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6813发布日期:2019-06-11 22: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音量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持电子产品的普及化,人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尤其是使用它们听音乐或看影片。然而,长时间地使耳朵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下,将容易造成听力的受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连续暴露在85分贝音量下超过8小时,或100分贝音量下超过15分钟,可能会造成暂时性的听力丧失或耳鸣,换言之,音量越大的声音,接触时间要越少越好。一旦声音音量过高,或暴露在高音量环境下的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造成耳朵听觉细胞的永久性伤害。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电子装置播放不同音量声音的时间进行管制的听力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一种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包括:

检测一电子装置所播放声音的音量强度;

判断所述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或第二强度区,其中所述第一强度区的音量强度高于所述第二强度区的音量强度;

当所述音量强度位于所述第一强度区时,根据所述音量强度计算第一单次骤降量;以及

当所述音量强度位于所述第二强度区时,根据所述音量强度计算第二单次骤降量,其中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小于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强度区大于100d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强度区由连续的多个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所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强度区介于85db与100db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强度区中在单位时间内的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为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所述第二强度区中在单位时间内的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为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其中,所述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小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小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的2/3。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声音处理器,配置以产生音量;

一检测单元,配置以检测所述电子装置所播放声音的第一音量强度;以及

一控制单元,配置以判断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位于第一连续下降区或第二连续下降区;

当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位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时,根据第一单次骤降量调降音量,其中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对应第一时间区间;

当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位于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时,根据第二单次骤降量调降音量,其中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对应第二时间区间;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不连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或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基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计算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和第二连续下降区均介于85db与120db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由连续的多个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所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由连续的多个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所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以进一步判断:

当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维持区时,维持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于第三时间区;

其中所述第一强度维持区接续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与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之间,且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以进一步判断:

当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维持区时,维持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于第四时间区间,其中所述第四时间区间与所述第三时间区间不连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区间计算第一播放剂量,基于所述第一强度维持区以及所述第三时间区间计算第二播放剂量,累加所述第一播放剂量与所述第二播放剂量以取得累积播放剂量;

当累积播放剂量大于预设累积值时,限制所述电子装置播放大于预设音量强度值的声音,其中位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及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的音量强度值均大于所述预设音量强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中在单位时间内的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为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中在单位时间内的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为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其中,所述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量强度下降率和第二音量强度下降率均介于0.1db/sec与0.5db/sec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的第二下降幅度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的第一下降幅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续下降区的第二下降幅度与所述第一连续下降区的第一下降幅度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之后,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以判断第二音量强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其中所述第二音量强度的检测时间点晚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的检测时间点,且

当所述第二音量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音量强度,根据所述第二音量强度计算第三单次骤降量,其中所述第三单次骤降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单次骤降量,或所述第三单次骤降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单次骤降量。

上述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时(例如:音量强度大于100db),则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二强度区的大。因此,使用者可在较短的一限制时间(例如:15分钟)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当电子装置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例如:音量强度介于85db与100db之间)时,则使用者可在一限制时间(例如:8小时)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再者,于第二强度区中,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一强度区的小。接着,调降速率可进一步位于一限制范围(例如:音量强度下降率均介于0.1db/sec与0.5db/sec之间)内,所以使用者在调降过程中可不感知到音量被电子装置调降,进而使得使用者可得到较佳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c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区域c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区域c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区域c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包括声音处理器12、检测单元14、储存单元15以及讯号处理器10。讯号处理器10包括控制单元16、重置单元17及警示单元18。

在图1中,电子装置1中的声音处理器12与控制单元16电性连接,且配置以产生音量。举例而言,声音处理器12包括喇叭及音频放大器等组件。检测单元14与控制单元16电性连接,且配置以检测电子装置1所播放声音的音量强度。控制单元16可配置以判断所检测的音量强度位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强度区d1,或者是位于如图5所示的第二强度区d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6可进一步配置以判断所检测的音量强度位于如图5所示的第二强度区d2中的连续下降区f2,或者是位于连续下降区f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强度区d1的音量强度均大于第二强度区d2的音量强度,且第二强度区d2接续于第一强度区d1。举例而言,位于第一强度区d1的音量强度均大于约100db,而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音量强度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强度区d1的音量强度可均大于约120db,而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音量强度可介于约85db与约120db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5与讯号处理器10电性连接。电子装置1中的储存单元15用以储存数据数据。重置单元17用以重置储存单元15所储存的数据资料。警示单元18用以接收控制单元16的信号,进而以声、光、震动或其组合的方式发出警示。其中,上述各个模块除可配置为硬件装置、软件程序、韧体或其组合外,亦可借电路回路或其他适当型式配置;并且,各个模块除可以单独的型式配置外,也可以结合的型式配置。此外,本实施例仅例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为避免赘述,并未详加记载所有可能的变化组合。然而,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上述各模块或组件未必皆为必要。且为实施本申请,亦可能包括其他较细节的习知模块或组件。各模块或组件皆可能视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两模块间未必不存在其他模块或组件。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包括步骤1001至步骤1010。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以应用如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1为例来执行。

在步骤1001中,借由控制单元16判断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是否位于第一、第二强度区d1、d2,即是否大于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例如:约85db)。当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第二强度区d1、d2(例如:大于约85db)时,则执行步骤1002。当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不位于第一、第二强度区d1、d2(例如:不大于约85db)时,则结束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

在步骤1002中,借由控制单元16判断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还是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不大于约100db)。当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时,则执行步骤1003。当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不大于约100db)时,则执行步骤1007。

在步骤1003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的情况下,借由控制单元16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1。请配合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实施例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中的步骤1003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区域c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1003中,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声音的音量强度均大于约100db。亦即,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声音的音量强度均位于第一强度区d1。当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时,则每单位时间分别根据所检测的音量强度以计算对应的单次骤降量。其中,第一强度区d1由连续的多个对应的单次骤降量所形成。即大于约100db的音量在每单位时间会将播放的音量强度下降对应的一单次骤降量,直到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到达第一强度区d1的下边界(例如:100db),进而形成第一强度区d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强度区d1中音量强度v所对应的单次骤降量q的计算公式设计为:

q=((v-x)/t)×w;

以及

t=8×60×60/2((v-x)/3)

其中,v表示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x表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而w表示属于一特定强度区(例如:第一强度区d1)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音量强度v落在第一强度区d1,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x为85db,而配置以第一强度区d1的权重w设计为1.5,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在图3中,当音量强度v1位于第一强度区d1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根据音量强度v1自前述公式计算出单次骤降量q1(见图4)。再者,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计算出对应音量强度v1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1。其中,音量强度下降率r1定义为第一强度区d1内的单位时间的单次骤降量q1。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量强度下降率r1约大于或等于0.1db/sec,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1004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根据控制单元16所计算出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1来降低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其中用以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1所使用的权重w设计为1.5。

在步骤1005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的情况下,借由检测单元14测量平均音压(soundpressure,spl),以进一步透过控制单元16计算单位时间下音量强度所对应的播放剂量。接着,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将计算出的播放剂量累加于播放过的全部音量(包括:第一、第二强度区d1、d2)的播放剂量的总合,以取得单位时间下的累积播放剂量。累积播放剂量用以在步骤1006中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下音量强度所对应的播放剂量dose的计算公式设计为:

dose=t/t;

以及

t=8×60×60/2((v-x)/3)

其中,t表示执行单次骤降量的单位时间,v表示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而x表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在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t为约1秒,音量强度v落在第一强度区d1,而下边界值x为85db,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于图3中,当音量强度v1位于第一强度区d1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根据音量强度v1计算出单位时间下音量强度所对应的播放剂量。接着,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将计算出的播放剂量累加于播放过的全部音量的播放剂量的总合,以取得累积播放剂量a1。因此,控制单元16可针对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而描绘出如于图3中所示的累积播放剂量曲线a。

在步骤1006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例如:大于约100db)的情况下,借由控制单元16于单位时间下判断累积播放剂量是否大于一预设累积值。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累积值设计为1,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当累积播放剂量不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则重新执行步骤1002。当累积播放剂量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限制电子装置1播放大于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的声音,并结束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借此,方法1000可避免使用者于一时间长度下接受较大的音量强度而造成听觉的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累积播放剂量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如图1所示的警示单元18会接收控制单元16的信号,进而以声、光、震动或其组合的方式发出警示来提醒电子装置1的用户仅能播放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以下的声音,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受到损害。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主动利用如图1所示的重置单元17来重置累积播放剂量。

在步骤1007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的情况下,借由控制单元16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请配合参照图5、图6及图7。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的步骤1007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区域c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中区域c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1007中,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声音的音量强度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亦即,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声音的音量强度均位于第二强度区d2。第二强度区d2具有至少一连续下降区以及至少一强度维持区。其中,每一连续下降区的下降幅度实质上相同,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连续下降区的下降幅度可均为约3db。强度维持区的音量强度实质上为彼此不同的定值,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6配置以进一步判断所检测到的声音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中的连续下降区,或者是位于第二强度区d2中的强度维持区。

当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时,则每单位时间分别根据所检测的音量强度计算对应的单次骤降量。其中,连续下降区由连续的多个对应的单次骤降量所形成。即位于连续下降区的音量在每单位时间会将播放的音量强度下降对应的一单次骤降量,直到所播放的音量强度的下降幅度累积到达一预设值(例如:3db),和/或直到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到达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例如:85db),进而形成连续下降区。

在本实施例中,连续下降区中音量强度v所对应的单次骤降量q的计算公式设计为:

q=((v-x)/t)×w;

以及

t=8×60×60/2((v-x)/3)

其中,v表示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x表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而w表示属于一特定强度区(例如: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音量强度v落在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x为85db,而配置以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的权重w设计为1,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再者,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计算出对应音量强度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其中,音量强度下降率定义为连续下降区内的单位时间的单次骤降量。

举例而言,在图5中,当音量强度v2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f2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根据音量强度v2自前述公式计算出单次骤降量q2(见图6),并进一步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2。其中,连续下降区f2由连续的多个单次骤降量q2所形成的,且对应时间区间t2。相似地,当音量强度v3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f3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根据音量强度v3自前述公式计算出单次骤降量q3(见图7),并进一步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3。其中,连续下降区f3由连续的多个单次骤降量q3所形成,且对应时间区间t3。

在本实施例中,连续下降区f3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3实质上等于连续下降区f2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2,但本申请不以此无限。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量强度下降率r3也可小于音量强度下降率r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连续下降区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均介于约0.1db/sec与约0.5db/sec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连续下降区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设计为约0.1db/sec,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相对地,当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强度维持区时,则维持音量强度于强度维持区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其中强度维持区接续于两个连续下降区之间,且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大于前述两个连续下降区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在本实施例中,强度维持区所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th的计算公式设计为:

th=t×(1-acc.dose)×0.5;

t=8×60×60/2((v-x)/3)

acc.dose=σdose;

以及

dose=t/t;

其中,v表示进入强度维持区之前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最靠近强度维持区的一音量强度,x表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dose表示单位时间的播放剂量,acc.dose表示累积播放剂量(即,进入强度维持区之前最靠近强度维持区的一单位时间下,声音处理器12播放过的全部音量的播放剂量dose的总合),而t表示执行单次骤降量的单位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t为约1秒,而下边界值x为85db,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于图5中,当音量强度v4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强度维持区p1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在时间区间t4维持音量强度v4。相似地,当音量强度v5位于强度维持区p2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在时间区间t5维持音量强度v5。其中,时间区间t4、t5的长度大于时间区间t2、t3中任一者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度维持区所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th小于约900秒。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度维持区所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th也可实质上均等于约900秒或大于900秒。

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区间t5与时间区间t4被连续下降区f3的时间区间t3隔开而不连续。换句话说,强度维持区p1接续于连续下降区f2与连续下降区f3之间。

在步骤1008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根据控制单元16所计算的音量强度下降率来降低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至3db的幅度并维持音量强度于一时间区间。

在步骤1009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的情况下,借由检测单元14测量位于连续下降区的平均音压,或者测量位于强度维持区的平均音压。接着,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将计算出的播放剂量累加于播放过的全部音量(包括:第一、第二强度区d1、d2)的播放剂量的总合,以取得单位时间下的累积播放剂量。累积播放剂量用以在步骤1010中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下音量强度所对应的播放剂量dose的计算公式设计为:

dose=t/t;

以及

t=8×60×60/2((v-x)/3)

其中,t表示执行单次骤降量的单位时间,v表示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而x表示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值。在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t为约1秒,音量强度v落在第二强度区d2,而下边界值x为85db,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在图5中,当音量强度v4位于第二强度区d2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根据音量强度v4计算出单位时间下音量强度所对应的播放剂量。接着,控制单元16进一步配置以将计算出的播放剂量累加于全部播放过的全部音量(包括:第一强度区d1、连续下降区以及强度维持区的音量)的播放剂量的总合,以取得累积播放剂量a2。因此,控制单元16可针对单位时间下检测单元14所检测到的音量强度而描绘出如于图5中所示的累积播放剂量曲线a。

在步骤1010中,在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的情况下,借由控制单元16于单位时间下判断累积播放剂量是否大于一预设累积值。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累积值设计为1,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当累积播放剂量不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则重新执行步骤1001。当累积播放剂量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则控制单元16配置以限制电子装置1播放大于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的声音,并结束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借此,方法1000可避免使用者于一时间长度下接受较大的音量强度而造成听觉的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累积播放剂量大于预设累积值时,如图1所示的警示单元18会接收控制单元16的信号,进而以声、光、震动或其组合的方式发出警示来提醒电子装置1的用户仅能播放第二强度区d2的下边界以下的声音,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受到损害。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主动利用如图1所示的重置单元17来重置累积播放剂量。

借此,当电子装置1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d1时(例如:音量强度大于100db),则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二强度区d2的大(例如:计算第一强度区d1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所使用的权重w为1.5)。因此,使用者可在较短的一限制时间(例如:15分钟)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电子装置1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利用方法1000自120db下降至100db所花费的时间为约73秒,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当电子装置1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d2(例如:音量强度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时,则使用者可在一限制时间(例如:8小时)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电子装置1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利用方法1000而自100db下降至85db所花费的时间为约1小时,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再者,于第二强度区d2中,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一强度区d1的小(例如:计算第二强度区d2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所使用的权重w为1)。接着,调降速率可进一步位于一限制范围(例如:音量强度下降率均介于约0.1db/sec与约0.5db/sec之间)内,所以使用者在调降过程中可不感知到音量被电子装置1调降,进而使得使用者可得到较佳的使用体验。

请参照图5、图6及图7。相较于图3中的第一强度区d1,位于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中的单次骤降量小于如图3所示的位于第一强度区d1中的单次骤降量。举例而言,位于连续下降区f2、f3中单次骤降量q2、q3小于如图3所示的位于第一强度区d1中的单次骤降量q1。

再者,相较于图3中的第一强度区d1,第二强度区d2的连续下降区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小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强度区d1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举例而言,连续下降区f2、f3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2、r3小于第一强度区d1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1的2/3。

于图5中,第二强度区d2中不同的连续下降区f2、f3所对应的时间区间t2、t3是不连续的。时间区间t3在时间区间t2之后,且时间区间t3的长度实质上等于时间区间t2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区间t3的长度可大于时间区间t2的长度。

于图5中,第二强度区d2中连续下降区f3的下降幅度h3实质上相同于连续下降区f2的下降幅度h2,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强度区d2中不同的连续下降区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下降幅度。举例而言,连续下降区f3的下降幅度h3与连续下降区f2的下降幅度h2可均为约3db。

请参照图8及图9。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1000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区域c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8所示,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皆与图5所示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异的处,在本实施例中,当声音处理器12所产生的音量被人为调高时,控制单元16会重新执行步骤1001。

详细而言,控制单元16配置以判断如图8所示的音量强度v6是否大于位于第二强度区d2中已播放过之前一单位时间的音量强度,以判断声音处理器12所产生的音量是否被人为调高。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的音量强度v6的检测时间点晚于强度维持区p2中音量强度的检测时间点,且音量强度v6大于强度维持区p2中的音量强度。因此,控制单元16判断声音处理器12所产生的音量被人为调高,进而电子装置1会重新执行步骤1001,以降低声音处理器12所产生的音量。

首先,音量强度v6会降低单次骤降量q6。单次骤降量q6根据音量强度v6计算得到。接着,电子装置1会在每单位时间根据控制单元16所计算出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6来降低声音处理器12所播放的音量强度。其中,用以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6所使用的权重w设计为2,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计算音量强度下降率r6所使用的权重w也可设计为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单次骤降量q6大于如图6及图7所示的单次骤降量q2与单次骤降量q3中的任一者。

请参照图10。图10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自动调降音量的方法所产生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皆与图5所示的音量强度对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异的处,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已预先设定一最大输出音量。因此,方法1000或应用其的电子装置1可省略配置如图3所示的第一强度区d1,且第二强度区d2的上边界设计为前述最大输出音量。如图10所示,若最大输出音量设定为约105db,则第二强度区d2的音量强度定义为介于约85db(图未示)与约105db之间,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强度区d2中不同的连续下降区彼此的下降幅度是不相同的,和/或第二强度区d2中较晚执行的连续下降区内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大于、小于或实质上等于较早执行的连续下降区内的音量强度下降率。

举例而言,连续下降区f7执行于连续下降区f6之后。连续下降区f7的下降幅度h7小于连续下降区f6的下降幅度h6。连续下降区f7中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7大于连续下降区f6的音量强度下降率r6。因此,连续下降区f7所对应的时间区间t7可小于连续下降区f6所对应的时间区间t6。

在本实施例中,强度维持区的音量强度实质上为彼此不同的定值,而任何相邻的两强度维持区其音量强度的差异均实质上相同。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10。强度维持区p8、p9、p10、p11的音量强度实质上依序为约100db、约97db、约94db及约91db,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强度维持区p8、p9、p10、p11中相邻的两者的音量强度差值均实质上为约3db,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由以上对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当电子装置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一强度区时(例如:音量强度大于100db),则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二强度区的大。因此,使用者可在较短的一限制时间(例如:15分钟)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

相似的,当电子装置所播放的音量强度位于第二强度区(例如:音量强度介于约85db与约100db之间)时,则使用者可在一限制时间(例如:8小时)内将音量转换至强度较低的使用范围,以避免使用者的听觉造成伤害。再者,于第二强度区中,每单位时间用来降低音量的音量强度下降率可较第一强度区的小。接着,调降速率可进一步位于一限制范围(例如:音量强度下降率均介于约0.1db/sec与约0.5db/sec之间)内,所以使用者在调降过程中可不感知到音量被电子装置调降,进而使得使用者可得到较佳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例,所述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