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972发布日期:2019-06-14 22: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特别是指一种服务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服务器已广泛运用,常见将服务器放置于一机箱外壳(Chassis)内,而便于后续进行组装放入机柜作业。一般来说,服务器内部装有主板、电源供应器、风扇与硬盘等组件,整体服务器都有一定的重量,虽然透过机箱壳的底板可承置服务器,但由于服务器重量不轻,常会造成底板过度下垂、严重变形等影响,导致后续进行维护需求时,无法顺利将机箱外壳抽出机柜或是底板下垂会可能会影响到下方的机箱外壳与服务器的运作,极需探讨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变形的服务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服务器装置,包含一外壳模块、一服务器模块,及一枢设于该外壳模块上的面板模块。

该外壳模块包括一用以承置该服务器模块的底板、二由该底板的两相反侧往上延伸的侧板,及一连结所述侧板且对应该底板的顶板。该底板、该顶板与所述侧板共同界定出一开口,该底板包括一抵靠部。

该面板模块包括一枢设于该外壳模块上的本体,及一由该本体下侧往该底板的方向延伸且可承置该底板的支撑板。该面板模块的本体可枢转地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上且罩覆该开口,此时,该支撑板顶抵该底板的抵靠部且对应产生一往上的支撑力而支撑该抵靠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装置藉由该支撑板的硬度大于该底板的设计且配合该支撑板顶抵该底板的抵靠部并使该底板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的巧思,当该面板模块的本体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上且罩覆该开口时,该支撑板顶抵该底板的抵靠部且产生一往上的支撑力而支撑该抵靠部,进而使该底板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辅助增加该底板支撑该服务器模块的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该底板过度下垂与严重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服务器装置的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辅助说明图1;

图3是一局部放大图,说明该实施例中,一外壳模块、一服务器模块与一面板模块的结合关系;

图4是一局部放大图,辅助说明图3中,该外壳模块的一底板与该面板模块的一支撑板的结合关系;

图5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该面板模块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上;及

图6是一局部放大图,辅助说明图5中,该支撑板与该底板的一抵靠部的结合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服务器装置的实施例,包含一外壳模块1、一服务器模块2,及一枢设于该外壳模块1上的面板模块3。

该外壳模块1包括一用以承置该服务器模块2的底板11、二由该底板11的两相反侧往上延伸的侧板12,及一连结所述侧板12且对应该底板11的顶板13。该底板11、该顶板13与所述侧板12共同界定出一开口14。该底板11包括一抵靠部111,及一连结该抵靠部111且用以承置该服务器模块2的承置部112。该承置部112与该顶板13的距离大于该抵靠部111与该顶板13的距离。进一步来说,参阅图5,该承置部112与该顶板13的距离(高度)为Y大于该抵靠部111与该顶板13的距离(高度)为h距离。

参阅图1、图3、图4、图5与图6,该面板模块3包括一枢设于该外壳模块1上的本体31,及一由该本体31下侧往该底板11的方向延伸且可承置该底板11的支撑板32。该支撑板32的硬度大于该底板11且该支撑板32往该底板11的方向延伸长度为X,并该支撑板32长度X小于该本体31的高度D。该面板模块3的本体31可枢转地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1上且罩覆该开口14,当该面板模块3的本体31罩覆该开口14时,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且该支撑板32相对于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产生一往上的支撑力,进而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

组装时,先将该服务器模块2由该开口14装入该外壳模块1内且使该底板11承置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于本实施例中,该服务器模块2是具有多个主板模块(图未示)、硬盘模块(图未示)与电源模块(图未示)等模块化服务器节点(node)态样,也就是将所述主板模块、硬盘模块与电源模块由该开口14装入该外壳模块1内,且该底板11承置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所有模块化node,但不以此为限,该服务器模块2也可以仅是具有主板模块或硬盘模块的部分态样,可依实际需求设计该服务器模块2所具有的组件。接着,将该面板模块3的本体31往靠近该顶板13的方向枢动且使该本体31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1上且罩覆该开口14,此时,该底板11因承置该服务器模块2的重量产生往下陷的抵靠力量且使该抵靠部111向下抵靠该支撑板32,而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且相对于该抵靠部111产生往上的反作用力的该支撑力而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于本实施例中,该底板11与该支撑板32为钣金件,该支撑板32的硬度大于该底板11,而使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时,产生往上的该支撑力并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也就是说,透过该底板11与该支撑板32为钣金件材质且该面板模块3的支撑板32的硬度大于该底板11的硬度的特点,所以当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时,会使该抵靠部111受往上的该支撑力的影响连同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另外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面板模块3的支撑板32长度X小于该本体31的高度D的结构形成力矩的作用,所以当该抵靠部111向下抵靠该支撑板32时,而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且配合透过该支撑板32与该本体31的结构力矩作用,并使该支撑板32相对于该抵靠部111产生往上的该支撑力而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

藉由该支撑板32的硬度大于该底板11的设计且配合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并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的巧思,当该面板模块3的本体31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1上且罩覆该开口14时,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且产生往上的该支撑力而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辅助增加该底板11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的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该底板11过度下垂与严重变形的问题。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面板模块3还包含二设置于所述侧板12上的固定件33,该本体31包括二枢设于所述固定件33上的枢转轴311,而使该本体31可枢转地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1并罩覆该开口14,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依实际需求设计出,该本体31的所述枢转轴311是直接枢设于所述侧板12上,而不须另外设置所述固定件33等设计,只要能让该面板模块3的本体31可枢转地盖设结合于该外壳模块1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服务器装置,藉由该支撑板32的硬度大于该底板11的设计且配合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并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的巧思,当该支撑板32顶抵该底板11的抵靠部111时,产生往上的该支撑力且使该底板11往上迫紧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辅助增加该底板11支撑该服务器模块2的支撑效果,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