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7013发布日期:2018-11-30 19:2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R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



背景技术: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近年来VR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不仅能够明显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对消费环境等硬件系统进行升级的投资。

在住宅销售体验中,虽然应用VR技术的虚拟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居住环境和房间平面布局,但是无法真实的体验住宅的空间跨度,以至于消费者对住宅仍缺乏全面的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包括VR设备本体,还包括用于支撑体验者左脚的转动踏板和用于支撑体验者右脚的斜升踏板;

其中,所述转动踏板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电路,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垂直设置了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端部垂直设置左搁脚踏板,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带动所述左搁脚踏板至预定位置;

所述斜升踏板包括倾斜支撑架,所述倾斜支撑架开设有倾斜卡槽,在所述倾斜卡槽内滑动卡设有右搁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右搁脚踏板的锁紧螺母,旋紧所述锁紧螺母而将所述右搁脚踏板与所述倾斜卡槽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通过设置左搁脚踏板和右搁脚踏板,并通过控制左搁脚踏板与右搁脚踏板的运动位置,从而实现对楼梯跨度空间的模拟,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对于楼宇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的转动踏板和斜升踏板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的转动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的斜升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包括VR设备本体(该VR设备本体由消费者佩戴于头部),即利用了现有的成熟VR模拟技术来呈现虚拟画面,同时,为了令消费者能够获得空间上直观的肢体感受,还设置了用于支撑体验者左脚的转动踏板1和用于支撑体验者右脚的斜升踏板2。

其中,所述转动踏板1包括电机11及其控制电路(图中未示,该控制电路可接收外部指令或者根据预先存储的控制模式对电机11进行控制),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2上垂直设置了枢转臂13,所述枢转臂13的端部垂直设置左搁脚踏板14,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机11的输出轴转12动至预定角度,以带动所述左搁脚踏板14至预定位置。即如图2中所示的,左搁脚踏板14在电机11的带动下由水平位置运动至左搁脚踏板14’的位置,该左搁脚踏板14’的位置相对于初始的水平位置的左搁脚踏板14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和前移,也因此能够反映出实际楼梯中相邻两节楼梯之间的跨度空间。同时,借助VR设备本体的虚拟场景呈现功能,使得消费者更能真实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

所述斜升踏板2包括倾斜支撑架21,所述倾斜支撑架21开设有倾斜卡槽23,在所述倾斜卡槽23内滑动卡设有右搁脚踏板22。

进一步的,在所述右搁脚踏板22的端部还设置有锁紧螺母221,通过旋紧所述锁紧螺母221可将所述右搁脚踏板22与所述倾斜卡槽23相对固定。于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时,先控制电机11转动以将左搁脚踏板14提升至预定位置;再由右脚带动右搁脚踏板22斜向上移动至右搁脚踏板22’的位置,从而实现一级楼梯台阶的跨越,此时,锁紧所述锁紧螺母221,以将右搁脚踏板22固定于与所述左搁脚踏板14’平齐的高度上,即可完整的再现屋内楼梯跨度的体验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体验屋内楼梯跨度的VR系统中,通过设置左搁脚踏板和右搁脚踏板,并通过控制左搁脚踏板与右搁脚踏板的运动位置,从而实现对楼梯跨度空间的模拟,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对于楼宇的体验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