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6619发布日期:2019-05-17 21:3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教育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家长的工作压力变大、工作时间变长,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亲自辅导孩子的学习,使得通过智能终端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手段。

目前,学生在使用智能设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了解,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水平状态,也不知道某个学科某个大类问题或知识下,自己还需要掌握多少个小知识点才能掌握这一类问题或知识,只能通过试卷测试的方式,粗略的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是,试卷测试的方式不仅过程乏味、不全面,而且也无法激励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通过知识图谱诊断用户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水平,并在知识图谱上点亮相关知识点,以趣味化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具体包括:

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

根据所述目录信息,得到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具体包括:

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之后,所述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测试试卷的试卷库;

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具体包括:

从所述学习记录信息中获取测试试卷的得分;

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学习激励系统,包括:

知识图谱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积分奖励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学习记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区域点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知识图谱构建模块包括:

目录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

关联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录信息,得到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知识图谱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积分奖励设置模块包括:

积分奖励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区域点亮模块包括:

知识点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区域点亮单元,用于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

试卷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测试试卷的试卷库;

所述知识点获取单元包括:

得分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学习记录信息中获取测试试卷的得分;

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所述判断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然后为每个知识点设置积分奖励,当用户掌握某个知识点时,点亮该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的同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不仅可直观地显示用户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励用户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以点亮该区域并获取对应的积分奖励,提高用户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2、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来设置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以调动用户的学习积极性,激励用户学习更难的知识点,以获得更高的积分奖励。

3、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为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知识点建立测试试卷,可根据测试试卷得分方便且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掌握各个知识点,以简化判断过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数学科目的知识图谱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学习激励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知识图谱构建模块;110、目录信息获取单元;

120、关联关系获取单元;130、知识图谱构建单元;

200、积分奖励设置模块;210、积分奖励设置单元;

250、试卷库建立模块;300、学习记录获取模块;

400、区域点亮模块;410、知识点获取单元;

411、得分获取子单元;412、判断子单元;

420、查找单元;430、区域点亮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00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00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0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知识图谱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其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首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一个大知识点或者小知识点,然后为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对应的结点设置积分奖励,并显示设置的积分奖励,同时还可设置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即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家长先前的承诺向家长申请实物奖励或者现金奖励,同时,为了防止家长不兑现相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家教机上还设置有虚拟钱包,当家长向学生承诺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时,可将等价的钱存入虚拟钱包中,但是当积分奖励未达标时,虚拟钱包中的钱处于冻结状态,不可以进行消费,当积分奖励达标时,虚拟钱包中与积分奖励等价的钱则被解冻可以进行正常消费。

然后获取用户在家教机等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根据获取的学习记录信息,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最先构建的知识图谱中,所有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都是灰色的,表明目前用户还未掌握知识图谱中的所有知识点,当获取到用户在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后,根据该学习记录信息,获取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区域点亮,最后根据设置的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将点亮区域对应的积分奖励发送到用户的个人账户。

将已掌握的知识点和未掌握的知识点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使用户直观的看到自己目前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在知识图谱长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可激励用户去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

本发明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然后为每个知识点设置积分奖励,当用户掌握某个知识点时,点亮该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的同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不仅可直观地显示用户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励用户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以点亮该区域并获取对应的积分奖励,提高用户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10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

s120根据所述目录信息,得到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s130根据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00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0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知识图谱是根据若干个三元组构成的,三元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实体,实体关系,实体),如果将实体看作是结点,将实体关系(包括属性,类别等)看作是一条边,那么包含了大量三元组的知识库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图谱。

例如,科目与年级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数学,包含关系,一年级),(数学,包含关系,二年级),(数学,包含关系,三年级),(数学,包含关系,四年级)等等。在数学科目中,年级之间是并列关系,各个年级的数学科目中又包含多个知识点,为了构建数学科目的知识图谱,还需要知晓各个年级的数学科目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此,可通过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教科书的目录信息中有列出各个章节的大知识点,以及各个章节中的小知识点,根据教科书的目录信息,即可得到某个年级某个科目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知识点为三元组中的实体,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三元组中的实体关系。得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可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示例性的,生成的数学科目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数学科目下包括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初一、初二等;初一数学中又包括知识点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等;有理数中包括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有理数加减法、有理数乘除法、有理数乘方等;整式的加减中包括整式、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中包括从算式到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等;几何图形初步中包括几何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等。

构建各个科目的知识图谱后,根据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在知识图谱中点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区域),并给予用户积分奖励,以激励用户不断地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激励用户学习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如图4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00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10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0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根据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方法构建完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后,在构建的知识图谱中根据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知识图谱中设置完成各个知识点后可获得的积分奖励。知识点的难度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掌握程度可分为记忆、理解、应用等。

示例性的,先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将一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2分,将二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4分,将三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6分,在一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再根据掌握程度分为1分、1.5分和2分,即当用户掌握一个一级的知识点且其掌握程度是记忆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为1分,当掌握程度是理解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是1.5分,当掌握程度是应用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是2分。同理,在二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根据掌握程度分为2分、3分和4分;在三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根据掌握程度分为4分、5分和6分。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来设置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以调动用户的学习积极性,激励用户学习更难的知识点,以获得更高的积分奖励。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00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00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1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s420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s430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根据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的方法构建完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并设置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后,获取用户在家教机等学习设备上产生的学习记录信息,根据产生的学习记录信息,判断出用户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得到的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该知识点对应科目的知识图谱,在对应科目的知识图谱中找到与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结点(区域),若查找到的匹配区域为灰色区域,则将该灰色区域点亮,说明用户之前未掌握该知识点,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时,还可同时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判断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当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时,根据该知识点的难度等级以及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当匹配的区域已被点亮时,可根据之前点亮该区域时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当前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判断出的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予用户相应的积分奖励,即当掌握程度变高时,给予用户掌握程度变化时的积分,例如对于一个已点亮的一级知识点,用户之前的掌握程度为理解,之前获取到的积分奖励为1.5分,若当前的掌握程度变为应用,则给予用户0.5(2-1.5)分的积分奖励。

优选地,如图6所示,步骤s100之后,步骤s300之前还包括:

s250建立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测试试卷的试卷库;

步骤s41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具体包括:

s411从所述学习记录信息中获取测试试卷的得分;

s412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s413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具体地,步骤s200与步骤s250的先后顺序可进行调换,构建知识图谱后,为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知识点设置测试试卷,获取的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包括用户练习测试试卷的得分,根据测试试卷的得分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若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若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当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时,还可根据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低来判断用户掌握该测试试卷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为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知识点建立测试试卷,可根据测试试卷得分方便且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掌握各个知识点,以简化判断过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五实施例,如图7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10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

s120根据所述目录信息,得到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s130根据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00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1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s420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s430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描述已经在上述对应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六实施例,如图8所示,一种学习激励方法,包括:

s100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s210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s300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s410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s420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s430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描述已经在上述对应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七实施例,如图9所示,一种学习激励系统,包括:

知识图谱构建模块100,用于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积分奖励设置模块200,用于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学习记录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区域点亮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知识图谱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其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首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一个大知识点或者小知识点,然后为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对应的结点设置积分奖励,并显示设置的积分奖励,同时还可设置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即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家长先前的承诺向家长申请实物奖励或者现金奖励,同时,为了防止家长不兑现相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家教机上还设置有虚拟钱包,当家长向学生承诺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时,可将等价的钱存入虚拟钱包中,但是当积分奖励未达标时,虚拟钱包中的钱处于冻结状态,不可以进行消费,当积分奖励达标时,虚拟钱包中与积分奖励等价的钱则被解冻可以进行正常消费。

然后获取用户在家教机等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根据获取的学习记录信息,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最先构建的知识图谱中,所有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都是灰色的,表明目前用户还未掌握知识图谱中的所有知识点,当获取到用户在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后,根据该学习记录信息,获取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区域点亮,最后根据设置的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将点亮区域对应的积分奖励发送到用户的个人账户。

本发明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然后为每个知识点设置积分奖励,当用户掌握某个知识点时,点亮该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的同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不仅可直观地显示用户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励用户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以点亮该区域并获取对应的积分奖励,提高用户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八实施例,如图10所示,一种学习激励系统,包括:

知识图谱构建模块100,用于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积分奖励设置模块200,用于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学习记录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

区域点亮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在所述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知识图谱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其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首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一个大知识点或者小知识点,然后为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对应的结点设置积分奖励,并显示设置的积分奖励,同时还可设置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即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家长先前的承诺向家长申请实物奖励或者现金奖励,同时,为了防止家长不兑现相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家教机上还设置有虚拟钱包,当家长向学生承诺积分奖励对应的实物奖励或现金奖励时,可将等价的钱存入虚拟钱包中,但是当积分奖励未达标时,虚拟钱包中的钱处于冻结状态,不可以进行消费,当积分奖励达标时,虚拟钱包中与积分奖励等价的钱则被解冻可以进行正常消费。

然后获取用户在家教机等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根据获取的学习记录信息,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点亮,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最先构建的知识图谱中,所有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都是灰色的,表明目前用户还未掌握知识图谱中的所有知识点,当获取到用户在学习设备上的学习记录信息后,根据该学习记录信息,获取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知识图谱的灰色区域中,将用户已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区域点亮,最后根据设置的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将点亮区域对应的积分奖励发送到用户的个人账户。

本发明先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然后为每个知识点设置积分奖励,当用户掌握某个知识点时,点亮该知识点对应的区域的同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不仅可直观地显示用户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励用户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以点亮该区域并获取对应的积分奖励,提高用户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

优选地,所述知识图谱构建模块100包括:

目录信息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

关联关系获取单元120,用于根据所述目录信息,得到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知识图谱构建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具体地,知识图谱是根据若干个三元组构成的,三元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实体,实体关系,实体),如果将实体看作是结点,将实体关系(包括属性,类别等)看作是一条边,那么包含了大量三元组的知识库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图谱。

例如,科目与年级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数学,包含关系,一年级),(数学,包含关系,二年级),(数学,包含关系,三年级),(数学,包含关系,四年级)等等。在数学科目中,年级之间是并列关系,各个年级的数学科目中又包含多个知识点,为了构建数学科目的知识图谱,还需要知晓各个年级的数学科目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此,可通过获取各个年级中各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目录信息,教科书的目录信息中有列出各个章节的大知识点,以及各个章节中的小知识点,根据教科书的目录信息,即可得到某个年级某个科目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知识点为三元组中的实体,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三元组中的实体关系。得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可构建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

示例性的,生成的数学科目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数学科目下包括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初一、初二等;初一数学中又包括知识点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等;有理数中包括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等;整式的加减中包括整式、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中包括从算式到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等;几何图形初步中包括几何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等。

构建各个科目的知识图谱后,根据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在知识图谱中点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对应的结点(区域),并给予用户积分奖励,以激励用户不断地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激励用户学习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积分奖励设置模块200包括:

积分奖励设置单元210,用于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所述知识图谱中设置并显示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构建完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后,在构建的知识图谱中根据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在知识图谱中设置完成各个知识点后可获得的积分奖励。知识点的难度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掌握程度可分为记忆、理解、应用等。

示例性的,先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将一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2分,将二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4分,将三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设置为6分,在一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再根据掌握程度分为1分、1.5分和2分,即当用户掌握一个一级的知识点且其掌握程度是记忆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为1分,当掌握程度是理解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是1.5分,当掌握程度是应用时,可获得的积分奖励是2分。同理,在二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根据掌握程度分为2分、3分和4分;在三级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中,根据掌握程度分为4分、5分和6分。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程度来设置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以调动用户的学习积极性,激励用户学习更难的知识点,以获得更高的积分奖励。

优选地,所述区域点亮模块400包括:

知识点获取单元410,用于根据所述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

查找单元420,用于根据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对应的知识图谱,在所述对应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到与所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区域;

区域点亮单元430,用于若所述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则点亮所述灰色区域,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具体地,构建完各个学科的知识图谱,并设置各个知识点的积分奖励后,获取用户在家教机等学习设备上产生的学习记录信息,根据产生的学习记录信息,判断出用户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得到的用户掌握的知识点,遍历该知识点对应科目的知识图谱,在对应科目的知识图谱中找到与用户掌握的知识点匹配的结点(区域),若查找到的匹配区域为灰色区域,则将该灰色区域点亮,说明用户之前未掌握该知识点,并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若查找到的匹配区域已被点亮,则说明用户之前已掌握该知识点,不再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得到用户掌握的知识点时,还可同时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判断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当匹配的区域为灰色区域时,根据该知识点的难度等级以及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予用户对应的积分奖励。

当匹配的区域已被点亮时,可根据之前点亮该区域时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当前根据学习记录信息判断出的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予用户相应的积分奖励,即当掌握程度变高时,给予用户掌握程度变化时的积分,例如对于一个已点亮的一级知识点,用户之前的掌握程度为理解,之前获取到的积分奖励为1.5分,若当前的掌握程度变为应用,则给予用户0.5(2-1.5)分的积分奖励。

优选地,还包括:

试卷库建立模块250,用于建立所述知识图谱中的各个知识点的测试试卷的试卷库;

所述知识点获取单元410包括:

得分获取子单元411,用于从所述学习记录信息中获取测试试卷的得分;

判断子单元412,用于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所述判断子单元412,还用于若所述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所述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具体地,构建知识图谱后,为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知识点设置测试试卷,获取的用户的学习记录信息包括用户练习测试试卷的得分,根据测试试卷的得分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

若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若测试试卷的得分低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未掌握该测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当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于预设值时,还可根据测试试卷的得分高低来判断用户掌握该测试试卷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为知识图谱中的每个知识点建立测试试卷,可根据测试试卷得分方便且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掌握各个知识点,以简化判断过程。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