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664发布日期:2019-03-27 10:4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吐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IC卡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人们所熟知的自动存、取款用的银行卡,工交IC卡,停车场用IC卡,住宅区车辆管理IC卡等,对于停车场或自动道闸机来说,其运行机构只设置吐卡机构即可,驾车者按动道闸机的取卡按钮,通过其吐卡机构将已写入进入时间的IC卡吐出,因此,需设计一款吐卡装置,用于自助取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包括储卡箱、吐卡机构及吐卡出口;

所述储卡箱的两侧均设置供一张卡通过的开口,所述储卡箱内轴向设置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吐卡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一对输送辊和传动机构,其中一个输送辊包括定辊和环设在定辊上的动辊,所述定辊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动辊上呈圆周布置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至少与其中一个第二通道完全连通,所述动辊与另一个输送辊之间形成可夹持在卡上下表面上的吐卡通道;

还包括使开口处对应的卡推至所述吐卡通道的推卡机构,所述推卡机构包括电机、凸轮及气缸,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所述气缸内匹配设置活塞,所述活塞的推杆伸出所述气缸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凸轮相切,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助推杆,所述助推杆的外径等于卡的厚度,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吐卡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吐卡出口的内端对齐,所述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开口对齐,另一个开口与所述助推杆对齐,所述第一通道还与所述气缸的吸气口连通;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动辊上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另一输送辊上设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部件的高度等于储卡箱的高度与一张卡的厚度之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为扇形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条形通道,所述扇形通道的弧面面积大于所述条形通道的端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性棒,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IC卡吐卡装置使用时,可安装在停车场入口或过路路口,当用户需要停车或过路取卡时,只需手按电机对应的按钮,启动电机运转,可设置使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一周,同时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也转动一周,凸轮转动半周过程中,可将储卡箱最上端的卡推至所述吐卡通道,凸轮继续转动半周过程中,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也的夹持转动使卡输送至吐卡出口,另外,凸轮继续转动半周过程中,第二张卡随着助推杆的撤离可在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至与开口对齐,等待下一次推动,本实用新型的吐卡装置可保证快速取卡,且每按一次按钮取一张卡,可用于自助取卡。

(2)卡在吐卡通道位移过程中,会出现与动辊相切的情况,这样第一通道、其中一个第二通道及气缸连通的瞬时密闭空间内在活塞的位移作用形成负压,使得卡在朝向吐卡出口位移过程中被吸附在输送辊上,可使卡平稳地输送至吐卡出口,提高卡进入吐卡出口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对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卡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轮;2-储卡箱;21-弹性棒;3-气缸;31-活塞;32-推杆;33-助推杆;34-弹簧;411-定辊;4111-第一通道;412-动辊;4121-第二通道;42-另一个输送辊;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5-吐卡出口;6-吐卡通道;7-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一卡通系统的IC卡吐卡装置包括储卡箱2、吐卡机构及吐卡出口5,所述储卡箱的两侧均设置供一张卡通过的开口,所述储卡箱内轴向设置第一弹性部件,可在储卡箱上设置一个开盖,将多张停车卡或过路卡防置在储卡箱内,放置在第一弹性部件上使第一弹性部件压缩,再合上开盖通过螺栓定位。其中,第一弹性部件的高度最好等于储卡箱的高度与一张卡的厚度之差,可始终保持有一张卡与两侧的开口对齐。

还包括使开口处对应的卡推至所述吐卡通道的推卡机构,所述推卡机构包括电机、凸轮1及气缸3,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当电机运转后,可带动凸轮转动,由于所述气缸内匹配设置活塞31,所述活塞的推杆32伸出所述气缸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凸轮相切,安装时可将凸轮的最低点与所述活塞的推杆相切设置,凸轮转动180度过程中,凸轮的最高点慢慢靠近推杆,可慢慢推动推杆朝向储卡箱位移,由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助推杆33,所述助推杆的外径等于卡7的厚度,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推杆朝向储卡箱位移过程中还可带动助推杆穿过一侧的开口而推动开口处对应的卡,助推杆推动过程中会进入储卡箱使余下的卡继续被压制。可根据储卡箱最上端的卡与输送辊的中心的水平间距来设置凸轮的大小和偏心距,保证在凸轮转动180度过程中,可将储卡箱最上端的卡推至所述吐卡通道。在凸轮继续转动过程中,凸轮的最高点慢慢远离推杆,凸轮给予推杆的推动力慢慢撤离,活塞及推杆会在第二弹性部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助推杆也慢慢撤离储卡箱,开口处对应的卡下面的第二张卡会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至与开口对齐,等待下一次推动。这样电机运转后,可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可带动推杆做往复运动,推杆朝向储卡箱位移时,可将开口处对应的卡推至吐卡出口,反向位移时,第二卡可在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至与开口对齐,等待下一次推动。

所述吐卡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一对输送辊和传动机构,其中一个输送辊包括定辊411和环设在定辊上的动辊412,所述定辊上设有第一通道4111,所述动辊上呈圆周布置多个第二通道4121,推杆做往复运动过程中,会使气缸的一侧空间或另一侧空间的体积增大,从而使一侧空间或另一侧空间内形成负压,由于所述第一通道还与所述气缸的吸气口连通,动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通道至少与其中一个第二通道完全连通。

所述动辊与另一个输送辊之间形成可夹持在卡上下表面上的吐卡通道6,由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辊412和另一个输送辊42,电机运转过程中,不仅可带动凸轮转动,还可带动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转动,由于所述吐卡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吐卡出口的内端对齐,所述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开口对齐,另一个开口与所述助推杆对齐,这样通过推卡机构将推至所述吐卡通道的卡在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的夹持转动下输送至吐卡出口。当用户需要停车或过路取卡时,只需手按电机对应的按钮,就可在吐卡出口取卡。

卡在吐卡通道内位移过程中,会出现与动辊相切的情况,这样第一通道、其中一个第二通道及气缸连通的瞬时密闭空间内形成负压,使得卡在朝向吐卡出口位移过程中被吸附在输送辊上,可使卡平稳地输送至吐卡出口,提高卡进入吐卡出口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动辊上设置所述第一齿轮43,另一输送辊上设置所述第二齿轮4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43与所述第二齿轮44外啮合连接。电机运转后,可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输送辊和动辊同时反向转动而夹持输送对应的卡。

所述第一通道可为扇形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可为条形通道,使所述扇形通道的弧面面积大于条形通道的端面面积,可使扇形通道的圆心角等于相邻两个条形通道形成的圆心角的2倍,这样可保证第一通道至少与其中一个第二通道完全连通。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体为弹性棒21,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体为弹簧34,可根据需要选择弹簧和弹性棒的弹性系数。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IC卡吐卡装置使用时,可安装在停车场入口或过路路口,当用户需要停车或过路取卡时,只需手按电机对应的按钮,启动电机运转,可设置使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一周,同时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也转动一周,凸轮转动半周过程中,可将储卡箱最上端的卡推至所述吐卡通道,凸轮继续转动半周过程中,动辊和另一个输送辊也的夹持转动使卡输送至吐卡出口,另外,凸轮继续转动半周过程中,第二张卡随着助推杆的撤离可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至与开口对齐,等待下一次推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