定模块23生成的所述预定信息指的是用户在线选择的房间号,付款信息,入住人的身份证信息,入住时间,以及退房时间等。相应的,所述用户端20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所生成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指的是预定房间的用户的唯一性识别特征,可以是用户身份证信息,或者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人脸图像信息等用户的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当用户在所述用户端20完成在线选房,在线付款,在线登记等操作,所述预定模块23和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分别获取相应的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控制模块21再通过所述通讯模块22将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1,所述云端服务器1获取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并传输至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以完成用户的自助入住。

具体地来说,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被设置在酒店的房门,也就是说每一个酒店的房门都设置有相应的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当所述预定模块23生成所述预定信息,由于所述预定信息包含有用户预定的房间号,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能够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将预定该房间的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传输至被设置在相对应房间号的房门的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比对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实际入住人是否匹配,匹配吻合则控制房门打开,匹配不吻合则控制房门保持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来说,所述用户端20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被设置能够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便于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比对认证实际入住人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认证匹配成功,用户才能完成自主入住。

具体地来说,由于酒店行业规定,用户必须使用身份证信息才可以办理酒店入住,所以当用户通过所述预定模块23在线预定房间时必须填写相关身份证信息,由此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可以从所述预定信息中获取到预定房间的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并且生成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生成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有多种途径,例如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将获取到的用户身份证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控制模块21通过通讯模块22与云端服务器1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可以与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发生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1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得到的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在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中匹配到相应用户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传输至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以完成用户入住时线下的对比认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如果用户在公安部门已经进行过例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唯一性生物识别特性信息的采集,那么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即可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1直接从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中调用上述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作为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并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1发送至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定信息中的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也是用户的唯一性识别特征,也就是说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也可以直接作为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酒店相比,传统酒店的人证对比设备是线下的独立设备,没有与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相打通,所以消费者在办理登记入住时必须依靠前台服务人员的人工操作完成入住登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可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1与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发生通讯,用户在预定房间填入身份证信息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在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的登记,大大节省了办理入住的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包括人脸采集单元241,身份证采集单元242,其中所述人脸采集单元241被设置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例如利用用户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所述身份证采集单元242被设置为根据用户的身份证信息生成一身份证ID号,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身份证ID号并非为用户真正的身份证号,而是仅作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中用作识别的信息代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所述云端服务器1无法从线上的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中获取调用用户以及录入完成的身份信息,所述人脸采集单元241和所述身份证采集单元242在线下采集到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所述身份证ID号也可以被作为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优选地,为了提高在线下录入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精确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被实施为一自助机柜,所述人脸采集单元241和所述身份证采集单元242被相应地设置在所述自助机柜上。酒店可以将所述自助机柜设置在酒店大堂等场所供用户在办理入住时在线下完成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录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人脸采集单元241和所述身份证采集单元242在所述自助机柜上被实施为相应的专业采集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生成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形式和类别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被实施为人脸图像和身份证ID号为例来阐述和揭露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内容和特征,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被实施为人脸图像和身份证ID号并不能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还可以是但不限于指纹、虹膜、声波等其他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相应地,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指纹采集单元244,虹膜采集单元243,声波采集单元245等。

继续参看附图之图4,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包括认证模块31和门锁控制模块32,其中所述认证模块31被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自所述云端服务器1接收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并检验认证实际入住人与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是否分别匹配。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与所述认证模块31可通电地连接,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被可操作地设置于酒店房间的门锁并控制酒店房间门在打开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来说,当用户完成在线选房,在线付款等操作,并且所述预定模块23生成相应的所述预定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生成相应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预定模块23和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分别将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控制模块21控制所述通讯模块22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以所述云端服务器1可识别的格式或形式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1,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的所述认证模块31通过所述电子通讯网络4自所述云端服务器1接收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以认证实际入住人与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相匹配。

具体地来说,所述认证模块31包括人脸认证单元311和识卡单元312,其中所述人脸认证单元311被设置能够采集实际入住人的人脸图像并与自所述云端服务器1接收得到的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预定用户的人脸信息)相认证匹配,一旦匹配成功,所述人脸认证单元311发送一授权指令至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以使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控制酒店房间门处于打开状态,一旦匹配失败,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保持相应的房间门保持在关闭状态。相应的,所述识卡单元312被设置能够识别实际入住人的身份证ID并与自所述云端服务器1接收得到的所述预定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预定用户的身份证ID)相认证匹配,一旦匹配成功,所述识卡单元312发送一授权指令至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以使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控制酒店房间门处于打开状态,一旦匹配失败,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保持相应的房间门保持在关闭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人脸认证单元311和所述识卡单元312可以分开单独工作以识别实际入住人,也可以同时工作以识别实际入住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为其他类别的识别信息时,所述认证模块31可以被设置包含相应类别的识别单元。例如,当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为指纹信息时,所述认证模块31可以被设置进一步包括指纹识别单元313;当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为虹膜时,所述认证模块31可以被设置进一步包括虹膜识别单元314;当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为声波时,所述认证模块31可以被设置进一步包括声波识别单元315。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酒店利用房卡打开酒店房间门的方式,传统酒店将用户的私密性建立在房门锁与房卡的对应关系之上,那也就意味着除了房间主人之外的任何人都有利用与其房门对应的房卡进入到房间内部的风险,也就是说打开房间门的钥匙不是唯一性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将用户的私密性建立在用户本人身份证或者用户本人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之上,只有房间主人利用其唯一性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才能打开房间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用户入住的安全性,同时也更为便捷,省去领房卡的步骤。

换句话来说,当用户完成在线选房,在线支付后,如果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1在线从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中成功调用到用户身份信息并生成相应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或者用户在线下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4录入身份信息生成相应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来到所预定的房间门前,通过刷身份证即可打开房门进入到预定的房间内完成入住,或者用户只需使用自己的脸部,指纹,虹膜,声波等唯一性生物识别特征在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相应的信息认证单元处完成认证匹配即可完成入住。

参看附图之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预定模块23包括一选择确认单元231和一支付单元232,其中当用户在所述用户端20的所述预定模块23选择好房间号,入住时间及退房时间后,所述选择确认单元231被设置供用户最终确认自己的预定信息,当用户需要退房时,所述选择确认单元231被设置供用户在线退房。所述支付单元232被设置在线收取用户预定房间所产生的房费和押金,当用户完成退房选择后,所述支付单元232被设置将用户的押金原路退回至用户先前的支付账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选择确认单元231与所述控制模块21可通电地相连接,当用户在所述选择确认单元231完成退房操作,所述控制模块21通过所述通讯模块22将相应的退房信息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1,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将所述退房信息传输至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并使得所述认证模块31对所述门锁控制模块32发出销权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门锁控制组件30控制相应的房门保持在关闭状态,也就是说用户在完成退房操作后无法再利用自身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打开之前预定过的房间门。同时,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能够在用户退房的同时自动在线上全国联网的住宿登记系统为用户完成退房登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用户端20进一步包括一统计模块25,所述统计模块25与所述控制模块21可通电地相连接。所述统计模块25被设置接收和储存所述预定模块23产生的历史和实时运营信息,例如房间状态,用户入住时间和退房时间,订退房高峰期和低潮期等。所述统计模块25将上述运营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控制模块21通过所述通讯模块22将上述运营信息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1,所述云端服务器1被设置成与酒店自身的旅宿管理系统相通讯,由此便于酒店获取上述运营信息并对历史和实时运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高酒店的运营效率。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酒店自助服务系统将线下用户信息的认证与线上的系统相融合,并且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1实现了对酒店房门的远程授权和销权,同时将酒店房间状态变更等运营信息自动更新到酒店自身的旅宿管理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省了酒店前台人员的工作成本,保证了酒店的正常运营,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酒店业务体验,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