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243发布日期:2019-04-02 23:5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具体涉及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属于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备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组成,主机箱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电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都安装在主机箱内,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排出,会导致计算死机或烧坏等事故,因此计算机主机箱的散热功能是主机箱性能评判的主要标准之一。现有计算机的主机箱一般都是单风扇散热,其散热能力较差,很难将主机箱内的热量及时排出,影响内部设备长时间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计算机的主机箱一般都是单风扇散热,其散热能力较差,很难将主机箱内的热量及时排出,影响内部设备长时间工作性能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主体、上风扇组件、下风扇组件、传动组件和四个调平支脚组件,上风扇组件、下风扇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机箱主体的后端面,上风扇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下风扇组件连接,四个调平支脚组件呈矩形安装在机箱主体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竖隔板和三个横隔板,竖隔板竖直设置在机箱主体内,竖隔板将机箱主体由前至后分隔成前空间和后空间,三个横隔板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后空间内。

进一步的,上风扇组件包括上散热通道、上支架、驱动电机和上风扇,上散热通道安装在机箱主体后端的上部,驱动电机通过上支架安装在上散热通道内,上风扇套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下风扇组件包括下散热通道、下支架、轴承座、风扇轴和下风扇,下散热通道安装在机箱主体后端的下部,轴承座通过下支架安装在下散热通道内,风扇轴水平设置在下散热通道内,风扇轴的内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下风扇套装风扇轴的外端。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主动带轮套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从动带轮套装在风扇轴上,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包括螺母、螺杆、支撑轴承座和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支撑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底面上,螺母固定安装在机箱主体的下表面,螺杆的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螺母、机箱主体下表面设置在机箱主体内,螺母的下端与支撑轴承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还包括转动盘,转动盘套装在螺杆上。

进一步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还包括减振橡胶垫,减振橡胶垫设置在底座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两个风扇进行散热,使机箱主体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两个风扇转动,不仅减少了能耗,而且减少了散热源;3、本实用新型的调平支脚能够精确的对机箱主体进行调平,使机箱主体1内的各种设备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风扇组件、下风扇组件、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平支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上风扇组件2、下风扇组件3、传动组件4和四个调平支脚组件5,上风扇组件2、下风扇组件3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机箱主体1的后端面,上风扇组件2通过传动组件4与下风扇组件3连接,四个调平支脚组件5呈矩形安装在机箱主体1的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还包括竖隔板6和三个横隔板7,竖隔板6竖直设置在机箱主体1内,竖隔板6将机箱主体1由前至后分隔成前空间1-1和后空间1-2,三个横隔板7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后空间1-2内。竖隔板6和三个横隔板7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便于气流在机箱主体1内流动,也方便上风扇组件2和下坟山组件3将机箱主体1内的热空气排出;前空间1用于安装中央处理器等设备,后空间1-2用于安装电源、硬盘、显卡、内存等设备。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上风扇组件2包括上散热通道2-1、上支架2-2、驱动电机2-3和上风扇2-4,上散热通道2-1安装在机箱主体1后端的上部,驱动电机2-3通过上支架2-2安装在上散热通道2-1内,上风扇2-4套装在驱动电机2-3的转动轴上。散热通道2-1连通机箱主体1内与外界,上风扇2-4在驱动电机2-3的驱动下旋转,并将机箱主体1内的热气排出机箱主体1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下风扇组件3包括下散热通道3-1、下支架3-2、轴承座3-3、风扇轴3-4和下风扇3-5,下散热通道3-1安装在机箱主体1后端的下部,轴承座3-3通过下支架3-2安装在下散热通道3-1内,风扇轴3-4水平设置在下散热通道3-1内,风扇轴3-4的内端与轴承座3-3转动连接,下风扇3-5套装风扇轴3-4的外端。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传动组件4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4-2和传动带4-3,主动带轮4-1套装在驱动电机2-3的转动轴上,从动带轮4-2套装在风扇轴3-4上,主动带轮4-1通过传动带4-3与从动带轮4-2连接。驱动电机2-3带动主动带轮4-1转动,主动带轮4-1通过传动带4-3带动从动带轮4-2转动,从动带轮4-2带动风扇轴3-4转动,风扇轴3-4带动下风扇3-5转动,实现了上风扇2-4和下风扇3-4通过一个电机实现同时转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5包括螺母5-1、螺杆5-2、支撑轴承座5-3和底座5-4,底座5-4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支撑轴承座5-3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底面上,螺母5-1固定安装在机箱主体1的下表面,螺杆5-2的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螺母5-1、机箱主体1下表面设置在机箱主体1内,螺母5-1的下端与支撑轴承座5-3转动连接。转动螺杆5-2,螺杆5-2通过螺母5-1推动机箱主体1下表面进行升降,进而实现对机箱主体1的调平。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5还包括转动盘5-5,转动盘5-5套装在螺杆5-2上。如此设置,方便转动螺杆5-2。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单动力双风扇散热计算机主机箱的每个调平支脚组件5还包括减振橡胶垫5-6,减振橡胶垫5-6设置在底座5-4的下表面。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对机箱主体1底面的减振。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工作原理

驱动电机2-3驱动上风扇2-4转动,驱动电机2-3带动主动带轮4-1转动,主动带轮4-1通过传动带4-3带动从动带轮4-2转动,从动带轮4-2带动风扇轴3-4转动,风扇轴3-4带动下风扇3-5转动,实现了上风扇2-4和下风扇3-4通过一个电机实现同时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