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卡支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210发布日期:2019-04-02 23:5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卡支架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于主机内部的板卡支架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各种电脑主机功能的多样性和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多的电脑主机产品选择在内部增加不同的板卡来扩展主机整体功能,每个独立的板卡均具备特定功能,根据需求灵活搭配不同的板卡来实现功能和成本的最优化。目前,市面上类似上述扩展板卡的安装方式基本是都是通过支柱直接将扩展板卡固定于主板上。由于扩展板卡和主机上都装有转接口,且转接线具有通信的功能,其中扩展板卡在生产环节就已经固定好。在日常维护过程,当扩展板卡出现故障时,需进行维修或更换,则需要打开整机,之后才能对板卡进行拆卸,对于安装环境复杂的情况,拆卸主机具有较大的难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当需要替换为其他功能板卡或升级当前板卡功能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外,扩展板卡在维修或替换的过程中,需要对转接线进行插拔,增加了线路的不稳定性,因此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方便和线路稳定的板卡支架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卡支架模块,其中,包括在对应主板插槽的主机箱上设有的缺口、在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主板插槽的左导轨和右导轨,及在缺口处设有的拖行机构。左导轨在靠近缺口的位置设置有左空缺位,右导轨在靠近缺口的位置设置有右空缺位。在对应插入主板插槽的扩展卡安装于拖行机构上。拖行机构包括插入左空缺位和右空缺位之间位置的凸块,及在凸块上设有盖住缺口的盖板。扩展卡安装于凸块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块插入左空缺位和右空缺位的距离与扩展卡插入主板插槽的距离相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展卡沿着左导轨和右导轨滑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装卸方便和线路稳定的效果。由于支架配有一块扩展板,扩展板与主板卡间采用板对板插槽,减少了走线需求,方便拆装和更换,即现场不用更换拆整个机箱的结构就可以更换板卡。把扩展板卡与拖行机构成为一个整体的模块,模块具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兼容性。标准化通用化只是在零件级进行通用互换,模块化则是在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进行互换通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简化,线路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板卡支架模块,包括在对应主板1插槽2的主机箱3上设有的缺口4、在缺口4的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主板1插槽2的左导轨5和右导轨6,及在缺口4处设有的拖行机构7。左导轨5在靠近缺口4的位置设置有左空缺位71,右导轨6在靠近缺口4的位置设置有右空缺位72。在对应插入主板1插槽2的扩展卡安装于拖行机构7上。拖行机构7包括插入左空缺位71和右空缺位72之间位置的凸块73,及在凸块73上设有盖住缺口4的盖板74。扩展卡安装于凸块73上。凸块73插入左空缺位71和右空缺位72的距离与扩展卡插入主板1插槽2的距离相应。扩展卡沿着左导轨5和右导轨6滑行。

应用时,支架配有一块扩展板8,扩展板8与主板1卡间采用板对板插槽2,减少了走线需求,方便拆装和更换,即现场不用更换拆整个机箱的结构就可以更换板卡。另外,把扩展板8卡与拖行机构7成为一个整体的模块,模块具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兼容性。标准化通用化只是在零件级进行通用互换,模块化则是在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进行互换通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简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